测量学实习报告10.doc_第1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0.doc_第2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0.doc_第3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0.doc_第4页
测量学实习报告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前言. . 1内容 . 2【一】平面导线控制测量. . 21、踏勘选点. 22、测回法测量水平. 23、边长测量. 44、连测. 55、平面坐标计算. 5【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71、 控制点高差测量 7.2、 计算结果校正. 7【三】经纬仪仪与钢尺联用的地形碎部测量 8 1、测图前的准备 8 2、碎步测量 8前言实习是教学的组成部分,除了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可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生产实习,可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问题打下基础。本次暑期测量学实习的任务是测绘图幅为30*30,比例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实习工作在老师的引导下按小组进行,每组8人,选组长一名。要求各组内成员团结合作,密切配合,每个成员都参与到测量工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测量实验和实习须知中的有关规定 ,科学实验,同时注意保护仪器,防止仪器损坏。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以后,要及时计算、整理成果并编写实习报告,在实习结束时按时上交所需材料。通过本次实习可以更好的锻炼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是课程教学的补充和结合。本次实习指导老师邵黎霞,第二小组组长刘松林,组员黄金峰、刘慧文、罗西、徐汇林、李旭、方亲智,特此致谢。实验内容【实验一】平面导线控制测量1、 踏勘选点。一、实验目的:为平面导线控制测量选取控制点。二、实验要求:(1)为便于测角,相邻导线点间必须通视良好。(2)为便于测边,应考虑各种测距方法的要求。如用钢尺,测距边应平坦而无障碍。(3)为便于绘制地形,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4)导线的边长应符合技术要求的规定,相邻边长不要相差悬殊,考虑到刚吃的量程,边长选为3050m。(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本次实验我们选定在学校图书馆附近,选择8个控制点,在每个控制点上用喷漆喷定一个临时标志,用喷漆喷出一圆点作为控制点,并标明组号2和点号,控制点包围图书馆。2、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方法、记录及计算;2对同一角度观测一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各测回角值互差不得大于24。二、仪器和工具经纬仪1,记录本1,标杆2三、方法和步骤 1每组选测站点o(1,2,3)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再选定a、b两个目标;2如果度盘变换器为复测式,盘左,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略大于零,将复测扳手扳向下,再去瞄准a目标,将扳手扳向上,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1:,记入手簿。如为拨盘式度盘变换器,应先瞄准目标a,后拨度盘变换器,使读数略大于零;3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b目标,读数b2:并记录,盘左测得aob为 左= b1 a1 4纵转望远镜为盘右,先瞄准b目标,读数b2并记录,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a目标,读数a2并记录,盘右测得aob为 右= b2a25若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40,计算一测回角值=1/2(左+右); 6观测第二测回时,应将起始方向a的度盘读数安置于90附近。各测回角值互差不大于24,则计算平均角值。7.分别将经纬仪安置在点1,2,38上,测出相应的水平角。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手簿日期:2011年07月11日仪器:经纬仪、滑竿天气:晴 地点:宁波大学图书馆附近 观测者:陈章元、黄金峰 记录:刘松林 测站竖盘位置目 标水平读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123456a左h0 00 0095 35 4595 35 52b95 35 45右h180 00 0095 35 59b275 35 59b左a0 00 00152 05 13152 05 38c152 05 13右a180 00 00152 05 52c332 05 52c左b0 00 00133 33 34133 33 44d133 33 34右b180 00 00133 30 55d313 33 55d左c0 00 00105 26 43105 26 46e105 26 43右c180 00 00105 26 48e285 26 54e左d0 00 00147 38 39147 38 54f147 38 39右d180 00 00147 39 10f327 39 10f左e0 00 00211 04 19211 04 30g211 04 19右e180 00 00211 04 41g31 04 41g左f0 00 0052 03 1152 03 18h52 03 11右f180 03 0052 03 25h232 00 25h左g0 00 00182 29 32182 29 41a182 29 32右g180 00 00182 29 50a02 29 503、 边长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2.要求往、返丈量距离,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特殊困难地限差可放宽为1/1000,基线全长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00。二、仪器和工具钢尺1,标杆1,经纬仪1,记录本1。三、方法和步骤1.定线欲精密丈量控制点间的距离,首先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然后安置经纬仪于1点上,用望远镜纵丝瞄准2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下移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像为纵丝所评分。2.量距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相邻两控制点之间的距离。由于选取的控制点间可视为水平,故次丈量距离是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丈量组一般由4人组成,2人拉尺,1人读数,1人指挥兼记录。丈量时,拉伸钢尺置于相邻两控制点上,并使钢尺有刻划线一侧贴切十字线。后尺手将弹簧秤在尺的零端,以便施加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拉力。钢尺拉紧后,前尺手以尺上某一整分划对准十字线交点时,发出读数口令“预备”,后尺手回答“好”。在喊好的同一瞬间,两端的读尺员同时根据十字交点读取读数,估读到0.1mm记入手薄。本次实验我们采用往返测量,两次测得的结果的较差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23mm,否则要重量。如在限差以内,则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此尺段的观测成果。本次实验由于精度要去,忽略温度影响。改变控制点分别测出相邻两控制点间的距离,记录实验数据如下:导线长测量手簿 点号往测距离(m)返测距离(m)平均(m)相对误差a b39.45039.45239.4511/19726b c41.87041.86041.8651/4184c d30.00229.99830.0001/7500d e25.75625.74425.7501/2146e f44.74044.75244.7461/7457f g31.21531.22931.2221/2230g h40.25040.25640.2551/4025h a36.64536.65936.6521/26184、 连测为了使控制点得坐标纳入本校或本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对于独立测区可用罗盘仪测定控制网一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一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5、 平面坐标计算计算之前,经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齐全,正确且符合精度要求。计算后数据表格记录如下:点号观测角(左角) ”改正角 ”坐标方位角 ”距离d(m)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点号x(m)y(m)x(m)y(m)xy12345678910111a1287 00 0039.45111.534-37.72711.539-37.733500.00500.00b152 05 38+12152 05 50511.539462.267b259 05 5041.865-7.918-41.109-7.912-41.116c133 33 44+12133 33 56503.627421.151c212 39 4630.000-25.256-16.191-25.25-16.198d105 26 46+12105 26 58478.377404.953d138 06 4425.750-19.17017.193-19.16417.186e147 38 54+12147 39 06466.224422.139e105 45 5044.746-12.15943.063-12.15343.056f211 04 30+13211 04 43454.071465.195f136 50 3331.222-22.77621.356-22.7721.35g52 03 18+1252 03 30431.301486.545g08 54 03 40.25539.7706.22439.7766.217h182 29 41+12182 29 53471.077492.762h11 23 5636.65235.9297.24435.9347.238a95 35 52+1295 36 04289.941-0.046+0.0531079 58 231080 00 00辅助计算测= 10795823 ” fx=x测=+0.26 fy=y测=-0.032理= 1080 导线全长闭合差fd=((fx)2+(fy)2)1/2=0.070(m)f= 测-理= 10795823 ”- 1080 = -013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1/(d/f)=1/4142f容=60”*(8)1/2= 170” 容许的相对闭合差k容=1/2000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实验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在踏勘的同时布设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可设在平面控制点上,网内应包括原有水准点,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沿路线设站施测,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观测成果精度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1、控制点高差测量。采用双面尺法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各测点间的高差普通水准测量记录手簿控制点高差测量数据及处理路线名称:yl082-1 日期:2011.07.11 天气:炎热 组号:8仪器编号:371844 观测:方亲智 记录:徐汇林 班级:土木091测点水准尺读数(mm)高差(m)后视读数(黑面尺)前视读数(黑面尺)前视读数(红面尺)后视读数(红面尺)黑面尺红面尺均值a1253124260346041+0.0110.002b-0.007b1391139261406140+00c-0.001c1468141262006261+0.0460.0610.054d-d1359138161726144+e-0.0220.0280.025e1430142062096240+0.010.0310.021f-f1420146062546209+g-0.040.0460.043g1460140061906254+0.060.0640.062h-h1400144062266190+a-0.040.0360.0386871686730895370990.0270.0390.033 2、计算结果校正水准路线成果整理计算表控制点高程测量数据及处理日期:2011年07月11日仪器:水准仪、水准尺天气:晴 地点:宁波大学图书馆附近 观测者:方亲智 记录:徐汇林 测点实测高差实测导线长li(m)改正数改正后的高差(m)高程(m)备注a+0.00239.451-0.004-0.0025.000fh=+0.033 vi=-fh*li/lfh容=40(l)0.5=612mmb4.998b041.865-0.004-0.004c4.994c+0.05430.000-0.004+0.050d5.044d-0.02525.750-0.003-0.028e5.016e+0.02144.746-0.005+0.016f5.032f-0.04331.222-0.004-0.047g4.985g+0.06240.255-0.004+0.058h5.043h-0.03836.652-0.005-0.043a5.000+0.033234.191-0.0330【实验三】经纬仪仪与钢尺联用的地形碎部测量1、测图前的准备图纸上方里网的绘制展绘控制点2、碎步测量利用测定的平面控制点测定碎步特征点。测图比例尺为1/500。设站时平板仪对中偏差应小于0.05*m(mm),m是测图比例尺分母,以较远点作为定向点并在测图过程中随时检查,再依其它图根点作定向检查时,该点在图上偏差应小于0.3mm主要建筑碎步测量数据簿日期:2011年07月12、13日仪器:经纬仪、滑竿、水准尺天气:阵雨 地点:宁波大学图书馆附近 观测者:陈章元、方亲智 记录:刘松林 以控制点a施测的碎步点,h-a方向水平角为零盘左读数与a点的距离(m)图纸上的距离(cm)115 54 3113.1652.633以控制点c施测的碎步点,b-c方向水平角为零盘左读数与c点的距离(m)图纸上的距离(cm)238 57 158.9401.788以控制点d施测的碎步点,c-d方向水平角为零盘左读数与d点的距离(m)图纸上的距离(cm)343 32 1322.0004.400461 20 4742.2008.44570 24 2839.1007.82672 05 0627.2505.45以控制点e施测的碎步点,d-e方向水平角为零盘左读数与e点的距离(m)图纸上的距离(cm)7119 43 498.4601.692以控制点f施测的碎步点,e-f方向水平角为零盘左读数与f点的距离(m)图纸上的距离(cm)8136 37 189.4301.886以控制点h施测的碎步点,g-h方向水平角为零盘左读数与h点的距离(m)图纸上的距离(cm)980 52 4116.9003.381084 06 10 24.0004.811109 46 5325.4605.09212164 19 038.9001.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