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统计分析 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 监测预警指标的分类与基准循环的确定 监测预警方法简介 我国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2 一般问题 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西方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历史考察 预警系统的结构及建立步骤 3 经济运行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剧烈的波 动对于经济生活是有害的。宏观管理的目标 之一就是要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来实现经 济的稳定增长。 经济政策时滞的存在,需要建立宏观经济监 测预警系统 监测对象为宏观经济运行,经济总量的波动 、宏观经济各部门的波动、各地区的经济波 动。 4 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发展、再度兴起、迅速发展与成熟、走向国际化。 20世纪初,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大量经济统计资料的积累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的进步 1909年,美国巴布森经济活动指数。 1911年,法国的经济恐慌委员会改组为常设机构,编制各类商情指数 1915年,美国哈佛大学由帕森斯教授曾编制过“经济晴雨表”, 1917年,“经济调查委员会”,编制出“美国一般商情指数”(即哈佛指数) 1937年,NBER首脑密契尔利用经济指标判断衰退结束的转折时间的研究。出版测度经济循 环。对复苏进行指示。 1950年,美国经济研究所的经济统计学家穆尔,主持了新的景气监测系统的建立工作。选择了 具有代表性的21个指标,对经济波动中的衰退与复苏都能做出较好的反映。 1955年、1960年,主持了对监测系统的修订工作, 1973年,穆尔与其合作者提出了测定增长循环的新方法。 1980年,美国的基准循环正式由NBER中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认定,并在商务部刊物上发布 ,作为官方的权威性结论。 1978年,OECD通过决议建立了应用先行指标系统监测成员国经济动向的机构。 1979年,欧洲共同体也开始了关于成员国景气状况监测系统的研究,80年代初开始投入运行 八十年代中期,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别建立了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1984年日本经济研究所确定了一个称为SEPIA的科研项目,使“预警系统”的概念得以逐步完善 。 我国对预警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从1961年刘国光等率先尝试。 八十年代中期有关部门的重视。 1988年,国家信息中心开始组织人力投入宏观经济景气分析的研究开发。1991年初起在国家经 济信息系统试点推广 九十年代初期,由国家统计局主持建立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警系统。” 5 预警系统的结构及建立步骤 (一)预警系统的结构 1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2各景气状态间的数量特征的确定系统 3景气前景判断的系统 (二)建立预警系统的步骤 1建立预警监测指标体系 (1)周期的时间原则 (2)经济重要性原则 (3)数列的均匀性原则 (4)循环方向的一致性 (5) 统计的充分性 (6) 及时性原则 2对特征变量的预处理: 极端值的剔除与修正 ;时间序列的季节调整。 3确定各景气状态的数量特征 利用聚类分析(Q型聚类),把景气状态相似的时期合并为同类。结果就 把各历史时期分为不相同的若干个类,然后计算每一类内各特征变量的取 值范围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从中找出各类之间差异显著的数量特征, 以此作为划分或确定具体年份或时期景气状态归属的依据。 4景气状态的的评估 利用先行指标建立预测模型对下期经济运行状态进行估计,并结合状态特 征变量的数值,对其所属的景气状态做出评估。 6 预警指标的分类与基准循环的确定 一、监测预警指标的分类 先行指标是指其循环转折点在出现的时间上稳定地领先于基准循 环相应转折点半个周期内且在三个月以上的循环指标。作用:为 预警系统提供预警信号的唯一的一类指标。 同步指标是指其循环转折点在出现的时间上与基准循环相应转折 点几乎同时出现,误差不超过2个月的那些指标。作用:(1)描 述当期经济过程所处的景气状态。(2)通过这类指标和先行指标 在转折点上的时差,可由先行指标的转折点预计何时出现同步指 标的相关转折点。在预警分析中,第二个作用显得突出些。 滞后指标是指其循环转折点在出现的时间上稳定地落后于基准循 环相应转折点半个周期以内和3个月以上的指标。作用:检验宏观 经济波动过程是否确已超过某个转折点,进入了另一景气状态。 7 基准循环的确定 (1)以工业总产值的波动为初始基准循环,并确定它的各个循环 转折点; (2)以初始基准循环为参照系,划分先行、同步、滞后三类指 标; (3)根据同步指标构造一个综合指数,以此修正基准循环,并 确定出它的各个循环转折点; (4)将以上结果以及相应时期内的政治、经济大事记一并提供 给有关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 (5)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调整基准循环,确定出一个最基本的 基准循环及其转折点,以此为基础,作为划分先行、同步、滞后 三类指标的依据。 8 划分先行、同步、滞后指标的标准 1各个特殊循环的峰值比基准循环的峰值先行至少在3个月以上 ,且这种先行关系比较稳定,不规则现象较少; 2特殊循环与基准循环接近一一对应,且在最近的连续3次循环 运行中,至少有两次特殊循环的峰值保持先行,且先行时间在3 个月以上; 3指标的经济性质与基准循环有着肯定的、比较明确的先行关 系。 确定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的标准与上述标准类似,但同步指标 的特殊循环的峰值与基准循环的峰值的时差保持在正负3个月以 内;滞后指标的特殊循环的峰值比基准循环的峰值落后在3个月 以上。 9 第三节 监测预警方法简介 一、扩散指数 二、综合指数 三、景气警告指数法 10 扩散指数 扩散指数又称扩张率。它是在对各个经 济指标循环波动进行测定的基础上,所 得到的扩张变量在一定时点上的加权百 分比。 I是一个示性函数 若XtiXt-ji ,则I=1;若Xti=Xt-ji,则I=0.5;若XtiXt-ji,则I=0 11 扩散指数的作用 (1)它由许多变化比较规则的重要经济变量综合而成,主要用于反映宏 观经济运动方向、经济扩张或收缩的程度,以及经济波动扩散的过程。 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它比任何单一指标都更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 (2)根据扩散指数的计算方法可知,0DIt 100%。它的循环波动的长度 由相邻两次波动的谷底组成,和一般指标的波动类似,每一次波动也可 以被分解为四个阶段: 050%时,经济运行是处于不景气空间的后期 50%100%,经济运行中的热度越来越高 100%50%,经济处于景气后期,正在走下坡路,降温阶段 50%0,经济系统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进入不景气空间 DIt =50% 景气转折线。当DIt50%时,经济运行处于景气空间;当DIt 50%时,经济运行处于不景气空间。向上穿越50%,称为景气上转点;向 下穿越50%,称为景气下转点; 12 1 0.5 DI曲线 1 经济总体曲线 13 14 (3)扩散指数在每一个阶段停留的时间代表 经济波动在相应阶段扩散的速度。不同周期 的峰值或谷底的数值的比较,可以说明经济 景气或不景气的程度变化,其峰谷落差的比 较则反映经济振荡的程度。 (4)利用先行指标的扩散指数,预测宏观经 济形势的动态趋势;利用滞后指标的扩散指 数,判断经济景气或萧条是否开始(或结束 )。 历史扩散指数的计算 定义法(+,0.5+,-) 峰谷判定平滑法 MCD(Month of cyclical dominance) 如果采用某一长度的移动平均才可以使循环波动占优势,则,该时间 长度就是MCD。之后采用定义法计算扩散指数 历史综合指数composit index (1)求单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Ci(t): 2)对Ci(t)进行标准化处理 (3)求标准化变化率的加权平均数R(t) (4) 标准化和累积指数 (5)把标准化平均变化率V(t) 累积成初始指数 20 综合指数 (1)求单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 (2)对Ci(t)进行标准化处理 (3)求标准化变化率的加权平均数R(t) (4) 标准化和累积指数 (5)把标准化平均变化率V(t) 累积成初始 指数 (6)趋势调整 21 景气警告指数法 基本原理 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系统的方法来反映宏 观经济综合变化状况与变化趋势。 “景气警告指标”,每项指标根据其变化幅度大小设 定一定的分值,某一个时期各监测指标的分值之 和就是对这一时期经济综合景气状况的数量评价 ,再根据综合景气评分的高低设立若干定性区间 。某一时期综合评分落入的区间,就表示该时期 综合景气的定性评价及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2 我国的景气警告指数系统 (1)围绕经济目标选择与经济波动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指标警 告指标。 灵敏性原则;超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2)将预警指标某个月度值与前若干个月度值进行比较,将其值 域划分为几个区间,并确定区间段的数量界限,即临界值。 (3)对各色灯号分别赋予不同的分数,譬如5、4、3、2、1等,便 于计算汇总。 (4)将各项警告指标的动态指数同所确定的该项指标各个区间的 临界值进行比较,落入哪个区间就记上相应的得分,判断各指标的 灯号显示。 (5)将各指标得分加总,计算经济景气总分数。再计算出综合分 数处于各区间的临界值并判断综合灯号的显示状况。 根据状态区域的概率,确定临界点。我们确定状态区 域的概率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首先,“绿灯“区居中原则。“绿灯“区属常态区域,其落 点概率应在40%60%之间。我们选定50% 。 其次,“红灯“区和“蓝灯“区属于极端区,经济含义为“过 热“和“过冷“,概率一般定为10%左右。我们定“红灯“区和“ 蓝灯“区的区域落点概率各为10%。 最后,“黄灯“区和“浅蓝灯“区为相对稳定区,即为可控区 域,表示经济的“偏热“和“偏冷“,落点概率应比极端区为大 ,我们确定这个区域的落点概率分别为15%。 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剔除异常值并调整该指标的 中心线值和基础临界点,然后求出修改后临界点所划分的 区域落点概率,确认符合经济运行的态势后,确定为最终 临界点。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在确定基准指标以外的其 他指标临界点的时候,其他指标临界点的确定一定要与基 准指标挂钩。如不变价类指标的临界点应大体与基准指标 同步(至少变化幅度是同步),而现价类指标的临界点应 在基准指标的基础上,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变化因素。此外 ,还必须要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来确定。 (三)、预警指数临界值的确定 绿灯区中心线为N3 (N为指标个数); 绿灯、浅蓝灯的界限为N(3+2)/2 (各有一半指标分别处于 绿灯和浅蓝灯); 绿灯、黄灯的界限为N(3+4)/2 (各有一半指标分别处于绿 灯和黄灯); 浅蓝灯、蓝灯的界限为(N2)-1 (所有指标处于浅蓝灯,当 任一指标落入蓝灯区时); 黄灯、红灯的界限为(N4)+1 (所有指标处于黄灯,当任一 指标上至红灯区时)。 26 景气指标指示灯颜色的确定 经济 状况 灯号颜色分数综合分数临界值 过热双红55n85%=42 5n73%=36 5n50%=25 5n36%=18 较热红4 稳定黄3 较冷绿2 过冷蓝1 表中n为警告指标个数 27 我国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 我国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吉林大学设计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预警指标体系 28 经济循环基准日期 谷峰 1976年9 月 1979年1 月 1981年1 月 1982年11 月 1986年2 月 1978年2 月 1980年2 月 1981年12 月 1985年2 月 先行指标工业贷 款、货币 流通量、期末商品库存总额 (逆转 ) 物资供销企业贷 款 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 、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 、国内商业商品 购进总额 、国内工业品购进总额 、国内商业商 品销售总额 滞后指标消费品零售额、商业贷 款 吉林大学设计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29 类别领先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 工业轻工业总产值 (1) 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6) 钢产量(2)铁矿石产量(6)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 工业总产值 (12) 全民工业总产值 ( 12) 预算内工业销售收 入(12) 商业国内工业品纯购进 (1) 国内钢材库存(2) 国内水泥库存(2) 社会商品零售额(12) 国内商品纯购进 ( 12) 国内商品纯销售( 12) 投资新开工项目数(3) 基本建设贷款(1) 全民固定资产投资(2) 外贸海关出口额(6) 经贸部出口成交额(1) 海关进口额(2) 财政与金融狭义货币 供应量M1(2) 工业贷款(3) 工资和对个人的其它支出(6) 农产品采购支出(6) 现金支出(1) 商品销售收入(6) 货币流通量(2) 广义货币 供应量 M2(2) 银行现金收入(2) 商业贷款(2) 财政收入(6) 财政支出(2) 物价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12) 消费品价格指数(12) 集市贸易价格指数(12) 30 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研究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 序号经济 分类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循环长 度 1基础能源 和重要原 材料 能源生产总 量(-6)1发电 量(-1) 钢材(0) 化纤(0) 烧碱(0) 化肥(0) 水泥(+4) 26.9 (7.7)2 2固定资产 投资 国家投资(-11)自筹投资( +7) 全民投资总 额(+4) 32.3 (19.3) 3生产收入 消费和贸 易 发电设备 (-4) 汽车(-6) 农业 生产资 料零售 额(-4) 工业总产值 (0) 轻工业总产值 (0) 重工业总产值 (0) 销售产值 (-1) 销售收入(0) 消费品零售额 (+3.5) 23.5 (25.0) 4货币 和信 贷 企业贷 款(-14) 工业贷 款(-9.5) 货币 流通量(-9) 农村存款(-8.5) 城镇储 蓄比重(-9 ) 物资供销部门贷 款 (-8) 商业贷 款( +4) 企业存款( +6) 27.9 (13.7) 31 5成本效 益 企业亏损额 (-8) 销售成本率(-6 ) 利税总额 (0) 资金利税 率(+3) 销售成本 (-2) 23.6 ( 12.0 ) 6存货存 货投资 流动资 金周转天数 (+9.5) 投入品库存 周转天数(+9.5) 产出品库存周转天 数(+8) 22.1 ( 0.6) 指标 合 计 个数13139 比率(%)37.137.125.8 平均循环长 度( 月) 27.0 (14.8) 24.5 (11.9) 29.3 (24.3) 32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预警指标体系 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先行 指标 沪市A股成交额,工业产品产销率,消费者预期指 数,社会货运量,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固定 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FDI合同金额,国债利率差 ,货币供应量M2 一致 指标 工业生产指数,工业从业人员数,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发展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项税 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滞后 指标 财政支出(不含债务),工商业贷款,城乡居民 储蓄余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企业产成品 资金 33 预警灯号状态区域划分和临界点确定 红 黄 稳 定 趋 降 过 冷 工业生产指数 固定资产 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海关进出口总额 财政收入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金融机构各项贷 款 货币 供应M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预警指数 119 46 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色彩风景-浙教版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2份打包)
- 九年级化学上册 5.2.2 物质的组成表示-化学式教学设计 (新版)北京课改版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 冬季车辆安全培训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 Topic 2 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 Section B教学设计 (新版)仁爱版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介绍我们的学校(一)教学设计 未来版
- 2024内蒙古佰特冶金建材有限公司发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2.2.2 印度的觉醒 教学设计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4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
- 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现代测试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学中培训结业汇报
- 水利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面向双高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报告
- 无人机运输合同模板
- 《诗经》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手工木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2年湖北武汉中考满分作文《护他人尊严燃生命之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