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1页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2页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3页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4页
《面部局部解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部局部解剖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颜面部: 上 发际 下 下颌下缘 两侧 下颌支 后缘 分 界: 眉间点 鼻下点 面部的分区及表面解剖 分区 眶区 鼻区 口区 面侧区:颊区、 腮腺咬肌区和面 侧深区 分 区 面部表面标志 1 睑裂(palpebral fissure) 2 睑内侧联合和睑外侧 联合 3 内眦和外眦 v4 鼻根、鼻尖和鼻背 v5 鼻底和鼻孔 v6 鼻小柱和鼻翼 v7 鼻面沟(nasofacial sulcus) v8 唇面沟(labiofacial sulcus) v9 鼻唇沟(nasolabial sulcus) 10口裂(oralassure) 11口角(angle of mouth) 12唇红 (vermilion) 13唇红缘 (vermilion border) 14唇弓 (labial bow) 和人中 点 15唇峰和唇珠 16人中 (philtmm) 17人中嵴 (philtrum crest) 18 颏唇沟 (EIlentolabial sulcus) 19 颏下点 (mentorl) 面部比例及其它关系 1 面部水平比 例 大三停 小三停 侧三停 2 面部垂直比 例 五眼 面 部 比 例 黄金比例 美容角 1 鼻额角:125度135 度 2 鼻面角:36度40度 3 鼻唇角:90度100 度 4 鼻颏角:120度 132度 5 颏颈角:85度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 1 面部皮肤皱纹线 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 表情肌收缩的结果 老化的征象 包括:额纹、眉间纹、鱼尾纹等 重力性皱纹线(gravitation wrinkles) 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减弱所致。 2 Langer皮肤裂线 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 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4关于面部皮肤手术切口的选择 解剖学差异:眉间、外眦 切口方向的选择 面部皮肤皱纹线明显的时候为切口方向 不明显时按Langer皮肤裂线切口 皮肤 1 血管丰富 组织再生及抗感染能力强 创伤时出血多 2 真皮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3 皮脂腺 皮脂腺囊肿 毛囊和汗腺 疖肿 4 表情肌的起点 皮下组织 1疏松,易于移动 2鼻翼和颏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结合紧密不易剥 离 3皮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窦关系密切 4内有面神经、血管和腮腺导管走行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 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是指连续分布于颅顶和面颈部浅 筋膜深面的一层肌肉腱膜结构。 分类: 肌性区:表情肌所在区域 腱膜性区:如帽状腱膜、颞浅筋膜 等 混合性区 :肌肉和腱膜不连续 颈浅腱膜 颞浅腱膜 耳前腱膜 帽状腱膜 成功将SMAS与深部组织分离而 不损伤重要 的血管和神经,是美容除皱术关键。 面部皮肤支持韧带起自骨面或筋膜,止于真 皮。面部除皱术时,切断某些韧带可取得好 的美容效果。 腮腺咬肌区 境界 前:咬肌前缘 后: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 前缘 上:颧弓和外耳道 下:颌骨下缘 内:咽旁间隙 外:皮肤 层次及内容 1、皮肤 2、皮下组织 颈阔肌 耳大神经 腮腺导管 3、腮腺咬肌筋膜 4、腮腺 5、腮腺与血管神经 关系 腮腺咬肌筋膜 来源:颈深筋膜浅层 解剖特点: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腮腺鞘深入腺体,将腺体分为多数小叶; 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有裂隙交 通 1.腮腺咬肌筋膜:咬肌筋膜和腮腺鞘 腮 腺 parotid gland 毗邻 上面邻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外面邻浅筋膜 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咬肌后部、翼内肌深面 后内侧面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等。 “parotid bed” GlossopharyngealGlossopharyngeal n. n. VagusVagus n. n. Accessory n.Accessory n. Hypoglossal n.Hypoglossal n. styloid process and its attached m. Internal jugular v. Internal carotid a. Stylopharyngeus m. Styloglossus m. Stylohyoid m. 5. 腮腺的毗邻 relation of parotid gland 腮 腺 分 叶 面神经主干和分支平面为界 浅叶(面) 深叶(面) 副腮腺 1腮腺的位置 2腮腺管 3穿经腮腺的结 构 耳颞神经 下颌后静脉 颈外动脉 面神经 4腮腺床 腮 腺 parotid gland (3)腮腺管parotid duct:行程、体表投影、开 口部位 腮 腺 parotid gland 与神经血管的关 系 腮腺内纵行组横行 组 浅叶上缘 前缘 下端 深叶深面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 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 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 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 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腮腺后段:以扇形网状形式至各相应区域面肌。 下 颌 后 静 脉 颈 外 动 脉 、 耳 颞 神 经 腮腺表面没有重要结构,仅被以皮肤、浅筋膜及腮腺鞘 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多位于腮腺深面或穿行于腮腺实质 内,或自腮腺边缘呈放射状走出。 从腮腺上端走出的有面神经的颞支、颞浅动脉、颞浅静 脉和耳颞神经,前缘走出有面神经其余各支和腮腺管;下 端走出:面神经颈支。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在80 以上。 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 标志 二腹肌后腹标志:面神经出茎乳孔即位于二腹肌后腹起点前 方 面神经主干 二腹肌后腹二腹肌后腹 四、面侧深区 境界 颞下间隙、翼颌间 隙 前为上颌骨后面, 后为腮腺深叶, 内为翼外板, 外以下颌支为界 颞下窝 boundaris of infratemporal fossa 上界:蝶骨大翼的颞下面。superiorly - the infratemporal surface of the greater wing of the sphenoid bone and a portion of the squamous part of the temporal bone. 内侧界:蝶骨的翼突外侧板。Medially- the outer plate of the pterygoid process of the sphenoid bone 外侧界:下颌支的上部和颧弓。laterally-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ramus of mandible and the zygomatic arch 前界:颧骨的下部和上颌骨的颞下面。Anteriorly-the lower portion of the zygomatic bone and the infratemporal surface of the maxillary bone. 四、面侧深区 层次 翼丛 上颌动脉 下颌神经与翼外肌 翼静 脉丛 Pteryg oid venous plexus 上颌 静脉 Maxilla ry vein 上颌动脉 上颌动脉Maxillary artery:行径、分段及其分支 v下颌段 下牙槽 动脉 脑膜中 动脉 v翼肌段 咀嚼肌 动脉 颊动脉 v翼腭窝 段 上牙槽 动脉 眶下动 脉 下颌神经与翼 外肌 8颊神经,26颞深前后神经 17耳颞神经,11咬肌神经 9舌神经,10下牙槽神经,22 下颌舌骨肌神经 下颌 神经 man dibul ar nerv e 颊神经 buccal nerve 耳颞神经 auriculotem poral nerve 舌神经 Lingual nerve 下牙槽神 经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u翼外肌的浅面有翼丛和上颌动脉; u深面有下颌神经及其分支,其中耳颞神经向后; u翼外肌上缘有颞深前后神经和咬肌神经; u翼外肌两头之间有上颌动脉穿入和颊神经穿出; u翼外肌下缘有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穿出。 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面部及口腔的蜂窝组织间隙是指位于筋 膜与筋膜、筋膜与肌肉、肌肉与骨膜、 骨膜与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内含血管、神经、脂肪组织等,有的还 含有腺体。 眶下间隙(infraoreital space) 界限 上:眶下缘 下:上颌骨牙槽突 内:鼻侧缘 外:颧大肌 底:尖牙窝为中心的下颌骨前壁 眶下间隙眶下间隙 底:以尖牙窝为中心的 上颌骨 前面有面部表情肌, 向后通颊间隙,有面 动/静脉经过. 颊间隙颊间隙 位于颊肌和咬肌之 间.间隙内有颊神经. 颊动脉.面深静脉及 脂肪组织 咬肌间隙 翼下颌间隙 颞下间隙 颞间隙 颞浅间隙 颞深间隙 颞筋膜间间 隙 l l咬肌间隙咬肌间隙: : 位于咬肌和位于咬肌和 下颌支之间下颌支之间 l l翼下颌间翼下颌间 隙隙: :位于翼內位于翼內 肌和下颌支肌和下颌支 之间之间 l l两间隙相交两间隙相交 通。通。 颞下间隙颞下间隙 特点:位于颌 面深部诸间 隙的中央;有 翼丛.上颌动 脉及其分支 和上/下颌神 经的分支 颞间隙 颞浅间隙:位 于颞深筋膜与 颞肌之间。 颞筋膜间隙: 位于颞深筋膜 下部两层之间 。 颞深间隙:位 于颞肌(筋膜) 与骨膜之间。 特点: 颞深筋膜致密;颞深筋膜致密; 颞肌坚厚;颞鳞颞肌坚厚;颞鳞 薄,颞部脓肿易薄,颞部脓肿易 压迫骨质发生骨压迫骨质发生骨 髓炎,或穿透颅髓炎,或穿透颅 内造成脑膜炎内造成脑膜炎 颞间 隙 腮腺间隙 位于腮腺 鞘内。 内侧通咽 旁间隙 咽旁前间 隙 咽旁后间 隙 翼颌间隙 咽旁间隙 咽后间隙 翼颌间隙翼颌间隙 前界: 上颌骨 上界: 蝶骨大翼 后界:蝶骨翼突 翼腭间隙翼腭间隙 翼腭间隙(pterygopalatine space) 前:眶下裂 眼眶 内:蝶腭孔 鼻腔 外:翼上颌裂 颞下间隙 下:翼腭管 口腔 后:圆孔 颅腔 舌下间隙舌下间隙 境界: 上界为口底粘膜,下界 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 舌肌,外侧为下颌骨 。 内容: 舌下腺.下颌下腺深部 及导管.舌神经.舌下 神经及舌下动静脉 舌深部间隙 :位于舌外 肌之间的间 隙。 包括: 颏舌肌间间隙 颏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