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13周周练)(2017.5.85.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姒、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压迫 B. 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C. 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 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2秦始皇临死前欲重新改立长子扶苏继承皇位,但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扶持胡亥登上帝位。有学者认为,这人为地造就了统治集团矛盾的激化,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短命。材料说明 A. 废除分封不利于中央集权 B. 秦朝王位继承不尊宗法 C. 宗法不尊助推了秦朝灭亡 D. 相权扩大影响皇权加强3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 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 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 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 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4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 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5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明清这两种分封 A. 背景相同 B. 内容相同 C. 对象不同 D. 目的相同6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 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7南宋末年,吴自牧创造了一句后来非常著名的谚语:“开门七件亊,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在南宋 A. 茶叶的种植己经遍及全中国 B. 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 C.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确定 D. 商业发展促使饮食习惯趋同8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9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 A. 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 B. 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 C.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D. 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10据统计,清末版本目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共著录历代书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种,约计不同版本两万部,其中活字印本只有二百=十部,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一。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困素是 A. 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社会环境 B. 雕版印刷术雕版精美,可文可图 C. 当时人们不太注重科技的运用 D. 活字印刷术未能取代雕版印刷术11下表反映了唐代官市(市署、平准署)官员的设置情况,其职责是直接主持官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市场交易、物价、度量衡器的管理,官府所需物资的购进和所余物资、没官物资的卖出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代官吏令丞录事府史监事典事价人掌固人数13261239316161411013官品六、七品八品无无无九品无无无 A. 官市的政治属性 B. 城市建设的成就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市场管理的规范12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在明清时期,有人认为在元代,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在唐代,甚至有人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方都提供了很多史料。对此,下列观点最确切的是 A. 应该首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 B. 支持战国秦汉说,以证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 支持明清说,因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吻合 D. 抓紧考古发掘,力争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13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出现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了富余 C. 商品生产区域专业化明显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14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政府的各种经济限制政策并不是为禁而设,而是为了统治者有选择地提供特许,体现统治者的存在感,提高被统治者的向心力,稳固集权者的统治,并更方便收取更多的“利”。据此分析,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A. 是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的体现 B. 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C. 使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 D. 使中国丧失了外贸的主动权15余英时先生在分析汉朝历史时表示:“儒家强调政治秩序必须建立在文化秩序的基础之上,因此重师更过于重吏”,“所以强调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据此可知,儒家思想提倡 A. 维护封建皇权的独尊地位 B. 创办私塾教育的现实意义 C. 发挥执政者楷模教化作用 D. 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学说16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平衡南北政治势力 C. 讨好北方知识分子 D. 限制南方发展17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比解读正确的是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唐宋1处己(修身、励志)5372勉学、治学3293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14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24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266从政11177治国248女诫529教子原则26唐宋家训内容的对比研究 A. 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 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 C. 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 D. 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18宋朝,理学家以思辨性的哲理否定了先前儒学较为粗糙的“天命”观和“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完成了自宋初以来思想家们致力于建立一种直接把宇宙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体系的尝试。宋代理学这一“尝试” A. 实现了道德、礼教与生命信仰的合一 B. 使四书五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C. 使理学背离了世俗化趋势 D. 表明儒学对其他文明的排斥19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20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抑商政策的松动212014年10月31日,第二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积极响应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号召,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足够文化担当传递了正能量。”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 C.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 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22文人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形式,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的思想。下列各项最契合文人画特色的是23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D.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24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所办的民用工业多以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进行,1895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其中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竞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办。此转变 A.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 旨在抵制列强资本输出 C. 是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D. 导致了近代军事工业的衰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2分)25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罗肇前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8分)26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隋文帝即位后,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隋文帝作为雄图大略的政治家,北周既不能统一天下,又迅速走向腐败而亡国,其历史教训需要总结,以为借鉴,从而励精图治,以适应长期分裂的祖国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隋朝的建立和巩固,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中央机构中设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朝廷实权集中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三省特别是尚书省。地方官制,隋文帝废郡,而成州、县两级制,并合并一些州县。中央还常遣使出巡考察地方官政绩。废除魏晋以来做官凭门第的九品中正制,而实行州县推荐举人才的制度,设秀才、明经两科,后来又增设通过考试选拔的进士科。制定开皇律,废除前代的枭首、连作等酷法,为唐宋以后历代所沿用。摘编自靳生禾中国古代的变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改革的作用。(7分)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历史(第14周周练)(2017.5.155.21)参考答案15 DCCBD 610DCDDA 1115 AADAC 1620 BBABC 2124ADDC25(25分)(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1点2分,2点3分,3点5分,4点7分)(2)现象: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任答3点,6分) 原因: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任答2点,4分)(3)因素: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8分)26(12分)示例一: 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 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 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示例二: 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 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石斛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真空冷却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皮箱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生物标志物商业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环保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牛肝菌行业发展态势风险及经营效益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燧石打火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清酒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消防车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
- 2025-2030流动水处理消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课件:敏捷制造概述-美化讲解
- CJT156-2001 沟槽式管接头
- CJJT146-2011 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
- 臭氧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修补外墙防水合同
- 幼小衔接 每日一练
- 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控制案例分享
-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欧盟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比较分析
- 《变电站二次系统数字化设计编码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