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课件2湘教版_第1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课件2湘教版_第2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课件2湘教版_第3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课件2湘教版_第4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八音和鸣二课件2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音和鸣 一、神奇的笛 埙 1、骨笛的历史 w 骨笛:距今约8000年,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 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 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 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 早2000年,被称为我国笛子的鼻祖。 w 从约九千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 致骨笛,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分属于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 孔和八孔骨笛,经专家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 六声和七声音阶,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八 千年前。 2、骨笛的材料 w 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 要材料之一。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人 类物质文化的显著进展,骨制品已大为减少 。“笛”字初写作“篴”,但部首均从竹,说明二 字产生的年代,笛子早已采用竹类来进行制 作了。甚至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 先曾经制造过骨笛。然而骨笛并没有因此而 完全绝迹。 欣赏 1、这首欣赏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2、音乐主题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埙 w 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 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在世界原 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w 埙的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 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 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 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w 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 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 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 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商代虎纹大石磬 二、独特的磬 编钟 w 石磬简称“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 乐器,为“八音”中的“ 磬石”音。有石或玉制 成,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 挂于架下,击打传声。它造型古朴,制作精 美。謦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 会,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 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 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 器謦。 编钟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 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 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 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 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 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 之为“稀世珍宝”。 w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 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 一时,甚称中国一绝。在古代遍钟 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 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楚商 w 编钟曲楚商是以古琴曲离骚的 乐思作为基本素材,琴曲离骚的主题在 乐曲的开始处得到再现。除了曾侯乙编钟真 实的先秦遗音之外,这种编创意图在一定程 度上也展现了传承至后世的先秦时期楚地的 音乐风貌。 三、古老的乐器古琴 w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 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 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 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 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w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 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 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 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 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 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 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 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 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 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w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 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 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 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欣赏梅花三弄 w 梅花三弄主要是表面上赞扬梅花洁白芳 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实际常为人们用 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 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 ,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三弄的意思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地 弹奏,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 多见,我记得的有阳关三叠和梅花三弄。 四、民乐之王琵琶 w 琵琶,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 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 ”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 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 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 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 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 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 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w中国近代汉族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 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两大流派。平湖派琵琶 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欣赏十面埋伏 w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 ,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 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 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 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 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小结 w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中国古代乐器的了解 ,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