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13 曹刿论战教学案2(无答案) 苏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2、 理解本文提出的“取信于民”的主张。能力目标:掌握字词句的解释。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字词和句子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提出的“取信于民”的主张。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法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一、课前预习:1、背诵课文第一段,并会默写。 2、尝试翻译课文第1段内容。(上课抽背)3、预习时发现的问题。_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指名读2、3段课文。2、掌握这两段中的重点字词含义。鼓之( ) 败绩( ) 驰之 ( ) 其辙( )登轼( ) 遂逐( ) 既克 ( ) 其故( )夫战( ) 作气( ) 再而衰( ) 彼竭( )我盈( ) 难测( ) 伏焉 ( ) 旗靡( )3、重点句子翻译: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既克,公问其故。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理解研读、鲁军在什么时候击鼓迎战?为什么? 、鲁军在什么时候追击齐师?为什么? 、齐读全文思考:你认为鲁庄公和曹刿各是什么样的人?在文中找出依据。 鲁国为什么能做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的战例?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二)课堂精练: 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共13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曰:“可矣。”遂逐齐师。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注释】既:尽。 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重(chng):重复,再次。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勍(qng)敌:强敌。 胡耉(gu):很老的人。 儳(ch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专也( )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 (4)阻而鼓之( )2翻译下面句子。(2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答: 4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5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3分) 三、课后巩固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 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邪(y):同“耶”。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3)明帝问何以致泣_ (4)元帝异之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具以东渡意告之。 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