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化石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化石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化石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化石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化石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21课化石吟同步练习一、双基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 奇幻(hun) 引颈(jn)B.裹藏(u) 悄然(qio) 骸骨(hi)C.叹服(tn) 潜行(qin) 躯壳(k)D.猛犸(m) 皱纹(zhu) 腐朽(f)答案:D解析:A项“颈”应读jn;B项“悄”应读qio;C项“壳”应读qio。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长眠_ 骸_骨 猛犸_ 乌_有潜_行 引颈_ 葱茏_ 档_案答案:Min|hi|m|w|qin|jng|long|dng解析: 注意“骸”的声母是h 不是g,“潜”的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颈”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档”是第四声不是第三声。3.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B.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优雅C.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D.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答案:B解析:此项中“优雅”应为“幽雅”。 4.结合语境选词填空。a请向我一一讲述那 (奇异 奇幻 奇妙)的神话。b你把我的 (思潮 思绪 思想)引向远古。c时光在你脸上 (留 刻 划)下了道道皱纹。答案:奇幻|思绪|刻解析: 本题考查的一是近义词的辨析,二是词语的搭配。(1)句中“神话”是人所幻想出来的,所以用“奇异”更为贴切;(2)中“思绪”带有一定的情感,放在此处更合适;(3)“刻”的程度更深,在这里的表达效果更好。5根据意思写词语a让人心中非常向往。_b表示时间的推移或岁月的变迁。_c形容历经年代久远。_d形容草木茂盛。_答案:令人神往|日转星移|海枯石烂|葱茏解析:这主要靠学生的日常积累,要注意的是很多词语在意思上是一样的,(3)很多学生会写成“沧海桑田”这也是没有错的。 6与下面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答案: C解析: 前一句中说到“低着头”那么下一句与之联系紧密的是“抬起你的头”,最后一句都是一样的,那么中间这一句可以通过逻辑来判断,只有“迎着太阳走”才能把影子留在身后。7.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B.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C.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D.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答案:D 解析:此项正确的朗诵节奏应为“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8划分诗句最后一节的朗读节奏。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答案: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解析: 划分诗歌的节奏第一步是划出句中的主谓部分,第二步是把有多个定语的划分出来。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a“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b“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藏了古生物的信息。( )c“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答案:错|对|错解析:(1)句中的两个问句不是设问,因为设问是自问自答,而这两个问句只问而没有答,所以是错。(2)句中,把生命历程的痕迹比作条条皱纹,把化石比拟为人的脸。所以是对。(3)句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而是说明人们刚刚挖掘出化石,开始了解他,所以是错。10.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_b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_c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_答案:拟人|比喻|拟人解析: (1)句中的主语“你”和谓语“描绘”可以判断出是拟人句;(2)句是把“信息”比作“密码”可以断定是一个比喻句;(3)句可以从“说了话”判定出是拟人句。11.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课后,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化石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任务。(1)【参观化石展】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化石展,有的同学在展馆内随意触摸化石,请你对这样的同学说一句得体的劝诫之语。答: 答案:(示例):同学们,这是科技的乐园,化石是珍贵的,我们要保护化石。希望大家用心呵护,文明游览。(2)【寻化石新闻】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内容。 红网长沙2013年3月18日 3月17日,记者从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下称博览会)组委会获悉,5月16日,博览会将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博览会期间,将以前只在生物课本上见过的始祖鸟化石亮相博览会现场。据介绍,目前保存完整的始祖鸟化石,全球仅有两件。此外,全球最大的自然金标本、比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海洋之心”更大的全球极品坦桑石宝石也将亮相。答: 答案:(示例):始祖鸟化石将亮相矿物宝石博览会。 解析: 新闻概括题可以用一个单句来表达,首先明确本则新闻的主语始祖鸟化石,谓语动词亮相,再明确其亮相的地点即可。二、课内阅读12填空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诗歌一般可分为_、_、_ 等,化石吟属于_ 。“吟”本是古诗的一种名称,这里是 的意思。答案: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抒情诗|赞美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要注意前提条件是“表达方式”,才能得出准确的方向。13化石吟是一首 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 的意思。(3分)答案:赞颂化石|赞颂解析: 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倾向可以通过文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明确。如最后一段中的“神往和惊讶”就可以看出。14诗的一二两节采用问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 解析: 问句就是向人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吸引读者继续读。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节的主要内容。答: 答案:回答真理、保存信息、描述进化、复现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这四节都是围绕化石的作用来写的,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概括时要抓住提示性的字眼,特别是每一节的结尾句。16.第3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答: 答案:人类不是由“造物主”上帝创造的,而是由生物进化而来,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本节的关键词句“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来理解作答。17.第5节中“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一句中“档案”的本义是什么?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答: 答案:分类保存以备考查的文件和材料。生物的生命演化过程。 解析: 学生在分析时首先要判断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档案比作皱纹,从而可以推断出在这里档案指的是生命演化过程。18.第6节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一句中“魔法师”“雕刻家”指什么?答: 答案:指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解析: 这是一个暗喻,“魔法师”“雕刻家”是喻体,本体只能在文中去体会,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造物者大自然。三、美文品析1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一)鱼 化 石艾 青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1)诗歌的第一节主要描绘了什么?这一节与哪两节形成对比?答: 答案:描绘了活鱼的跳跃、浮沉的形象。与诗歌的第四、五节形成对比。 解析:诗歌第一节描绘了活鱼的动态美,诗歌第四、五节描绘了鱼化石的静态美,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2)本首诗蕴含着什么哲理?用诗中的原句回答。答: 答案: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解析:本题考查对主旨句的把握。诗中统领全诗的关键诗句,一般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往往含有某种哲理。(3)丰富和奇异的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生命。化石吟的作者见到化石联想到什么?而本诗作者见到鱼化石又联想到什么?答: 答案:化石吟的作者联想到太古时代的各种生物群,而鱼化石的作者则联想到精力旺盛,活泼跳跃的鱼儿和它的灭顶之灾。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所联想的语句总结作答。(4)“鱼化石”这个意象给你怎样的启示?答: 答案:要珍爱生命,充分体现生命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意义。抓住重点句子“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思考回答。20.(二)老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到下刻的命令,它有泪直往心里咽,眼前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1)读完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答案:略 解析: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出具体的艺术形象。围绕“忍辱负重“来谈。(2)“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换成“压“字好不好?说说理由。 答案:不好。“扣”字形象、传神,不仅使人想到马背上的重压,还使人仿佛看到这种压力的力度和慢慢压下去的进度。 解析:在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时,一是要分析原字的意思,二是要分析换的字的表达作用。“扣”和“压”可以从压力的程度和画面感来分析。 (3)题目“老马”换成“瘦马”好吗?说说理由。答案:“老马”是个久经生活折磨的形象,它给人一种衰萎瘦枯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