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2_第1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2_第2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2_第3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2_第4页
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河南省开封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成眼,点种苞谷”,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使用木器 D铁犁牛耕2、诗经.卫风.氓中记载:“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以下选项直接反映材料信息的是A民间贸易 B工商食官 C丝织业发达 D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3、尚书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商业贸易“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农业生产“食”。在周礼中,商业居六,与农业、工相提并论。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A早期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B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C此时重农抑商的思想还没有产生 D民间商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控制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提出:“封建时代的井田制早已废弃,耕者有其田,土地的所有者属于农民私有,他可自由使用,也可自由买卖。”对此链接正确的是 “封建”指封邦建国 “封建”指封建的经济形态 材料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材料中的“农民”对土地有完全的财产权,无需向政府缴纳赋税A B C D5、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还是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对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属于历史史料属于历史叙述 B. 属于历史史料属于历史评价C. 属于历史叙述属于史料解释 D. 属于史料解释属于历史评价6、“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润常年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农业发展受到商业利润的冲击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7、孟子尽心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中国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两则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B重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C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 D农业是手工业和商业的基础8、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B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C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其最大的后果是A.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B.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形成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D.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10、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A、“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C、“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D、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11、“西汉时,巨鹿有位叫陈宝光的农民,他家拥有一套织造上等丝织品的技术和工具。陈宝光之妻继承家传,身怀绝技,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 其生产方式属于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男耕女织12、(西汉晁错)“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商人易获暴利,财富多、势力大对统治不利 B工商全依靠农业,且工商业与农业争劳力C工商业集聚大量的人众,可能危及封建统治 D保护小农经济,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收入13、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4、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下列选项中符合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是A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B丝织业规模扩大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D官府垄断丝织业1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16、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环)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C商业经济繁荣 D市场受官府控制17、宋代苏州太湖地区,3000户居民,专以“多种甘桔、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说明 A宋代时出现一些以经济作物为专业的地区 B农业人口主要从事商品生产C突破了男耕女织的传统自然经济 D苏州的商品经济较发达18、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工匠技术水平出现劳务市场存在失业现象实行计日工资A B C D19、“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有数千人,是官营手工业的两三倍。”以下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A官营手工业衰落 B家庭手工业走向商品化C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D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手工作坊20、明万历二十八年(1599),宦官孙隆在苏州征商规定机户“每机一张税银三钱”导致“机户皆杜门罢织”最终酿成了民众的暴动(见城市民变)。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明政府对商业的政策 B明政府对商业征收商税C明代宦官权力较大 D手工业者地位低下,受封建政府的剥削21、长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后农业发达,一向是粮食输出区,但明末以来却依赖外地粮食的输入,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水利失修,粮食产量不高 B经济发达,人口增长超过粮食的增长C经济作物种植较多 D商品经济发达,流动人口较多 2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早期资本主义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3、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24、有学者根据材料“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对此判断:A正确,体现史论结合的方法 B正确,文献材料是史学研究的主要依据C不正确,孤证不立 D不正确,文献必须有考古学的支持25、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专制主义 B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26、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问题有 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鸦片贸易合法化A B C D27、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29、在洋务运动期间, 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观察右图,判断该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发昌机器厂 C天津开平煤矿 D安庆内军械所28、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属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30、1882年1891年中国海关报告这样记载:“几个中国人投资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公司聘请了几个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它至今没有分付利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业务难以改进,该企业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材料中记载的有关公司状况的信息是 属于纺织业方面的民族工业 该企业是股份公司 技术严重依赖外国 资本少,生产成本大 受同类外资企业的排挤,濒临倒闭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两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1987年在广东省的南海北部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为万万件,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船只! 图一所示文物目前已出水上万枚,年代最早的是汉代,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图二所示文物为船中出土的主要文物,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许多瓷器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另两宗大量出水货物是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专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图一 图二(1)从图一所示文物的信息判断,“南海一号”应是什么时期的船只?说明理由。(4分) (2)图二所示文物在沉船上沉船上的数量和图案特征,说明当时的制瓷业处于怎样的发展状态? (4分) (3)船上运载大量铁制品的用途是什么? (2分) (4)综合以上信息概括南海一号应是什么性质的船只?如果用于历史研究,它可以提供哪些有效信息?(10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2003年文汇报刊登了一位女士的文章,文章中记载了她老母亲回忆年轻时参加抵制日货运动的情景。她母亲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今北京)读书。当时日本经常发动对中国的侵略,学生们也就不断的发动抵制日货的运动。当时有些身份的人都穿一种被称为“丹士兰”色的面料做的长服,男人穿长衫,女人穿旗袍。学生们一看到穿用日本染的做的面料长服的人就拥上前去,宣讲抵制日货、多用国货的道理。文章作者觉得有点奇怪,问她母亲:“你们难道有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谁穿的是用日本染的面料做的衣服?”她母亲说:“用不着什么火眼金睛,日本染的面料色泽鲜亮,着色均匀;国产的面料多是着色不均,深一块浅一块的,这种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1)从材料中你可得出哪些直接的历史信息?(6分)(2)材料中母亲所说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其依据体现了什么本质?(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如何?(6分)(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