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什么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_第1页
10  什么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_第2页
10  什么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早期仅限于军方使用,由美国国防部(Depart of Defense,DoD)所计划发展,其目的针对军事用途,例如战机、船舰、车辆、人员、攻击标的物的精确度定位等时至今日,GPS早已开放给民间作为定位使用,这项结合太空卫星与通讯技术的科技,在民间市场已正蓬勃地展开,除了能提供精确的定位之外,对于速度、时间、方向及距离亦能准确的提供讯息,运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一、 GPS 是什么 全球定位系统属于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 24 颗高度约202 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213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DOP)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GPS卫星已发展至Block II型式的定位卫星, 由Rockwell International 制造,在轨道上重量约1,900 磅,太阳能接收板长度约17 呎,于1994年完成第24颗卫星的发射因此目前太空中有24颗GPS卫星可供定位运用,绕行地球一周需12恒星时,每日可绕行地球2周,这也就是说,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至少有4颗以上的卫星出现在我们的上空 目前全球有五个地面卫星监控站,分布于夏威夷、亚森欣岛、迪亚哥加西亚、瓜加林岛、科罗拉多泉,这些卫星地面控制站,同时监控GPS卫星的运作状态及它们在太空中的精确位置,主地面控制站更负责传送卫星瞬时常数(Ephemeras Constant)及时脉偏差(Clock Offsets)的修正量,再由卫星将这些修正量提供给GPS接收器作为定位运用 二 、GPS 的发展 1957 年由苏联发射的史波尼克(Sputnik)人造卫星,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第二次大战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无线电实验室成功的开发了精密导航系统,以利用陆地上的无线电基地台为架构,计算无线电波长及电波到达的时间并以三角定位法计算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当时的技术来说,虽然误差到达一公里以上,但在当时的运用却是相当广泛 当苏联成功的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 Hopkims Univer-sity)展示了可以由人造卫星的无线电讯号的杜卜勒移动现象来定出个别的卫星运行轨道参数,虽然这只是逻辑上的一点小进展,但假如我们能够得到卫星运行轨道参数,那么我们就能计算出在地球上的位置 19601970 年之间,美国和苏联开始研究利用军事卫星来做导航用途,到了1974年,军方对GPS做了整合,即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Navstar系统 1980 年代后期开始,所有Navstar系统的商业运用均归美国海岸防卫队负责,现在GPS已和地面基地台为架构的LORAN和OMEGA无线电导航系统结合,成为美国国家导航信息服务的一环 GPS 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9 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 GPS 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经近 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