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2000,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经国务院批准,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首先是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结息方式。一 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与意义(一)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相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整体步伐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较慢。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解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不断简化存贷款利率管理,提高了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自主性;先后三次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增强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中资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行大额定期存款业务,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意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是发挥市场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而管制性利率既不能有效地引导资金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又不能使利率达到均衡水平,因此,管制利率制度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目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管制利率逐步向利率市场化方向转变。 2利率市场化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竞争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步大量涌入我国金融市场,它们根据收益和风险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并带来大量新的金融工具,使我们被动地接受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外银行的现代管理水平和资金技术实力必然会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使中资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取得生存和竞争经验,迎接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竞争挑战。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是货币政策顺利传导的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其中又是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来实现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经济杠杆,对国家有效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利率市场化,就不能真正形成连接个人、企业、银行、财政等金融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不能产生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利率的杠杆作用就会完全失效,政府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价格信号,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败。利率市场化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有效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由行政直接控制向市场间接控制转变的重要条件。 4利率市场化是放开外汇管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会逐步实现外汇管制和资本帐户开放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资本可自由流动时,只有各国实际利率相等而且不存在导致人们预期突变的非系统风险时,才能形成均衡汇率水平,大规模国际资本游动的诱因才会被消除。利率管制使利率调整迟缓,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汇市场要求。而利率市场化则使我们可根据市场条件下本币与外币的实际收益状况来确定均衡汇率水平,进而成为放开外汇管制和资本帐户的有效手段。 5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每年需要解决1000万人的新增就业,解决新增就业的最主要贡献来自于城镇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促进金融市场主体的发育和充分竞争,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从而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二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由市场来决定资金的分配和利率水平,麦金农和肖主张:政府应彻底废除一切对利率的干预和管制,同时积极抑制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趋于均衡水平,以此提高社会的储蓄动员和整体投资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的发展,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面对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何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规避金融风险、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条件还不完备:1市场经济发展层次低,微观基础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会导致市场主体间竞争的非充分性,就有可能在出现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并不是完全均衡性的。我国的商业银行受政府的制约性较强,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彼此间缺少有效的竞争,这就导致金融中介的运行的低效率,以及资金的非价格性配给。 国有企业面临预算软约束,这可能导致在利率放开后,国企不考虑资金利用成本的贷款饥渴给银行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而大量存在的高效率的私有企业却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这些都会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并不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预期的经济高增长。 因此,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银行和企业两大微观主体没有真正形成自我利益约束与自我激励机制,即使放开利率管制,也难以实现利率市场化。 2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金融监管手段落后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主要在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区域充满着投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不利于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资金市场的有效竞争。 这几年,我国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效果有所提高,但仍缺乏深度和广度。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已不再直接对利率进行管制,但依然会通过间接的手段来监管和调控利率,确保利率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3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利率市场化主要是要使商业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本身资产负债情况自主制定存贷款利率。2004年贷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下限的放开,基本上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的权利,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这与我国国有银行的缺陷密切相关。4金融企业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中介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能够实现自主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运行效率,促进资金的有效流动和市场利率的产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金融机构依然受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经营时有发生等,不利于金融中介市场主体的发挥和市场化利率的形成。目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和浮动范围,各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利率定价机制来确定利率,然后报中央银行备案,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监督各商业银行的利率实施状况。这种利率管制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利率传导机制,使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也很难准确估价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使利率失去了灵活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传导功能,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功能。5 央行宏观间接调控能力有待提高利率市场化的实行就是中央银行必须从以依赖直接调控工具转向间接调控工具为主。多年来我国的利率传导主要是行政手段,很难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就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效能,没有真正实现宏观调控从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彻底转变。6宏观经济环境有待改善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前提。我国目前的财政赤字比率在1%左右,财政状况良好。我国宏观经济中,主要的问题是通货膨胀。我国2008年上半年的cpi增长率是7.9%,实际利率是负值,人们为了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必然减少持有货币和银行存款,更多的持有黄金等实物资产,这就无法吸纳高额的存款,不能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所需的大量投资。一旦放开利率管制,就可能会出现利率的大幅度攀升,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波动。三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对策我国进一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还要从多方面来努力。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有待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逐步加强,做到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到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制度完善、合理的利率定价手段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等。1努力发展市场经济,构筑必要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才会对金融活动有多样化的需求,才能为金融改革的成功提供可能。我国要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摆脱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业模式,努力构建创新导向的发展战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了实现利率作用的传导顺利,众多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反应灵敏,并迅速做出调整政策,这要求微观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作为微观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仍不完善、产权不清晰以及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所以,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多样化国企的股权结构,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同时,增强国企的经营自主性,实现其硬预算约束,使其资金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为了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要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单纯的利率问题,而是整个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和货币市场建设、放松外汇管制、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改革的进行都以完整的金融市场为基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市场建设上仍存在薄弱环节, 下一步要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和运行效率,为金融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增加金融交易品种等。 当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与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存在着矛盾,特别是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的有效沟通不够。在下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要创新金融监管手段和工具,摆脱行政的过多干预,增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3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可以采用先一次性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因为:目前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已有大的改善,取消贷款利率上限政策,可以给商业银行提供学习根据资金需求者的财务状况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宝贵机会,同时还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因此可以对贷款利率一次性全部放开,由银行和企业双方自行商议决定。 在存款利率方面,可采用逐步进行的方式,根据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率,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来确定放开的时机与程序。在我国目前仍保持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前提下,还要考察国际游资的流动速度、国际游资在我国的进出方式和强度、国际金融环境和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平稳。4完善金融企业制度,健全利率形成机制完善我国金融企业制度,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辟资本金来源渠道,提高资本充足比率;进一步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效益为中心,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体系,树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改革现有的由中央银行确定基准利率,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基础之上,各商业银行根据各自的实际状况确定利率的机制,建立一个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市场供求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政策工具来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以上海地区各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利率形成机制。 5提高中央银行间接调控能力利率市场化要求中央银行以间接手段进行调控。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或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改变市场利率。 在宏观调控机制上,随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供应总量与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必将受到极大的弱化。货币当局应逐步完善配套制度,为运用资金价格调节宏观经济做好准备。 央行利率调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技术分红合同标准文本
- 360推广合同样本
- 手绘效果图-课程教案
- 转供电协议书
- 中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珍爱生命》教案设计
- 入聘合同样本
- 2025中外技术研发合同范文
- 交易合同范例范例
- 文学社规章制度2篇
-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教育教案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Project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浅谈A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300字(论文)
- 秦汉考古Uooc课程答案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医疗器械考试题及答案
- 画饼充饥儿童故事绘本 课件
- 心理护理的沟通与技巧
- 开关、插座及其它电气设备技术规格书
- 早期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颌的矫治(口腔正畸科)
- 手术室护士子宫切除手术护理配合常规
- DB61T 5097-202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