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doc_第1页
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doc_第2页
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doc_第3页
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doc_第4页
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李立新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设计史研究的方法论转向”。我的观点是设计史的研究要到田野中去寻找新的设计的历史,也就是说是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设计史的研究。本次讲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有关历史研究中相对立的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的解说。第二,以田野考察为中心,对构建起来的中国设计的历史进行一个解释。第三,探讨较之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更为可信、有效的研究方法,综合并超越这两种方法,展开一种新的设计史研究的实践。一作为设计史研究,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是实证主义的方法,它重数据,重客观,强调科学性,用科学的定律来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体系。一个是阐释主义的方法,它强调历史的因果关系、绝对精神和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是相对立的。这两类研究方法在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中已经确立并被广泛的应用,在设计史的研究中间也被借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设计史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做的研究。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来源于自然科学。它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即人文、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相互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通过非常具体、客观的现实数据得出结论。实证主义的目的是要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如果我们强调设计史的话,就要强调设计史的客观性。阐释主义是对社会世界现象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方法论。阐释主义方法论要求发挥研究者在研究中的主观性。按马克思韦伯所说,就是要“投入理解”,寻求普遍的、有效的阐释。阐释主义研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准确理解作品的含义,把阐释过程作为弄清作品含义的过程。目前,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家知道,四川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非常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风俗、礼仪及节庆;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技能。跟设计史有关的主要是第五个方面传统手工艺技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背景来看,有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民间艺术没有被认识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否定民间艺术价值的阶段,比如说文革期间,民间的艺术被否定;第三个阶段是肯定民间艺术价值的阶段,这个阶段文化得到保护;第四个阶段是有效利用和管理民间艺术的阶段。我们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处在第三个阶段,即肯定民间艺术价值的阶段。对于设计史的研究,我想可以从民间艺术的研究中寻找一种新的路子。二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两个田野考察的内容,来探讨一下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能不能为当下设计史的研究寻找出一条新的路径。首先是中国传统纸伞转型研究,以江西甲路纸伞的调查研究为例。甲路位于江西省北部山区,婺源境内,距景德镇约六十公里,是中国现存少数几个传统制伞地之一。现在福建福州、四川雅安地区,还有浙江的一些地区也还保留着传统造伞的作坊。甲路是保存制伞工艺最完整的一个地方。甲路是一个自然村落,山明水秀,人口约1600人。沿河街道是明清老街,就在这条老街上,制伞最盛时期约有40个伞店,工匠近200人,每店有3-5人制伞。据说徽商在外做生意,出门包里必放一把甲路伞。拜访“甲伞真人”胡周欣,我们知道,做伞的过程非常复杂,一共有70多道工序。其中,伞杆的选择十分讲究,它一定得是生长三年以上的竹子,不能是长的一年、两年的小竹子。然后,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暴晒一方面是考验这个竹子是不是很硬;另一方面是起到一个驱虫杀虫的作用。一把伞的全部伞骨都取自同一段竹筒。伞骨的标准和构建是一样的,但在制作的时候,它不能像大工业生产那样标准化制作,因为竹子有竹节,长短不一,如果打乱来提取伞骨,这样做成的伞在收拢时会有问题,所以一把伞一定是由一个竹筒制成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研究中国的传统艺术,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万物中认为,中国的工艺化的生产,传统的工艺中间,包括陶器和其他许多的手工艺产品等都可以用工艺化的零件组合组装。(对于这个意思,不是十分的明白)但是伞的这样一个构件,并不适合他这个理论。因为伞是传统手工艺,它与机械化大生产不一样。在制伞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是,伞骨要经过水煮,以便去除里面的虫卵和虫子。煮的水里面放入了某些中药,大概可以起到防止以后被虫蛀的作用。然后伞骨要扎线,最后封伞面。在传统的制伞工艺中,伞面是用棉纸做的。在早期,传统的伞面是布制的,后来才换成了纸。我们考察时看到最后在伞面上会画花,胡师傅告诉我们以前的伞是不画花的,是黑色的。对于甲路伞的考察,我们还可以看到,实际到了50年代以后,这个伞的制作就逐渐衰退了。到80年代初,甲路村恢复了制伞业,手工艺作坊复归到明清时代的方式。1990年,以胡周欣为首的几位艺人成立了甲路工艺伞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不同于以前作坊的形式,类似于一个工场的形式,形成了完整、完善的分工协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我把这种方式称为工场手工业,它不同于大型工厂,又不同于家庭作坊。对于伞的结构(见图一、图二),我们很熟悉,但往往会忽略它。我把伞的结构称为一种开合收放的联动方式。当下伞巢被往上推时,伞斗推着伞骨往上升,推到一定程度,下面将会有一个锁定的装置;当往下移的时候,伞斗又将伞骨合拢起来。从机械学角度来讲,这是一个上下滑动的,可以收放的联动结构。我认为这个结构的设计是伞非常独特的地方,而常常被人们忽视。另外,伞还有一个重要的设计是伞键。伞键是个特殊的小构件,是一把伞的开关装置。由薄片竹削切成类似钢琴琴键形状,插入伞柄上端预留的键眼内,这是个极佳的设计。关于伞的结构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在“傘”这个文字产生的时候,伞的结构已经有了。从象形文字“傘”的繁体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时伞的结构:上面的“人”类似于伞面,中间的部分就类似于伞骨和伞斗,它是一个起支撑作用的滑动的结构,横线类似于伞键,它锁住了伞的结构,再加上伞柄,整个伞就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当把中间那个伞键去掉的时候,伞就可以收合起来。我想这个结构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最早的“傘”字出现于魏书卷二十一:“路旁有大松树十数根,时高祖进伞,行而赋诗。”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中没有“伞“字的记述。表明伞这样一个结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很可能已经具备。在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见图三)中可以看到一把铜质的大车伞。这个伞与刚刚那个结构几乎是相似的。这里有伞骨,但是没有伞斗,也没有伞巢,这个青铜伞不能收合,所以伞的联动结构在秦时很可能是没有的。秦时的伞的结构已经非常清晰了,但不同于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伞。汉代的伞,我们从山东嘉祥宋山出土小祠堂后壁画像(见图四)中可以看到,它同样是一把车上的伞,我们一般叫它为华盖。我们看到伞柄与伞盖交接处有个小疙瘩,这一小块东西是不是伞斗,能不能收合,现在还不清楚。因为画像石上没有看到收起来放在那里的伞的形象。这个画像石上的伞是撑开来的,放射状的结构与我们今天伞的结构几乎是相同的。到北齐,我们从青州傅家画像石(见图五)中看到伞的结构,伞斗支持伞骨,能不能收合,我想它极可能是可以收合的。在画像石中,主人是汉人,打伞的仆人是胡人。路途遥远,主人休息看书的时候,仆人要给主人打伞;如果上马要走的时候,这把伞是不是还打着那,很可能已经可以收合了。从这个结构来看,它应该可以收合了。到唐代的时候,我们看步辇图(见图六)大伞的结构,伞顶圆的东西是支撑起来的,这个伞很可能是可以收合的,但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对收起来的伞的描绘。我们前面提到,最早的伞面是布面的,由丝或麻制成。魏晋时期已经有了纸,但这个时候纸是否已经用来做伞面,我们还不清楚。据目前资料考证,真正的纸伞是在北宋时期出现的。北宋诗人孔平仲在诗“强登曹亭要远望,纸伞掣手不可操”中提到“纸伞”。这首诗的意思是,他要到一个很高的山上去远望,打了纸伞上去的,因为有风,吹得有点拿不住纸伞。另一句诗“狂风乱掣雨伞飞,瘦马屡拜油裳裂”描述骑马打伞的场景。“油裳”是指纸伞伞面上要上油,因为这样才能够起到防雨的作用,能够被风吹裂,说明是纸伞。从这些诗句我们看到,在北宋时期,纸伞已经非常普遍了。 “纸伞” 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唐诗中没有见过有“纸伞”的表现。在魏晋时期的文字里,只是有伞这样的结构类型,但没有出现“纸伞”。目前来看,纸伞可能到了宋代才出现。北宋是目前关于纸伞的最早记录。北宋时期,著名的写实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有大大小小的纸伞54把,其中收合的小雨伞近 8把,可见纸伞在宋人生活中十分普遍。大的伞的结构,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街边小商贩用到的伞的大小差不多。这个伞能不能收合呢?我们从图(见图七)右下角的一把大伞中看到这样的结构表现:有一根大概铁钉一样的东西,它就像伞键一样,在伞支撑开来以后,把伞顶的结构固定住,而且这个销钉上还连有一根链条。我们知道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非常写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任何细节都不放过。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图像学上的证据,就是这把伞一定是可以收放的。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小的链条呢,应该是起到固定销钉的作用。当人们把这个销钉拔掉,将伞收合的时候,这根销钉很可能被扔掉了或者放到了其它地方,这就会给再次使用带来麻烦,于是带着一根像链条一样的东西,把它一直固定在那。从图像中可以感觉到在北宋时期,纸伞收合的联动结构已经形成了。在清明上河图中还有一个直接的证据,有一把收起的大伞倚靠在墙上(见图八)。这就从图像学上证明,北宋时期的伞已经可以收合,有一个联动结构。在这个图上我们还看到有一个人手里拿着几把小的雨伞(见图九),这个伞跟刚刚的大雨伞不一样,这是生活中可以随身携带的小雨伞。他在和坐在门口的人聊天,很可能他是一个自产自销的工匠,正在推销自己做的伞,讨价还价的一个过程。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发现宋代人制定的伞的标准构件和联动结构一直是制伞业的通行方法,一直延续下来。但是在设计史中,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对伞的这样一个结构的描述。我想伞的这个结构和联动方式,是一个杰出的设计。中国纸伞,树立了手工业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典范。但是很可惜,在设计史中间,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个表现。回想我们现在生活中用的伞,和宋代的伞在结构上是完全一致的,仅仅是材料上的替代。以前竹子的结构替换成钢的结构,纸的结构替换成布的结构。但它的联动方式、收放及样式均未有变化。传统纸伞在当代出现一个转型。我们知道在大工业时代传统手工业大部分都消失了,不能在当代人的生活中间发挥作用。而纸伞的结构在当代通过一种材料的替代这样一个转化,仍然在发挥作用。这是一个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变化的非常重要的例子。非常可惜,这样的例子在设计史中没有看到。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设计史都是墓葬设计史。因为所有的设计都是从墓葬中挖出来的东西。从汉代的长信宫灯一直到明清时期的一些东西通通都是从坟墓里挖出来的。那么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东西,我们没看到。第二个例子,以安徽淮南四轮车为例。为什么选择这个例子来做,因为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四轮车,四轮车是西方人的发明,在西方使用。四轮车因为内部转弯转动装置的出现,到工业化社会发展为汽车这样一个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产品。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四轮车,因为中国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关于四轮车的考古报告。很多研究中国交通史的专家也认为中国没有四轮车,只有两轮车和独轮车。但实际上,中国的四轮车是很多的。这辆四轮车是在安徽怀仁看到的(见图十)。实际上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这些省的交界地区,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四轮车存在。非常大、非常重,当然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三四十年前,还在使用,满载货物时,它需要用三、四头牛拉着。通过考古挖掘及图像遗存,我们发现在商周时期已经有四轮车出现。在商周时期内蒙古高原乌兰察布草原岩脉上已经有四轮车形象(见图十一)的出现。这个四轮车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暂且不管。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四轮车(见图十二)与岩画上的四轮车不一样。如果说岩画上的四轮车是从中亚、西亚传过来的,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它就被中国化了。河南辉县琉璃阁春秋墓出土刻纹铜奁上也有四轮车的形象(见图十三)。再看汉代画像石山东微县东汉画像石上的四轮车(见图十四),这个四轮车是出殡用的。东汉时期的四轮车,上海博物馆藏东汉虎形螣蛇四轮车(见图十五),有蛇和鱼的造像,这个可能是在四川和贵州出土的。在敦煌莫高窟285窟也见到西魏四轮狮车的造型(见图十六)。唐代的四轮车,有莫高窟第148窟唐代弥勒经变中的四轮宝幢车(见图十七),这是宗教用车,还有第156窟唐代四轮篮车(见图十八),也就是童车。明代四轮车,在天工开物的插图(见图十九)里可以看到。到了清代,年画上面表现的四轮车(见图二十)的造型与我们看到的安徽发现的四轮车实物是一样的。从图像上我们看到四轮车在各个时期都有表现。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一本农用工具的书上,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工具四轮车(见图二十一),由三头牛拉着。以上这些都是从图像学上找到的关于四轮车的演变的过程。从历史文献中,我们来看四轮车。最初的四轮车不叫四轮车叫輲车,是指轮子没有辐条的四轮车,轮子是实心的。礼记杂记上:“大夫以布为輤而行,至于家而说輤,载于輲车。”郑玄注:“輲,读为辁;说文解字曰:有辅曰轮,无辅曰辁。”孙希旦集解引戴震曰:“輲车,四轮迫地而行,其轮无辅。然郑以为即辁,亦非也。輲者,车之名,辁者,轮之名。”礼记所记輲车,应是大夫死后用的丧车。戴震认为輲车是四轮车,而且輲车的车轮无辐,为实木轮。轒辒是指四轮兵车。孙子谋攻:“修橹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曹操曰:“轒轀者,轀床也,轀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杜牧曰:“轒轀,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谓之木驴也”。张预曰:“轒轀,四轮车,其下可覆数十人,运土以实隍者”。以上注释虽不相同,但都注明是四轮车,是战争中集侦查、进攻、防御、运输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兵车。武经总要前集刊中有“轒轀车”图(见图二十二)。汉书、魏书、元史都有轒轀的记载。汉书杨雄传:“于是圣武勃怒,爰整其旅,及命票、轒轀,破穹庐,”。应劭曰:“轒轀,匈奴车也。”值得注意的是应劭直接称轒轀是匈奴车。这似乎暗示轒轀车是与北方民族有关的车辆设计。辒輬车是指四轮卧车。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輬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輬车中可诸奏事”。文颖曰:“辒輬车如今丧车也”。孟康曰:“如衣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之辒輬车也”。如淳曰:“辒輬车,其形广大,有羽饰也”。辒輬车原本不是丧车,而是可以“息卧”的“安车”,而且是两种不同的车,辒车是“密闭”的车,乘之温暖,輬车是开有窗牖的车,乘之凉爽。后合二为一,称“辒輬车”。自秦始皇外崩载以辒輬车,后则“专以载丧”,再饰有羽饰之类,成为帝王及王公贵族的专用丧车。先秦与汉代可能存在着一种可卧息的生活用四轮大车,类似辒辌车。輀车是指四轮丧车。释名释丧制:“舆棺之车曰輀。輀,耳也,悬于左右前后铜鱼摇绞之属耳耳然也。其盖曰柳,柳,聚也,众饰所聚,亦其形偻也。亦曰鳖甲,似鳖甲亦然也。”直接称为四轮车的文献记载有:汉书王莽传:“或言皇帝时建华盖以登仙,莽乃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金羽葆,载以祕机四轮车,架六马,力士三百人黄衣帻,车上人击鼓,挽者皆呼:登仙”。后汉书孝献帝记:“天子莽,太仆驾四轮辀为宾车,大练为屋幙”。南齐书魏虏:“前施金香炉,琉璃四轮车,元会日,六七十人牵上殿”。此外,还有柳车、广柳车、广辙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服虔曰:“东郡谓广辙车为柳”。邓展曰:“皆棺饰也。载以丧车,欲人不知也”。李奇曰:“大牛车也。车上覆为柳”。瓒曰:“茂陵书中有广柳车,每县数百乘,是今运转大车是也”。索隐案:服虔,臣瓒所据,云东郡谓广辙车为广柳车,及茂陵书称每县广柳车数百乘,则凡大车任载运者,通名广柳车,然则柳为车通名。根据图像和文献记载,我们发现中国的四轮车地域,东可及于山东海上岛屿、江苏苏北地区;西可及于甘肃黄土高原、四川笮人夷族地区;北可及于内蒙古阿尔泰山脉草原;南可及于江西地区。我发现,整个中国的大半部分,都有四轮车的表现。四轮车在中国有六种样式:一为无箱体的平板四轮车;二为龙舟形舆四轮车;三为有棚式遮闭形四轮车;四为有箱无盖式四轮车;五为宗教用宝幢式四轮车;六为有盖开合式四轮车等。样式多变表明制作技术的成熟和功能的适应。唐宋之后,有箱无盖式四轮车可能逐渐成为通常的式样。中国四轮车一共可以总结为九种类型,十多种用途。1、兵车,如辒輬为战争用兵车;2、丧车,輲车、輀车、广柳车、广辙车、辒輬车等用于丧葬;3、安车,即生活用车,如辒輬车曾是可“卧息”之出行车;4、升仙车,王莽作此升仙用;5、礼仪车,琉璃四轮车为仪式用车;6、宗教车,四轮宝幢车位宗教用车;7、狩猎车,刻纹青铜器上四轮车用于狩猎;8、生产车,合挂大车是生产用车;9、蓝车,为育婴车。中国四轮车在春秋时期已具有中国典型的造型特征,秦汉时进一步加强礼乐化,四轮车成为礼制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中国四轮车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方式存在,因其用途特殊而带有神迷的色彩,因其平稳,负载量大,用途广而长期保留在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又因其转向问题最终未能获得与双轮车相同的运输工具的主流地位。与西方相比较,中国四轮车没有解决拐弯转向的活动装置问题。西方在很早就解决了四轮车拐弯转向的活动装置问题,这个结构没有传到中国。中国的四轮车能拐弯,但是要拐一个比较大的弯才行,比较呆板,不能十分灵活的转向。这可能是中国四轮车没有被认识,不像双轮车和独轮车应用面那么宽的原因。在西方,四轮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中国两轮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三回到我们前面所讲的中国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中国纸伞作为一种“转型”的典范被认识、被赋予其在结构上和设计上的价值,是运用了某些实证主义的方法。中国四轮车的研究,也运用了一些实证主义的方法。但是实证主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设计的历史是一个生活的历史,对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仅凭实证主义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设计史运用阐释主义进行理解也是有必要的。设计的历史,作为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宫廷、民间在内人类文化和生活的事物与活动,有必要从阐释主义的立场来理解。设计史不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史一定要对设计的现象进行解释,一定要通过阐释主义的方式来理解它。但是,任何对文献以及考古实物的阐述都不能够发现中国设计还有的另一个“传统”,也就是说仅通过中国传统文献来寻找中国设计的另一个“传统”十分困难。设计史研究的方法应该往哪里去?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这两种研究方法在当代是趋向分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