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主贷款:金融抑制与对策选择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农村经营业主应运而生,给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金融服务上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为此,本文从业主贷款的现实困难出发,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业主贷款 金融抑制 对策选择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信用村镇活动,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大批从事种养业、加工业、经销业、运输业等农村经营业主(以下简称业主)应运而生,给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金融服务上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为此,本文从业主贷款的现实困难出发,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对策措施。 一、现实表现:客观条件下的突出困难xx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全辖3县1区,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32元,是典型的农业市。近年来,xx市农村信用社立足服务“三农”,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信贷管理,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较好地解决了全市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矛盾。2005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22.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9.6%,占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农贷总余额的88%,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1.7亿元,占农业贷款余额的97.3%。1999年2005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70.8亿元,其中农户贷款68.9亿元,年均发放额分别为10.1亿元、9.8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6%;农业贷款净增额占各项贷款净增额的92%,农贷面达82.7%,基本上满足了广大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总体上看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具体分析,xx市农民贷款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农村经营业主贷款需求难以解决。根据去年底的农户贷款问卷调查,在一般农户中,86%的农户对信用社满意,9%的农户为基本满意;而在经营业主中,只有40%的业主对信用社满意,5%的业主对信用社基本满意,有62%的业主认为基层信用社贷款额度偏小,上报审批时间长,贷款不够方便。从贷款对象上看,在全市11.5万户农村经营业主中,贷款面虽达85%,但户均贷款余额仅1.2万元,与典型调查中户均贷款需求量5万元相比仅是杯水车薪。从贷款增长情况上看,20012005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1.2%,高于各项贷款年均增长率67.5个百分点,说明在小额农贷快速增长的同时,业主等大额贷款增幅不大,未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业主贷款需资量大幅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业主贷款存在严重的结构性贷款难。 二、形成原因:制度缺陷下的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倡导人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认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制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比照xx市农村业主贷款实际情况,其金融抑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供给型金融抑制。xx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多年来,全市财政收入每年只有2.8亿元,而支出就需要12亿多元,从而造成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非常少,从另一个层面形成对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较为有限。截止2005年末,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存、贷总余额分别为109.5亿元、78.4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3.9亿元、28.4亿元。按每户业主需贷款5万元计,全市11.5万农村经营业主和12.8万城镇经营业主就需要121.5亿元信贷资金,农村信用社乃至各家金融机构均不能满足要求。从涉农金融机构设置上,该市农发行只在市、县设有营业机构,且只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纷纷将县域内的营业机构大量撤并,现该市农行只在市、县及极少部分的乡(镇)设立机构,工行只在市、县设立机构,中行、建行只在市级设立机构,支农重任基本上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使农村信用社在仅有的资金实力和人力、物力的条件下难以支撑。据调查统计,该市信用社未达到盈亏保本点的网点共有116个,占网点总数的33%。 (二)需求型金融抑制。由于贫困地区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低、投资环境差,使农户发展生产经营苦于无门路,长期停留在简单再生产层面,生产及生活资金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贷款需求量较小。南江县仁和乡共44户农户,原家家有贷款,但现只有5户有贷款,余额1万多元,其中2户是贫困户。再者,农村人口流失大、素质差。据在南江县下两镇调查,该镇80%以上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其中20%举家外迁,剩下老、弱、病、残、妇、孺只是从事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对从事现代科技农业和市场经营既无能力也不敢去设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多靠政府推动。但地方政府在选择项目中为了突出“政绩”,往往违背市场规律而急功近利、盲目上马,使很多发展项目以失败而告终。如南江县下两镇原建成的度假村、胶鞋厂等由于没有市场而纷纷倒闭;巴州区梁永镇2001年度发展农民种植药材,由于受自然条件、技术服务和种籽质量的影响,造成大面积死苗,给种药农户带来了损失。因此,这种较差的投资环境难以培育市场经济高效益的资金需求主体。 (三)结构型金融抑制。对于那些经营规模较大、购销业务频繁的经营业主,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产生了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求。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却仍停留在单一的信贷发放服务方式上,金融创新明显滞后。在中间及代理业务上,保险、证券、信托、代理、结算、咨询等业务极少;在存款方面主要是一般性储蓄品种,未开办异地存取、信用卡等业务;在贷款方面主要是生产性贷款较多,生活消费性贷款很少,短期流动资产贷款多,长期固定资产贷款较少等,远远不能适应客户要求,使很多由农村信用社扶持起来的经营业主转向商业银行开户。据在该市一信用社调查统计,去年就有24户经营业主因信用社结算等服务跟不上而将户头转到国有商业银行。 (四)环境型金融抑制。该市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十年九旱”、“十年九涝”,自然灾害频繁,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32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23元、771元,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低下造成经营业主发展后劲不足,资金集聚能力差,爽约率高。其次,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不佳,逃废债务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负债大,信誉度低。据统计,该市地方政府负债额达18亿元,其中欠农村信用社贷款达2.2亿元,每年连结息都很困难。加之,部分企业及经营业主逃废债务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金融机构的惧贷心理。如原xx市元特农业开发公司由于投资人携资出走,企业倒闭,给金融机构造成了100多万元的信贷资金损失。再者,法院执法力度不够大,信用社贷款诉讼案件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同时,存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导和有关部门的服务不到位、国家扶农政策未完全落实等问题,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造成了业主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窘境。 (五)制度型金融抑制。一是贷款额度难以满足业主资金需求。由于各基层信用社属单个法人机构,存贷规模小,如果把资金集中到少数业主当中,势必违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同时,许多业主由于缺少抵押担保资产,要想得到大额贷款进行扩大再生产也非易事。因此,一些基层信用社对业主的信贷投入只能是“天女散花”,影响了业主经营规模的扩大。二是较高的农业贷款利率抑制了业主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当前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100%,一些农村信用社对客户没有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利率执行上搞“一刀切”,上浮到顶,使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业主在利率较高、资金需求量大、开发项目利润较低的情况下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三是较短的贷款期限与较长的生产周期不协调。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期限一般掌握在312个月,而农业项目见效期一般在13年。以该市较大的农业发展项目果业开发为例,从开发到挂果,再到丰产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短期的信贷投入难以实现生产周期的循环效益,达不到支持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四是传统的跨界贷款界定方法和限制规定抑制了业主跨辖经营。随着国家对农业开发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兑现,一大批业主跨乡、跨县、跨省经营,一些城镇人口、企业职工、国家干部亦纷纷投资农业、从事农业,而以户籍作为评判贷款人资格的传统规定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五是传统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难以产生风险防范与扩大营销的双重效应。近年来,管理部门及监管当局普遍重视贷款风险防范,对贷款的责任划分、认定、追究、处罚作了详尽、严格的规定,对其中的大额贷款更是重点防范。实行了贷款层层上报审批、按比例赔偿损失等制度,这些规定对控制违规贷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信贷责任制度普遍强调责任约束,而忽视目标激励,只有“惩”,没有“奖”,致使一部分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惜贷”、“惧贷”。据调查,该市部分基层信用社存贷比例仅40%,大量资金闲置,利率倒挂,加强贷款营销已刻不容缓。 三、对策选择:制度再造下的金融深化 根据xx市农村经营业主对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要消除客观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最根本的对策就是进行适度的金融深化。 (一)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各级银监机关和农村信用社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加快实施步伐,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彻底消除制约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服务范围拓展的体制障碍。针对xx市实际,应尽快推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打破原单个信用社行政区域划分的界限,壮大资金实力,提高资金营运能力,集中资金重点支持有效益、有市场的经营业主。同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要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农龙头企业的资金支持,做好扶贫贷款发放管理工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发展银行要适应粮油价格放开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及时转变经营思路,大力支持农业企业搞活经营,积极配合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对邮政储蓄的改革力度,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改变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局面,减轻农村信用社支农压力。 (二)更新经营理念,加快金融创新。农村信用社要更新观念,立足长远,在满足广大农户基本的生产、生活资金的基础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业主经营,努力提高信贷资金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要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经营业主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创新重点应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技术和人才,建立起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畅通高效的结算体系,解决“瓶颈”制约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诸如结算、汇兑、资金拆借、担保、租赁、代理收付、代办保险、代保管等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咨询、保险、产销信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建立科学的业主贷款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经营业主的信用评估体系。收集每一个经营业主的社会保险情况、个人家庭情况、健康情况、收入状况、负债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借鉴国内比较成功的信用评估公司的经验和做法,对采集的个人资料和还款信用资料进行综合整理,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信用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贷款限额,实行分类管理。二是实践农村金融担保的多种形式。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着手扩大金融担保的范围和对象,创新金融担保方式。在担保主体建设上,可由政府牵头,按照联保贷款的形式,组建业主联保贷款协会;也可以由地方财政出资为主,以龙头企业、经营业主筹资为辅,组成农业担保基金,主要为农户和经营业主服务,切实解决大额贷款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也可由农户、信用社、保险公司三方协商,由业主在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既拓展了保险业务领域,又消除了业主投资和信用社贷款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一个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各级主管部门要尊重基层联社、信用社的法人自主权,减少行政性审批,实行贷款风险提示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增加对信贷人员的奖励条款,对信贷投放效果好、质量高的信贷人员实行奖励政策,达到既控制信贷资产风险,又有效营销贷款的目的。四是在贷款利率上,要根据客户的不同性质确定浮动幅度,不能搞“一刀切”;在贷款对象上,对跨区域经营的业主和城镇人口投资农业的经营业主应纳入贷款支持范畴;在贷款期限上,要根据贷款项目的生产经营周期予以确定。同时,以经营业主为主要对象,加大贷款营销,培育农村信用社的“黄金”客户群体。 (四)优化农村信用社支持业主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一是政府要对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