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和副伤寒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南方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文维群 概 述 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 染病(1600万/年,400例/年) 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增生 及坏死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 神经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及 白细胞减少 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 病 原 学 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沙门氏菌 属的D群,G-杆菌,有鞭毛,无荚膜 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部分菌 株含有体表毒力抗原“Vi” 测定“O”及“H”抗体-辅助诊断,“Vi”抗 体-慢性带菌者调查 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敏感,但自 然环境中抵抗力强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水、食 物、餐具、苍蝇及日常接触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 持久免疫力 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为多见 儿童、青壮年多见 发病机制 发病机理 病变部位:小肠,回肠末 段 伤寒菌第一次接触小肠粘 膜 第一次菌血症 不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 发病机理 第二次菌血症(肝、胆、脾 ) 内源性致热源、内毒素 伤寒菌第二次接触小肠粘膜 伤寒菌残留在胆囊内 伤寒发生带菌 病理改变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 回肠下段的淋巴组织病变最显著。 为第一周:淋巴结髓样肿胀 第二周:肿胀的淋巴结发生坏死 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第四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疤痕 肝、脾内也可见灶性坏死 儿童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少见溃疡 伤寒自然病程分期 初期:病程第1周/体温阶梯上 升 极期:病程2-3周/中毒/并发 症 缓解期:病程3-4周/体温下降 恢复期:病程第5周 临床表现 1、发热、持续高热 稽留高热,持续1014天 2、全身中毒症状重 伤寒的中毒症状 神经系统:以抑郁为主 。伤寒面容、脑 病 循环系统:相对缓脉、心肌炎 巨噬系统: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 消化系统:腹胀、便秘、右下腹压痛 呼吸系统:支气管肺炎 皮肤:病程710天,胸腹部出现玫瑰疹 , 伤寒的临床分型 典型伤寒:临床表现如前述 不典型伤寒 1、轻型:热程短,中毒症状轻, 13W恢复,起病早期接受抗菌素治疗 2、顿挫型:初期病情重,但恢复快 ,多见儿童及有部分免疫力的成人 3、迁延型:机体免疫力低,发热 持久,肝脾肿大显著 4、逍遥型:病情轻微,常因突发 肠出血或肠穿孔而被发现 5、暴发型:起病急剧,中毒症状 ,休克、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心肌炎 特殊人群-小儿伤寒 以轻型和顿挫型较多见。不规则发 热,相对缓脉、玫瑰疹少见 肠外并发症多(肺炎、心肌炎、肝 炎、脑病),肠出血及肠穿孔少见, 病死率低。 WBC一般不减少,但嗜酸细胞明显 减少 特殊人群老年伤寒 神经系统表现明显 发热程度不高 病程迁延 支气管肺炎和心肌炎 并发症 肠出血 肠穿孔 伤寒肝炎 心肌炎 支气管肺炎 肾炎 溶血-尿毒综合 征 其它:胆囊炎、 阑尾炎、胰腺炎 、心内膜炎、脑 膜炎、脑炎等 伤寒病程的特殊情形 复发:体温正常后的再次 发作,血培养阳性; 细菌 未彻底清除,抗感染不彻 底 再燃:体温尚未正常,再 次发作;仍存在菌血症 实验室检查 WBC5109 /L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消失 血培养(12W)、骨髓 培养(阳性持续时间长) 肥达氏反应(34W): O 1:80,H 1:160 诊断 1、临床表现:持续发热、 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 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 2、WBC不高、嗜酸细胞 减少 诊断 3、细菌培养阳性 4、肥达反应阳性 5、流行病学资料 鉴别诊断 上呼吸道感染 疟疾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斑疹伤寒 粟粒性结核病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 治 疗 胃肠道隔离,卧床休息 饮食:易消化、无渣、产气少 流质或半流质。根据病程调整 一般对症治疗:高热;便秘( 禁用泻药);腹泻;腹胀(禁 用新斯的明) 毒血症状严重,抗菌同时加用 激素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等 氯霉素:敏感地区仍为首选 三代头孢:头孢曲松等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 复方新诺明和氨苄青霉素 疗效判断 恢复开始:头孢三代,2天 喹诺酮类,3天 热退时间:头孢三代,5天 喹诺酮类,6天 应治疗至粪便培养2次阴性 临床治疗标准 总疗程:体温正常后7-14 天 痊愈标准:热退,并发症 恢复,嗜酸细胞计数正常 预 防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饮食卫生 疫苗的研究 1896年 菌体疫苗 70年 Ty21a减毒活疫 苗 Vi多糖疫苗 副伤寒 包括副伤寒甲、乙、丙 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 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均与伤寒相同 副伤寒甲、乙病情较伤寒轻、病程较伤 寒短,并发肠出血及肠穿孔亦较少,但 复发较伤寒常见 副伤寒丙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败血 症型,后者可发展为脓毒败血病。 小结 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 染病 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增生 及坏死 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 神经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及 白细胞减少 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 实验室检查: WBC5109 /L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消失 血培养(12W)、骨髓 培养(阳性持续时间长) 肥达氏反应(34W): O 1:80,H 1:160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 氯霉素 三代头孢 复方新诺明和氨苄青霉素 复习思考题: 1.伤寒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有 何相关性? 2.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何判断? 3.什么是伤寒的复发与再燃? 有一患者,突发腹痛、腹泻、 暗红色血便1天入院,伴头晕、 心悸。自诉3周前曾患“感冒”, 未予处理。查体见体温正常, 脉细弱,面色稍苍白;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务谈判的合同模板
- 六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扇形统计图 ︳西师大版
- 包装的学问(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 茶艺培训合同(2篇)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合计4份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汇编4份)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3份)-50
- 第八单元(B卷能力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 2025年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 监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全册 课件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静脉导管的护理与固定方法
- word上机操作题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 O型密封圈标准 ISO 3601-12008[E]中文
- 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 工程结算单(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