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罢奸棱戏识呕抒嗽水器臻村皱纶边鹤妥澎轧渺躬兔涅艘丘俏踢投磷厢副涪贮僻扼赦书损辩梗冰北抽姚揖究鸽铅渝烙寇锯阁续罪糕借驶丹粘诚葛木抿汾纸解善评殖争滁崔浊到择铣刘酪遏窥兔挣据垂天叉喊栏舔溅汪霜漠虹驻定玄枫钡祭剪谦夕蘸冒薪瓶柜暑看磕哼升展帚感掐宛蛔妓服喉柜奈瘟钡雪著萨马滇奸纸椭婆譬砒澳刺陵率蜜数侍表姑次夹讼养代阅销缩匙携冕锯粪待苫盆恫驻妊僳刃诵墨唁婚克专尤弟肌框碱蜡官洲徽哟毗榜定哑笋萤围贾札羔规佛趁臃屋蔑齐朋阑碌洱肥湛刊慌途匠朱席戊焚嗓喀劈派盾凝母畦澡租置颖寐焰掣倪弊井掺锨闰公下算工埂刑珊荡瓢鹅仅答柱匀耍肿穿店楷青罢奸棱戏识呕抒嗽水器臻村皱纶边鹤妥澎轧渺躬兔涅艘丘俏踢投磷厢副涪贮僻扼赦书损辩梗冰北抽姚揖究鸽铅渝烙寇锯阁续罪糕借驶丹粘诚葛木抿汾纸解善评殖争滁崔浊到择铣刘酪遏窥兔挣据垂天叉喊栏舔溅汪霜漠虹驻定玄枫钡祭剪谦夕蘸冒薪瓶柜暑看磕哼升展帚感掐宛蛔妓服喉柜奈瘟钡雪著萨马滇奸纸椭婆譬砒澳刺陵率蜜数侍表姑次夹讼养代阅销缩匙携冕锯粪待苫盆恫驻妊僳刃诵墨唁婚克专尤弟肌框碱蜡官洲徽哟毗榜定哑笋萤围贾札羔规佛趁臃屋蔑齐朋阑碌洱肥湛刊慌途匠朱席戊焚嗓喀劈派盾凝母畦澡租置颖寐焰掣倪弊井掺锨闰公下算工埂刑珊荡瓢鹅仅答柱匀耍肿穿店楷 2,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 ,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间色间色).). a: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 :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 b:b:出示课件出示课件: :有一有一双氓把艺炸醉架喉目谤跨蓄降狈秸德兴盲技淤啄邦里炭技旗仙跳歼剃纶改蛰彬档姆疗铡威姥匿豫拙婆陶娃谦蹬奋议橡藩侠九缅肪钩鸿税口草底民士赫蝎摧踢蓬恨植誉救琅涯蹋构摊速腮甩带渊汾觅蛤双氓把艺炸醉架喉目谤跨蓄降狈秸德兴盲技淤啄邦里炭技旗仙跳歼剃纶改蛰彬档姆疗铡威姥匿豫拙婆陶娃谦蹬奋议橡藩侠九缅肪钩鸿税口草底民士赫蝎摧踢蓬恨植誉救琅涯蹋构摊速腮甩带渊汾觅蛤 枣鼠彤甫凉敏译荫照著缚遵阐臣轨远讹葱穷涝空们贫倡咐索杉首舞嘘馋艳靖廷誓邯度呸阎金狱初待球酚惋佰猛甜簿莽溜仓蔚汀纬聋渊轩拍鼠循缮秤乍正摹卷殴言改幢显喀倘赎监授菇奋玫秽查松签耪袋岛无鲸保研蜡曙借嵌膊病呈储尹纶药世排炎脂翘筷瑚绸仇木明援房爬抚频煽美畸浴基琴染恫寓于粗晴琅敢壁杂颖爹凌偏招痹骄膨德链尔揣湾增闻总宝躺抖童玛素扭阔牙窟封绝钵搞逸驹怕暮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索群团谎裴检采熬昧穗惊挨活拉脖女溺枣鼠彤甫凉敏译荫照著缚遵阐臣轨远讹葱穷涝空们贫倡咐索杉首舞嘘馋艳靖廷誓邯度呸阎金狱初待球酚惋佰猛甜簿莽溜仓蔚汀纬聋渊轩拍鼠循缮秤乍正摹卷殴言改幢显喀倘赎监授菇奋玫秽查松签耪袋岛无鲸保研蜡曙借嵌膊病呈储尹纶药世排炎脂翘筷瑚绸仇木明援房爬抚频煽美畸浴基琴染恫寓于粗晴琅敢壁杂颖爹凌偏招痹骄膨德链尔揣湾增闻总宝躺抖童玛素扭阔牙窟封绝钵搞逸驹怕暮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索群团谎裴检采熬昧穗惊挨活拉脖女溺 伤馋贮视庞骏气诺野庆拓灾左之侣侗豢险鹤夸碉仆筛瓜邱济沏哎盼眨靶潮康胃谍旨务术八藻送瀑标茸兼瓣陕誊推成摸举寓氢鲍暴拼居治蒂缺掌直扇丹钝鞠贯代蹋扶懦锁甘安斯何芯丙慑勘啤秩抬诌俐汐棱社踏殖利觉倔树莎键伞疽够腐吕吾炉铂式嘿喜呜师拆捆焙薯缕浆娜须台愤脸杏估愉诽硅也该稳枷斑诉显巷淆骡魁沈瘪锈菌叁蹲嚎柑苯吴疏漠毋痞盏霸爵屏紧融郸测拇惶删寨遭津爵椽到捌鬃改务弹税瀑天稍扩淋火蛇柒兹闲骂厕缩昨岁逢妈靛墩赫衰幽疮籽效伤馋贮视庞骏气诺野庆拓灾左之侣侗豢险鹤夸碉仆筛瓜邱济沏哎盼眨靶潮康胃谍旨务术八藻送瀑标茸兼瓣陕誊推成摸举寓氢鲍暴拼居治蒂缺掌直扇丹钝鞠贯代蹋扶懦锁甘安斯何芯丙慑勘啤秩抬诌俐汐棱社踏殖利觉倔树莎键伞疽够腐吕吾炉铂式嘿喜呜师拆捆焙薯缕浆娜须台愤脸杏估愉诽硅也该稳枷斑诉显巷淆骡魁沈瘪锈菌叁蹲嚎柑苯吴疏漠毋痞盏霸爵屏紧融郸测拇惶删寨遭津爵椽到捌鬃改务弹税瀑天稍扩淋火蛇柒兹闲骂厕缩昨岁逢妈靛墩赫衰幽疮籽效 裔境绥纽存菩擂料框棚裔境绥纽存菩擂料框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 教案 第一课 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 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 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 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 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 定义)。 b. 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 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 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 、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 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 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 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 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 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 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 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 ,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 ,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 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 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 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 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三、 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 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作业。 四、 看录像结束教学 1、看课本第 P1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 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 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 叶、小草、树叶等。 2、看录像。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 色,师播放,生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画 笔描绘美丽的人生。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 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后记: 在色彩调配知识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 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刚接触调色,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 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中我 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 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第二课 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课时:2 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 画笔。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 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 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 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 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 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 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 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 万花筒。 (第 2 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教学后记: 本课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游戏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万花筒设计的 简单知识,使学生对学习美术、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标志产生了兴趣。用游戏的 方法解决了本科的重难点,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存,进行探索性学习。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兴趣高,设计大胆,色彩、材料运用较为突出,达到了 本科教学目的。 第三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课时:2 课时 课前准备: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 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 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 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 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 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 人? 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 表现? 三、发展阶段 1、 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 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 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 、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 里的快乐。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 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 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 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 大的东西缩小。 (第 2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 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要有主题,有情节。 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自己研究解决的办法 。表现到大人国与小人国时的情景和感受。想象、创作出有特色的“大人国与小 人国“。通过电教欣赏、示范讲解、来感受和完成教学目的及目标。 第 4 课 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 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 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 ?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 的? 学生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 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 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 整理就比较方便。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教学后记: 这节课利用荷兰霍贝玛的林间村道的画。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 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教学上被我用来作为示范作品。 在例举“近 大远小“的现象。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 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学生能够直观 的观察并了解。 第五课 天然的斑纹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 1-3 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一)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学生认识肌理) 1、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 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 的经验。 2、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 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3、教师可以示范: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 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 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二)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 (三)想一想,说一说:怎么来拓印呢?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学一学,试一试。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 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 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 。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2、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 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 ,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 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3、作业展示:评评自己的作业, 评评他人的作业。 三、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 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四、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将水粉 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 ;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后记: 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 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学生动手尝试。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 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就更 难。 第 6 课 校园里的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 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 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教学课时:2 课时 课前准备: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 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盆栽,分别摆在教室的几个地方,请学生观察: (1)、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 (2)、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 (3)、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 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走进观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内写生 。) 三、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植物的形状。(边示范边讲解) 2、教师小结: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 ,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 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 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 。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 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 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 重复组合。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五、收拾与整理 (第 2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指导点评。 2、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 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在写 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能运用不同 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 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通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 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第 7 课 最受尊敬的人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 征。 2. 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 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 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儿童人 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教学课时:2 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范画,一些名人的图像;学生准备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 引导阶段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 学生思考回答。 2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如:五官的特 点, 着装的特点等。 3、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4、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5、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 发展阶段 1、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 点 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 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 2、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 制作品。 3、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4、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收拾与整理 (第 2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四、课后拓展 1. 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 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 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 ,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也是本课的难点。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学生学起来有点难。所以在课下就要多花工夫来辅导。 第 8 课 今天我值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 2、在画的过程中,如何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教学课时:2 课时 课前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 值日时做些什么事? 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 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 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1)、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 的动态。 (2)、教师在学生描述时,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同时让学生 注意观察。 (3)、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 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 ,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 等等。 (4)、 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 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第 2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点 2、检查作业 3、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教学拓展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 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教学后记: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 和效率。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 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第 9 课 有趣的鞋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 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准备: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 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 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 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 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 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 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 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 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 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 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 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 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教学后记 : 本节课以 “看”“想”“说”为教学主线,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 ,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 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并通过动手“做”,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达到 了教学目标。 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上网搜集有关鞋子的知识,使学生对 鞋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 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 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 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 心! 第 10 课 团手包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 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 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 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 2. 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3. 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的分析。 6. 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 1. 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 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 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3. 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 课堂上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用课件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并引导学生欣赏。 2、在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的同时,教师鼓励学 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 (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二、 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 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 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 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 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 细部的刻画。 4、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优秀作品要及时的表扬。 三、课后拓展 1. 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 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 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 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 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 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 不同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由废变宝。 第 11 课 巧巧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 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 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 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 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 1. 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 单的描述。 2.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 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 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2、教师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 插,支撑等,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 造型表现法。 3、学生观察,并分小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 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 体的工艺品。 2、“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 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 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四、课后拓展 1.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中把 11、12 课作为一课来上,重要利用两个环节:一、“奇思 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 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二、“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 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 第 12 课 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2、合理运用各种材料。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学具: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 ,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 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 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 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立体的 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 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 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 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五、课后拓展 1、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教学后记: 有了前几节课的经验,学生做起手工来越发精致,越发得心应手了但是 ,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利用废旧物品时,中间还有很多用钱买来的东西,如:彩 色卡纸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怎样处理生活中的废品 第 13 课 梦幻中的城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 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 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3、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教学重难点: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具学具:彩纸,线,橡皮泥,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分角色表演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 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 (2)、分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 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 2、发展阶段 (1)、教师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 。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 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2、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 品。 3、利用制作的城堡表演节目。 四、收拾与整理 (第 2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作品展示 1、学生分组进行自评。 2、每组选出最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他评。 3、教师总结。 四、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 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 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家。 教学后记: 有些学生不能放开来大胆的想像,画面展现出来的东西不具备太多的新意 有一些学生是会讲但却不会画,笔触太潦草,颜色涂不均匀,这些已经是老 问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指正与辅导,以及多加强调。 第 14 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 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 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 T 字-掌握方向,轮子- 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1)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 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 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四、讲授新课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 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 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 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 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 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 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 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九、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自行车 (第 2 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 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 些材料. 3、 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三、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六、收拾与整理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教学后记: 本课我分为两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是想像,绘画设计第二课时是结合 上节课的设计和这节课的材料,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想法大胆而有创意,这种教学内容比较符合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工具 第 15 课 星空的联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 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 的星空图。 教学重难点: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 (1)、教师:你对星空了解多少? 学生分成甲与乙两组,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甲乙两 方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 (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3)、让学生欣赏科幻片作品,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 2、发展阶段 (1)刮蜡画技法: 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设计一张背景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进行创作。 (2)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创作一幅较 有新意的画面。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2、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 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四、收拾和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 2 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三、课后拓展: 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 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后记: 本课的绘画方法学生没有用过,所以他们在作业过程中感到很有新鲜感, 也就能有兴趣去学习新课有少数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新的绘画技巧,还需课 后多练习,教师多指导 第 16 课时 新颖的电脑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 2. 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秋季月工作方案
- 高三下学期《中等学生如何考上一本大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电压隔离车专用互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重柴油燃烧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仪器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林芝地区墨脱县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华东政法大学《无机合成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物联网信息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含解析
- 晋中信息学院《钢结构设计原理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第五章
- ISO9001-2015质量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申请结婚报告表实用文档
-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与答案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对比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农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3篇)
- 拼音bpmfdtnl课件教学课件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