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理疗ppt课件_第1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_第2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_第3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_第4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疗法概述 刮痧:是传统的自 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 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 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 拭,以达到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之目的。 刮痧疗法调病原理 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 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刮拭人体一定 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 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通表,则实热可泻 ,痧毒可除。 刮痧的操作技巧 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 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 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 由上到下,由里向外,单一方向,用力揉 和,劲量拉长距离。 不能来回刮,动脉血液流动是单方向的, 要增加动脉的离心运动,加速血液流动有 利于出痧。 刮痧的操作技巧 出痧的基本原则为:有病就出痧,无病不 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轻痧就轻。 刮痧时间每次10-20分钟为宜 辩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 面几方面考虑: 1.从发病时间上,新病 、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 实证。旧病、久病或病 程长的多属虚证。 2.从病因上,外感多属 实证,内伤多属虚证; 3.从体质上,年青体壮 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 者多属虚证。 实证和虚证的鉴别 刮痧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 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 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 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 2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 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 进行刮痧治疗。 (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 (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 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 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 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刮痧的禁忌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 身浮肿等疾病出现浮肿者 2、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骨髓炎、传染性皮肤 病等 3、急性扭挫伤、局部出现肿胀者 4、有出血倾向者(如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白血病、贫血的病人)禁刮 刮痧的禁忌 5、妇女行经期、孕期、哺乳期应慎 用,尤其孕期妇女的小腹,腰骶部 、 三阴交、合谷等穴位禁用,否则可 能导致经期紊乱、流产。 6、刮痧不配合者,如醉酒、精神分裂 、 抽搐禁刮 7、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痣、斑 疹和不明原因包块禁刮 8、接触性皮肤传染病忌用或者严格消 毒后方可 9、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 头部刮痧 头部 颈肩部刮痧 颈肩部刮痧 肩颈部 风池风池 陶道陶道 肩井肩井 背部刮痧 腰背部刮痧 背部刮痧 1、中医:背部有膀胱经,背部有督脉,是人 体阳气输注的地方。 2、西医:背部是大脑和肢体,大脑和内脏连 接的桥梁,大脑的指令通过背部传递到内 脏,所以刮拭背部有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 。 背部 刮痧常见病症例证-颈椎病 颈肩部重点穴位:大椎、陶道、天柱穴、 风门、肩井 天柱天柱风门风门 刮痧常见病症例证-颈椎病 上肢重点穴位:肩髃、曲池、合谷 肩肩髃髃穴穴 曲池曲池 祛瘀疗法(放血疗法) 针刺方法的一种, 即内经中的刺 络法,是用“三棱 针”根据不同的病 情,刺破人体特定 部位的浅表血管, 放出适量的血液, 通过活血理气,达 到治疗的目的。 点刺法 1、直接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 郁血积聚。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 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 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对重症 患者有时可出血十数滴,血由黑紫变红为 止),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点刺法 2、挟持点刺法。此法是将左手拇、食指捏起 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刺入0.5 0.1寸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 3、结扎点刺法。此法先以橡皮带一根结扎被 针部位上端,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压在 被针部位下端,右手持针对准被刺部位的 脉管刺。立即退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 待出血停止后,再将带子松开,用消毒棉 球按压针孔。 操作注意事项 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 ,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 ,切不可割断血管 操作注意事项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 大者,一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 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出血量大在 100毫升左右,可以10-15天一次。小于50毫升, 可以一周一次,小于30毫升,可以3-5天一次。 )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 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祛瘀疗法高血压 本疗法适应年龄在 1870岁之间,并有中 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 血压肝阳上亢证。尤 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 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 压。 耳尖:单耳耳轮顶端 祛瘀疗法腰病 本疗法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 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50毫升左 右。腰阳关,点刺3-5下,上罐出血约10- 20毫升。适合腰病和坐骨神经痛。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古代中医称面 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痤疮,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是青春期 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 青壮年 祛瘀疗法青春痘 针刺放血 攻邪最捷 血出邪尽 血气复行 走罐 走罐术:是中医传 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 操作方法,它是延伸( 单纯)拔罐“吸力”为 动态“滑动摩擦力” ,即将单罐的负压吸 力与走罐时的摩擦力 ,共为合力,作用于 人体体表皮层。 拔罐的起源 拔罐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朔到2000多年前, 五二病方中就有记载。 走罐 通过掌握走罐的速度、频率、密度(面积) ,控制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点,有 可能达到选择性和增强吸拔的强刺激、弱 刺激,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 到防治疾病作用。 走罐的作用 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疏通经络 调节脏腑 散寒除湿 行气活血等作用 走罐的手法 轻吸快推 重吸快推 重吸缓推 走罐操作要领 1、掌握拔罐吸力。 2、启动走罐术。 3、控制走罐频率。 4、吸力与频度组合。 5、掌握走罐时间。 6、密切观察罐痕。 7、治则治法。 8、治程安排。 注意事项 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 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 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 ;二则避免皮肤损伤。 2、推罐时,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 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 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 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 要求圆、厚、平滑 禁忌人群 白血病 皮肤过敏溃烂部位 大血管、心尖搏动处 五官、二阴部位 孕妇、月经期间 神经错乱者 6岁以下儿童 印色反应 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 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 血淤症 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 示气滞血淤症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