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1页
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2页
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3页
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4页
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申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 目 申 请 报 告第一章 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1.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及主营业务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是2007年筹的建一家集连锁销售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农资流通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大荔县城洛滨大道中段,占地10000平方米,注册资金1000万元,拥有员工60名,科研开发人员10名,管理人员8人,大专以上人员2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人员30名,都是多年从事农资产品科研、开发、销售、推广的专业技术人才。“荔民农资”实行“六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连锁经营模式,计划以大荔为中心,辐射渭南全市,拟建立连锁网点1700多家,将成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农资销售连锁企业。同时,公司拥有一支由30多位省市县农技专家和400名技术推广示范员组成的紧密型专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技术推广示范田800多亩,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促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体系。“荔民农资”主要经销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商品,年销售农资逐年上升,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将整合利用政府农技部门拥有人才资源、企业拥有资金和市场的优势,以大荔县已形成的设施瓜菜、鲜食红枣、中早熟苹果及优质棉花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根据产业对农技和农资的实际需求,将有关农技和农资各个信息点(重大农业新闻、产品简介、农业科技、农资连锁、专家门诊、市场信息、客户留言、联系方式、相关下载、服务指南等)整合到信息服务子平台上;通过建立农资连锁销售总部与乡村农资连锁店,形成完善的连锁销售网络体系,将优质价廉农资产品及时销售到农民手里;通过政府引导,专家参与,企业投资,将有关农技单位、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110”等服务模式进行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构建全新的区域科技服务平台,进而提高区域农业新技术和成果传播与普及,提高陕西区域农业整体竞争力,对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均为从事企业管理多年的专业人士。公司拥有员工60名,科研开发人员10名,大专以上人员2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人员30名,既有生产管理经验,又有开拓创新精神,思路开阔,技术过硬;一般管理人员也都是多年从事农资产品科研、开发、销售、推广的的骨干力量,年富力强。公司管理人员结构合理,完全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1.1.2法定代表人简介法人代表即项目负责人汪战仓,1967年生,大专学历,陕西省大荔县人,大荔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渭南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农民企业家,先后创建了龙达销售有限公司、陕西诺邦农业化工有限公司及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现任三家企业的董事长,该同志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创新精神,开办的企业先后被陕西省工商局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被陕西省科技厅评委“星火科技示范企业”,被中国市场检测中心评委“陕西省质量服务aaa级单位”,诺邦系农资产品荣获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该同志具备主持项目的综合能力。1.1.3经营年限经营年限为长期。1.1.4资产负债截止2008年12月,公司资产总额为 万元。负债总额 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1.1.5股权结构及股东组成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由 名自然人投资组建,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其中:汪战仓400万元 占比80 % 冯聪莉100万元 占比 20% 各股东简介汪战仓简介(同上)冯聪莉简介:大荔县羌白镇寺前村人,1968年生,高中文化程度,现任龙达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荔民农资公司财务经理。1.1.6主要投资项目目前公司主要投资项目为农药、化肥、地膜、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植物保护机械的销售等。1.1.7现有物流配送能力3000平方米仓库,运输车辆10台,采供物流从业人员15人。联系大型农资生产企业30多家,农资品种100多种。建成直营连锁网络102个,拥有农业技术专家30多名。1.1.8研发创新能力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针对大荔县农资企业多、杂、散、乱的现状,大胆创新,建立完善的农资销售网络体系,实现农资连锁经营。建立完善的农资采供平台,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公司在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组建了紧密型专业科技服务队伍、创办农资终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成立科技服务科技“110”中心、开办三农信息服务网站、开展测土配肥行动、创办茘民科技报、租用大荔县广播电台播放茘民农资信息、技术和农产品信息、售后服务措施,为农民提供紧密的持续服务。公司开展的工作为开展该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1.9企业管理方式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民营企业,设董事长一名,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两名。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网络信息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农资采购中心、市场推广部、连锁店管理部、科技服务部、物流配送中心、测土配肥中心及连锁店,财务管理方面制度健全,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和考核体系。企业宗旨为:上联厂商,下联农户,连锁经营,服务“三农”,实现共赢。企业内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协调、团结、高效,根本原则是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企业董事专家顾问团为企业内部最高决策机构,行政管理实行董事长、经理负责制和各部门目标责任制。公司在农资产品销售、农业科技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有能力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背景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科技,突破在于农业技术与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应用。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要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和今后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大荔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早,特色产业发展快。目前,设施瓜菜、鲜食红枣、中早熟苹果和优质棉花已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仅有的县农技推广中心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农业技术需求,大荔县在农业局和林业局增设了畜牧、果业、设施农业和红枣四个二级局,多年来,这些农技部门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趋向的加速,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为手段的农技推广体系,难以满足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对技术的多样化需求。加之县级财政困难,仅能保证“吃饭”和安排少量工作经费,农技推广到乡镇还可以,但要到村、到户,则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工作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而难以实现,致使农技推广由乡到村这“最后一公里”的坎难以逾越。大荔县科技局实施的科技110模式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费等因素,项目实施前期效果明显,后期没有配套的运行经费,使得建设服务体系成了摆设,没有发挥服务模式应起作用。针对大荔县农业技术与成果推广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市场运行机制,加大投入,开创新的服务模式,促进农业服务模式发挥科技服务职能,农民得到了良好的科技服务,参加服务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实惠,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针对大荔县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茘民连锁销售有限公司在2007年下半年赴广西、四川、广东等九省十一市考察学习全国农资连锁经验,与同行开展研讨,组织群众座谈,确定大荔县新型农资农技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思路为:把农资经营定位在以县为单元,走区域型、紧密型的农资农技双连锁之路,实行品牌强企、服务拉动、现代管理、规模效益四大战略,以价位低、质量高、服务优,赢得市场,服务农民,精心打造农资、农技推广平台,促进农业技术及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同时,大荔县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企业创立新型农资与农技服务平台,整合农技资源。县委分管农村工作的常委张锋同志牵头抓落实,再派一名副县级咨询员和一名农工部干部进驻企业,协助企业做好发展规划和拓展科技服务;成立县“技企结合”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选派技术骨干入驻企业,企业做好技术干部的选聘和待遇落实等工作。县长孙云峰十分关心荔民公司项目建设,多次召集土地、城建、经发等相关部门,研究协调企业用地、项目规划等问题。政府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支持,使企业有了依靠,增强了建设好服务平台的信心。1.2.2项目实施建设的意义(1)实现了农资农技一站式服务。通过把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及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服务,通过该平台,农村合作组织、协会及农民遇到的农业科技问题得到解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益。(2)整合了农业科技资源,解决了农业技术进村入户难度问题。项目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建立以科技特派员、农技“110”、农业专家大院等服务模式为主体的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平台,着力加强农业农村一线的科技力量。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留得住、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集合效应。为农技部门提供资金和平台,有关技术人员得以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技术人员还能得到企业发给的一定补助费用,这样,农技部门的职能得到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农民生产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农技服务的良性循环。(3)规范了农资销售市场,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资流通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农业大县农资流通企业迅猛增加,但农资流通企业仍然存在着多、杂、散、乱情况,系统连锁网络尚未形成,欠账经营现象普遍,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农业科技服务缺失,恶意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等问题。该平台销售的农资产品,经过有关专家考察咨询以及田间试验筛选出的优质产品,符合大荔县农业需求,对产品实行售后免费技术服务。通过在全县建立连锁销售店,农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买到需求的农资产品,现场得到有关专家解决疑问,这样,农资市场得到了净化,市场得到了规范,实现农资销售的良性循环,大荔县农资销售多、杂、散、乱情况现状得到解决。(4)实现了农技、农资信息共享。平台的实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科技与农资信息资源共享,使新农业技术与成果充分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为大荔有关合作社、协会、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通道,为农资应用者提供快捷途径,加速农业技术与成果的应用与普及,提高大荔农业整体科技水平,创新突出。1.2.3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性质项目:新建总部建设地点:大荔县城同州路西段1.2.4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为农资储备总仓容2万吨。主要建设内容为: (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总部及10县市分公司办公培训大楼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部及10县市分公司仓储设施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购置农资配送运输车辆150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erp-u8)数据库及网络设备购置;在渭南各县设立乡(镇)配送服务中心200个;渭南各县建立村级连锁店1500家;购置农药、化肥、种子检测设备及土壤养分测定仪器;总部及各县市需征用土地120亩。(2)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总部及分公司组建科技专家团80名,选聘乡级科技特派员200名,聘请村级技术员1500名;在渭南各县市开通农业技术信息网站,设立免费咨询电话,购置农技110服务车辆,购置培训所需投影仪、摄像机、照相机、音响、桌凳等设备。(3)种子、化肥、农药、地膜、植保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储备。1.2.5实施方案(1)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拟建设“三个子平台”,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图设计如下: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农资连锁服务子平台信息服务子平台县专家团、乡特派员、村技术员重大农业新闻、产品简介、农业科技、农资连锁、专家门诊、市场信息等采供部、仓储中心、物流中心、连锁超市目标受众农 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组织涉 农 企 业(2)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建设的方案依托农资生产企业、陕西农业科研院所及大荔县有关农技部门,搭建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依托农资生产企业、陕西农业科研院所及大荔县有关农技部门,针对大荔县农业现状,以种植业、林业、植物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四大领域为重点,采集相关的农资、农业技术及科技成果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将相关信息在网上发布,为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户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使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及农户及时获得自己需求农资与成熟农业技术。采集农业领域内对农资、农技的需求信息,及时收集相关需求信息,采集农业领域内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提出解决的办法,将相关信息和解决办法在网上发布,及时满足需求对象,加快优质农资、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速度,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该子平台的框架图如下:技术成果信息库农资产品信息库专家信息库市场信息库库需求库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重大农业新闻产品简介农业科技农资连锁专家门诊市场信息客户留言联系方式相关下载服务指南依托公司建立的农资连锁销售网搭建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根据大荔县农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涉农企业对农资需求现状,依托公司建立的农资连锁销售网搭建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平台由供应商、采供部、仓储中心、物流中心及连锁店构成,县设总部、乡设配送中心及村设连锁店。县总部对乡配送中心、村连锁店实行“六统一”管理,具体要求为:a统一采购:即公司总部直接从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厂家大批量集团采购优质农资,把好产品入口关,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资流通成本。b统一标识:即所有连锁店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公司统一办理,门头、条幅、桌椅、产品货柜实行统一格式、统一配置,提升荔民店形象。c统一配送:化肥由总公司直接配送到各连锁店,农药由乡(镇)配送中心配送到村连锁店。d统一价格:公司为各店配置了国内最先进的用友erpu8软件,实行电脑销售出票,网上管理,价格由电脑预先设定,所有产品明码标价,所有门店一个价。e统一核算:即各店要及时上缴管理货款,营销货款不得超过公司规定额度,库存货款不得超过所交保证金,利润分配年终结算。f统一服务:公司设立技术部组织专家采取多种形式为连锁店和农民进行持续的技术服务。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辖区内相关产品的配送和零售。要求乡配送服务中心设在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有60平方米以上营业场所和一定的仓储设施。村连锁店的主要功能是零售业务,要求有4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场所,完成农资产品的直接零售。通过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户方便快捷的买到资金需要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享受到最好售后服务,加快了农资产品应用速度,规范了农资销售市场,促进了地方农业的健康发展。该子平台的框架图如下:农资连锁销售网搭建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供应商公司总部采供部仓储中心物流中心连锁管理部售后服务部示范推广部示范田连锁超市财务部农资产品乡镇零时仓库服 务乡镇配送中心农资供应公司总部涉 农 企 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 户构建大荔县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农村网络信息化程度低,科技信息不畅通,广大农民不能及时得到需要的农业信息,需要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构建大荔县农技连锁传播普及服务体系,是信息服务和农资连锁销售子平台的补充。农技连锁传播普及服务体系整合各方人力资源,组建三级服务载体,打造农技110服务平台。三级服务载体包括县专家团、乡镇科技特派员及村技术员,实现农技连锁。建立专家大院,聘请大专院所有关专家及县级涉农单位农业技术技术骨干组建50人规模的专家团。在二十六个乡镇各确定一名农业干事担任特派员,主要负责辖区内技术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员的管理,配合公司开展农技服务工作。在415个村每村选聘一名科技能人担当技术员,技术员工作职责主要及时送达报纸、大力发展会员、组织群众培训、承担试验示范、配合村店促销。县专家团、乡镇科技特派员及村技术员的开支由企业承担。服务体系以农技110服务为纽带,配套开展了十项免费服务,包括专家团电话咨询、农技110“出诊”、 网络视频面对面、科技报刊入户、专家进村授课、黑板报农情预报、手机短信群发、测土配方施肥、建样板示范田及为会员提供果品销售信息服务,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问题。通过三级服务载体和农技“110”十项免费服务,将农业技术及成果信息及时传播给广大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使科技成果下沉到一线,及时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力地补充了信息服务子平台和农资连锁销售平台的不足。该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如下: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县专家团乡镇特派员驻村技术员专家团电话咨询农技“110”出诊网络视频面对面科技报刊入户专家进村授课黑板报农情预报手机短信群发测土配方施肥建样板示范田为会员提供果品销售信息提供涉农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农技“110”十项免费服务(3) 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项目组织管理措施由于该项目实施内容多、涉及范围广、技术和组织难度大,为此公司与有关专家组成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该主抓整个平台建设工作,有关专家负责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制定实施方。项目实施单位将配备得力人员参与本项目的实施,在项目执行期内,项目组成员将各负其责,按照项目计划分工实施,以确保完成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公司在平台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制订了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在连锁店管理上,制定了连锁店管理规定、产品上柜制度、产品销售制度等,用制度规范连锁店管理,使连锁店管理做到有序规范。为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管理,编制了技术服务工作手册、产品知识手册、会员发展管理办法、村级技术员管理试行办法、试验示范工作管理与评定验收标准、技术员例会制度、荔民科技报编辑发行制度、农技110服务制度、农民培训工作制度等十一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各项技术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2.6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建设期为三年:即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实施期内将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与完善。第一阶段: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完善综合服务办公楼及仓储库房建设,完成机房建设、软硬件购买,农资产品、农业技术及成果资源信息采集,完成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及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三个板块的设计、调研,基本模块制作,初步建立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建立分公司2个,乡镇配送服务中心20个,连锁网点200个。本阶段计划投资5000万元,其中:单位自筹资金2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争取国家资金2000万元。第二阶段:2009年1月-2012年12月,新建分公司5个,乡镇配送服务中心50个,建立村级连锁店500家,连锁网点累计总数达到700家,初步形成农资销售网络,初步建立农资农技连锁销售子平台,完善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完善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本阶段计划投资9000万元,其中:单位自筹300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争取国家资金3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润303万元,税收61万元。第三阶段:2012年1月-2014年12月,新建分公司5个,乡镇配送服务中心80,连锁店800家,实现村村连锁,形成完善的农资销售网络体系,农资农技连锁销售子平台建设完成。全面开通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启动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与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开展全程技术服务。本阶段计划投资1.310亿元,其中:单位自筹5000万元,银行贷款2310万元,争取国家资金5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1万元,利润600万元,税收120万元。1.2.7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方案(1)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依据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的要求,估算项目总投资2.531亿元。其中:土建及设备购置13710万元;技术平台建设600万元;流动资金11000万元。(2)资金来源及筹措方案项目资金拟通过企业自筹、申请银行贷款、争取国家资金等方式来解决。具体筹措方案为:申请农业发展银行贷款5310万元,企业自筹一亿元,争取国家资金一亿元。(3)资金使用与管理资金使用本项目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农资仓储库及配套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流动资金等。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使用将严格按照国家金融制度、金融法规进行管理和使用,确保专款专用,以促进项目健康发展和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4)资金还款计划按照项目建设周期,银行贷款本金计划从2011年开始每年本金等额偿还利息照付,一直到2014年之前全部偿还完毕。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2.1发展规划分析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提出了今后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商务部关于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工业化消费品与生产资料批发的创新步伐。农业生产资料是关系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渭南是农业大市,进一步强化农资的储备与流通,建立合理有序的农资流通体制,保证市场有效供给,是国家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该项目的建设,符合陕西省及渭南市、大荔县对推进陕西省及渭南市、大荔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县域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重要意义。2.2产业政策分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国家对农资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政府制定农资销售价格,制定供销社统一经营农资。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农资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农业产业政策和产业化发展方向,项目选址合理,符合国家关于深化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本要求,生产规模确定适合当地资源条件,投资适度,产品市场销售有固定渠道,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符合市场实际,项目建设对发展农村种植业,推广优良种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及解决农民增收、安置就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非常必要。项目所在地渭南市大荔县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该项目在促进渭南市以至陕西省和周边县市农业产业发展上将起到重要作用。2.3行业准入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传统物流已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中国的物流业正处于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之中,传统物流企业改造和转型提升,市场供应链流程需要进行改造与创新,物流系统总体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进行全面整合。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物流和服务业是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国内市场将在高层次、高起点上展开,这必然使本来发展就相对落后的中国物流业面临极大挑战。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农资物流与储备,不仅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又有其特殊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保证农资安全储备、高效流转、有效供给、价格平稳,不仅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任务。该项目顺应农资物流市场需求,不仅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和投资方向,又符合国家关于深化农资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本要求;项目技术方案及建设规模设计合理,产品市场销售稳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项目选址大荔县城同州路,交通便捷,建设条件好。第三章 节能方案分析3.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本国策,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本项目节能涉及的专业有通风、电气及建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本项目节能原则要求有以下几点:合理使用能源,选用国家推广的新型节能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选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4.2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主要节能措施:(1) 合理选用设备,以节约用电。(2)照明设计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做到按工作要求安排合适的照度。(3)本项目建(构)筑物设计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4)在经营中节约用电,及时关闭照明等用电。(5)建立节能机构,加强节能管理。在公司领导下设节能办公室,各库均设置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制定节能措施,定期督促检查,使节能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四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4.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4.1.1项目选址根据大荔县农业生产现状布局,拟将项目实施地点设在大荔县城同州路。(1)项目总部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大荔县位于陕西省东部,东临黄河,南接渭河,与华县、华阴隔河相望,西接临渭、蒲城,北与澄城、合阳毗邻。项目所在地大荔县城同州路,紧临108国道,南距西潼高速和陇海铁路线22公里。(2)自然资源状况 地形及资源分布大荔县地质地貌特征为:县城内地势平坦,渭河支流洛河穿县境而过,县城内平均海拔370米,县内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西瓜、冬枣等农副产品享誉全国。黄河、渭河、洛河三河流域广大肥沃的土地适合棉花生长,项目所需棉花资源非常充足。 气候气象大荔县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受秦岭山脉影响,故属暖温带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季温暖多风,秋季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1c,年降水量533.3,7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无霜210天左右,全年日照2472小时,主导风向为微风最多。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及偏旱的气象特征,适合作物种植与生长。 水文大荔县水资源相对丰富,县城地表水较浅,一般水埋深70余米,黄河、渭河、洛河水年流量相对丰富,地下水分布差异不大,县北地势较高,地下水埋深大约100m。社会经济大荔县是农业大县,现辖26个乡镇,117万亩耕地,人口7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60多万,占总人口的80%以上。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42亿。农业推进、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得到提升,有力的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人居纯收入330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3)基础建设条件 交通条件项目总部位于大荔县城同州路,南距西潼高速公路、陇海铁路线22公里,紧临108国道,区域公路与铁路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能源电力条件大荔县电力资源充足,城乡供电已完成公网改造,供电条件十分方便。 给排水条件项目用水由企业自备井供给,现在厂区有自备井一眼,项目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主干排污渠。4.1.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1)项目总部用地符合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和大荔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2)项目总部用地权属类别:该项目建设用地属于国有土地。土地使用证书编号为:荔国用( )第 号。(3)项目总部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4)项目总部建设地点:大荔县城同州路,地上无文物,项目的实施也不会对防洪、排涝等造成不利影响。4.3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本项目的建设实施,不占用当地耕地,所以不涉及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项目实施厂址周围现无居民集中居住等环境敏感点,选址较为合理。第五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5.1环境和生态现状项目建设区周围为农田,属于非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建设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空气中的tsp为0.18mg/m3,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建设区域声学环境质量良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现状:大荔县地上水为黄河、洛河和渭河河水,地下水化学类型复杂多变,地下水较为丰富。项目区水质量较差。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期会对区域环境带来暂时的负面影响,施工中由于地基处理土方挖掘、堆放及清运过程,建筑材料的装卸堆放及混凝土搅拌过程,车辆运输过程均会产生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带来暂时的负面影响。施工中使用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搅拌机、升降机等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可使施工现场噪声将会有所增大。由于本项目属仓储物流项目,项目营运期对周围环境较小。企业的规模生产,有利于棉花的大面积种植,对区域扩大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十分有益。项目区远离村庄,所产生的少量废物、噪声等对居民危害较小。5.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该新建项目库址周围为农田,属非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良好。项目建设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项目建成后通过对库区及周围进行恢复性的整修和绿化,可达到恢复和补偿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项目建成后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交易场所和人群生活场所。主要污染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少量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2)对策和措施噪声尽量选用噪声低、振动小的设备,以封闭式库房和绿化带把生产经营与周围生活环境隔开,以满足界噪声规范标准,确保生产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废水项目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其量相对较小,经化粪池处理后,可通过厂区管网排入主排污管道固体废物。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少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可按照垃圾减量化原则将可回收利用物进行分离,剩余垃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建成后,及时对库区空地和库界周遍进行绿化。采用立体的多层次的绿化方式,使库区绿化面积达到45%左右;绿化种类宜包括草坪、花草树木和灌木搭配栽植,且多栽常绿品种;在库界周围种植枝叶繁茂的树种,以滞尘降噪5.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地址不属地质灾害易发区,该项目亦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5.5特殊环境影响本项目建设地点周围无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特殊环境。5.6环保部门意见该项目库址周围环境现状良好,环境容量大;项目本身属仓储物流类项目,污染较小,且产生的污染有相应的治理措施,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建设必遵循“三同时”原则,同时在投产前应取得环保部门的验收报告。第六章 经济影响分析 6.1产品成本分析6.1.1总成本测算表 购进成本表 单位:万元 年度品种20092010201120122013化肥2831.55649.768659.338659.338659.33农药698.21393.12135.182135.182135.18地膜257.52541.74830.35830.35830.35种子91.58154.8237.24237.24237.24合计3878.87739.411862.111862.111862.1 总成本测算表 单位:万元 年度成本项目20092010201120122013一、商品购进成本3878.87739.411862.111862.111862.1二、销售费用2306809809809801、固定销售费用1805808308308302、变动销售费用50100150150150三、管理费用2804405005005001、固定管理费用2103404004004002、变动管理费用70100100100100三、财务费用40607575751、固定财务费用30456060602、变动财务费用1015151515付现成本合计4428.88919.413417.113417.113417.1年折旧费用67.4580.2884.5684.5684.56总成本合计4496.258999.6813501.6613501.6613501.666.1.2收入根据国家税收政策,销售农资产品免征流转税,以流转税为税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相应免征;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 收入测算表 单位:万元 年度品种20092010201120122013化肥35047008105851058510585农药8641728261026102610地膜336672101510151015种子96192290290290合计480096001455014550145506.2经济效益分析 损益预测表 单位:万元 年度 项目20092010201120122013一、商品销售收入48009600145001450014500二、商品销售成本4496.258999.6813501.6613501.6613501.66三、利润303.75600.32998.34998.34998.34四、所得税60.75120.06199.67199.67199.67五、净利润243480.26798.67798.67798.676.3项目投资评价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一、现金流入量 0480096001450014500145001、销售收入 048009600145001450014500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3、回收流动资金二、现金流出量9804899.559149.4613616.7713616.7713616.771、建设投资940135452、流动资金投资40275653、付现经营成本04428.88919.413417.113417.113417.14、税金060.75120.06199.67199.67199.67三、净现金流量-980-99.55450.54883.23883.23883.23四、累计净现金流量-980-1079.55-629.01254.221137.452020.68(1)投资回收期分析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2+(-629.01)/883.23 = 2.71(年)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2.71 1 = 1.71(年)(2)净现值分析折现率按一年银行贷款利率,再加上风险报酬率,以10%作为基准折现率计算净现值。npv = -980+(-99.55)(p/f,10%,1)+ 4500.54 (p/f,0%,2)+ 883.23 p/a,10%,5)-(p/a,10%,2) = 1838.22(万元)(3)内部收益率分析 98.4798.47-(-10.53)(-7.66)irr = 32% + (36%-32%)= 35.61% 6.4社会效益分析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农资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建成后,主要通过服务平台,对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民做好免费农资农技服务,扩大农资产品的销售量,通过农资产品的销售提成获取利润,预计到2011年,达到销售额为1.4亿元,利润998万元,净利润600万元,缴税200万元。项目的实施,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民和企业双方受益。据考察,目前其他渠道的农资销售,批发商平均加价15%左右,零售商再加价20-30%,到农民手的价格比出厂价高35-45%。大荔县新型农资农技一站式服务平台直接从厂家进货,加价20%左右由连锁店销售,这样,到农民收中的价格就比市场价低1525%,而且质量有保证。公司加价的20%,其中5%左右用于专家、特派员和联络员的补助及各种服务费用,10%作为各连锁店的利润,5%左右作为荔民公司的利润。按年营销额2亿元计算,农民可从价格上得到4000多万元的实惠,企业可得到1000万元左右的纯利润。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大荔县农畜产品品种的升级换代,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使广大农民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于提高大荔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快新农资、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该模式在全省及全国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6.5对县域经济影响分析实现了农资农技一站式服务。通过把农资与农技信息服务子平台、农资连锁销售服务子平台及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服务,通过该平台,农村合作组织、协会及农民遇到的农业科技问题得到解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益。整合了农业科技资源,解决了农业技术进村入户难度问题。项目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建立以科技特派员、农技“110”、农业专家大院等服务模式为主体的农技连锁服务子平台,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平台,着力加强农业农村一线的科技力量。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制定完善激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总量足、留得住、用得上、结构合理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集合效应。为农技部门提供资金和平台,有关技术人员得以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技术人员还能得到企业发给的一定补助费用,这样,农技部门的职能得到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农民生产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农技服务的良性循环。规范了农资销售市场,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资流通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农业大县农资流通企业迅猛增加,但农资流通企业仍然存在着多、杂、散、乱情况,系统连锁网络尚未形成,欠账经营现象普遍,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农业科技服务缺失,恶意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等问题。该平台销售的农资产品,经过有关专家考察咨询以及田间试验筛选出的优质产品,符合大荔县农业需求,对产品实行售后免费技术服务。通过在全县建立连锁销售店,农民可以方便快捷地买到需求的农资产品,现场得到有关专家解决疑问,这样,农资市场得到了净化,市场得到了规范,实现农资销售的良性循环,大荔县农资销售多、杂、散、乱情况现状得到解决。6.6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把“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抓,为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和多鼓励扶持优惠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植发展现代农业,积极种植优质农产品。农资供应企业只要遵循国家有关政策的基本要求,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只会优化强势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第七章 社会影响分析7.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作为颇具地域特色的生产企业,项目的规模化经营必将促进和推动该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优化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壮大,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对当地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项目所地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对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保证。(1)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当地地方资源,适应于该地区农业经济调整为社会的再就业工程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能够解决农民各类农业生产资料购入需要和科学种田要求,特别是该项目不涉及废气、废水排放问题,周边人群对项目建设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较高。(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目前企业已与当地多家农资供应商签定了协议书,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对项目建设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3)地区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当地拥有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和复转军人,现企业有大量多年从事农资销售和技术推广的优秀人才,其知识结构、技能能满足项目要求。(4)项目所在地大荔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大荔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早,特色产业发展快。目前,设施瓜菜、鲜食红枣、中早熟苹果和优质棉花已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本项目利用当地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资源,利用国内先进的农业新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