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湖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ppt课件_第1页
三河湖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ppt课件_第2页
三河湖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ppt课件_第3页
三河湖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ppt课件_第4页
三河湖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河湖实验学校20102011学 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 历史 试题 一、精挑细选(看谁记得牢,看谁眼力好。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金秋十月我有幸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现这个地方除了 是祖国境内最早人类的故乡,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 ,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一大世界级品牌资源时空横跨l 亿多年的恐龙遗址,你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吗? 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山东大汶口 D云南元谋县 2、小明暑假里去参观北京人遗址,解说员让他看了遗址中的 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 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黄河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 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 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 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这是在祭祀 谁?A、黄帝 B、尧 C、舜 D、禹 5、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 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古老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业文明 B. 工业文明 C. 商业文明 D.科技文明 6、这是“桀驾人车”汉画像石,对图中人物“桀”的认识对的是 : A、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王 B、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最后一个王 C、他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D、他的统治非常仁慈,人民安居乐业 7、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 A、统治者对人民要严加控制,防止人民反抗 B、统治者要利用手中权力及时享乐 C、统治者要有仁慈之心,不能残暴统治,否则就会被推翻 D、统治者越残暴,人民越听话、越顺从 8、右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 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9、“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 数十,寡者数人”。这是墨子中记载的,大概意思是说: 天子杀死奴隶来陪葬,多的要杀几百人,少的也要杀几十人 ;将军、大夫杀死奴隶来陪葬,多的要几十人,少的几个人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贵族阶级非常残暴 B、当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不被当作人看 C、贵族之间有严格的等级秩序 D、西周社会人人平等,没有尊卑贵贱 10、“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 五霸第一人。”这里“他”的封地大约在 右图中的哪一处: A CD B 11、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 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中国实现统一了 C、中国经济大发展了 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了 12、出现从“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的集体农耕)到个 体农耕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B、青铜器具的广泛使用 C、都江堰的修建 D、甲骨文的出现 13、右图中这些肩扛劳动工具满面喜色的平民百姓最 欢迎商鞅变法的哪一条?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 14、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址、 我们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15、右图为今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 它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 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 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16、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 位思想家在战国时期就曾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 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 17、2010年5月,发生在南方的洪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 民的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关注。战国时期 ,秦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 是: A 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会通河 18、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 无血腥与残暴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 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赢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 作用 D、秦国主要依靠赢政的雄才大略取胜,没有赢政中 国不会统一 19、秦砖汉瓦是重要的历史文物,这块秦代砖文为“ 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从“ 海内皆臣”这句话中我们能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20、小张老师今年(2010年)36岁了,他生于 A.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二、填空题: 21、(每空0.5分,共10分)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 的。当时的文字叫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 文字叫 ;秦朝把 作为标准字体 ,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 ”。 (2)、治水有功的是 和 ; 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商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禹 李冰父子 黄帝 (3)、 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问鼎中原。 商朝制造的 是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4)对待儒学态度截然相反的两位皇帝是 和 ,他们分别接受 和 的建议,采取 、 措施。 (5)、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实行 ;秦朝实行 ;汉武帝颁布 。 禹 楚庄王 司母戊鼎 秦始皇汉武帝 李斯 董仲舒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封制郡县制 推恩令 22、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 ,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 上:(每空1分,共5分) 秦朝疆域图 (1)秦朝的都城A 。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东至C 。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 原因是: 。 AB C D 秦朝疆域图 咸阳 临洮 辽东 大泽 乡 秦朝的暴政 三、材料解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右图为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一处氏族聚落人们 的房屋样式和 生产工具。 材料三: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 注入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两例。(2分) (2)材料二图中反映的是哪一处氏族聚落人们的生活?他们开创怎样的原始农 耕经济?(2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事是谁所为?他是用什么办法解决水患的?(2分) 大禹 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原始聚落 开创了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始农业 24、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10分) 卫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 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 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 (2)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 (3)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2分) (4)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 ,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是为什么呢?(2分) (5)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 (1 分) 商鞅;秦国 商鞅变法触犯了贵族的利益,所以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由于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深得人心。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 25、依据右图回答问题:(12分) (1)右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社会阶层构成情况? 各阶层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排列的依据是什么?(4分) (2)在这些阶层中,哪些人属于统治阶级?哪些人属于被统治阶级?在当 时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6分) (3)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1分) (4)战国时期,展开“百家争鸣”的主要是哪个等级的人?(1分) 有文化知识的士人。 西周 特点:由高到低,形成等级。 依据:血缘亲疏关系。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 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 诸侯。 26.读右上表,请回答: (11分) (1)右表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的开创实践者是谁?依据右表 说明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5分) (2)上面制度的开创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统治、巩固统 一?(6分) 中央集权制度。(1分) 秦始皇。(1分) 具体内容: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 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都 对皇帝负责;地方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 都由朝廷任免。(3分) 拆除路障,统一车轨;统一文字、货币、度 量衡;修筑万里长城。;焚书坑儒。(6分) 27、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强化上述 制度,推进大一统格局,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回答汉武 帝的有关知识。(6分) (1)为了实现思想上的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