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1页
地下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2页
地下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3页
地下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4页
地下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33.1 水泥水化热33.2 约束条件33.3 外界气温的变化3四、施工部署3五、混凝土工程部署4六、施工准备46.1 技术准备46.2 人员准备56.3 机具及材料准备66.4 现场准备7七、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77.1 工艺流程77.2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预防碱集料反应要求87.3 浇筑方法的选择107.4 混凝土的浇筑107.5 混凝土的振捣127.6 泌水处理137.7 混凝土表面的处理137.8 混凝土的养护147.9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14八、商品混凝土的运输17九、混凝土的泵送179.1 泵的选型179.2 混凝土泵布置要求179.4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179.5 泵送的要求18十、质量标准18十一、注意事项2011.1 成品保护2011.2 安全措施2011.3 环保及文明施工20附件一: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书23红光鹏程苑3#、4#楼工程地下室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一、 编制依据:主要采用的国家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不局限所列如下内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村。由17号楼及沿街商业组成,其中16号楼由一大底盘地下室相连接。地上部分层数为三十三层,裙房层数二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31567.66,其中地下室面积为4443。基础类型:筏板基础与独立承台基础相结合。 2.1筏板基础结构概况本工程主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p6。基础埋深为-6.88.1米,筏板基础厚:1.8米,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2.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特点及难点本工程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因此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混凝土的防裂尤为重要(2)施工场地十分狭小,地下室开挖边线距离红线很近,基坑四面均为混凝土喷锚与锚杆支护。基坑周边要避免集中荷载,给混凝土泵的布置和混凝土的运输带来很大困难。(3)工期紧迫:本工程地下结构要求 2012年10月30日完成,基础底板必须控制在较短时间以内。(4)周边环境:工地距周边商住楼距离不足 10米。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扬尘、运输等对周边环境影响也是本工程的一大特点及难点(5)工程量大:本工程筏板基础厚为:1.8米,基础底板结构复杂,基础底板一次连续浇筑量大,约3000m3。(6)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正值秋季及雨季时节,昼夜温差较大,雨水多,施工难度较大。(7) 本工程处于汉阳区七里庙汉阳大道旁,施工场地狭小,交通道路拥挤,混凝土罐车运输受到限制,施工时间易控制在夜间。(8)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周围管线、周边建筑物多,外部环境复杂 ,城管、交警等部门协调多。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1 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宜散失,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浇筑后的 35d,当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抵抗温度应力时,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3.2 约束条件 结构在变形时,受到一定的抑制而阻碍变形,当早期温度上升产生的膨胀变形受到下部地基的约束而形成压应力,由于混凝土弹性模量小,应变和应力松弛度大,使混凝土与地基连接不牢固,因而压应力较小,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拉应力,若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会出现垂直裂缝。 3.3 外界气温的变化 混凝土内部温度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情况三者叠加。外界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外界温度下降,尤其是骤降,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应力,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3.4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 20%是水化热所必须的,其余 80被蒸发。大量水份的蒸发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从而会产生裂缝。四、施工部署 4.1 质量目标 4.1.1结构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4.1.2整体质量方针:塑造精品工程,提供满意服务。 五、混凝土工程部署 5.1.1 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成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领导小组。选择、确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方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裂缝产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 5.1.2 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必须选择离施工现场近、交通便利、质量稳定、质量体系通过认证、服务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搅拌站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考察,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经过考察确定两家(其中一家备用),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其产品。5.1.3 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的问题,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共配备 2台混凝土 zlj5410/1thb125-47汽车泵,每台实际输送速度达 80m3/h,设置位置为: 办公室大门、地下室4#楼后浇带各设置一台。(泵车具体定位详见附图一)。 5.1.4 在施工技术上,提前从选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及工艺的选定和测温、保温养护等考虑,采用综合性的措施,有效控制和克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5.1.5 加强内部协调,各部门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先提出解决的办法。施工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搞好各项工作。 5.1.6 提前做好与建设单位、周围居民、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外部协调工作,确保施工保质保量连续施工完毕。 5.1.7 提前与交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做好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协调管理工作。5.1.8 现场配备完善的无线对讲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有问题及时传达、沟通、解决。 六、施工准备6.1 技术准备 6.1.1 技术部门提前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对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资质备案。并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时匀速进场不断档。要求搅拌站按武汉市优质结构工程标准提供其全套商品混凝土技术保证资料。 6.1.2 技术质量部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不明确点进行汇总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确定。针对工程特点,明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保证混凝土浇筑均衡性和连续性。 6.1.3 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切实有效的温控技术措施,确保将混凝土的应力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6.1.4 提前绘制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将测温油管布置到位,并进行保护。 6.1.5 施工员对混凝土输送泵操作人员进行上岗操作知识培训。对混凝土工人提前进行泵送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接管人员及后台混凝土人员加强培训,勤于检查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连接,确保泵管连接安全可靠,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工艺标准要求组织所有的混凝土施工员和操作者进行培训,并做好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建立责任制,分工周密,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施工。混凝土罐车进场后,由现场专职人员收取、填写混凝土运输单,其余技术资料由现场试验人员收取转交技术部门。6.1.6 现场设置标养室,水电线路配合作业,试验设备明细表如下:序号仪器名称单位数量设置1温湿度计台1试验室内2混凝土试模组7试验室内3混凝土抗渗试模组7试验室内4压力机台1试验室内5振动台台1试验室内6坍落度筒个3试验室内7钢板尺个5试验室内8高低温度计支2现场9百叶箱个1现场 6.2 人员准备 6.2.1 施工管理人员:工程管理部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配备现场协调生产经理、技术总工、混凝土工长、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电工、测温记录等人员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质量。 6.2.2 施工操作人员:选择具有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配足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序号工种人数序号工种人数1混凝土工202现场指挥23混凝土泵工44架子工55振捣手46电工47抹灰工58交通指挥29养护工5 6.2.3 人员要求:4.2.3.1 管理人员: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实行生产主管负责制。 6.2.3.2 施工人员: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管理完善,听从指挥。 6.2.3.3 试验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的试验工作资格。 6.3 机具及材料准备 6.3.1搅拌站准备 6.3.1.1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确保站内机械设备完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连续、稳定。 6.3.1.2原材料储备充足,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可靠。 6.3.1.3如搅拌站使用散装水泥,为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水泥要提前24 小时进入搅拌站筒苍,杜绝随上料随使用的情况发生。6.3.2施工单位准备 6.3.2.1施工所需各种设备、材料按计划组织进场。6.3.2.2主要机具及材料 名称型号数 量混凝土汽车泵zlj5410/1thb125-47 2台混凝土罐车zlj5259gjb15台塑料布0.1mm3000m2架子管48*3.5mm6t对讲机5 对振捣器插入式4根 6.3.2.3其它工具:手推车、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水勺、水桶、胶皮水管、标尺(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 、电闸箱、串筒、溜槽等。6.4 现场准备 6.4.1 施工前混凝土工长带领班组操作人员熟悉工作环境,确定振捣位置,保证振捣棒等工具落实到位。 6.4.2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支设,止水钢板等安放就位。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检查模板稳定性、支撑情况。各工种自检合格后,办理隐检、预检、交接检,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审批合格后报监理,取得同意后方可浇筑。 6.4.3 浇筑前检查并清理基础底板内残留杂物。 6.4.4 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标高控制线已按要求设置完毕。 6.4.5 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6.4.6 浇筑混凝土的架子、马道搭设完毕,并有良好的安全措施。6.4.7 计量器具、试验器具、振捣棒等检验合格。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6.4.8 浇筑申请得到批准,汇同监理、技术、质检部门对第一车混凝土进行质量鉴定。 6.4.9 混凝土拖式泵和水平及竖向泵管安装到位、牢固可靠,泵管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6.4.10 混凝土泵设置处,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供料方便,尽量靠近浇筑地点,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6.4.11 材料部门提前做好有关材料的进场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4.12 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联系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6.4.13 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避免车辆拥挤堵塞。在进出场口设置交通协调人员,负责协调罐车的进、出场以及罐车与社会车辆关系。浇筑场内设置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浇筑场内设置调度人员,负责调度进场的罐车停靠在适宜的汽车泵边,以防出现窝泵,抢泵的情况。七、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7.1 工艺流程 泵车试运转搅拌站供货核实混凝土配合比、开盘鉴定,混凝土运输单检查混凝土质量、坍落度输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输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抹面扫出浮浆、排除泌水养护测温成品保护。7.2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预防碱集料反应要求 7.2.1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c40p10) 设计要求: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0.2;最大碱含量3.0kg/m3。 水泥: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现行国家标准。本工程拟选用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水泥中发热量和发热速度最快的 c3a 的含量在 7%以下。搅拌站需提供该水泥质量证明书、复试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加强批量复试。 所用于拌合混凝土的拌合用水所含物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不应产生以下有害用: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结;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降低混凝土的耐久,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污染混凝土表面。 砂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 b 类低碱活性天然中砂。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现行标准,其含泥量不大于 3%、细度模数:2.33.0,这样可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可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要求搅拌站对进厂砂进行材料试验。 石子优先选用 525mm 的低碱自然连续级配的机碎石或卵石。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要符合普通混凝土所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含泥量不大于 1%,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要求搅拌站对进厂石子进行材料试验。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要符合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现行标准, 其应用要符合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和要求。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均需选用绿色环保型、无污染、无毒害等并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由武汉市建委备案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粉煤灰为 i 级粉煤灰,矿粉选用 s75 级磨细矿渣,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0.7kg/m3,氯离子含量控制在 0.020.2kg/m3,氨含量0.1%,游离甲醛0.5g/ kg,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200g/ l,并要求搅拌站对混凝土放射性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安全。 7.2.2 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裂缝必须控制,即:混凝土温升阶段由内外温差导致的表面裂缝;由混凝土失去水分形成的收缩裂缝;由碱集料反应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裂缝等。针对上述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取技术措施。 水灰比:控制在 0.400.50; 砂率:控制在 40%-45%范围内; 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中的规定; 对于砂、石的含水率,根据实际所用砂、石的具体情况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对水用量进行调整; 采用“双掺法” ;(砼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细掺合料) 控制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总量在 420kg/m3以下;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 30以下; 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3kg/m3; 混凝土放射性指标内照射指数 ira1.0,外照射指数 ir1.0; 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0.2%; 水泥水化热不宜大于 335kj/kg; 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 11h12h 之间; 混凝土坍落度宜为 17020mm; 加入粉煤灰掺合料时,粉煤灰中的高活性si02、a1203能与水泥浆中的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消耗吸收混凝土中的碱,从而降低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消除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碱集料反应产生的裂缝;另一方面,粉煤灰可以在很大程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浇筑。同时,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从此降低了水泥的水化热,达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抑制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目的。 高效减水剂 在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加坍落度,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节约水泥,减少用水量。且后期强度增长明显提高,可大大改善和提高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 适量掺入磨细矿粉,发挥其填充作用、火山灰效应及微珠效应; 配合比要求搅拌站进行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在系列试配的基础上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针对提出的试验室配合比,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试拌,以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技术指标和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通过外加剂来调整,根据当时的大气温度条件、混凝土运输距离、施工要求等调整混凝土的初凝及终凝时间,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灌不出现施工冷缝。 7.2.3 预防碱集料反应要求 使用 b 种低碱活性集料(指膨胀量大于 0.02,小于或等于 0.06的集料)以及低碱水泥(碱含当量 0.6以下) 、掺加矿粉掺合料及低碱、无碱外加剂。同时,混凝土碱含量不超过 3kg/m3。 配制混凝土时,严格选用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粉掺合料等混凝土用建筑材料。基础工程用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混凝土用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由市质量监督站核定的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含有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数据的检测报告,无碱含量数据的检测报告在混凝土施工中禁止在本工程上使用。 混凝土碱含量阐明: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来自水泥、化学外加剂和矿粉掺合料中游离钾、钠离子量之和。以当量 na2o 计、单位 kg/m3(当量 na2ona2o0.658k2o%)即混凝土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等当量 na2o 百分含量单方水泥用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7.3 浇筑方法的选择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应此要求一次性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该工程选用斜面分层浇筑,利用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形成斜坡,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了混凝土泌水处理。相对于平面分层来说一次浇筑量较小,能够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间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情况,利用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施工,预先规定各个泵的运输能力、流水段和浇筑区域和顺序。明确分工、互相配合、统一指挥,保质保量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7.4 混凝土的浇筑 7.4.1 基础底板浇筑 为了加快浇灌速度,将基础底板分成 2个流水段,6个浇筑区域,流水段划分见下图,利用分层、分段、分条、薄层推进的原则来浇筑 1800mm 厚筏板基础,以缩短施工时间。 每个流水段均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高度以尺杆衡量。遵循“斜面分层,一个坡度(泵送混凝土为 1:61:10) ,薄层覆盖,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层厚度为600mm,从筏板基础中心向两边开始浇筑。1800mm 厚底板分三层到顶,以后依次薄层浇捣、一次到顶。施工时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覆盖已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免出现冷缝。 7.4.2 集水坑内混凝土的浇筑 根据大面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流淌速度的范围,需提前进行临近集水坑内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并振捣密实。将集水坑混凝土浇筑至与大底板平齐,与基础底板混凝土部分交接严密。 由于本工程集水坑较深,故采用间歇浇筑的方法,其模板做成整体式并预先架立好,先将地坑底板浇至与模板平,待坑底混凝土流动性不大,可以承受坑壁混凝土压力时,再浇筑地坑坑壁混凝土,要保证底与壁接触处的质量。间歇时间在 2h 左右。 派专人检查集水坑底板混凝土状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大面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 坑底浇筑顺序由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推进,或由两端向中间浇筑。坑壁应形成环行回路分层浇筑。集水坑侧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对称浇筑的方法,确保侧壁模板受力均匀。 7.4.3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 地下室外墙随底板一起浇筑高于底板 500mm 的导墙,导墙上口设置钢板止水带。 将导墙的吊帮模板安装好后,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外墙导墙混凝土。7.5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浇筑入模后,必须振动捣固,密实成型,结构密实,使拌合料的颗粒之间以不同的震动加速度发生液化,破坏初始颗粒之间不稳定平衡状态,骨料颗粒依靠自重达到稳定位置,游离水分挤压上升,气泡逸出表面,混凝土最终逐渐达到密实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7.5.1 浇筑时,每台输送泵配备两根振捣棒。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层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皮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解决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相应跟上,保证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7.5.2 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 50100mm 为宜, 消除两层之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可在振捣棒距端部 500mm 处绑红皮筋作为深度标记。 7.5.3 振捣过程中应将振捣棒上、下来回抽动50100mm,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 秒,使混凝土表面不显著沉降,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每个流水段应设专人指挥振捣工作,严防漏振、过振造成混凝土不密实、离析的现象产生。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填满振捣棒抽出时造成的空洞。 7.5.4 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避免漏振。振动器移动间距为 500mm。7.5.5 插入式振捣器操作要点是: “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切勿漏点插;上下要振动,层层要扣搭;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 ” 7.5.6 振捣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预埋件等。7.6 泌水处理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之后到开始凝结期间,由于骨料和水泥浆下沉,水分上升,在已浇筑混凝土表面析出水分,形成泌水,使混凝土表面拌合物的含水量增加,产生大量浮浆,硬化后使面层混凝土强度低于内部的混凝土强度,并产生大量容易剥落的“粉尘” 。混凝土在采用分层施工浇筑工艺时,必须清除泌水和浮浆,否则会严重影响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粘结能力。影响钢筋和混凝土握裹强度,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在浇灌振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泌水,由于混凝土为一个大坡面,泌水沿坡面流至坑底,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渗移,最终集中在基坑顶端排除。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浇灌方向,从顶端往回浇灌,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并有意识的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筑速度,使泌水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使最后一部分泌水汇集在上表面,派专人随时将积水清除,并用扫帚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不断排除大量泌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抗裂性能。7.7 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 其表面水泥浆较厚, 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要认真处理,初步按标高用铝合金大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待混凝土收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7.8 混凝土的养护7.8.1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现有害裂缝,确保混凝土质量,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 25oc 范围内。 7.8.2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达到保湿的目的。保温能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致过快散失,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温度梯度,从而避免产生表面裂缝;保湿使混凝土在强度发展阶段保持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7.8.3 本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因在 910 月期间,故采用浇水保湿降温养护。 7.8.4 在基础底板上铺放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土工布或麻袋覆盖,浇水,保证塑料布内外湿润。塑料布应叠缝,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并持续养护14天以上。 7.8.5 为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 250c, 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50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时的气候、测温情况、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通过热工计算来随时调整养护措施。 7.8.6 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加强养护工作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7.8.7 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 12h 内加以覆盖。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d。 7.8.8 混凝土撤除塑料薄膜的时间根据具体测温结果确定。7.9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7.9.1 测温的意义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中,除进行水泥水化热的测试外,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还应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监测,在养护过程中进行混凝土浇筑块体升降温、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的监测。为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采取温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温工作了解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测温结果指导混凝土外部的保温、保湿等工作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对保证混凝土的后期质量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重要的意义。 7.9.2 测温点的布置 真实反映混凝土块体的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的布置原则,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测温点布置,详见附图二、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 50mm100mm 处的温度为准;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的温度以混凝土底表面上 50mm 处的温度为准;沿浇筑高度,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布置。 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按上述布置原则,在3#、4#楼基础筏板各布置 3 个测温监测位置,编号分别为 a、b、c、d、e、f,每个监测位置沿其厚度方向分别布置 3 个测温点, 沿底板的高度布置上部测温点、中部测温点、下部测温点。监测点处基础底板厚1800mm,沿板厚方向各设 3 个温度孔,距底板上表面分别为50mm、900mm、1750mm。其中b、e监测点处基础底板厚3600mm,沿板厚方向各设 3 个温度孔,距底板上表面分别为50mm、1800mm、3550mm。在测温区域中心设置 1 个环境温度测温点,专门负责该区域的大气环境测温。 对所有测点进行编号记录。 监测点及测温点编号 测温点编号测温点编号测温点编号测温点编号上部中部底部上部中部底部aa-1a-2a-3ee-1e-2e-3bb-1b-2b-3ff-1f-2f-3cc-1c-2c-3dd-1d-2d-3 测温管预埋示意图:测温管为直径20mm钢管,末端封闭焊接而成。7.9.3 测温管理制度 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 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混凝土浇筑初期每 2h 测温一次,12 小时后每 4h 测温一次,连续进行不得间断,直至撤除保温后混凝土内外及表面与大气温差连续 24 小时不大于 25oc为止。 7.9.5 测温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5。八、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8.1 选用搅拌站应距现场 25 公里以内,采用混凝土罐车进行场外运输,要求每辆罐车的运输、浇筑和间歇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混凝土从拌筒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超过1 小时,罐车运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15 分钟。 8.2 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后,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都需进行目测,对混凝土搅拌车每 10车不应少于一次检测(塌落度筒检测) 。从搅拌车运卸的混凝土中,分别取 1/4 和 3/4 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的坍落度之差不得超过 3cm。当实测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通知搅拌站,严禁私自加水搅拌。 8.3运输车给混凝土泵喂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和均匀。 8.4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调整混凝土运输车的数量, 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供应。 8.5 混凝土运输车及混凝土泵数量: 进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时,配备 2 台混凝土 zlj5410/1thb125-47汽车泵,每台混凝土泵需配备 8 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计算详见附件一九、混凝土的泵送 9.1 泵的选型 根据工程的结构形式、场地平面特征及泵的主要技术参数(混凝土泵的主要参数即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和混凝土泵的最大输送距离) ,本工程选用zlj5410/1thb125-47汽车泵来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需要。9.2 混凝土泵布置要求 9.2.1 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具有重车行走条件的位置; 9.2.2 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选定的位置使各自承担的浇筑量接近,达到同时浇筑完毕; 9.2.3 停放地点要有足够的场地,保证混凝土搅拌车供料、调车的方便; 9.2.4 停放位置接近排水设施,供水、供电方便; 9.2.5 靠近浇筑地点;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无障碍物。 9.3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9.3.1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场地大小,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 9.3.2 泵送顺序:采用混凝土汽车泵输送混凝土,由远及近浇筑。配以吊斗予以配合浇筑。 9.3.3 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 150min。 9.3.4 浇筑水平结构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 23m 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混凝土按 1:61:10 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过下层混凝 600mm 以上。 9.3.5 灌注高度大于 2m 时,应采用溜管或串筒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自由高度不宜大于1.5m,严防混凝土离析。 9.3.6 混凝土在最短的时间内均匀无离析地排出,满足混凝土泵泵送速度。9.4 泵送的要求 9.4.1 注意保护钢筋,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或支架、垫板等,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骨架上。 9.4.2 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将泵车放置在指定位置。 9.4.3 开机泵送:待各种隐蔽验收合格,输送管道支设完毕,开机泵送。 9.4.4 混凝土汽车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湿润混凝土输送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道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9.4.5 经泵送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及输送管中没有异物后,采用与将要泵送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泵。水泥砂浆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9.4.6 开始泵送时应使混凝土泵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反泵状态,泵送速度要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要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其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9.4.7 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的活塞应尽可能保持在最大行程运转。 9.4.8 混凝土泵送供应应保证连续工作,如中断,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 十、质量标准 10.1 原材 10.1.1 混凝土浇筑前,商品混凝土随车要有搅拌站的开盘鉴定、配合比、原材及外加剂的试验单、检测报告。 10.1.2 现场验收商品混凝土按委托单中的项目仔细校对,认真填写混凝土运输单,混凝土运输单按批装订成册,做好分析。 10.2 试验 10.2.1 标养试块 混凝土浇筑时由专职试验工取样,每 100m3混凝土留置一组 28d 标养试块,不超过 100 m3的按 100m3留置。当连续浇筑混凝土超过 1000 m3时,每 200m3混凝土留置一组 28d 标养试块。 10.2.2 结构实体检测用同条件试块 10.2.2.1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10.2.2.2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10.2.2.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 10 组,且不应少于 3 组。 10.2.2.4 同条件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10.2.2.5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标准养护条件下 28d 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10.2.2.6 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d 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 14d,也不宜大于 60d。 10.2.2.7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 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 10.2.3 抗渗试块:每 500m3 留置一组抗渗试块,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块。10.3 混凝土施工 10.3.1 浇筑混凝土前,由混凝土工长进行班前交底,说明浇筑方法,路线布置,技术要点及质量标准。 10.3.2 浇筑前组织好施工人员,安排好班组交接时间。 10.3.3 设专门的振捣手,划分负责区域。 10.3.4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润泵的砂浆不能集中,要分摊均匀。可先卸到铁皮上,再用铁锹分铺。 10.3.5 浇筑混凝土时,挂线控制标高。浇筑完毕后,及时清理浮浆。 10.3.6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筋,移位钢筋应及时复位。 10.3.7 技术、质检、生产、试验、材料部门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确保拆模后混凝土无空洞蜂窝,无漏筋现象,无缝隙夹渣层现象。 十一、注意事项11.1 成品保护 11.1.1 已浇筑的基础底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无脚印以后方准上人,或安装结构支架和模板避免集中荷载过早造成底板出现裂缝。 11.1.2 浇筑混凝土时配备看筋人员,及时将钢筋复位,同时配备看模板人员,避免出现跑模、跑浆等。 11.1.3 混凝土浇灌前搭设施工马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