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人文地理学_第1页
第二版人文地理学_第2页
第二版人文地理学_第3页
第二版人文地理学_第4页
第二版人文地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定内核: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2.2.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 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3.人文地理的特性人文地理的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预测性,统一性 4.4.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特征: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特征:(1)理论与哲学方法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革新(3)研 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5 5最早的地理著作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禹贡 6.6.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1)产生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对人地关系进行初步探究(2)积累了大量以 区域人文地理位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 7 7 张相文编著我国第一本地理杂志张相文编著我国第一本地理杂志地学杂志地学杂志,创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创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 8 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 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9.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的任务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的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2) 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第二章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1.文化区的分类文化区的分类 (1 1)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 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自然形成 (2 2)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受政、经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而形成其内部彼此联系从而确定其分 布区范围的文化区有中心,起协调指导作用边界为确切界线功与形在一些情况下重叠 (3 3)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区域的自我意识无中心, 无明确界限无文化上的一致性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或当地民俗中 2.2.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扩散 (1 1)扩展扩散)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接受文化现象的 人,空间或人群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刺激扩散刺激扩散:为适应当地的情况,改变某种文化现象,使其 得以传播(2 2)迁移扩散)迁移扩散 原因:某种文化下的人和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便将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点:比扩展扩散快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经此扩散后,文化现象的出现孤立 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有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3.3.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文化生态关系类型 直链型文化生态系统直链型文化生态系统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行为与文化国兴城,环境单向 决定这文化环境决定论 网格型文化生态系统网格型文化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仅提供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强调人的选择,文化与环境是一 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 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于人类环境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索 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 和谐文化生态系统和谐文化生态系统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成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协调论不仅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与环境 的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4.4.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吸引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吸引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有加速或延缓的作 用(3)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导致生产发展方向不同 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文化心理(4)人类活动生产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5.5.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 功能上形成协调,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6.6.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几个团为了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 提供的材料在景观的基础上叠加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7.7.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 8 8.人地关系人地关系 (1 1)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亚里士多德(希腊) 政治学孟德斯鸠(法国) 论法的精神黑格尔(德国) 拉莱尔(德国),森普尔(美国) 评价:过分强调环境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2 2)可能论)可能论/ /或然论:或然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白兰士(法国)白兰吕 评价:忽略了文化遗产在影响人的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3 3)适应论:)适应论: 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4 4)生态论:)生态论:试图借助生物学上有关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特点,与适应论论 点大体相同。 (5 5)环境感知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地理学借助心里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 (6 6)文化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并且可以随人类意愿征服自 然,改造自然。 (7 7)和谐论:)和谐论:主要内容: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目标,应包 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 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 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 第三章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 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基础) 、实证主义方法论(观察和 逻辑是支柱) 、人本主义方法论(弱点是唯心主义倾向) 、结构主义方法论(从整体认识事 物) 3.3.人文地理研究区域地理方法:人文地理研究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归纳 第四章第四章 人口、人种、民族人口、人种、民族 1 1 农业革命前的人口:农业革命前的人口:极低人口密度、高生高死。 2.2.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工业社会典型特征是生产系统化、机械化和能量化。欧洲人 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出生率在工业革命早起曾一度上升,19 世纪后半期开始持续下降。 3.3.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增长: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增长:从 18 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明显增加直至 1940 年,发 达地区出生和死亡率都下降,发展中国家在后期死亡率才下降,出生率一直高居不下。 4.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每增长一个 10 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5.5.人口转变: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 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 6.6.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发展:兰迪(法) 人口革命原始阶段(三极高) 、中间过渡(三高) 、 现代阶段诺特斯坦(美)第一次提出人口转变概念:高低高、过渡阶段、低低低 寇尔(诺的学生)深化此理论,对五个阶段重命名并提出各阶段数量界限布莱克(英)布莱克(英) 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HS):高出生高死亡二者达到均衡,人口增长静止 早期扩张(EE)死亡率先,人口增长逐渐后期扩张(LE)死亡率继续,出生也, 人口增长至最快然后减速低位静止(LS)死亡出生先后至低水平然后均衡,人口增长静 止减退阶段(D)出生率继续并死亡率,人口负增长。 7.7.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 相关规律。西北欧模式:经济促进生活方式改变和生活质量,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 也发生变化,出死率自然平稳缓慢。日本:人为干预生育行为,人口转变速度快中国: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印 度:虽政府等认识到计划生育重要,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与特殊国情生育控制较弱,实效小。 8.8.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少的前提和要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 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题;人口实际上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9.9.人口容量: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 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0.10. 适度人口:适度人口: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 数量。经济适度人口:经济适度人口: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也是获得最大经济福利 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 军事所需要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数量上要经济适度人口。 ) 14.14.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 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 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 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 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 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 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 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 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15.15.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16.16.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来表示,称为人口算 数密度(粗密度) 。 17.17.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 迁移。种类:种类:(1)国际人口迁移、国内(2)永久性迁移、季节(3)个人迁移、集体、自 愿、被迫、自发移民、有组织移民。 18.18.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拉文斯坦(美)七条法则:拉文斯坦(美)七条法则:大部分短距离长距离倾向于移至大 商业中心乡村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移有阶段性。乡镇小城大城两地净迁移量在总 迁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乡村居民比城市更具迁移性短距离女多,长距离男多移民大 多为年轻人主要方向农业地工商业地,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19.19.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人口迁移)成因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人口迁移)成因, ,思考人口变动对一地未来发展的影响。思考人口变动对一地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 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 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人口变动的影响: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 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 奠定基础。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20.20.划分种族的标志: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梁、血型、指纹;世界种族的划分:世界种族的划分: 白色种族群、黄色、黑色、棕色 21.21. 民族特征: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2.22.民族的分布:民族的分布:形式分布、机能分布 形式分布:形式分布:多为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的地域。按面积大小按面积大小可以分为:民族省、民族岛民 族邻里,隔坨(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居民区)。 机能分布机能分布: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23.23. 民俗(民间文化)民俗(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 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 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 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利益禁忌等方面。 )民俗可分为: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 礼仪民俗、精神民俗、口称语言民俗。流行文化流行文化:与民俗相对,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 时尚的文化。 第五章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1.农业起源:农业起源:原始农业生产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农业起源的 假说 “发现论”为代表,20 世纪 60 年代,农业起源的理论博塞洛普博塞洛普的人口压力说,目前 “最佳觅食模式最佳觅食模式”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动物觅食的习性和活动的 规律。它认为,动物在觅食一般集中在一或少数种猎物上,即最佳食谱。这种最佳食谱是那 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种类,即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回 报。人类也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需要寻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 2.2. 索尔索尔农业的起源和扩散农业的起源和扩散植物驯化食物充足驯化中心动植物种类多驯化起 源不能在大河河谷内耕种起源于林地最早的农民掌握倾向于耕种技能驯化者应定居。 3.3. 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传统农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 农业,游牧业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 场。传统农业类型:传统农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4.4.敞田制:(欧洲中世纪)敞田制:(欧洲中世纪)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状份地,在作物收 获以后,客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5.5.现代农业基本特征:现代农业基本特征: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现代农业类型:现代农业类型:种植园、谷物农 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农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6.6.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自然: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自然:影响好坏参半,农业的分布受环境限制, 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主要是适应,农业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体现为燎荒,历史上被破坏 的森里已经无法恢复,对大气的构成发生影响,水稻产量增加甲烷排放量,加剧温室效应。社社 会:会:农业的出现使人口增长大大加快,随着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人口的普遍增长也成 为可能。农业的发展对社会首先是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了家庭的发展,促成村落的出现, 农业进一步发展,导致文明的出现,这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变化。 7.7.农田景观:农田景观:反应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反映所在地的社会人文环境。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以农业 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型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 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分布在城市周围地区,以 满足城市居民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8.8.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 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经条件下有关农业生 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创立。六个农业圈:六个农业圈:自由农做带、林业 带、作物轮作带、谷草农作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评价:评价:阐释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 产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首次确立了对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 都很重要的两概念: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存在这客观法律性和优势区位相对性。 9.9.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 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这可节省人力物力,以最 少投入获得最大农业产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对农业的影响具有 决定性。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和盆地。那 里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利用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等是农业的自然基础。 天气和气候条件: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热带和 副热带的植物对寒冷与霜冻非常敏感。 第六章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1.英国出现工革条件:英国出现工革条件:最早 18 世纪后半期,海外贸易取代西葡荷,成为海外贸易霸主,控制 主要航道建立庞大军队,进行殖民掠夺。 2.2.工业革命的扩散:工业革命的扩散:向欧洲大陆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 德国在国家统一后加快工业化步伐,一战前夕已经是欧洲大陆第一。19 世纪中期以后,工业 革命才在荷兰、意大利、俄国、瑞典等主要国家开始。向北美的扩散:主要是美国,其工 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向其他地区的扩散:直到19 世纪末与20 世纪初, 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 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3.3.第一产业中的工业: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伐木业寒温带与热带,捕捞业,采矿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北美工业带 (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 谷)中大西洋工业区(出版业最集中的地方、中心是纽约)欧洲工业带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西欧) 英国工业区(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生产场所集中在西海岸现向东南沿 海转移)莱茵鲁尔工业区(鲁尔区,鹿特丹世界最大港口,煤铁资源丰富)俄罗斯与乌俄罗斯与乌 克兰工业带克兰工业带中央工业区(俄罗斯首都及其附近地区)伏尔加工业区(位于伏尔加河、卡马 河沿岸,廉价水电供应、丰富油气田)日本工业带日本工业带(出口导向,工业布局面向太平洋)其其 他国家的工业区他国家的工业区亚洲工业区(四小龙韩国、中华民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 印度、西亚)非洲工业区(埃及、尼日尼亚、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 (采矿业)。 4.4.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条件:厂址的选择,较大面积平坦地形区利于安排生产活动且在一定程 度上防御自然灾害;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供水排水问题资源条件资源条件:加工后体积与重量 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消耗能量多的工 业、需新鲜原料的工业能源条件:能源条件:第二产业将原料加工为成品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 源。能源类型:能源类型:水电、火电、核电;能源输送:能源输送:西气东输使东部方便的使用能源发展耗能 工业;能源成本:能源成本:核电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火电。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成品体积增大的工业,产品要 保鲜的工业,对不生产主机只生产配件,或使用其他企业的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受主机厂 与提供副产品做原料的工厂所在地的限制,市场对港口城市的影响比较明显。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不同区位选择,发展 中国家出现的外商投资,生产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三废、 温室效应:各国关注减小工业发展、工业区位选择对不同范围环境的影响区域协作和全区域协作和全 球一体化:球一体化:沿海是跨区域协作的理想区位:北欧国家加入世贸后,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 5.5.杜能杜能: :德,创立近代区域论孤立国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定其他地形、气候、技术、 政治制度、政策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抽象地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 他认为影响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燃料费用,劳动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理 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厂址,应当选择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运费起着决定作用,工资影 响可以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 ,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位产生第二次 “偏离” ,即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区位,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其他因素 对区位的影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南德 的中心地 ,提出中心地理论,以韦伯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将地理学的地域 性与综合性特点同区位论学说相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廖什理论(市场学派)廖什理论(市场学派) :廖什发展前人理论,从利润原则出发,同工业产品销售范围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提出 需求圆锥体与市场区、市场的网状组织等构想,以垄断资本的竞争代替韦伯的自由竞争。 成本成本- -市场学派:市场学派:美国经济学家伊萨德从宏观、综合角度提出了成本-市场学派,主张从空 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工业区位论,并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证工业区位,引用比较成 本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把工业区位论作为“区域科学”的核心。 6.6.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劳动时间缩短和劳动强度缩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 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表现在饮食、居住、服装等方面。文化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表现 在影视、旅行、交友、服务等。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表现在医疗、防疫、卫生、养老等 方面。交通向快速、舒适、安全发展,道路的变化、工具的变化。通讯设备更新换代 十分频繁。享受教育的程度和普及率。 工业产品需求萎缩原因工业产品需求萎缩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如英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导致需求 下降,如家电。技术提高导致需求下降,如汽车工业所需钢材量在减少。后果:后果:产品积 压、经济滑坡、就业困难;对策:刺激消费、加速更新换代、新产品开发 工业生产力过剩原因:工业生产力过剩原因: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竞争,生产力过剩。行业发展 不平衡的产物。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生产之间不平衡的产物。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不平 衡的产物。后果:后果:1.恶性竞争。2.产品销售困难。3.企业亏损以致破产。 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问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济丰富、生产力强大、市场竞争激烈;对策对策:组建经 济集团、减小贸易障碍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问题: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 管理经验。对策对策: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 业 我国当前的工业化问题及对策: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环境问题。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当经济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 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 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 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 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 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1 1)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呈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 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 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 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 个标志是WTO 的建立。WTO 的规则和制度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全球经 济运行的统一制度和规则。随着WTO的完善和成员国、地区的增多,将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 发展,一国将很难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 了通讯、运输的价格,使管理成本下降,也使零部件生产的可分性越来越大,使经济全球 化不仅在规则上有可能,在技术上也成为可能。另外,目前全世界有4 万多个大跨国公司 进行全球的生产和全球化的经营,由于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的领头作用,它的作用越来越 大,而它的发展使各个国家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跨国公司 实际上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演员、执行者、操作者。(2 2)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方 向向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 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实际上,新经济是新兴的信息经济对传统 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是一种迥然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生产力的出现。这场 经济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正是以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生产力。在21 世纪,网络 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为人类展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除了有形资产、资源之外,人类还形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资产,这就使得人类可以支配的 资源在量和质上都有了提高,因而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动力。以人为本、知识为本、 大力发展新经济,摆脱或者一定程度上减弱传统意义上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成为未 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逐渐将成为主导力量(3 3)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世界产业结构面临大调整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率先开始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已波及世界各国,其特征是,在资本和 技术仍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的同时,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发展迅 速,服务业正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由于各国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 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发达国家表现为“强强联合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趋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它们都以“国际关系变更下的国际分 工和国际市场划分”为基础。这种调整格局与经济全球化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 对立的一面。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贸易领域,而迅速扩大到金融服 务、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纠纷仲裁、资本流动、劳工流动、文化产品等领域。世界各国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都将加强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愈益明显。其 中,欧美各国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发展中国家愈益重视利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达国家的结构调整, 特别是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演变以及跨国 公司向海外投资的扩大,将加快国际间的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利用新技术 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将面临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第七章第七章 聚落域城市化聚落域城市化 1.1.城市定义及类型:城市定义及类型: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 空间集中地。 2.2.集镇概念:集镇概念: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无行政与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建 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集市形成影响因素集市形成影响因素:位置交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习惯; 特点: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易活动。 3.3. 乡村形态分类:乡村形态分类:一般类型的乡村: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性农村 聚落活动型村落特殊类型: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经营性农场 4.4. 我国原始聚落始于巢居我国原始聚落始于巢居 5.5. 古代村落:古代村落:欧洲:实行二圃制分块轮作恢复田力;游牧地区:住宅随季节性游牧转 移,蒙古包和帐篷式住宅山地游牧或移牧:固定的越冬夏聚落。 6.6. 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城市:人口10万以上或不足十万但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重要 工矿基地或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便将重要城镇镇: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2万人 以上的乡,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或山区,小型矿区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 岸等 7.7.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概念: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为非农业 活动的过程,是社经的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国家社经发展水平的体现。实现人口、 财富、技术和服务聚集的过程,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8.8. 城市化四方面含义城市化四方面含义:是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对取钱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 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后 比例增加的过程。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形式(外延)城市化:(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 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直接表现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功能(内涵)城市化 (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 9.9. 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程:内部市区:城心地区向心城市化、中间市区动态性特点有可能变 为市中心;外围市区: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的扩展、住宅的扩散;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 定义: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得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 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A.土地利用集约化:a.作物商品化c.劳动商品化c.土 地商品化B.产业结构高级化:工商业服务业先后转向郊区C.城市网络化 10.10 .城市化的机制:城市化的机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农业生产水平及剩余粮食 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工业化是城 市化的直接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人 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1111. . 当代城市化特征:当代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 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12.12. 当代中国城市化当代中国城市化: :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 显 13.13. 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聚集力:提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市中心具有社会条 件方面的优势离散力原市中心富有阶级郊区营业额、经济效益下降、市中心繁荣地价 工资消费高,企业不得不搬离摩擦力阻碍企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力量三里循环: 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力的作用此消彼长,占优势的力量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14.14.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同心圆模型1929伯吉斯5个同心圆带:城市核心商务区、 过渡带商住混合、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美国霍伊特美国霍伊特19391939扇形模型扇形模型:城 市住宅区由市中心沿交通线向外作扇形辐射。哈哈里里斯斯乌乌尔尔曼曼 1 19 94 45 5多多核核模模型型:中心 商业区是大城市总体上的支配中心,但城市内部还存在其它支配中心,这些都支配着一 定的地域范围,城市地域就是由若干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核心逐步结合组成的,每个 核心的区位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功能特点和吸引力。 15.15. 城城市市体体系系:概念: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 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有机整体。等级规律: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1.等级规模法则 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Pr=P1/r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