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与法规(华东理工版)重点知识点_第1页
社会政策与法规(华东理工版)重点知识点_第2页
社会政策与法规(华东理工版)重点知识点_第3页
社会政策与法规(华东理工版)重点知识点_第4页
社会政策与法规(华东理工版)重点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政策概述社会政策概述 社会政策,是国家通过立法和政府行政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 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 的社会风险。 一、17 世纪英国旧济贫法的颁布实施 二、19 世纪末德国社会政策学会的成立 1950 年代福利国家的建立是西方国家社会政策发展走向顶峰的标志。 前福利国家阶段(消除贫困) 福利国家阶段(以贝弗里奇报告的发表和福利国家的建立为起点,社会行政) 后福利国家阶段(1980 年代初的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减少政府的社会开支) 贝弗里奇报告 1942 年英国战时联合政府委托无党派人士、经济学家贝弗里奇(W.Beveridge)起草了 一份准备在战后实施的社会保障计划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社会政策的里程 碑。 其核心内容是:社会福利是社会集体应尽的责任,是每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报告提出 要以社会保险为主要措施,全面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无知、懒散等各种社会弊病。报告 还提出了关于“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的许多具体设想。并且迅速在欧洲范围内 普及开 社会政策的概念社会政策的概念 一、社会政策概念的演进 (一)社会政策的缘起 19 世纪德国社会政策学会骨干成员瓦格纳(Adolph Wagner)是最早提出社会政策 概念的人。 1891 年他在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调节财产 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 20 世纪的中期以后,由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加盟,源于社会福 利理论的社会政策才逐渐成为为具有开放性、交叉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独立的应用 社会科学学科。 (二)社会行政阶段 费边福利国家主义:国家和政府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英国马歇尔(Marshall)蒂特摩斯(Titmuss) 美国尼尔.吉尔波特(Neil gilbert):“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政策体系模型” 。 (三)社会政策阶段:社会政策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 二、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是如何实施社会行动的 梅志里(Midgley)认为,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政策通过三种方式影响人们的福祉: 1、为改善社会状况建立新的社会服务项目。直接建立社会福利和服务项目; 运用律法规 发维护社会福利;用过税收制度增加可支配收入。 2、通过经济、环境或其他政策间接影响社会福利。 3、社会政策可能对人们的福祉产生非预期的影响。 (二)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吗(二)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吗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 一般认为,社会政策是由政府制定并实施的,它属于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 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社会政策以社会问题为对象,以解决社会问 题为出发点,目的在于通过社会政策 的实施,使社会问题 得到缓和或解决,使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能够协调发展, 促 使社会进步。 弱势群体。 三、作为学术研究的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是一门学科吗 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学术规范的独立性 (二)社会政策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社会政策定义 内涵:1、主体:国家或政府 2、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福利、解决社会问 题,保障基本权利,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3、手段: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 4、对象:个人或家庭,或全体社会成员。 外延: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公共医疗卫生、住房、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 本书的操作化定义: 社会政策是指政策制定者根据现实社会状况而采取的一种社会行动,一种旨在满足 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社会福祉的集体干预策略。 社会政策学习和研究的切入点社会政策学习和研究的切入点 (一)社会背景 指那些对社会政策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社会事实和社会趋势。 人口和婚姻家庭的数量、结构及其变迁,如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家庭规模 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如单亲家庭、独居、非婚同居)等。 (三)社会问题 是指外部世界中存在的被认为会带来危害因而需要进行社会干预的状况。物质资源的剥夺 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剥夺;人际交流技能的剥夺;经济机会的剥夺;个人权利的剥夺 如:无家可归、长期失业、艾滋病、少年犯罪和单亲家庭。 (四)社会福利 要求人们在“社会”的层面上来考虑和解决如何使人能够过一种“好的生活” 。它涉 社会政策考点社会政策考点 及社会根据什么来帮助人们生活的幸福,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来保证他们生 活的幸福。 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 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政府部门设立的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也包括非政府 机构提供的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社 会福利”是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社会病态和社会问题的反义词。 (五)社会行政 社会行政是社会政策的前身或发源地;社会行政关注两个方面的实务:如何组织服务和如 何提供服务;政府、亲属、宗教团体、工作单位、市场和社会互助,都是社会福利制度分 析视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Midgley(梅志里)提: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政策的分析社会政策的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美国学者 Gilbert 和 Terrell(吉尔伯特和特雷尔)在社会福利政策导论 一书中提出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是“通过对复杂现象之基本要素的精挑细选和提炼来理 清客观事物的智识工具”换言之,分析框架是通过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政策的分析、筛选而 提炼出来的基本要素。Gilbert 和 Terrell 的分析框架是基于分析视角的,侧重于政策形成或 制定过程的分析。他们的分析框架有四个部分和三个维度构成。 四个部分:四个部分: (1)分配基础:社会分配的基础是什么,即向谁提供福利品; (2)分配内容:社会分配福利品的类型有哪些,即提供什么福利品; (3)提供策略:提供这些福利品的策略是什么,即如何来提供福利; (4)资金来源:为这些福利提供资金的方法是什么,即如何进行筹资。 同时,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别解读这四个部 三个维度:三个维度: (1)在各部分中,我们分别可以选择那些方案; (2)支持这些方案的价值观是什么; (3)支持这些方案的理论或假设是什么。 例: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穷人?例: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穷人? 帮助穷人 “当人们处于贫困时,我们要给予直接帮助” 上滴理论(逆流理论) 帮助富人 “我们不应该为人们提供直接帮助,但经济增长引起的就业增长能为他们提供 生活来源” 下滴理论 二、社会分配的基础:给谁提供福利或谁有资格获得福利 社会分配的基础就是指将社会福利品分配给特定社会人口或群体时所采用的不同原则 (一)普遍主义原则和选择性原则 普遍主义原则是指福利是人人可以享有的基本权利,如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年轻人的公共 教育。 选择性原则是指福利应根据个人需求(通常是通过家计调查)来决定的,如公共救助和公 共房屋。 (二)社会福利品的分配原则 Gilbert 和 Terrell 提出了四类社会分配的资格条件。 1.基于社会人口属性的则个条件,即根据个人身份(如老人、儿童等)来确定申领资格。 儿童津贴计划和“生果金” 2.基于社会经济贡献的资格条件。 (公平和功绩原则) 平权运动、优抚保障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3.基于专业诊断的资格条件,即由专家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差异性需求,并需要提供特 殊资源与服务。 针对身心残障者的社会政策项目 4.基于家计调查或资产调查的资格条件,即此类资格的条件是个人缺乏购买服务的能力, 并可能因此而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或社会所认可的基本生活标准。 英国的收入援助项目,美国的困难家庭临时救助、食物券、医疗救助,我国的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总和社会保障援助。 (三)分配原则的操作化和实际应用 社会属性原则 社会贡献或补偿原则 专家诊断区分原则 家计调查原则 谁有资格领取福利 VS 谁真正受益 1.那些符合服务条件的人可能没意识到他们具有资格。原因:社会政策项目的宣传力度不 够,或者外展工作不充分。 2.那些符合服务条件的人可能无法受益。原因:缘于福利提供者的挑客现象挑客现象。 3.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可能对它无动于衷。原因:因“污名效应”自动放弃福利。 三、社会分配的内容:提供何种类型的福利 (一)基本形式:现金和实物 实物与现金是社会分配内容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社会政策考点社会政策考点 四、提供策略:如何提供福利 社会福利的提供策略:Gilbert 和 Terrell 所定义的福利输送系统问题。输送系统是指在基层 社区背景下,服务提供者之间以及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组织安排。 服务提供策略 Gilbert 和 Terrell 提出,无论社会服务是由政府机构或私营机构提供,服务提供策略的重点 在于如何提高输送系统的一致性一致性和可及性可及性。 一致性一致性是指输送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任务分配、内部构成和职责划分相互协调统一。 可及性可及性是指案主获取服务的能力和可能性 五、筹资方式:如何进行筹资 资金来源:Gillbert 和 Terrell 认为,社会政策的财源主要包括三种基本途径:税收、志愿性 捐款和收费。从再分配功能的类型看,可以把税种分为两大类:累进税和累退税。累进税 是指那些税率由贫至富按比例提高的税种。即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 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纳税人的负 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 如,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 ,我国 无全额累进税制。 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一、福利文化:传统社会福利的历史积淀一、福利文化:传统社会福利的历史积淀 (一)传统的福利价值观 家庭责任观念 “反哺模式” “差序格局” “接力模式” “团体格局” 在中国,政府承担公共福利责任的思想和实践源远流长。 (二)传统的福利制度安排 1. 家庭和宗族是最主要的福利提供者。2. 地缘组织是指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如同 乡会。3. 志愿机构在福利领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同业工会 4. 政府政策对社会福利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救灾救济方面。 (三)中国的福利文化 中西方福利文化的三大基本差异: 1. 个体层面的差异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2. 社会和家庭分工层面的差异 家庭和宗族 社会项目 3.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层面的差异 有契约关系 无契约关系 具体而言,多元化福利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实行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 (2)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实行用者自付的原则,使得教育和医疗机构逐步变成独立经营的 实体,并允许或鼓励社会组织或私人投资建立医疗和教育机构。 (3)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出售公有住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公积金,建立以 市场化方式为主的住房制度。 (4)推行福利服务社会化。福利服务社会化是指将过去由政府包办的社会福利服务改为由 全社会共同兴办,以解决政府投入不足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 该阶段中国的社会政策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1.作为最主要的福利提供者,家庭功能正在逐渐削弱。 2.曾是大多数城乡居民赖以依靠的集体单位不是支离破碎(如公社或生产队) ,就是经济不 景气、风光不再(如国有企业) ,一些困难企业甚至连工资和养老金等都难以支付。 3.政府坚持经济增长和提升效率为上的发展战略,且由于社会政策拖累经济发展的成见, 对社会政策的关注和投入弱化。 4.市场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房和服务方面。 (三)农村社会政策:扶贫工作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福利的基本缺失 消除农村绝对贫困 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出于停滞和倒退的局面,国家未对其提出政策指导和规范,更购物相 应的财政支持。 (四)城市社会政策:贫困问题的再现和福利安排的缺口 原因:社会分配制度的缺陷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社会政策不完善、福利安排存在缺口 福利安排的缺口是指社会需求和福利供给之间的差距,福利安排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社会需求。 四、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新世纪以来 (一)社会问题的凸现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二)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 (三)城市社会改革的完善:低保制度的跳跃式发展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低保制度” )是)是“由政府出面对贫困人口按当地最由政府出面对贫困人口按当地最 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 (四)农村社会政策的复苏:“三农”问题提上政策议程 “多予、少取、放活” 从社会政策角度,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大对农村的社会投入,促进农村社会保 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继续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 (2)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和教育救助制度。 (4)在养老方面,中央建立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5) “第四农问题”的农民工问题。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社会福利服务政策 一、何谓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是指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或社会机构为满足市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 社会需求而建立的非现金形式的社会福利项目。 (1)社会福利服务的对象是市民个人或家庭,而非社会总体。 (2)社会福利服务的给付形式是非现金或实物,如生活照料、家庭调解、文化娱乐、心理 辅导等。 (3)在提供方式上,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志愿机构、社区组 织;既可以是公营的,也可以是民营的;既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收费的。 (4)在筹资方式上,社会福利服务的资金来源一般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和个人付费 为辅。 (一)何谓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是指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或社会机构为满足市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 社会需求而建立的非现金形式的社会福利项目。 (1)社会福利服务的对象是市民个人或家庭,而非社会总体。 社会政策考点社会政策考点 (2)社会福利服务的给付形式是非现金或实物,如生活照料、家庭调解、文化娱乐、心理 辅导等。 (3)在提供方式上,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志愿机构、社区组 织;既可以是公营的,也可以是民营的;既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收费的。 (4)在筹资方式上,社会福利服务的资金来源一般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和个人付费 为辅。 儿童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国家为儿童提供教育、计划免疫等社会服务,特别是为残疾儿 童、孤儿和弃婴等处在特殊困境下的儿童提供福利项目、设施和服务,保障其生活、康复 和教育。 1、对孤儿进行收养,并使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对那些可以康复的残疾儿童实施治疗和康复,使其减轻残疾程度,回归社会; 3、使各类残疾儿童受到足够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使之做出对社会有益的 贡献。 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指国家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生 活照料等服务,其重点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采取临时救济和集中供养以及兴办残疾人 福利安养机构等福利措施对残疾人提供特别照顾。 我国主要的社会福利服务类型 (一)老年社会服务 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的内容: (1)生活照料服务 (2)医疗、康复和保健服务 (3)文体娱乐、教育和参与社会服务 (4)维权服务 在我国内地,城市地区老年院舍主要包括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院老人院、老 年护理院,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农村地区老年院舍主要是敬 老院。 社区照顾 连续照顾 (二)残障社会服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残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诠释: 缺陷:心理、生理或机能上的某种组织或功能的丧失或异常 残疾:身体或精神上的,局部器官或功能 障碍:由于缺陷而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功能性限制 (1)康复服务(治疗性康复服务和社区性康复服务) (2)教育培训服务 (3)就业服务(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个体就业) (4)社会参与和维权服务 首先,为残障人士参加文化体育生活提供服务和便利 其次,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 再次,广泛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预防和早期干预原则:“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核 心” (四)社区司法服务 (1)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 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 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 规定,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 刑的;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包括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 儿的妇女和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被裁定假释的;5、被 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2)戒毒服务 (3)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 从微观层面(家庭)来看,社会工作者要面对案主个人及其家庭的各种多元性和发展 性的需求,关注个案,着重发挥辅导者的角色。 从中观层面(社区)来看,社会工作者要担任社区资源开发者、协调者及整合者的角 色 从宏观层面(政策) ,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和立法等事务,为各类案主特 别是弱势案主争取权益。案主自决、社区导向、复权增权是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趋向,这 样做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服务之自由、平等、公平和尊重的哲学基础。 二、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才是社会政策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人口因素1.人口总量制约社会政策发展步伐。2.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将导致 社会福利需求大量增加。3.人口快速城市化将产生新需求。 (三)社会因素 首先,家庭变迁对社会政策产生多重影响。 其次,社区发展状况也会影响社会政策。 再次,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政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主体。 (四)政治因素 首先,党和政府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思想。其次,可能影响未来社会稳 定的不安定因素:三农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和住房问题。 三、中国社会政策的未来 (1)在政策目标上,公平原则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主导社会政策的制定。 (2)在政策内容上,民生问题将继续受到关注。 (3)在政策手段上,福利多元化的策略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4)在政策管理上,在继续实施地方分权的基础上中央可能适当集权。 总之,在可见的未来,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以民生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 政策发展将呈现较快的势头,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有学者提出我国社会政策时代的 到来。 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政策 (一)何谓医疗卫生政策 政府为提升国民健康而采用的医疗服务政策,即直接与医疗服务有关的政策。 医疗卫生政策VS其他政策: 1.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在医疗卫生政策的形成和执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由于医疗提供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个体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优劣很难分清,因此, 学长们对应用其他领域的模型来分析医疗领域的问题提出质疑 3.由于医疗领域的决策常常涉及生死攸关的问题,大家对医疗卫生政策有着特殊关注 (二)医疗卫生政策的模式 1.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模式:英国、美国政府动用国家财政支出,通过直接举办医疗机 构或购买私人医疗服务的方式对一些弱势人群提供医疗服务。 2.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德国:国家采取社会保险的形式,通过分摊风险的机制和社 会互助的原则,将少数社会成员随机产生的各种疾病风险分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医疗 保障制度。 强制性 互济性 补偿性 3.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比较典型的福利国家医疗制度模式。福利健康是每个 社会政策考点社会政策考点 公民的权利,国家有义务向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英国的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政府以税收或缴费的方式筹集资金,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和专项基金的 形式向医疗机构提供资金,由医疗机构向国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包括预防健康照顾、 疾病诊治和护理康复等一揽子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障制度。 4.市场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其他医疗制度的补充 5.个人储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新加坡依据法律规定,强制地要求雇主、雇员缴费,建 立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的医疗储蓄账户,用以支付日后家庭成员患病所需要的医疗费用的 医疗保障制度。强调个人进行自我保障的责任,政府的主要责任是组织建立个人储蓄医疗保 障制度,并对医疗机构给予一定补贴. 中国医疗制度 1.城镇公费医疗制度:指国家针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实行免费的疾病预 防和治疗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2010年年公费医疗改革将全面施行。北京市各区县所属机 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年内将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涉及45万人。 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主要将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就医不方便;二是各区县间公费医疗 人员待遇差距。公费医疗改革实施后,相关人员也将纳入到社保卡发放范畴,和基本医保 参保人员一样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2.农村医疗体制改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 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中国教育政策中国教育政策 (一)古代和近代的教育政策 壬戌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的里程碑,是我国现代教育成长的标志。 精英教育 VS 大众教育 1、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政策 大学扩招政策 从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学校到办好每所学校 选拔方式选拔方式:精英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智力、强调基础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 同龄人的比例很小比例很小;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大众教育,或者叫普及教育,强调的是通识通识,精英教育更强调研究能力研究能力。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分析 (一)教育经费的多元化 1、国家财政拨款、国家财政拨款:与其他国家的支出机构相比,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明显偏小 2、学杂费,、学杂费,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学和普通高中 3、民办教育的复兴、民办教育的复兴 4、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的比重逐渐下降、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的比重逐渐下降 (二)教育事业的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指将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对市场需求的回应而对其进行教育产业化是指将教育服务作为一种对市场需求的回应而对其进行“经营经营”以达到营以达到营 利之目的的行为和做法。利之目的的行为和做法。 (三)教育对象的大众化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精英化路线是指以培养尖子或精英为目的,将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或地区的做法;精英化路线是指以培养尖子或精英为目的,将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或地区的做法; 大众化路线以市民大众提供教育服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目的,教育资源分配采用均衡大众化路线以市民大众提供教育服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目的,教育资源分配采用均衡 化原则。化原则。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提出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及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及到 2010 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大众化 路线。1999 年末,全国各地实施重点学校制度改革,国家教委宣布今后在义务教育阶段不 设立重点学校 2002 年,教育部将均衡发展作为今后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发展方针。 1、区域之间均衡发展 2、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3、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四)教育行政的地方化:中央集权制 地方分权制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教育政策和社会工作教育政策和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领域中一种专业服务,经由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领域中一种专业服务,经由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协助学生建立其与学校协助学生建立其与学校家庭家庭社区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应对现在与未来的生活。社区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应对现在与未来的生活。 主要目标: 补救学校教育体制缺失、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提供全人性的服务和适应现代 社会的需要。 微观层面:微观层面:面对学生案主的发展性需求,同时兼顾家庭需求,协助案主化解成长中的 问题,如行为偏差或学习困难等。辅导者、教育者,利用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方法提供服 务 中观(学校和社区)层面:中观(学校和社区)层面: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政策制定,参与社区发展,协调社区 与学校的关系,利用社区资源来帮助有需求的学生。管理者、整合者和资源开发者 宏观层面:宏观层面: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和立法等事务,致力于为所有人群争取公平的教育机 会, 倡导者、政策发展者 住住 房房 政政 策策 一、住房政策概述一、住房政策概述 住房和住房问题住房和住房问题:住房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住房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意义。 住房自然属性 不可移动性 社会地位 社会问题 投资工具 住房需求指一定人口、家庭结构和年龄分布的群体所必需的符合公认最低标准的住房数量。住房需求指一定人口、家庭结构和年龄分布的群体所必需的符合公认最低标准的住房数量。 数量和质量两个住房需求基本方面的满足状况。数量和质量两个住房需求基本方面的满足状况。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可以采取三种保障方式,即规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可以采取三种保障方式,即 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并且应当以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并且应当以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 减为辅。减为辅。 (1)租赁住房补贴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由其到)租赁住房补贴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由其到 市场上租赁住房。市场上租赁住房。 (2)实物配租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直接提供住房, 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并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 (3)租金核减是指产权单位按照当地市、县人民政府)租金核减是指产权单位按照当地市、县人民政府 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 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与审核程序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与审核程序 社会政策考点社会政策考点 1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住房的条件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住房的条件 (1)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 (2)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 (3)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 1 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 (4)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5)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2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与审核程序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申请与审核程序 (1)提出申请。)提出申请。 (2)受理机关决定是否受理。)受理机关决定是否受理。 (3)审核小组进行审核并公示及登记。)审核小组进行审核并公示及登记。 三、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年度复核与退出三、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年度复核与退出 1 关于年度复核关于年度复核 2 关于退出关于退出 (1)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 (2)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 (3)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 的住房标准的。的住房标准的。 (4)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5)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6)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 包括经济适用房、公积金制度在内的鼓励住房自有政策 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存;职工在买房时,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还可以申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存;职工在买房时,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还可以申 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其利率低于商业贷款利率。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其利率低于商业贷款利率。 住房政策的主导思想: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落实经济适用住房、住房政策的主导思想: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落实经济适用住房、 廉租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城市就住宅城区的整治改造、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廉租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城市就住宅城区的整治改造、规范和发展物业管理。 四、住房政策和社会工作 首先,住房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因而是社会工作不可忽视的领域。无家可归者,包,住房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因而是社会工作不可忽视的领域。无家可归者,包 括那些露宿街头以天地为家者,和住房困难者。括那些露宿街头以天地为家者,和住房困难者。其次,住房问题和社区工作密切相关,特,住房问题和社区工作密切相关,特 别是低收入住宅区。唤起社区意识,促成社区自助,训练当地人才,配合政府援助。别是低收入住宅区。唤起社区意识,促成社区自助,训练当地人才,配合政府援助。需求 诊断者 福利提供者 能力充实者 制度倡导者 重点对象:重点对象:城市地区的经济住房双困户,棚户区居民 农村危房户 生活无着流浪乞 讨人员,流浪儿童 社 会 保 障 政 策 一、社会保障政策概述 (一)何谓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指由政府提供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水平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现金为主的社会 保险、社会救助以及社会津贴。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要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类型 1.社会保险:当今世界各国覆盖人数最多和支出最大的社会保障项目。指以劳动者为指以劳动者为 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 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利和义务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和雇佣单位等共同供款和保障政策,它强调受保障者权利和义务相结合,采取的是受益者和雇佣单位等共同供款和 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资格条件:就业和缴费 给付内容:保险金,额度和供款挂钩 提供方式: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社会保险机构 筹资方式:企业和雇员供款为主,国家补贴为辅 2.社会救助:是一项历史最悠久、类型最复杂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指以家计调查为指以家计调查为 基础,以现金或实物为支付形式,通过资格条件审查将给付定位于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或基础,以现金或实物为支付形式,通过资格条件审查将给付定位于那些处于低收入阶层或 低于类似收入门槛线的个人或家庭的援助。低于类似收入门槛线的个人或家庭的援助。资格条件:家计调查或需求评估,面向贫困家 庭;给付内容:救助金,额度取决于家庭规模和收入或实物;提供方式:社会保障部门或 社会保险机构;筹资方式:国家拨款 3.社会津贴:是一种发展历史较短、覆盖程度较低的社会保障项目。指在不考虑就业指在不考虑就业 和家庭资产的情况下,向某些特定类别的公民提供和家庭资产的情况下,向某些特定类别的公民提供 等额现金给付的普遍性项目。等额现金给付的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