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_第1页
略论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_第2页
略论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_第3页
略论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论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txt43 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 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 没有尽头的路。44 成功的门往往虚掩着,只要你勇敢去推,它就会豁然洞开。略论先秦道 家的万物生成理论 万物生成一直是先秦道家极为关注的一个论题,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道家通过解释万 物生成来说明“道”的种种特质,万物生成过程构成了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最佳注脚,并 且以此提供一个天道运行的模式供人们效法。 我们认为, 老子已经构造了万物生成的基本理论框架,但由于老子语言简古抽 象,因此我们还需借助庄子和列子的相关言论对其进行补充,以便完整地理解万物 生成理论。实际上,先秦道家的万物生成理论也是按照这一顺序而建立起来的,即老子 建其“筋骨” , 庄子 、 列子充之以“血肉” 。 我们首先分析老子所建立的万物生成的基本框架。 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地之间,其犹橐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以“道”为起点,经历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从无到有、 由少至多的过程,所谓“从无到有”指的是从无形到有形, “由少至多”则揭示了万物生成 是一个动态过程,正是由于天地之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才使得万物生生不息。那么我 们要解释的就是无形如何到有形,天地间又为何会呈现出动态的过程。 我们之所以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的“无”理解为“无形” ,是借助了 庄子的“有伦生于无形”的观点,这样“有生于无”就为我们提供了万物生成的顺序, 即无形有形万物,而以无形状态存在的有三种:一是“道” ,二是“气” ,三是空间。 对此,我们将分别论述。 一 “道” “道”是无形的,对于这一点, 老子第十四章和庄子-大宗师都说得十分清楚: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触之不得其体,可见“无形” 、 “无声” 、 “无体”都是 “道”的特征,而“无物”则限定了“道”绝不是物质性的存在,但人们确实能感受“道” 在发挥作用,因此老子说:“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庄子也说:“夫道,有情有信。 ” 从这一角度说, “道”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老子必须勉强地形容“道” ,正是基于此, 才称之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我们认为, “道”就是普遍规律,规律是无形的,但人们 确实能感知规律发挥着作用,因此规律就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 那么“道”在万物生成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呢?首先, “道”是万物生成的前提和起点, 这一前提是绝对的,对此庄子?大宗师这样解释“道”: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 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作为生物的绝对前提,不像其他的有形之物会有生灭的变化,所以说它“自本自 根” , “道”先于鬼神、天地就已经存在了,并且永恒存在。作为非物质性的生物前提决定了 所谓“道生万物”不可能直接地生出有形的万物,但万物都有其自身具体的规律和特性,这 些具体规律和特性正是“道”赋予并且规定的。因此, “道生万物”正是从“道”赋予万物 各自的规定性这个层面上来说的,并且是在万物尚未有具体形态时就已经赋予了,也正是基 于这个意义,我们说“道”是万物生成的前提和起点。 其次, “道”在万物产生之后,支配着万物的运行。这是因为万物尚未有形之时, “道” 就规定了其具体特性,这一“先天”因素决定了万物在从生到死整个动态过程中都被“道” 所支配。需要注意的是, “道”作为支配者是静态的、不动的,作为受支配的对象万物 是在不断运动的,对此,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 这里的“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就是形容“道”的寂静状态,至于“周行而不殆”并非 指“道”本身在运动变化,而是指在“道”的支配作用下,万物呈现出运动变化的状态。而 “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就是说万物在“道”的作用下,会运动发展,发展下去就会走 向极盛,走向极盛后又要返过来回到原处, 老子第十六章也说明了这一点: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 日明。 万物生成之后虽然纷纷芸芸,动态十足,但最终都会回到出发点,复归于虚静状态,即 死亡状态。而死亡状态并非意味着停滞不前,因为“道”始终发挥着作用,一物死亡回归于 静态,必然会有新的物产生,重新呈现出动态,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 “反者道之动”也证明了“道”支使万物由静而动,由动复静,如此循环往复,万物生生不 息。 由此可见, “道”本身是无形的、寂静不动的,故老子称之为“虚静” ,但它却支配着万 物的生成、发展、死亡,正是万物循环往复地运动,使天地间构成一个动态系统,静态之 “道”支配动态的天地系统恰好证明了“道”无为而无不为的本质特征以及“静为躁君”的 正确性。正是因为如此,老子才极力地推崇“虚静” 、 “无为” ,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和 “为无为,事无事” 。 二 “气” 我们之所以将“气”纳入到万物生成的范围,是因为老子在谈到万物生成时提到了“冲 气以为和” ,但并未对“气”进行详细解释,直到庄子才对“气”有了详细的论述: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 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由上可知,先产生了“气” ,接着“气”的运动变化使物有了具体形态,有形就有了生 命,而生命又会走向死亡,就如同四季变化,循环不已。从“气变而有形”来看, “气”是 从无到有的中间纽带,它介乎“无”与“有”之间。 我们认为“气”就是构成有形之物的细微物质颗粒,即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中的“物” 。 “道”规定了万物具体特性,但“道”毕竟是非物质性的, 而要形成有形之物,必须要有物质性因素的参与,这就是“气” 。 “气”是物质颗粒,自然具 有物质性,因此老子称之为“物” ;但由于它极其细微,以致于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因此 老子就将“气”纳入到无形的范畴。由于“气”是一种物质性存在,但人们肉眼看不见,所 以我们说“气”介乎“无”与“有”之间。 由于“道”本身是静态的,而它却支配着万物的运行,从本质上说应当是“道”通过 “气”来支配万物的运行。对此,我们可以看庄子和列子中的相关论述: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 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 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人的生成就是“气”的聚合,而“阴阳者,气之大者也” ,具体来说,应当是阴阳之气 的聚合,而死亡就是阴阳之气的离散,人的生死对应于阴阳二气的聚散。又“通天下一气耳” ,万物均由“气”构成,人是万物之一,既然“气”的聚散对应于人的生死,自然万物的生 灭也对应于“气”的聚散。由“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可知, “气”的聚散运 动是循环不断的,因此我们说,万物的生成、运行本质上是“气”的循环运动。 综上所述, “气”在万物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就是赋予万物具体形态,并且使“道”通过 “气”的运动支配万物的运行。正是由于“气”的不断聚散、离合才使得天地间成为一个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母体。 三 空间 任何有形的生命都需要孕育它的母体,而“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孕育万物的母体 就是“天地之间”这一巨大空间。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天地之间”而非“天地” ,是因为先 秦道家认为万物生成于天地之间,而天地之间属于“空间”的范畴,空间具有“无形”的特 质;而对于天地,道家认为:“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 ”即认为其属于 “物质”的范畴,物质具有“有”的特质。由于“有无相生” ,即物质和空间同时相对立而 产生,因此,我们将分别论述“天地之间”和“天地” 。 首先看“天地之间”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箭乎。 ”他将天地之间这一巨大空间 形容为“橐箭” ,即古人冶炼金属时用来鼓风吹火的器具,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风箱,庄子 则称之为“大炉” ,即冶炼金属所用的熔炉,不管是“橐箭”还是“大炉” ,二者都有一个共 同之处,就是中空,正是这个巨大空间产生并且包容万物,对此,老子感慨道: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玄妙的母体,这一母体永远存在,它的神奇作用永不消失,因此万 物不断从中间诞生。万物不仅从天地之间诞生,而且生存、活动于天地之间,最终还要消亡 于天地之间。庄子在解释人的生死时说: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瞰暾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就是“气”的聚散,无论“气”是聚合还是离散的形态,始终脱离 不了天地这个大空间,因此他说人的死亡就如同安睡于天地这一“巨室”之内,以此推之, 万物的生灭变化何曾离开过天地这一巨大空间呢? 其次,我们看与“天地之间”相对立存在的“天地” 。庄子说:“是故天地者,形之大 者也。 ”可见, “天地”是有形之物中最大者,同时也说明了“天地”属物质性范畴,那么天 地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 列子?天瑞解释说: 虹蜿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 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 “天”具体包含了虹蜕、云雾、风雨、四时,而这些均由“气”而成, “地”包含了山 岳、河海、金石、火木这些具体内容,二者相比较, “天”比较接近无形的状态,因为虹蚬、 云雾、风雨、四时没有固定的形态,而“地”则呈现出较为固定的形态,因此“天”是“积 气”而成, “地”是“积形”而成。虽然“天”没有固定的形态,比较类似无形状态,但 “天”毕竟由“气”组成, “气”的物质性决定“天地”仍然属于物质性,正是由于有了 “天地”这一物质性存在,才使得“天地之间”作为空间而存在,二者相互依存。因此讨论 “天地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与之同时产生的“天地”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万物生成的基本因素包含了:作为万物生成绝对前提的非物质性 存在“道” ,使万物成形的物质性因素“气” ,生成并容纳万物的母体性因素 “天地之间” ,这三者均具备“无形”的特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老子才说:“有生于无。 ”可以说,先秦道家正是通过构造万物生成理论,赋予了“道” 、 “气” 、 “天地”这些重要概 念最基本的特质,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效法的对象,如提倡效法“道”的虚静、无为;“欲静 则平气”和“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则强调养“气”的重要性,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 说明君主治国要效法天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道” 、 “气” 、 “天地”三者也有本末之分。我们认为,这三者的重 要性是依次降低的。这是因为庄子说:“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 也;道者为之公。 ”即认为天地、阴阳之气都在“道”的统御之下,且从万物生成的顺序来 看, “道”先天地而生,且虚静不动,故应属于第一性因素;“气”属于物质性因素,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