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管理-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ppt 59页)_第1页
物料管理-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ppt 59页)_第2页
物料管理-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ppt 59页)_第3页
物料管理-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ppt 59页)_第4页
物料管理-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ppt 5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MT 物料损耗 原因和解决方法 编写:樊振菊 校对:游常凤 日期:2009年3月 1、安装物料时撕料带太长、压料太多造成物料遗失损耗;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装料时保留两三个空位,压料至料 窗看到物料OK,这样可检查FEEDER齿轮位置、卷带张力 。 2、FEEDER安装后TABLE上有杂物造成不到位、晃动取 不到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装FEEDER时检查机器TABLE和 FEEDER 底座是否有杂物,转拉时清洁机器TABLE。 3、物料盘未安装到FEEDER上造成卡盘、FEEDER TAPE 浮高抛料;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操作员换料时必须将料盘装到 FEEDER上。 人 为 因 素 1 4、未及时清除卷料带造成张力改变、不卷带、送料不良、 FEEDER TAPE浮高抛料;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操作员换料时必须将卷带清除干净 5、放反板、跳错板、擦板等造成损耗;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操作员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在指导书 上标示拼板位置、进板方向和注意事项。 6、看错料站位、P/N造成错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核对物料P/N和机器报警显示、排料 表站位。 人 为 因 素 1 7、物料数量错误、多出PCBA、物料误作料盘丢失; 解决方法:要求物料员进出生产线所有物料、PCBA必须 清点数量和登记当班核对生产数量和拉存数量。 8、所编辑的程序中包装参数设置不对,所用送料次数与包 装PITCH 不符造成抛料; 解决方法:根据物料包装修改PACKED DATA。 人 为 因 素 1 9、所编辑的程序中贴装位置与站位设置错误造成错料; 解决方法:做程序时核对BOM和图纸,贴出首检板要重新 确认核对BOM和图纸。 10、生产过程中FEEDER、NOZZLE、物料原因抛料技术 员未及时跟进抛 料、 数据造成大量抛料; 解决方法:要求跟线技术员必须实时监控机器运行状况, 机器报警时必 须现场处理观察。每小时抛料报表必须技 术员签名确认并 写改善措施,有签名确认两小时未处理的 必须要解析原因并上报助理工程师处理。 人 为 因 素 人 为 因 素 11、未扣好Feeder盖,未检查Feeder便上料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按WI要求作业,安装前后都检查 FEEDER。技术员和管理检查确认。 12、FEEDER随便叠放造成变形、FEEDER STOPPER 随便拆卸乱放;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FEEDER必须放置在FEEDER 车上严禁叠放、乱放,跟线严禁乱拆FEEDER配件。 13、不良FEEDER未及时送维修重复使用造成抛料;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送 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 机 器 因 素 1、吸嘴变形,堵塞,破损、真空气压不足,漏气,造成吸 料不起 ,取料不正,识别通不过而抛料。 解决方法:要求技术员必须每天点检设备,测试NOZZLE 中心, 清洗吸嘴,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 2、弹簧张力不够、吸嘴与HOLD不协调上下不顺造成取料 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3、HOLD/SHAFT或PISTON变形、吸嘴弯曲、吸嘴磨损变 短造成取料不 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机 器 因 素 4、取料不在料的中心位置,取料高度不正确(一般以碰到 零件后下 压0.05MM为准)而造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 移,识别时跟对应 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识别系统当做无效 料抛弃;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校正机 器原点。 5、真空阀、真空过滤芯脏、有异物堵塞真空气管通道不顺 畅,吸着时瞬间真空不够设备的运行速度造成取料不良; 解决方法:要求技术员必须每天清洗吸嘴,按计划定期保 养设 备。 机 器 因 素 6、机器定位不水平震动大、机器与FEEDER共振造成取料 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设备水平固定支撑 螺母。 7、丝杆、轴承磨损松动造成运行时震动、行程改变而取料 不良; 解决方法:严禁用风枪吹机器内部,防止灰尘、杂物、元 件粘 附在丝杆上。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 配件。 机 器 因 素 8、马达轴承磨损、读码器和放大器老化造成机器原点 改变、运行数据不精确而取料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 件,校正机器原点。 9、视觉、雷射镜头、吸嘴反光纸不清洁,有杂物干扰 相机识别造成处理不良; 解决方法:要求技术员必须每天点检设备,测试 NOZZLE中 心,清洗吸嘴,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 机 器 因 素 10、识别光源选择不当、灯管老化发光强度、灰度不够 造成处理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测试相机的辉度和灯管 的亮 度,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11、反光棱镜老化积炭、磨损刮花造成处理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12、气压不足,真空有泄漏造成气压不足而取料不起或 取起之后在 去贴的途中掉落;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机 器 因 素 13、供料器压盖变形、弹簧张力不够造成料带没有卡在 供料器的棘齿 轮上、不卷带抛料;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 送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14、相机松动、老化造成识别不良抛料;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 机 器 因 素 15、供料器棘齿轮、驱动爪、定位爪磨损、电气不良 、送料马达不良 造成供料器进料不畅取料不到或不良而 抛料;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 送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检查和更换易损配 16、机器供料平台磨损造成FEEDER安装后松动而取料 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 物 料 原 因 1、元件污脏、破损、来料不规则,引脚氧化等不 合格产品造 成识别不良 。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2、元件磁化、元件包装太紧,料框对元件磨擦力 太大造成吸 不起来。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3、元件尺寸或封装尺寸、间距、方向不一至造成 取料不良、 识别不良。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来 料时必须 检查同一P/N物料的包装和本体形状。 物 料 原 因 、元件磁化、料带粘性太强,卷带时料粘附在料 带上。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元件可吸着面太小造成取料不良。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降低机 器运行速 度。 、盛放元件的料孔径太大,元件尺寸与包装尺寸 不符造成送料时侧 立、翻件、位置不正而取料不良 。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物 料 原 因 、料带送料孔与料孔误差大,换料后吸取位置发生变 化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卷料带张力不一至,过软易拉长不卷带;过脆易拉 断取不到料。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来料包装不规范、散装无法用机器贴装。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方 法 1、用错不同包装型号FEEDER,纸带用凹槽、胶带用平 槽造成取不到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识别物料包装与FEEDER的选择 。 2、用错不同规格FEEDER,0603物料用0802FEEDRE 、0402物料用0804FEEDER、0603物料用1.3MM料盖 、 0402物料用1.0MM料盖、 0805物料用1.0MM料盖 、调错FEEDERPITCH造成取不到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识别物料本体大小、形状与 FEEDER料盖选择。 方 法 3、人员不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定期考核 操作 技能,管理监督评核。 4、接料不良、料带折弯、卷料带张力太紧、料带孔对不 上齿轮造成取料不良;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培训考核 操作技能,管理监督评核。 方 法 5、卷料带张力不够,不按标准安装卷料带造成不卷带;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培训考核操 作技能,管理监督评核。 6、物料安装后有空位造成取不到料;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培训考核操 作技能,管理监督评核。 环 境 1、车间温度高、湿度不够造成物料干燥产生灰尘、静 电。 解决方法:实时监控车间温湿度,增加空调和加湿机 。 2、车间、仓库湿度高,物料吸收空气中水份造成取料 不良 解决方法:实时监控车间、货仓温湿度,增加空调和 通风设备。 环 境 3、车间密封性不好,防尘设施差,灰尘太多造成机器 容易脏污、真空阻塞。 解决方法:严禁使用风枪吹机器电器设施、物料,车 间门口增加 地毯除尘。 4、装料台、FEEDER车不够造成装料不标准、 FEEDER损坏变形。 解决方法:增加装料台、FEEDER车,严格按WI要求 作业。 FEEDER 的使用与上料 lFeeder的認 lFeeder的辨認与選擇 lFeeder規格明 lFeeder的檢查”C60”表示CP6机 “0804.PC80”:0804表示可用帶寬為 8mm,與之間的距离為4mm, ”P”表示包裝為紙帶;”C80”表示CP8机. XX XX. X X 可用帶寬 物間距 膠帶或紙帶 E 表示膠帶 P 表示紙帶 機器 “2412.EXP2”:2412表示可用帶寬 為24mm,與之間的距离為12mm, ”E”表示包裝為膠帶;”XP2”表示 XP242或XP241机. 紙帶/膠帶Feeder 的辨認与選擇方法 Feeder有凹槽適用于膠帶Feeder水平無凹槽適用于紙帶 Feeder寬度的辨認与選擇方法 根據帶寬選擇Feeder寬 : 用帶檢測feeder的寬,判斷所需Feeder 將帶上的傳動孔對準feeder上的傳動,帶 另一邊與平齊則可.(考下圖) 一般情況下帶寬分為 8mm,12mm,16mm.24mm 32mm.44mm,52mm. 將帶上的傳動孔對準feeder上的傳動 另一邊與平齊 4mm mm 當可用帶寬為8mm時, 物間 距為4mm,應選擇0804之Feeder 首先要根據物在帶中的位置關系 判定feeder的送料間距,料帶上 的孔與 孔之間的距离固定為 4mm,確定料帶間距時,取個 相鄰物料的中心點看其跨越幾 段孔的距离:如果两相鄰物之 間跨越1段孔,則其間距為4mm; 如果相鄰物料之間跨越2段 孔,則其間距為8mm;如两相鄰 物料的中心點之間跨越3段孔, 則其 間距為12mm;如相鄰物 料的中心點之間 跨越1/2段孔, 距則其間距為2mm. mm 16mm 16mm 32mm 16mm 12mm 16121612料帶料帶 32163216 料帶料帶 44mm 12mm 44124412料帶料帶 1個齒輪間距=4mm 0804以上規格feeder單向輪間距固定為 4mm,模擬上料動作,用手將Feeder壓杆往 下壓到底,然后鬆開,觀查齒輪Stopper跨越 單向輪齒輪個數來確定此Feeder是否與選 擇物料相匹配. 跨越1個齒輪則為xx04之Feeder;如 0804,1204跨越2個齒輪則為xx08之 Feeder;如1208.1608跨越3個齒輪則為 xx12之Feeder;如1212,1612跨越4個齒 則為xx16之Feeder;如2412,3216 注:0802feeder單向間距固定為2mm 齒STOPPER 問題點圖示位置不良後果判定方 法 考核方法嚴重指數 Feeder彈 簧 斷裂/變形 1不卷帶目視隨機抽查1 Feeder彈簧 錯位/變形 2不卷帶目視隨機抽查1 12 FeederFeeder的檢查的檢查如元件料带送过头,请按下后退按 钮使其返回. 3.按下原点调整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 视第1个元件满足图一中所示的条件时停止 元件料带前进. 备注: Feeder操作面板上的LED灯 PWR(绿色):电源接通时将一直点亮 ERR(红色):料带送料不良时点亮 正确 吸 取 点 送料间 距设定 开关 图一图二 前进 按钮 后退 按钮 原点 调整 按钮 LED灯 正确的上料位置 NXT W12 Feeder 吸取 位置 送料间 距设定 开关 图二 前进 按钮 后退 按钮 原点 调整 按钮 LED灯 第1 个元 件 正确 图一 说明: 1.根据元件料带的具体情况设定送料间距(设定 开关如图二中标示) 宽度大于12mm的Feeder间距可从4mm至 60mm以4mm为间隔来进行设定. 2.按下前进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个元 件,到接近吸取点时放开按钮,停止元件料带前进;如 元件料带送过头,请按下后退按钮使其返回. 3.按下原点调整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 个元件满足图一中所示的条件时停止元件料带前进 . 备注: Feeder操作面板上的LED灯 PWR(绿色):电源接通时将一直点亮 ERR(红色):料带送料不良时点亮 说明: 1.根据元件料带的具体情况设定送料间距(设 定开关如图二中标示) 宽度大于12mm的Feeder间距可从4mm至 60mm以4mm为间隔来进行设定. 2.按下前进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个 元件,到接近吸取点时放开按钮,停止元件料带前 进;如元件料带送过头,请按下后退按钮使其返回. 3.按下原点调整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 1个元件满足图一中所示的条件时停止元件料带 前进. 备注: Feeder操作面板上的LED灯 PWR(绿色):电源接通时将一直点亮 ERR(红色):料带送料不良时点亮 正确的上料位置 NXT W32 Feeder 送料间 距设定 开关 LED灯 图二 前进 按钮 后退 按钮 原点 调整 按钮 吸取 位置 第1 个元 件 图一 正确 正确的上料位置QP3 W12 Feeder LED灯 送料间 距设定 开关 图二 后退 按钮 原点 调整 按钮 前进 按钮 说明: 1.根据元件料带的具体情况设定送料间距(设定 开关如图二中标示) 宽度大于12mm的Feeder间距可从4mm至 60mm以4mm为间隔来进行设定. 2.按下前进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个元 件,到接近吸取点时放开按钮,停止元件料带前进;如 元件料带送过头,请按下后退按钮使其返回. 3.按下原点调整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 个元件满足图一中所示的条件时停止元件料带前进 . 备注: Feeder操作面板上的LED灯 PWR(绿色):电源接通时将一直点亮 ERR(红色):料带送料不良时点亮 吸取 位置 第一 个元 件 图一 正确的上料位置 QP3 W44 Feeder 图二 后退 按钮 原点 调整 按钮 前进 按钮 LED 灯 送料间 距设定 开关 图一 吸取 位置 第1个 元件 说明: 1.根据元件料带的具体情况设定送料间距(设定 开关如图二中标示) 宽度大于12mm的Feeder间距可从4mm至60mm 以4mm为间隔来进行设定. 2.按下前进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个元 件,到接近吸取点时放开按钮,停止元件料带前进;如 元件料带送过头,请按下后退按钮使其返回. 3.按下原点调整按钮,使元件料带前进,目视第1 个元件满足图一中所示的条件时停止元件料带前进 . 备注: Feeder操作面板上的LED灯 PWR(绿色):电源接通时将一直点亮 ERR(红色):料带送料不良时点亮 正确的上料位置 NXT Tray Feeder 1.将Tray 盘平送进M-Tray中,注意Tray盘方向,IC安装在供料仓中每层只能放置一盘( 如图一). 2.安装时注意检查确认方向(如图二). 3.散装IC必须顺序从右上角横向放置 图一 IC极性点 朝右下角 IC托盘缺角朝右下角 图二 正确的上料位置 QP3 Tray Feeder IC托盘缺角 朝左下角 IC极性点朝左下角 固定磁铁块 固定磁铁块 1. 上IC时,IC盘靠左上角摆放,每层最多可摆放4盘(如图一). 2. 磁铁固定块把IC盘位置锁定,IC与IC盘的正确方向如图一.二所示 3. 散装的IC必须顺序从右下角纵向放置. 图一 图二 正确的上料位置 XP2 Tray Feeder IC托盘缺角 朝右下角 磁铁 位置 图一 IC极性点 朝右下角 IC托盘缺角朝右下角 图二 箭头指向 位置 箭头指向 位置 图三 1.打开MTU安全门,将托盘保护拉手由位置拉到位置 (如图三) 2.拉出空托盘, 在同一托盘内靠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叠 放两盘IC,注意IC及Tray盘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