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31821.doc_第1页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31821.doc_第2页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31821.doc_第3页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31821.doc_第4页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3182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陆川猪二元、三元杂交组合商品猪生产性能对比 摘要 陆川猪是我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具有骨细、皮薄、肉质细嫩、脆而不腻、口感好、味鲜甜滑,产仔多,耐粗饲料,母性好,杂交效果显著等优点。该地方品种由于生长慢、耗料高、饲料转化率低、背膘厚、经济效益低等缺点,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一度被冷落长达近20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又因该品种具有繁殖性能好、产仔多、肉质细嫩,香甜可口等优点,重新赢得了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杂交长陆猪繁殖性能比陆川猪高,产仔多且出生窝重达陆川猪的2.2倍,料肉比降到2.75,屠宰率和瘦肉率都很高,瘦肉率达到55%达到中国培育地方瘦肉型猪种的要求。 关键词:陆川猪 杂交 选育 第一部分前言1.杂种优势概念研究进展1. 1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是指两亲本杂交以后,杂种后代往往在生长、抗逆性、丰产性和品质等方面比双亲优越的现象。杂种后代比双亲优越,不单表现在某一、二个性状上,通常在多个性状上表现出来。杂种优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现象,受一系列的复杂生物学机制控制1,它涉及大量基因的相互作用及表达,需要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从多个层次上研究才可能最终探明杂种优势的真正机理2。2.猪杂种优势研究和利用现状 调查表明,陆川猪具有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繁殖性能好、母性好,肉质细嫩柔软、香甜味美等特点,受到追寻美食者的青睐,得到市场的认同和享有较高名誉,从而抵抗外来洋种猪的强大冲击而再度崛起。2. 1国外杂种优势研究利用现状 发达国家的猪杂交利用工作起步较早,其目的是为最终的商品性杂交进行生产,依据市场客户的需要来确定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案,及时将屠宰场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反馈到核心群,将这些信息与育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调整育种方向和育种方案,以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需要,因此猪育种、生产结构得以完善。现在世界比较流行的猪杂交利用体系中,每个系统内要饲养几个不同品系猪,为了提高生产性能,有计划地选用不同品系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的生产方式被广泛利用,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杂种优势和不同品种的优点,是目前商品猪生产体系的主要形式。国外养猪业己经建立了很好的猪良种繁育体系,种猪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能够较充分的利用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国外猪的遗传改良是通过提高纯种性能的选择系统和通过缩小改良时距的商品群扩散优良基因的繁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基本结构为金字塔形,包括核心群、繁殖群及商品群。目前,杂种猪占商品猪总量的90%以上,三元杂交模式得到了普遍应用,能充分利用多个猪品系杂种优势的配套系杂交也得到广泛应用。 从国外通过配套杂交方式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情况来看,纯种性能和非加性效应都处在被重视的位置,重点性状的综合杂种优势亦十分注重。了解国外猪杂交利用结构发展状况,借鉴其猪杂交利用经验,对完善我国猪杂交育种结构、提高猪杂交利用水平及加快猪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2. 2国内杂种优势研究利用现状2.2.1杂交繁育体系简单,杂交模式单一我国拥有丰富的猪品种资源,我国地方猪品种以繁殖力高、肉鲜香嫩美等特点闻名于世,是世界猪遗传资源的宝库。我国已经开展的地方猪的杂交利用工作,多数品种在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等方面与国内外一些商用品种、“杂优猪”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常用的主要商品猪生产模式为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二元杂交,我国尚无自行培育的专门用于杂交生产的高性能专门化品系,杂交对象主要以品种作为操作单位,配套系杂交几近空白。我国杂交猪的生产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市场和质量意识较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总体品质较差,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杂交繁育体系结构不完善,虽然多数育种场采用的是典型的金字塔式育种结构,包括核心群、繁殖群和商品群,但这种结构不完整,各层之间不是很清晰,繁殖场与核心场界限不清,数量也不足;而没有形成完善商品猪的杂交繁育体系,将纯种选育、良种扩繁和商品肉猪生产有机结合形成一套有机体系。目前对于猪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机理,其研究十分肤浅,和发达国家相比,研究程度远远不够。在猪杂种优势研究过程中,有关实际利用的技术性研究较多,而对于具体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的生物学基础,其研究相当有限。国内有关猪杂种优势的研究侧重于如何描述利用杂种优势。2.2.2综合杂种优势利用的意识不够国内商品猪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杂交猪,而国内猪综合杂种优势利用的意识还不够,杂种优势的利用以生长性状为主,生产者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目标是生长速度和瘦肉率,对于生长速度以外的性状重视程度不够。而决定猪生产效益的因素很多,除了饲养管理、疾病防疫等技术性因素外,猪个体本身的性能表现是关键组分之一。除了生长速度,还有很多性能水平影响最终的总体生产效益。一般免疫力、饲料转化效率、繁殖力性状,体型性状、胴体组成性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显然,在养猪生产的杂种优势利用中,仅限于生长性状是不够的,尽可能地全面利用多个性状的综合杂种优势对于总体经济效益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另外,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性状是肉质性状。消费习惯和饮食文化从深层次影响着人们对食物特性的取向。4.本文的意义和目的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猪肉,大多数是来自外种杜、长、大相互杂交的后代商品猪,这种猪肉肌纤维粗、硬、口味欠佳,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我国猪杂种优势的利用中,应对肉质性状的选择加以重视,并大力提倡综合杂交,而本地猪种肉质鲜美,在生产性能上与外来品种互补,因此,充分利用本地猪种有着深远的意义。西方国家和我国有着巨大的差距,西方人讲究营养成分,而中国人更多的是追求风味。这种传统饮食文化的底蕴差异决定了东西方的猪肉生产应该有较大的不同。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猪肉生产者走进了一个盲目跟随西方猪肉生产模式的误区,这种单纯追求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的生产模式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居民的饮食传统。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底蕴和消费习惯决定了肉质在猪肉生产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双亲遗传组成的适当差异是强优势组合的重要条件;杂交亲本的遗传距离与杂交优势显著相关,而陆川猪是我国八大品种之一,遗传距离大,为推进养猪业的发展而整理了陆川猪与杜、长、大的杂交资料。第二部分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1.1.1利用20022005年广西10个重点种猪场材料进行统计的均值3;陆川猪生产性能以陆川县猪场近年生产调查结果为依据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1.1.2主要整理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与配陆川母猪生产的长陆、大陆、杜陆二元杂种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和屠宰成绩等。同时利用瘦肉型公猪配二元杂种母猪生产的三元杂种商品猪,如长大陆、大长陆和杜大陆、杜长陆的繁殖性能、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肉质性状,肌肉的营养成分。1.2方法1.2.1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2.1育肥性能各品种育肥性能如下表1品种头数始重(千克)末重(千克 )品种试验天数总增重(千克)日增重(克)料重比杜洛克452640965085701825250长白猪452710984085713839243大约克452680976085708833248陆川猪451550705085550647293长陆457509951135920681275大陆457009651135895663280杜陆4560495701358966664300长大陆4526309670907040782260大长陆4525409510906970774270长杜陆4524509030906580731250大杜陆4524809120906640737256 与陆川猪杂交的二元三元育肥效果明显,三元杂比二元杂效果更好但比不上外来纯种。杂交猪育肥性能以长杜陆最好,日增重731g继承了外来品种生长速度快的特点料肉比降到2501,比长大陆稍低。长杜陆猪既有外来瘦肉型猪品种生长快,又有地方猪种耐粗饲的特点,能保持较低的料肉比,接近外三元猪的育肥性能。本地猪与外来猪种杂交不仅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的特性,而且杂交优势显著。原因可能是杂种猪的生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种父本的生产成绩,杂种父本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对杂种后代的改善程度就越大。因此,饲养杜陆杂交猪不仅可以提高产肉性能,而且肉质好,生长速度快,还可以节约饲料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2.2繁殖性能各品种猪繁殖性能如下表2品种统计头数产仔数活产仔(头)初生窝重kg28日龄断奶头数28日龄断奶均头重kg育成率%杜洛克579.89.0313.158.56.4786.73长白猪15210.549.6813.759.227.3695.24大白猪6510.589.9814.569.517.2995.3陆川猪15012.5116.810.44.683.2长陆201141101501036809360大陆201101081481006609259杜陆601131061529706309151长大陆101181161441050720905大长陆101151081431070703991长杜陆201141001381010690885大杜陆20108102143930685912 以陆川猪为母本生产的二元三元杂种猪,产仔数低于纯种陆川猪,但高于纯种引进品种,仔猪断奶头均重,育成率,显著超过陆川猪而断奶头数显著超越引进品种。杜陆杂种猪其毛色变黑色,但这种猪抗病力强,耐粗性能好、体型结实,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从初生的产仔数来看,三品种杂交猪以长大陆猪产仔数最高达11.8头,差异极显著二元杂猪的产仔性能好,平均在11.2头左右,和陆川猪还有1.3头差距。28日龄断奶头数以杂交猪高。杂交初生窝重都有所提高。三元杂交猪以长大陆最好,平均产仔11.8头,初生窝重达14.4以上。其繁殖性能高,稳定地遗传了陆川猪高产仔数的优良基因本研究表明:杜陆母猪的产仔数11.3头,与陆川猪的产仔数差异不明显,保持了陆川猪产仔数高的特点。2.3酮体性状项目头数宰前活重/kg胴体重/kg屠宰率/%眼肌面积/cm2后退比例/%瘦肉率/%膘厚/cm陆川290105630535770246258121261512368215411长陆310421987585113728645277198283165122443049大陆391257565250771344227611128714518314105杜陆59531867950357486522285608932032056562245039长大陆21036873221733264287251277716956112a35044长杜陆21165.8871.275.21.328.81.328.5,55.611.13.40.35大杜陆21133.7842.174.51.728.61.527.854.20.83.80.35大长陆2115428623747818a285186270215540850035 杂交猪提高了胴体品质,为发展优质猪肉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陆川猪与外来猪种杂交后,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效果,尤其在瘦肉率,眼肌面积、屠宰率等主要性状上均有较高性能。这种突出表现来自于杂种优势和品种间的遗传互补性。陆川杂交猪的屠宰成绩,二品种杂交,以杜陆猪为最好,屠宰率达76.0%与各组差异极显著。杜陆猪和三元杂猪的眼肌面积差异不明显但与纯繁陆川猪差异显著。杜陆猪的后退比例3203% 和瘦肉率5656% 与大陆猪、长陆猪及陆川猪差异极显著,杜陆猪与三品种杂交猪的瘦肉率,长大陆与大长陆差异不明显。膘厚以陆川猪为最高54 cm,与各组差异极显著。大长陆猪的宰前活重大,以致膘厚有所增加,接近陆川猪。大长陆猪在后期的育肥效果好。2.4肉质性状 2.4.1肌纤维直径 许多研究表明,肌纤维直径是影响肌肉系水力和嫩度的重要指标。肌纤维越细、密度越大的品种,其肌内脂肪的沉积量要高于肌纤维粗而密度低的品种,王亚鸣等6等研究发现,随着肌纤维直径的增大,肌肉嫩度降低;肌纤维越细、密度越大、肌内脂肪量越高,肉质越细嫩。陆川猪肌纤维直径为31.51m士3.11m5,随着肌纤维直径的增大,肌肉嫩度降低;肌纤维越细、密度越大、肌内脂肪含量越高,肉质越细嫩。而杜长大品种品种为54m72m。本次杜陆二元杂交猪的肌纤维直径为50.14m2.35m,而三元杂肌纤维又比二元杂直径大,介于我国地方猪及西方品种之间。 2.4.2肌肉的颜色 肌肉的颜色(肉色)是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放血情况良好时,主要由肌红蛋白的数量和化学状态来决定的,是肌肉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变化的外部体现。畜体部位及畜龄不同都会造成肉色的差别,一般幼畜的肉色较浅。5据研究,陆川猪种的肉色评分值2.5,2.4.3大理石纹 大理石纹反映的是肌间脂肪数量及分布情况,中国地方猪种的实验结果指出,陈润生总结的实验结果也表明,陆川猪大理石纹评分3.50而杜长大在2.5到3.0之间,二元杂种杜陆和三元杂种在2.8到3.6之间。2.4.4肌内脂肪 肌内脂肪是猪肉滋润多汁的物理因子,也是产生风味物质的前体。适度丰富的肌内脂肪对良好的口感、系水力、嫩度、多汁性、风味等都有一定的作用,是肉质测定中的重点项目之一。陆川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达9.27士3.11%,对陆川猪浓郁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2.5肌肉中的营养成分2.5.1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猪肉品质有很大关系,刘振华6对猪肉品质风味进行研究时发现,瘦肉率越高的猪种其肌肉总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风味品质越差,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则嫩度、多汁性、风味都较好。猪肉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与肉的风味呈正相关,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与肉的风味呈负相关。陆川猪肌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4.93%,相对较低,但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达到45.06%,可推断陆川猪其肉质优良和独特风味的特性与较高油酸含量有关7,陆川猪还肉还含有较高的必须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3结论与分析 陆川猪为本地猪种,与其杂交能提高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抗病能力,陆川猪肉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而且含有较多重要风味氨基酸,在脂肪酸的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比其他猪种多。杜、长、大与陆川猪杂交时其风味氨基酸和饱和脂肪酸明显提高,这种杂交猪对于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底蕴和消费习惯有巨大的竞争力。根据国内杂种优势研究利用现状,应以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