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 要中国对外贸易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仅关系着一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同时也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可以反映出该国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及资源情况等。本文简要介绍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浅谈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abstract: chinas foreign trade, no matter from the scale in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a foreign trade commodity structure is not only in relation to the countrys foreign trade activities, but also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can reflect the country or region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sources, etc. this paper introduced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reign trad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problems on promo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改善 对策一、 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问题2009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既存在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目前促进贸易结构继续趋好三大因素。第一、参与国际分工程度加深,中国对世界贸易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存度加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与各国政治经济联系紧密、进而维护了我国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安全。第二、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大,由于供给创造需求,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引致了需求的多元化,使世界贸易市场的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因而,中国对外贸易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2008年我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投资与消费的持续扩大将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先进设备等的需求只增不减。同时,国内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我国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然而,尽管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但出口商品结构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加快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出口产业进行改造,尽量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我国最终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我们需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偏低,静态效益低下,结构竞争力较弱。现阶段,我国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尚未完全实现,外贸出口以创汇为中心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造成外贸粗放经营,出口制成品大多加工度浅,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特别是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还比较弱。这表明我国依靠产业多样化、充足熟练的劳动力资源使制成品出口健康发展,但还没有在最具活力的技术密集型领域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出口制成品比重占全部出口的80以上,但竞争力最强的是杂项制品,竞争力最小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竞争力次小的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即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偏低,但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其次、外贸依存度过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外贸依存度,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比重。纵观近15年来的gdp及进出口贸易数据,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了30个百分点,而我国加入wto那年,成为外贸依存度增速上升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02-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几乎以每年增长10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即使2005年略有下降,也达到了63.89%,2006年攀升至67%,2007年可望达到70%以上。 近年来,进口需求刚性加强,是造成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进口需求刚性不断加强,造成国家进口依存度偏高。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人均资源量有限,现代化建设中必需的物资、技术设备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支持,形成了强劲的进口需求和较高的边际进口倾向,这就造成了进口刚性。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曾一度出现原材料(以钢材为代表)进口过度的现象;90年代以来国家吸收外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也带来大量设备、零配件及辅料的进口,使得我国进口依存度节节升高。外贸依存度过高,至少容易产生三大影响:一是容易加剧对外贸易摩擦,恶化贸易条件。二是容易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矿产资源、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三是容易影响国内产业的发展。 再次、对外贸易结构不尽合理,盈利能力不高。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虽大幅增长,但贸易结构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总值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52.7%),而加工贸易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二是我国进出口的一半以上产品都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最近几年该比例在继续上升,2006年达到58.9%。三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虽然逐年有所提高,2006年上升到29%,但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出口比例仍很低。二、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一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及资源情况等。按照商品的形态和内容的不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结构,本文主要对有形商品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按照附加值的高低,可将一国的出口商品化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由于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创汇能力较差,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方式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为主。工业制成品附加值较高,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集约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对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为主。因此,研究商品结构的变化需将出口分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两大类。这里对中国19802007年期间的商品出口状况进行统计分析。1980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趋势 单位:亿美元;%年 份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工业制成品年出口额占总额的比重198069.634.8130.665.2198180.436.6139.763.4198276.339.7116.560.3198358.127.0155.873.0198452.118.722281.3198552.912.3369.687.7198656.513.0372.687.0198769.216.036384.01988100.718.3452.181.71989117.519.9473.980.1199098.618.3434.981.61991108.317.0529.683.01992132.616.4673.383.61993142.213.7897.383.61994164.714.2992.285.81995244.118.51076.781.51996254.418.31134.081.71997286.220.11137.479.91998229.516.41172.183.61999268.416.21388.783.82000467.420.81783.679.22001263.539.92398.0290.12002284.88.72970.891.320033487.9403692.12004405.56.85,528.293.22005490.46.47,129.693.62006529.35.59,161.594.52007615.55.111,564.794.9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编制而得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总体呈现三个特征:1.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从表的数据判断,随着中国外贸出口主导战略的实施,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中国出口产业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1980年,初级产品出口额为91.1亿美元,占当年商品出口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90.1亿美元,占当年山品出口总额的49.7%,二者的比例相当。 1988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64.4%。此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一直是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于初级产品的比重,且逐年提高。1990年“七五”计划完成时,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25.8%,工业制成品占74.2%, 出口商品结构顺利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经过“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进一步大幅下降,工业制成品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2000年,初级产品进一步下降为6.4%,工业制成品升到93.6%,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工业制成品比重依次占到93.6%,94.5%,94.9%,94.6%。工业制成品已占据出口主导地位。已超过发展中国家50%的平均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31.1%上升到1993年的56.8%,农产品、矿产品这类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从1978年的15.2%逐步上升至1993年的25.8%,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在1995年达到43.1%之后有所下降,到2005年下降到28.2%,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在90年代以后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7%左右,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则有明显上升趋势,出口比重从1990年的12.4%提高到20005年的43.4%。可见,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明显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向精加工、深加工,技能技术含量等各方面发展的趋势。按生产要素划分中国各种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 (单位%)年 份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19850.8813.391.892.5619903.3838.1118.3312.3719954.9043.0916.2520.8620003.8238.4115.6931.3620053.9728.2217.5843.37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相关数据计算而得3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大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1995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5%,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此后,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增大,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3400多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达7000多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为机电产品)的迅猛增长是近一时期中国出口的一个显著特征。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1.对外资依赖严重,抗风险能力不强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出口贸易增长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严重。近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由于我国缺乏知识产权和大部分核心技术,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出口给中国带来的只是劳动者的报酬加上一些原材料费用,留下的还有环境污染,中国实际得到的贸易利益或收益十分有限,外商投资企业把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加工组装环节移师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控制进口原料和出口产成品两个环节谋求更大的利润。加工贸易具有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中国巨额外贸的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创造出来的。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提高了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于外资的过度依赖,降低了我国自身抗御风险的能力。在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不少外资纷纷自身难保,撤资减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可怕。2.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出口商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属典型的反映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间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无明显增加,总体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由此造成产品利润率不高,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创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目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依然很大。我国的出口规模很大程度上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其自身低劳动成本的国际竞争优势正不断地受到削弱。首先,这类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 的威胁,从而导致其市场容量越来越小。其次,我国与大多数发展 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存在趋同化,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而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原料性粗加工产品比重较高, 这些产品的附加值很低,用来进行国际交换处于劣势,出口得越多,亏得越多。3.技术含量高的出口产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不高 当前国际市场上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快,发展前景看好;资源密集型产品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状态;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缓慢,且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所占比重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而且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很少,多为手工具、机用工具等小五金、轴承、链条等基础件,以及柴油机等小设备,这些产品的档次多是中低档商品,附加值很低。 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高新技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1 )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然在较低的水平上增长。 表1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高新技术品出口247370.43464.57677.071103.216202182工业制成品出口71292237.522398.02970.84035.655287129比重14.1%16.6%19.4%22.8%27.3%29.3%30.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如表1,从2000年至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从14.1%增长到30.6%,增长了16.5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外贸商品结构提升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但是相比同时期全球各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平均水平47%(美国为56%)仍有较大差距。从世界范围内来看,2006年世界贸易额(以出口计)为10万3386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出口额为1.4219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出口额的13.76%,但是按照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的统计,在2006年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20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如图1),美国占37%、欧洲27%,日本18%,韩国4%,中国只有3%,可见,中国的高出口份额之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少之又少。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等少数类别,出口产品中高科技成份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进程。(2 )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出口商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属典型的反映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间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无明显增加,总体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由此造成产品利润率不高,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创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4.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三是我国服务贸易以消费服务为主, 服务的科技含量低,服务业还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如旅游、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等,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则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每年还要大量进口。这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知识、信息密集的新型服务业成为国家经济主要支柱形成巨大反差。 5.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与合理化之间矛盾突出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必然要求我国具有提升出口商品结构的紧迫性, 而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当前的经济条件则要求我国通过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或进口替代的更快实现。一方面我国城镇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工业基础难以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社会上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 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内需求远远大于出口需求,需要出口导向的不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导向虽然能够解决我国社会劳动就业问题以及促进整体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它已经越来越难以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因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与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谢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实现帕累托最优,获得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当前我国的现状是面临城镇大量劳动力的出现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资源的禀赋使得我国似乎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既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以解决社会上的严峻的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它已经越来越难以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立于不败,必须建立起动态的比较优势,即竞争优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不断创造的要素(即推进要素)比静态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增加。日、韩等国的竞争优势正是来自于这种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大量面世,初级要素(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等)的相对重要性会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现在所依赖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多是建立在初级要素粗放式使用的基础之上,缺乏长期竞争力。按照这种思路,我国似乎又应该更多地发展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经济的竞争已经由以价格为中心的竞争转变到以质量为中心的竞争。然而科技含量、 知识含量、 技术程度等科技要素是衡量世界贸易结构的主要指标。因此,根据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有效对策。四、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1、强化外贸企业的组织调整,组建一批大型外贸企业集团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是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只有培育大型外贸企业集团,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只有大企业集团才有研究与开发能力,才有实力与外国跨国公司竞争。因此,需要打破地区、部门界限,鼓励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联合。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外贸代理制虽是外贸企业制度的一种进步,但不是长期有效的制度,应该给予大企业外贸自主权,解决生产企业与贸易企业在内贸权与外贸权的矛盾。外贸企业必须打破分散经营格局,以资产为纽带,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以实行规模经营。2、鼓励科技兴贸及扶持出口农林牧副渔产品的政策 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用足国家和省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研发资金。针对目前出口商品结构科技落后局面,设立科技兴贸专项基金,在经营许可方面、资金投入方面给予倾斜,并实行重奖措施,对科技兴贸有突出贡献的部门、企业及个人给予重奖,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对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农林牧渔产品出口,要积极扶持。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04年末取消了对中国出口纺织品的配额限制,但是,美欧又在2005年4月实施了针对中国服装业的“特保调查”和“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面对日益加剧的反倾销调查,我们的企业不能只是抱怨,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树立自己的比较优势。调整劳动密集型产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于产品的纵深发展,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的同时,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战略,需要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来寻找低生产成本的区位,这为我国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机遇。这样既能发挥垂直分工中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又能获得水平分工中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管理经验等的益处 3、 重视科技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出口的商品不管是农产品、纺织品、玩具还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出口限制,而且涉及面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际竞争突出地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是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技术、知识密集化。这表明,传统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已有限,高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由此可见,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力量,认清科技对商品出口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必须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只有这样,中国外贸才能走出一条拥有高附加值出口商品的效益型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同时加强领导,成立科技兴贸领导小组。重点指导和研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政府也要积极鼓励外商引进高新技术和资金,我方密切配合出让经营场所、管理费、市场等,使到外商高兴而来、满意而归4、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我国要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提高服务贸易的比重, 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支持。加快国内服务业开放的步伐,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人限制,提高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成本较低的地区扩散和转移,以保持传统产品的竞争优势。虽然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很快,服务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速度为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最快。但整体出口规模与中国的经济实力相比仍很小,与商品贸易相比处于劣势,且服务出口都属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进口则大多数是附加值较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金融、保险、咨询等方面还很落后,没有出口优势,我们可以把有优势的对外劳务输出包括工程和国际旅游等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主攻方向。以此同时,政府需要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看待。 5、 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要提高我国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出口支柱产业(农副轻纺等传统产业)、出口主导产业(机电仪化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