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 2、建安风骨: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成为“建安 风骨”的时代风格。 3、永明文学:一 永明文学是指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二“永明文学”重文学特 质的发扬和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更重要 的,是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 4、“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 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5、 “宫体诗”是指一种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 5、骈文: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 的散文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6、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 者,人称为上官体。特点:体察细致、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7、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 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 8、馆阁体:馆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体。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代近体 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9、初唐四杰: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10、辋川集:辋川集二十首,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 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 11、大历十才子: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 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 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12、元和体:元和体是唐宪宗的年号。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长篇排律、“小碎篇章”、 艳体诗统称为“元和体” 13、长吉体 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所以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长吉体”。 “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 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漫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独树 一帜。 14、无题诗:李商隐用无题为名的爱情诗,称无题诗。无题诗具有“朦胧”的特点,旨意隐秘。无题诗的 范围,一般认为是作者抒写不明原因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诗篇。主要包括两种,即寄托说和爱情说。 15、苦吟诗:晚唐时期,苦吟诗的早期代表是孟郊,后来有贾岛、姚合。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苦吟著称 所以称苦吟诗。 17、变文:一“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用。所谓 “变文”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二变文的体制是散文与韵文相结合 而成。散文为讲述之用,韵文用来歌唱。三变文分为三类:一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二是演说 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的作品。 18、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赵崇祚编辑 的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 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 19、原始歌舞的综合性:指原始歌舞 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情况。 20、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 305 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笙诗 6 篇不在 305 之数。 21、采诗说:班固汉书食货志22、献诗说:(国语周语上)23、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 25、弃妇诗: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和她们不幸的命运。其中以 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 27、尚书:是由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它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 28、逸周书:本名周书,今已残缺不全。 29、(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简约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它诸侯国的历史事 件,始于鲁隐公元年,博于鲁哀公十四年。 30、重言:是引用名人的话以证明己意,是“常重之言”,但庄子引用的名人名言,基本都是虚构的。 31、寓言:是结构简短的虚构故事,主人公是人、生物或无生物,寄寓较深的哲理于其中。 32、厄言:指立意抒思不受真凭实据的局限,心想笔随,变幻写意之言。 33、天问概况: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共有 370 余句,1500 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这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体 现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35、散体大赋: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如故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 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36、抒情小赋:到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 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归田赋,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 37、乐府:汉代的音乐机关。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38、游仙诗: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而以“游仙”为诗名,则始于曹植游仙诗。游仙诗内容 向有二种不同倾向,一种写求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疾俗之言。 39、玄言诗: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表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 虚,谈乎寡味。 41、北地三才:北方本土诗人的代表北地三才”诗风的变化即可说明。温子升、邢助、魏收。 45、用典:用典亦称用事。其本来作用是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后来又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即以一句古事古 辞,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 47、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严密得名,成熟于唐代。八句,四韵或五韵,分五言律、七言律两体, 每首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 51、文章四友:初唐诗人杜审言、李(山字旁)桥、苏味道、崔融四人齐名,因而并称。 53、吴中四士:初唐诗人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四人齐名,因而并称。 54、王孟: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二人都善用五言诗描写自然景物,诗歌艺术风格也相似。 55、高岑: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都长于写边塞诗,风格相似。 56、竹溪六逸:指唐代诗人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阿丐,六人共隐于山东祖徐山,时号竹 溪六逸。 57、李杜: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并称。二人以不同风格的优秀诗歌及巨大成就将盛唐诗歌推向无与伦 比的高峰。 58、排律:律诗的一种,每首至少十句,除首末两联,其余上下句都应对仗。它使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 因名排律。 59、拗体:律诗、绝诗不依常格加以变换的为拗体,两联都拗的为拗句格,整首全拗的为拗律。 60、大历十才子:唐大历时期十个诗人的并称。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羽、钱起、司空曙、苗发、崔 峒、耿沩、夏候审,大历初年他们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 61、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过渡的一种诗歌风格。这时期诗大多表现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 求清雅高速的情调和宁静积泊的生活情趣,少量作品存留盛唐余韵,写民生疾苦,但气骨已衰,渐露中后 面目。 62、元白: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两人为好友,文学主张相近,是当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64、长庆体: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诗风,元稹有元氏长庆集,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其作 品于穆宗长庆年间如集,因而称为长庆体。 65、韩孟:唐代文学家韩愈、孟郊的并称。二人友善,又诗风相近。 66、韩柳: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很 大。 69:俗讲:又可称为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是宣扬佛教教义,用来解释佛教经典,将艰深不为 俗人所懂得的经文加以通俗的讲解。 4、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 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 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5、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 元年(前 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 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6、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 33 篇,共 12 国策,定名为战国 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7、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 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8、庄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 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 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 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9、“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 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10、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 11、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九章只是表明作品的实际 数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12、九辩: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 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 255 句。 1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近,而 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 16、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 229 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 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 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十二、表 八、志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17、互见法:“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 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 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 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 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23、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晋时期 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8、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 的。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 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 29、轶事小说: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 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0、搜神记: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是干宝,原 30 卷,今本为 20 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 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英语冀教版 (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ealth to You!Lesson12 Helen Keller教案设计
- 爱声音主持教材课件
- 小学生绘画课件创意
- 精装修外包合同
- 小学生经典诗词课件
- 小学第一学期阅读推广计划
- 数学与科学整合教学的心得体会
- 物流管理专业职称评审总结-范文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艺术节活动计划
- 安全用电教育
- 2024年湖北宜昌猇亭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聘用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安全教育1班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静脉治疗行业标准
- 大学物理复习资料
- 2023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制度
- 安桥功放机TX-NR3010说明书
- 《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2024年湖北随州国资本投资运营集团限公司高层次人才招聘【23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肺结节科普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