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_第1页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_第2页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_第3页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_第4页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 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为了与国际接轨,国 家教育部于 2001 年 7 月年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这一 标准规定了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按理说四年乃 至更长的小学英语教学成果不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 出现了衔接问题。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中小 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继 续,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却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题。 一、引言 语言学习像其他生物功能一样,只有在恰当的时间 语言学习的一个特定的有限的时间段,受到刺激才能成功 运行。过了青春期之后,语言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更不 完整。而且实践也表明,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有助于培 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语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提 高文化素质。所以随着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能达 到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尤其是一些教学资源相对落 后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的小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后,小学 英语与中学英语存在的衔接问题就越来越突出。造成为数 不少的初一新生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其成绩和学习兴趣 明显下降,甚至产生害怕学习英语的心理,也给中学的英 语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社会背景 “新课改”要求基础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 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 础上,这对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 英语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而且还是义务教育阶段 的必修课程。学习英语不仅符合时代以及多元化社会的要 求,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性格、 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英语的教学效果总是难以尽人 之意,社会各界对英语教育的批评也是接连不断。农村的 英语教学效果更是不如人意。以至于近些年,农村中学有 很多学生因为英语跟不上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导致辍学。 如今农村小学英语的逐渐普及,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问题。 如有的农村学校不顾条件勉强开设,效果很差,师资跟不 上和教育资金投入不到位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英语教学的 重视程度就大打折扣。 三、存在问题 纵观目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不难看出在小学和初中两 个阶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 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落实程度,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时安排方面。正是由于很多地方小学英语未被 纳入统考的范围,小学英语的课时量也非常的小,大纲要 求是每周四节,而很多学校最多每周安排了两节,这样可 能就保证不了完成所要求的课时内容,当然在限定的时间 内内容的学习精度就达不到。而笔者所在地区在接近期末 考试的时候,英语要先于其他课程就停课了。是几乎按照 “副科”的地位来对待的。本来需要两个课时完成的内容, 却要被压缩成一个课时,那也就可想而知它的效果必然难 尽人意。 (二)小学英语学习效果不佳。自 2001 年教育部规定 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而且课程标准规定 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二级为小学五、 六年级的教学参考目标。也就说他们在小学毕业时应该已 经掌握了 600700 个单词和 50 个左右的常用的英语交际 用语,已对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了 解,但在实践中效果却不佳。已学英语两三年的小学生能 流利地背出课文,能脱口而出:Whats this?但他们却不 知道“什么”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I cant find Mum”意思是“我找不到妈妈了”,但却不知道“找到”用 英语怎么说。此时的英语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他们只有 死记单词,而那些单词对他们而言却是 26 个字母无序的排 列组合;他们只有狂吞句子,而那些句子对他们而言却是 一系列无序组合的杂乱排列。 (三)重视度方面。也许是因为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育 起步晚,这方面体现在几乎是从上到下都不够重视小学英 语教育,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重 视度都不够。从小学英语教学课时的安排到对小学英语的 教评方面,很少组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以及组织教师 集体探讨和解决小学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很多时候, 小学英语教师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就能体会到所遇到的一 些困境,却没有机会去探讨,去找出解决或减轻困难的方 法。 四、分析原因 根据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所出现的这些衔接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客观方面 (1)师资条件的差异 随着小学英语的普遍开设,农村学校就明显显得师资力 量不足,专业人才更是少得可怜,多数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他们在英语基本功上欠缺很多。 (2)评价体系的差异 自从小学开设至今,一直以来大部分的小学将英语视为 “副科”,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家长对子 女的学习情况只是停留在粗略了解的地步,对孩子的要求 也只是会认一些简单的单词,社会对小学英语的评价体系 尚未完全的建立,学生衡量的标准没有。也没有统一的口 头和笔头的检测方法,小学的期末检测的手段由各任课教 师自行安排。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自然会给学生、家长和 社会一个概念是:小学英语可有可无,小学英语的好与差 根本不是个问题,英语是初中的事情,这样也会在无形中 造成了断层的产生。 2.教师方面 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如果一下让学生从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就显得不太 适应。这就需要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加强教研,进行 教法交流往来。 3.学生方面 (1)学生观念的错误 有些学生对英语很有兴趣,但是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 不够,他们心里想如果现在不好,反正初中还是要从头学 起,因此抱无所谓态度,学习目的没有初中生那样明确。 而中学生则自认英语已经学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在初 中英语学习初期有自满心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前摄抑 制。 (2)学生学习习惯和心理的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于老师,缺乏自主学 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学习习惯往往是每天完 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而进入初中,标志着学生从儿童 期进入少年期,在心理上会发生以下变化:有自豪感,觉 得自己长大了,害羞感加强,甚至还出现了焦虑心理,影 响英语学习。此外,中学学习科目突然增多,让刚升入初 中的学生顾此失彼,如果再存在偏科或部分学科基础薄弱, 日积月累会造成积重难返、学习吃力、难以适应,并且随 着教学内容的加大与难度的提升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 生学习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造 成部分学生的“两极分化”与“滑坡”。 (3)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七年级新生不像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源于不同小学的学生有着各自迥异的学习习惯,其学习长 处与薄弱环节更是不尽相同,若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个 体差异,就很难让大部分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 三、应对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策略 1. 在小学课程中真正确立英语课的地位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国家即开始了低龄外语教 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研究与实验,最终提出以下几点: 第一、 小学开设英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 天赋; 第二、目前还没有提出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的理论,但 经过一些实验,当时倾向于 9 岁开始学习外语比较合适; 第三、低龄外语教育应该与学校的其他科目的教育相互 渗透,相辅相成; 第四、低龄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 好良好的基础。 2. 全面了解中小学教材,找准教学衔接点,做好教学内容的 衔接。 3.加强教学交流,深入研究课堂,促成教学方法的顺利衔接。 4. 研究学生特点,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 意识不断增强。自学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对七年级新 生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留小学时,上课积极举手参与课堂游戏的习惯、 大声跟读的习惯等。 (2)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 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 作业,及时复习;早上朗读的习惯;课前找问题,课内提 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 题等习惯。 (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4)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多种记忆方法。 4. 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规律,注重中小学英语教学评 价体系的衔接 教学评价的衔接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注重评价方式的过程性、多样性和全面性。对学生英 语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客观、 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恰当的评价有益于学生认 识自我、树立信心,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小 学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 活动的表现为主要依据。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 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小学高年级的 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 合理采用口、笔试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 事情的能力,考查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在初中评价 中我们必须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个体的处 境和情感需要;还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这里还与注意的是初一阶段英语考 试的形式。初一第一学期的英语考试要求不宜过高,题型 尽量沿用小学时期的部分题型,以小学英语为基础,稍微 增加初一学过的内容,避免过难、偏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 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 的内容;既要考虑笔试,又要考虑口试。分值尽量合理, 考分不宜偏低,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 信心。 五结论 本文指出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其产生 的原因,并从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的衔接对策。 希望通过这几方面的有机衔接,使大部分学生顺利过好衔 接关,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肯定还有 一些问题、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没有在这其中加以体现。这 一方面是因为笔者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中小学英语教学 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实现需要每一位教 师执着的努力,长时间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不懈地探索与 实践,使中小学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衔接。 参考文献: 1 董燕萍.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D. 北京:外语教学 与 2 甘甜.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J. 文化教育, 2009(2):52-54 3 李海峰.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探究J. 科技信息, 2008(29):296-298 4 李晓燕.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困难与对策J. 教学 与管理,2004(6):55-56 5 罗永良.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条件下的中小学英 语(PEP与Go For It)教学衔接初探J. 教育管理, 2008(7): 39-40 6 王来喜. 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D. 长春:东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