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ppt课件_第1页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ppt课件_第2页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ppt课件_第3页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ppt课件_第4页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1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包括包括 对孕妇的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妊娠 期营养和用药、及时发现和处理异 常情况。 对胎儿宫内情况进行监护、保证孕 妇和胎儿的健康直至安全分娩。 2 产前保健产前保健 ( prenatal care) 定义为:定义为: 从妊娠开始到分 娩前的整个时期,对孕妇及胎儿进行健康检査以及对 孕妇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包括早孕诊断、首次产前检 査和随后的产前检査及胎儿出生缺陷的筛査与诊断。 围产医学围产医学 ( perinatology)是是 研究在围产期内对围产 儿及孕产妇卫生保健的一门科学,对降低围产期母儿 死亡率和病残儿发生率、保障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围产期围产期 (perinatalperiod) 指从妊娠满 28周(即胎儿体 重 1000g或身长 35cm )至产后 1周。 3 4 第一节第一节 产前检查产前检查 4 产前检查是监测胎儿发育和宫内产前检查是监测胎儿发育和宫内 生长环境,监护孕妇各系统变化,促生长环境,监护孕妇各系统变化,促 进健康教育与咨询,提高妊娠质量,进健康教育与咨询,提高妊娠质量, 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规范和系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规范和系 统的产前检查是确保母儿健康与安全统的产前检查是确保母儿健康与安全 的关键环节。的关键环节。 5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妊振各期产前检查的次数与内容不同,首次 检查应从确诊妊娠早期开始。 预产期按末次月经第 l日推算。 四步触诊法是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方 位及胎先露最基本方法。 骶耻外径和坐骨结节间径是骨盆外测量了解 骨盆入口与出口的主要径线。 6 产前检查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与次数 (二)首次产前检查 1.病史 2. 全身检查 3. 健康教育 (三)妊娠中 晩期检查 1.询问孕妇 2.全身检査 3.产科检査 ( 1)腹部检査 1)视诊 2)触诊 3)听诊 ( 2)骨盆测量 4. 胎儿情况 5. 辅助检查 6. 进行孕妇 卫生宣教 ( 3)阴道检査 ( 4)肛门指诊 检査 2)骨盆内测量 1)骨盆外测量 对角径 骼棘间径 骼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弓角度 坐骨棘间径 坐骨切迹 7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与次数(一)产前检查的时间与次数 从确诊早孕时开始 首次检查时间应在 68周为宜 妊娠 2036周期间:每 4周检查 1次 妊娠 37周后:每周检查 1次 共行产前检查 911次 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8 (二)首次产前检查(二)首次产前检查 1.病史 :( 1)年龄 ( 2)职业 ( 3)本次妊娠 过程 ( 4)推算预产期 (expected date of confinement, EDC) :按末次月经 (last menstrual period, LMP)第 1日算起,月份减 3或加 9,日数加 7。( 5)月经史和孕产史 ( 6 )既往史和手术史 ( 7)家族史 ( 8)配偶情 况: 2. 全身检查 3. 健康教育 9 (三)(三) 妊娠中晩期检查妊娠中晩期检查 1.询问孕妇 有无异常情况出现,如头痛、眼花 、水肿、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异常、胎动变 化、饮食、睡眠、运动情况等,经检査后给予 相应的处理。 2.全身检査 测量血压、体重 (包括增长速度 ) , 评估孕妇体重增长是否合理;检察有无水肿及 其他异常。复査血常规和尿常规,有无贫血和 尿蛋白。 10 3.产科检査 包括腹部检查、产道检査、阴道检 査及胎儿情况 (胎心率、胎儿大小、胎位、胎动 及羊水量 )。适时行 B型超声检査。 ( 1)腹部检査: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査床上, 头部稍垫高,暴露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 使腹肌放松。检査者应站在孕妇的右侧。 1)视诊: 2)触诊:先用软尺测子宫长度及腹围,子宫长 度是从宫底到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腹围是平 脐绕腹一周的数值。随后进行四步触诊法 ( four maneuvers of Leopold)检査子宫大小、胎产式 、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是否衔接。 11 四 步 触 诊 法 12 3)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 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 。枕先露时,胎心在脐右 (左 ) 下方;臀先露时,胎心在脐 右 (左 )上方;肩先露时,胎心 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 ( 图 13- 2)。听诊部位取决于先 露部和其下降程度。 13 ( 2)骨盆测量:骨盆大小及其形状对分娩有 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顺利经阴道分娩的 重要因素。产前检査时应作骨盆测量。骨盆测 量分外测量和内测量两种: 1)骨盆外测量 ( externa1 pelvimetry) :产 前检查应常规行骨盆外测量,能间接判断骨盆 大小及其形状,操作简便,用骨盆测量器测量 以下径线: 14 骼棘间径 ( interspinal diameter, IS) :孕 妇取伸腿仰卧位。 测量两髂前上棘外 缘的距离,正常值 为 23 26cm。 15 骼嵴间径 ( intercristal diameter, IC) :孕妇取伸腿仰卧 位。测量两骼嵴外缘最 宽的距离,正常值为 25 28cm。 16 骶耻外径 ( external conjugate, EC):孕 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 第 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 18 20cm。 17 坐骨结节间径 ( intertuberous diameter , IT)或称出口横径 ( transverse outlet, TO)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 向腹部弯曲,双手抱双 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 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 8.5 9.5cm。 18 出口后矢状径 ( posterior sagittal diameter of outlet) :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 骶骨尖端的长度。检査者 戴手套的右手示指伸入孕 妇肛门向骶骨方向,拇指 置于孕妇体外骶尾部,两 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用 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在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 端放在骶骨尖端处,即可 测量出口后矢状径,正常 值为 8 9cm。 19 耻骨弓角度 (angle of pubic arch):两手 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 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所得两 拇指间角度为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 90, 小于 80为不正常。 20 2)骨盆内测量 (internal pelvimetry) :测量 时孕妇取仰卧截石位。妊娠 24 36周、阴 道松软时测量为宜,过早测量阴道较紧,近 预产期测量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测量的径线 有: 对角径 ( diagonal conjugate, DC) :为 骶岬上缘中点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正常 值为 12. 5 13cm,此值减去 1.5 2cm为骨 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称为真结合径 (true conjugate),正常值为 11cm。 21 检査者将一手食、中指伸入阴道,用中指指尖触 到骶岬上缘中点,示指上缘紧贴耻骨联合下缘, 另一手示指标记此接触点,抽出阴道内的手指, 测量其中指尖到此接触点的距离,即为对角径 22 坐骨棘间径 ( biischial diameter): 测量两坐骨棘问的距 离,正常值为 10cm。 方法为一手食、中指 放入阴道内,触及两 侧坐骨棘,估计其间 的距离。 也可用中骨 盆测量器,所得数值 较精确。 23 坐骨切迹 (incisura ischiadica)宽度:代表 中骨盆后矢状径,其 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 下部间的距离,即骶 棘韧带宽度。将阴道 内的 食 指置于韧带上 移动 (图 13-12) ,能容 纳 3横指 (5. 5 6cm)为 正常,否则为中骨盆 狭窄。 24 ( 3)阴道检査:在妊娠早期初诊时,可 作盆腔双合诊检査。妊娠 24周左右首次产 前检査时需测量对角径。妊娠最后 1个月 内应避免阴道检査。 ( 4)肛门指诊检査:可以了解胎先露部 、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间径、坐骨切 迹宽度以及骶尾关节活动度,并测量出口 后矢状径。 25 4. 胎儿情况 胎产式、胎方位、胎心率、胎儿大 小 (包括生长速度 )、胎动及羊水量,必要时行 B 型超声检査。 5.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 、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血小板数、 肝功能、肾功能、糖耐量、宫颈细胞学检査、阴 道分泌物、尿蛋白、尿糖、尿液镜检,根据具体 情况作下列检査: 出现妊娠合并症,按需要进 行血液化学、电解质测定以及胸部 X线透视、心 电图、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等项检查; 26 对胎位不清、听不清胎心者,应行 B型超 声检査; 对高龄孕妇、有死胎死产史、 胎儿畸形史和患遗传性疾病的孕妇,应作 唐氏筛査、检测血甲胎蛋白 (alpha- fetoprotein, AFP) 、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 体核型分析等。 6. 进行孕妇卫生宣教,并预约下次复诊日 期 。 27 28 第二节第二节 胎儿健康状况胎儿健康状况 评估评估 28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电子胎儿监护通过连续观察胎心及其与胎动 和宫缩间的关系,评估胎儿宫内安危情况。 无应激试验和缩宫素激惹试验用以了解胎儿 储备能力。 於儿生物物理监测包括无应激试验与超声检 查,用以了解胎儿宫内缺氧和酸中毒情况。 胎盘功能检查可以间接了解胎儿宫内健康状 况。 29 胎儿健康状况评估 一、胎儿 宫内状态 的监护 (一)确定是 否为高危儿 (二)胎儿宫 内监护的内容 1妊娠早期 2妊娠中期 3妊娠晚期 ( 1)定期产前检查 ( 2)胎动计数 ( 3)胎儿影像学 监测及血流动力 学监测 ( 4)电子 胎儿监护 1)胎儿影像学监测 2)血流动力学监测 1)监测 胎心率 胎心率基线 胎心率一 过性变化 早期减速 变异减速 晚期减速2)预测 胎儿宫内 储备能力 无应激 试验 缩宫素激惹试验 3)胎儿生物物理监测 二、胎盘功 能检查 1胎动 2孕妇尿雌三醇值 3孕妇血清人胎盘生乳素测定 三、胎儿成熟度检査 四、胎儿先天畸形及其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 1.羊水卵磷脂 /鞘磷脂比值 2.羊水泡沫试验或震荡试验 30 一、胎儿宫内状态的监护 (一)确定是否为高危儿 孕龄 160bpm或 15秒,是胎儿 良好的表现,原因可能是胎儿躯干局部或脐 静脉暂时受压。散发的、短暂的胎心率加速 是无害的。 但脐静脉持续受压则发展为减速 。 减速 ( deceleration)指随宫缩时出现的暂时性 胎心率减慢,分 3种: 38 i)早期减速 ( early deceleration, ED) :特点是 FHR曲线下降几乎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开始, FHR曲线最低点与宫缩曲线高峰相一致,即波谷 对波峰,下降幅度 70bpm) ,持续时间长短不 一,但恢复迅速 (图 13_15)。 一般认为宫缩时 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 40 iii)晚期减速 (late deceleration, LD):特点是 FHR减速多在宫缩高峰后开始出现,即波谷落后 于波峰,时间差多在 3060秒,下降幅度 160次 /分 160次 /分 30分 钟 基 线 不确定 变 异 6 25次 /分 (中等 变 异 ) 5次 /分 (无 变 异及 最小 变 异 ) 5次 /分 25次 /分 10分 钟 正弦型 减速 无减速或者偶 发变 异减 速持 续 短于 30秒 变 异减速持 续 30 60秒 变 异减速持 续时间 超 过 60秒晚期减速 加速 (足月胎 儿 ) 20分 钟 内 2次加速超 过 15次 /分,持 续 .15秒 20分 钟 内 l5mg为正常值, 1015mg 为警戒值, 15为正常值, 10 15为警戒值, 8. 5cm)外,还可通过经腹壁 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下列项目检测。 1.羊水卵磷脂 /鞘磷脂 (lecithin/sphingomyelin, L/S)比值 该值 2,提示胎儿肺成熟。能测出羊水磷脂酰甘油,提 示胎儿肺成熟。此值更可靠。 2.羊水泡沫试验 (foam stability test)或震荡试验 是一种快 速而简便测定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试验。若两管液面 均有完整的泡沫环,提示胎肺成熟。 49 四、胎儿先天畸形及其遗传性疾四、胎儿先天畸形及其遗传性疾 病的产前诊断病的产前诊断 见第十四章第三节 “产前诊断 ”。 50 51 第三节第三节 孕妇管理孕妇管理 51 孕妇系统保健实行三级管理,及早发现高危孕 妇并及时转诊。 建立孕妇系统保健手册制度,提高产科疾病防 治与管理质量。 系统产前检查,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 及早评估与诊治。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52 1.实行孕妇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 2.使用孕妇系统保健手册 3.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监护和管理 孕妇管理 53 孕妇系统管理孕妇系统管理 指从确诊妊娠开始,到产后 42 日之 内,以母儿共同为监护对象,按照妊娠各期所规 定的一些必査和备査项目,进行系统检査、监护 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情况,及时转诊治疗 和住院分娩及产后随访,以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的系统管理。 54 1.实行孕妇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实行孕妇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 对孕产妇 开展系统管理,做到医疗与预防紧密结合, 加强产科工作的系统性以保证产科质量,并 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 现在我国城市开展医院三级管理 (市、 区、街道 )和妇幼保健机构三级管理 (市、区 、基层卫生院 ),在农村也开展了三级管理 ( 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站、乡卫生院、村妇幼 保健人员 ) ,实行孕产妇划片分级管理,并 健全相互间会诊、转诊等制度,及早发现高 危孕妇并转至上级医院进行会诊和监护处理 。 55 2.使用孕妇系统保健手册使用孕妇系统保健手册 建立孕妇系统保健手 册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孕妇系统管理,提高产科 疾病防治与管理质量,降低 “三率 ”(孕产妇死亡率 、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 )。保健手册需从 确诊早孕时开始建册,系统管理直至产褥期结束 ( 产后满 6周 )。 手册应记录每次产前检査时的孕妇 与胎儿情况及处理意见,在医院住院分娩时应提 交孕产妇保健手册,出院时需将住院分娩及产后 母婴情况填写完整后将手册交还给产妇,由产妇 交至居住的基层医疗保健组织,以便进行产后访 视 (共 3次,分别是出院 3日内、产后 14日、产后 28日 ),产后访视结束后将保健手册汇总至县、 区妇幼保健所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56 3.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监护和管理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监护和管理 通过系统的产 前检査,尽早筛查出具有局危因素的孕妇,及早给予评 估与诊治。 妊娠早期应注意孕产史,特别是不良孕产史 如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畸 形胎儿或幼儿智力低下史;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 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血液病、神经和精 神疾病等,及时请相关学科会诊,不宜继续妊娠者应告 知并及时终止妊娠;高危孕妇继续妊娠者,应评估是否 转诊。对妊娠中晚期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和羊水异常 等高危妊娠者应加强管理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以确保 每儿安全,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 “三率 ”(高危妊娠检 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 ),这是降 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的重要 手段。 57 58 第四节第四节 孕期营养孕期营养 58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孕期营养与胎儿生长和智力发育密切相关, 所需营养必须高于非任振期 适时控制与监测孕妇体重变化,有利于母儿 健康。 59 孕期营养 1.热量 2.蛋白质 3.糖类 4.微量元素 ( 1)铁 ( 2)钙 ( 3)锌 ( 4)碘 ( 5)硒 ( 6)钾 5.维生素 ( 1)维生素 A ( 2)维生素 B族 ( 3)维生素 C ( 4)维生素 D 妊娠期所需的营养必须高于非妊娠期 妊娠期需监测孕妇体重变化 孕期营养 60 妊娠期监测孕妇体重变化 妊娠期需监测孕妇体重变化。 较理想的增长速度为妊娠早期 共增长 1 2kg;妊娠中期及晚 期,每周增长 0. 3 0.5kg(肥胖 者每周增长 0. 3kg) ,总增长 10 12kg(肥胖孕妇增长 7 9kg)。凡每周增重小于 0. 3kg 或大于 0. 55kg者,应适当调整 其能量摄人,使每周体重增量 维持在 0. 5kg 左右。 61 孕期营养 1.热量 妊娠期间每日至少应增加 100300kca1 热量。按适当比 例进食,蛋白质占 15% ,脂肪占 20% ,糖类占 65%。我国汉族 饮食习惯,热量主要来源于粮食占 65%,其余 35%来自食用油 、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 2.蛋白质 我国营养学会提出在妊娠 4 6个月期间,孕妇进食蛋 白质每日应增加 15g,在妊娠 7 9个月期间,每日应增加 25g。 若在妊娠期摄取蛋白质不足,会造成胎儿脑细胞分化缓慢,导 致脑细胞总数减少,影响智力。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 如肉类、牛奶、鸡蛋、奶酪、鸡肉和鱼,能提供最佳搭配的氨 基酸,尤其是牛奶。 3.糖类 是机体主要供给热量的食物。孕妇主食中糖类主要是淀 粉,妊娠中期以后,每日进主食 0. 4 0. 5kg,可以满足需要。 62 4.微量元素 除了铁,几乎所有的微量元素均可在平时的食物中得到补充。 ( 1)铁:妊娠 4个月后,约有 300mg铁进人胎儿和胎盘, 500mg铁储存在孕妇体内 ,有需要时合成血红蛋白。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每日膳食中铁的供应量为 28mg ,因很难从膳食中得到补充,故主张妊娠 4个月开始口服硫酸亚铁 0. 3g,每日 1次 。 ( 2)钙:妊娠晚期,孕妇体内 30g钙储存在胎儿内,其余大部分钙在孕妇骨骼中存 储,可随时动员参与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增加钙的摄入,以保证孕妇骨骼中的钙 不致因满足胎儿对钙的需要而被大量消耗。我国营养学会建议自妊娠 16周起每日摄 人钙 1000mg,于妊娠晚期增至 1500mg。 ( 3)锌:也是蛋白质和酶的组成部分,对胎儿生长发育很重要。若孕妇于妊娠后 3 个月 報人锌不足,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矮小症、流产、性腺发育不良、皮肤疾病 等。推荐孕妇于妊娠 3个月后,每日从饮食中补锌 20mg。孕妇血锌正常值为 7. 7 23. 0mol/L。 ( 4)碘:妊娠期碘的需要量增加,若孕妇膳食中碘的供给量不足,可发生胎儿甲 状腺功能减退和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在整个妊娠期,每日膳食中 碘的供给量为 l75g,提倡在整个妊娠期服用含碘食盐。 ( 5)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孕妇膳食中硒缺乏,会引起 胎儿原发性心肌炎和孕妇围产期心肌炎。 ( 6)钾:妊娠中期后,孕妇血钾浓度下降约 0. 5mmol/L。若血钾过低,临床表现 和非妊娠期相同,引起乏力、恶心、呕吐、碱中毒。 63 5.维生素 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从食物 中获取,分为水溶性 (维生素 B族、 C)和脂溶性 (维生素 A、 D、 E、 K)两类。 ( 1)维生素 A:又称为视黄醇。我国推荐每日膳食中孕妇视黄醇当量为 1000g。 维生素 A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牛奶、肝等。若孕妇体内缺乏维生素 A,孕 妇发生夜盲、贫血、早产,胎儿可能致畸 (唇裂、腭裂、小头畸形等 )。 ( 2)维生素 B族:尤其是叶酸供给量应增加。我国推荐孕妇每日膳食中叶酸供给 量为 0.8mg,特别是在妊娠前 3个月。妊娠早期叶酸缺乏,容易发生胎儿神经管缺 陷畸形。叶酸的重要来源是谷类食品。在妊娠前 3个月最好口服叶酸 5mg,每日 1次 。 ( 3)维生素 C:为形成骨骼、牙齿、结缔组织所必需。我国推荐孕妇每日膳食中 维生素 C供给量为 80mg。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建议口服维生素 C 200mg,每日 3 次。 ( 4)维生素 D:主要是维生素 D2和 D3。我国推荐孕妇每日膳食中维生素 D的供给 量为 l0g。鱼肝油含量最多,其次为肝、蛋黄、鱼。若孕妇缺乏维生素 D,可影响 胎儿骨骼发育。 64 65 第五节第五节 产科合理产科合理 用药用药 65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着床前期用药对胚胎影响不大。 囊胚着床后至 12周是药物的致畸期,不 宜应用 C、 D、 X级药物。 妊娠 12周以后药物致畸作用减弱,但对 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还会存在。 66 产科合 理用药 1.妊娠期母体药物或化合物 代谢的特点 ( 1)吸收 ( 2)分布 ( 3)生物转化 ( 4)排泄 2.药物对不同妊娠时期的影响 3.孕产妇用药原则 4.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等级 67 1.妊娠期母体药物或化合物代谢的特点妊娠期母体药物或化合物代谢的特点 ( 1)吸收:受妊娠期高雌、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消化系统 张力降低,动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使吸收更加完全。胃 酸和蛋白酶分泌减少,弱酸性药物吸收率降低,弱碱性药物 吸收率增加。 ( 2)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组织、血浆蛋白的 结合情况有关。从妊娠早期开始,血容量逐渐增加,妊娠 32 34周达高峰并持续到分娩,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血药浓 度下降。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减少,使游离状态的药物增 多,一方面药物活性增加,另一方面易通过胎盘扩散进入胎 儿体内,增加胎儿风险。 ( 3)生物转化:妊娠晩期,肝酶系统活力降低;高雌激素 水平使胆汁在肝内淤积,影响药物生物转化与排泄。 68 ( 4)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为肠道,很 少部分通过唾液腺、汗腺排泄。从妊娠早期开始,肾脏血 流量、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增加,加速了药物经肾,脏的排 泄,使药物半衰期缩短。 ( 5)胎盘屏障的作用:在药代动力学上,胎盘的作用主要 是转运功能、受体表达以及生物转化作用。随着妊娠进展 ,这些功能也发生相应变化。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受药物本 身理化性质影响,分子量小、脂溶性高、血浆蛋白结合率 低、非极性的药物容易到达胎儿。胎盘有多种内源性、外 源性受体表达,包括: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表皮生 长因子、叶酸、胰岛素、维甲酸类等多种受体。受体的存 在增加了胎盘转运量。胎盘的生物转化作用使某些药物的 中间产物或终产物获得致畸活性,如苯妥英、利福平、抗 组胺药、己烯雌酚等。 69 2.药物对不同妊娠时期的影响药物对不同妊娠时期的影响 妊娠期间,药物可影响母体内 分泌、代谢等,间接影响胚胎、胎儿,也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影响胎儿。 最严重的药物毒性是影响胚胎分化和发育,导致胎儿畸形和功能障碍,与 用药时的胎龄密切相关。着床前期是卵子受精至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 的一段时期,指受精后 2周内。此期的受精卵与母体组织尚未直接接触, 还在输卵管腔或宫腔分泌液中,故着床前期用药对其影响不大,药物影响 囊胚的必备条件是药物必须进入分泌液中一定数量才能起作用,若药物对 囊胚的毒性极强,可以造成极早期流产。晚期囊胚着床后至 12周左右是药 物的致畸期,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不断形成的 阶段,首先是心脏、脑开始分化发育,随后是眼、四肢等。此时孕妇用药 ,其毒性能干扰胚胎、胎儿组织细胞的正常分化,任何部位的细胞受到药 物毒性的影响,均可能造成某一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畸形。药物毒性作 用出现越早,发生畸形可能越严重。妊娠 12周以后直至分娩,胎儿各器官 已形成,药物致畸作用明显减弱。但对于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如生殖系 统,某些药物还可能对其产生影响,而神经系统因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 化发育,故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一直存在。分娩期用药也应考虑到 对即将出生的新生儿有无影响。 70 3.孕产妇用药原则孕产妇用药原则 ( 1)必须有明确指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 2)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使用药物 。 ( 3)能用一种药物,避免联合用药。 ( 4)能用疗效较肯定的药物,避免用尚难确定对 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 ( 5)能用小剂量药物,避免用大剂量药物。 ( 6)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注意及 时停药。 . ( 7)妊娠早期若病情允许,尽量推迟到妊娠中晚 期再用药。 ( 8)若病情所需,在妊娠早期应用对胚胎、胎儿 有害的致畸药物,应先终止妊娠,随后再用药。 71 4.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等级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等级 美国 FDA 曾根据药物对胎儿的 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等级分为 A、 B、 C、 D、 X5个级别 。 A级:经临床对照研究,无法证实药物在妊娠早期与中晚期对胎儿有危 害作用,对胎儿伤害可能性最小,是无致畸性的药物。如适量维生素 。 B级:经动物实验研究,未见对胎儿有危害。无临床对照试验,未得到 有害证据。可以在医师观察下使用。如青霉素、红霉素、地高辛、胰 岛素等。 C级:动物实验表明,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由于没有临床对照试验,只 能在充分权衡药物对孕妇的益处、胎儿潜在利益和对胎儿危害情况下 ,谨慎使用。如庆大霉素、异丙嗪、异烟肼等。 D级:有足够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性。只有在孕妇有生命威胁或患严 重疾病,而其他药物又无效的情况下考虑使用。如硫酸链霉素等。 X级:动物和人类实验证实会导致胎儿畸形。在妊娠期间或可能妊娠的 妇女禁止使用。 如甲氨蝶呤、己烯雌酚等。 在妊娠前 12周,不宜用 C、 D、 X级药物。 72 73 第六节第六节 孕期常见症状及孕期常见症状及 其处理其处理 73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多见,应建立良好的 饮食、排便习惯。 对铁和钙的需求增加,应及时补充铁剂 和钙剂。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74 1.便秘便秘 妊娠期间常见。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排空 时间延长,水分被肠壁吸收,加之增大妊娠子宫及胎 先露部对肠道下段压迫,常会引起便秘。排便习惯正 常的孕妇可以在妊娠期预防便秘,每日清晨饮一杯开 水,多吃易消化的、含有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并且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养成按时排便的良好习 惯。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如开塞露、甘油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