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化 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活 哈尔滨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 朱振德 (2007 年 6 月) 哈尔滨市辖 8 区、10 县(市) ,总面积 5.32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970 万。有中小学校 3000 余所,在校学生 100 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 8 万余名,三分之二在农村。面对知识经 济化的新形势,面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与国内外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的明显差距,我们只能把解 决问题的思路和出路寄希望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加快信息网络建 设” 。而今,信息化催生了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了 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区域教育的整体升位,全市基本实现了“校校通,信息化正在改变着 我们的教育生活,成为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 一、信息化,催生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 。及时性、开放性、交互 式等特点对传统的单向、平面和线型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了强烈冲击,必须客观面对,积极变 革。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提高教育管理的效能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颁布,推动了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朝着网络化、 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从教育行政管理入手,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能。近年来,市教育局 非常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从政务信息组织建设、队伍完善、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提高政 务效能。目前,市、区(县)教育局和学校基本实现了信息和部分文件的无纸化交换;使用 视频会议系统召开了近 次全市性教育工作会议,大大提高了会议效率和效果,节约了会 议成本和交流成本,会议变得立体而多元,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广泛和富有成效。市及所属区 县教育局先后建成了以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网站、党建网、行风 建设网、青少年维权网站、网络团校、网络电台、师生心理健康网站等多个专题网站。青少 2 年维权网站、网络团校、网络电台等网站为省内首创。在这个多元网络工作环境中,电子政 务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育管理效率,增强了对信息的反应速度。着力在推 动学校管理上做文章。学校是教育管理的最基层,因此推动学校信息化管理是最终落脚点。 2004 年,我市出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施方案 。2006 年,我们在全市召开了“教育 管理信息化标准推进暨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应用现场会” 。目前,我们已为城区、 农村所有学校安装了“中小学管理综合系统” ,形成了以教育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为核心,以 光纤为主干,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和教育管理信息网络。中小学管理综合 系统在我市学校招生考试、资产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考试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 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财务管理、培训学分管理等方面广 泛应用。学校管理信息化将广大教师和校长从繁杂的教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 入到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搭起了广大家长与教师和学校对话交流的开放平台,民主的管 理、和谐的校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特别是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推动教研方 式变革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市按照“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工 作思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 ,集中优势力量,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在纵向上,我们抓住构建区、县(市) “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这条主线,以区、县 (市)教师培训网页、专题学习网站、教师个人资源包的建立为重点,强化和完善基于网络、 基于问题的市域、区域、校际间的教学研究。同时,市教育局组织区县(市)和中小学校, 开展教师培训网上研修展评活动,加快了本土化、原创化教育技术与教研方式的整合。我市 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在网上构筑了无校界的学科教研组、 专题研究组、问题讨论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在家里,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 公告栏、网上聊天室、学科教育论坛、视频会议等网络渠道与学科教研员及其他学校、地区 的教师,展开同步双向交流或异步双向交流。部分教师还利用新浪 UC 语音互动软件、QQ 群、 MSN 会员制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组成若干学术沙龙的网上学习共同体,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 3 教研员的引导下,利用 MSN 论坛工具组成了英语教育沙龙,实行会员制,在网络沙龙上创设 了“在线学习” 、 “开心测试”等栏目,推动了教学研究。我市继红小学教师董晓烨,能积极 参加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在线论坛”她的语文新课改从思考到操作论坛稿被李镇西 老师收录进新书李镇西茶馆中。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教研,已蔚然成风,初 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教研文化。日访问量近 10000 人次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尽管我们的硬件条件还不能达到信息化教学最前沿的理想状态,但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的教 师积极开发应用,学生乐在其中,信息化教学因素逐步改变着师生教与学的基本方式,课堂 教学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虽然还属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范 畴,但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上,小组学习、特别是个别学习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分量。一方 面,网络环境的交互性为小组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它突破了前后座位的物理相邻限制,即 学生可以在班上任意选择他的小组学习伙伴,一起来研究讨论问题,从而更深刻领会了“网 上邻居”的含义;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性,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 来源,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在职者、帮助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将教学资源按照难易 不同的等级呈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鲜活,对知识的摄取具有自主地选择 和甄别,呈现出个性化的学习课堂。如我们在哈尔滨电视台开辟的“名师开讲”栏目深受全 市学生家长的拥戴,学生可以在这里免费获取最权威的中、高考相关知识,满足不同层面学 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是得益于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探究式学习、研究 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 式,将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实物投影及网络等手段恰当地应用到教学环节中,使学生 的认识从学习生动丰富的情景开始。教师可以用网络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生进行练习或 4 游戏,运用主题探究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深入网络信息的海洋去主动探险,借助网络倡导 合作学习和提供个别指导,做到明晰问题,活化知识,激发兴趣。 三是得益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 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它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 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情感激励工具。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 及,广大教师已经由简单的使用课件,向多元化设计课件发展;由单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向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教学发展,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的研究,创造出各 种高水平、个性化、高效益的崭新学习模式。如何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 模式,已成为我市广大教师的追求。教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将现代教育手段应用于学 科教学之中,形成了一种活跃、多元的教学氛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市第 17 中学历史 教师孙海波的网络互动课获得了全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一等奖,继红小学李东伟、花园小学 曹咏鸣等一批优秀教师在中小学网络教学方面也闯出了各自不同的新思路。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形式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推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市在近年来的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评价能 够得以实现,提高了评价效果,减轻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如我市今年启动的初中生 综合素质评价项目,涉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评价指标达 17 项,工作量 大、过程复杂。我们与教育部信息中心密切配合,在中小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中添加了 “综合素质评价模块” 。全市 500 余所初中使用该软件来实施学生评价,每名学生的自评互 评和教师评价只需要几个小时,所有的等级合成全部通过计算机完成。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不但极大地提高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效率,而且由于学生之间的互评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对 同学进行的评价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意见,从而确保了评价的保密性和公平、公正性。通过综 合素质评价模块的开发,有力推动了我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软件示范区的建设。 二、信息化,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5 教师只有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才能胜任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要提高能力特别是向专业化能力发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是最快捷的途径。 (一)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别开生面的教师继续教育 按照教育部要求,我们重点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开展中 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搭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车” ,有效地推进了教师专 业化能力的持续发展。同时,为及时、有效地解除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的困惑,提高教师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自主、选择、开放、互动的培训成为可能,我们将教师理论层面的 通识培训、实践层面的学科培训、解决具体问题的校本培训,在网络上进行有机整合,形成 纵横交错、互动交流和与专家保持持久对话的绿色通道。现在,我们又开设了网上指导、专 题培训、网上论坛,给教师的学习与应用创设了巨大的空间。在网上设置了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关注热点的网上课程。开展了专题学习、个案研究、交流切磋、解决问题等网上研究 性学习活动。各区、县(市)也进一步加强了网上培训的研究。在全市教师中,每个学期参 加网上培训和网上交流的人数就多达 8 万余人次。远程培训显现了内容的广泛性、环境的虚 拟性、学习的能动性、过程的交互性和管理的全天候性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拓宽了教师培训的途径,促进了教师现代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二)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师自主研修 网络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网上培训模式的多样性。我们把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功 能的多样性相结合,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研修目标的统一性相结合,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和研 修管理的规范性相结合,开发出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网上研修模式,较好地满足了教师的个 性化需求。 一是开展双向互动式网上研修。我们在市教研院网站上创建了研修网页,通过网络进行 校本研修的管理和指导。教师根据个人所需,制定研修计划,有计划、有选择地挑选自己的 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的双向互动式功能,在网上建立了教师网上论坛。通过主题探 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诊断、教学设计、网上说评课、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体现 6 校本研修的研究特点,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教师研修论坛在研修的科目上涵盖了教育、 教学、科研等内容。在研修培训的人员上涵盖了校长、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全方位、多角 度的教师研修网,跨越了时空的虚拟空间,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可随时随地上网参 与教师研修活动。实现了以培训者为中心到以研修教师为主体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 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师自我能力的正视和发现搭建了多样化的平台。 二是开展网上教育反思。教师专业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师要学会反思。没有反思的教学, 缺少研究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为此,我们依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校 本研修模式研究”等课题,以全市 100 所学校为牵动,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教师通过德育、 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生活等反思,极大地提高了研究能力。在市教研院网站及各区县教师 进修学校网站上教师留下了大量的教育反思、教学随笔、网络日志,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 师反思能力培训与训练一书,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书目。 三是增强教师的专业情感。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说,每一位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都会 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都会对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有着美好 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为此,我们专门在市教育信息网开辟了 “我的教育故事”栏目,在全市开展了教育理想的大讨论,加强对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一 位教师这样说:“一个有德有才的教师,让学生看到的是进步、美好和光明;一个师德欠缺、 不负责任、言行不一的教师,让学生看到的是沉沦、丑恶与黑暗。 ”同时,还利用网上视频 点播系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看师德信息,激发教师的职业情感和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是视频案例研究模式。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是一种能够整合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与案 例研究的校本研修工具。它可以为教师创设真实可信的研修环境,有利于教师视野的扩展和 创造性的激发,认识各种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在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的网站和中小学校 的网站上,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定格、回放视频案例的精彩片段,从而激发他们深入地在行 动基础上反思,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增强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 (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效开放的教师管理与评价 7 形成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网上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生命发展的有 效途径。在创新培训模式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网上管理模式,创建了网上学 时学分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教师的网上注册及学籍登记工作。我们明确定位评价的目的, 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师达到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将评价由甄别 转向促进教师发展、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建立教师网上成长记录袋、问题采集卡、 病例小诊断、学习评价表、团队智囊卡等材料,实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 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网上评价方式,按照每月的任务 要求,学校安排专人每月统计一次,把统计结果公布在校园网上。现在,哈尔滨市教育信息 网站学时学分管理系统,已成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到目前为止, 全市已注册近九万人。每学期,对教师新课程培训登记一次,形成制度,使管理过程化、规 范化。学时学分管理系统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开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继续教 育学时学分情况。同时,还建立了哈尔滨市骨干教师查询系统,把市级以上的每一位骨干教 师的基本情况、教育教学风格、教育教学经验等记录在个人文件夹中。实现了教师继续教育 管理的公开、公正。最近我们正在做的一件事情是与中国网通合作,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 IC 卡,全市教师人手一卡,教师的自然情况、学习情况等相关数据都记录在这个卡中。教 师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刷卡管理,教师在参加培训中取得的成绩以学时学分形式贮存在卡中。 通过网络广大中小学教师树立起“学习就是资本,创新就是生命”的思想,把掌握必要 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必修课,把学校教师的再教育任务转化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的内在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有效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 ,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公平、公正的标志。城乡教 育的均衡发展,说到底是实现城乡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城乡教育差距,从根本上说是城乡 学生享有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在现代信息社会,各种办学要素中,信息技术条件和信息资 源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着区域教育整体升位的最关键要素。要缩小城乡差距,办好每一所学 8 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做好改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条件和建立优质、开放的教育 资源。哈尔滨“大城市、大农村”的区域特点,呼唤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我市本 着“全面部署、重点推进、城乡联动、和诣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教育信息化工作重心进一 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农村学校发展上来,采取强化网络环境建设、构筑学习资源 中心、城乡网络对接等工作策略,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和谐发展。 (一)加强网络环境建设,努力为形成整体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态势奠定基础 坚持把硬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最大的差距在于教育资源,农村孩 子与城里孩子最大的差距在于信息素养。要缩小这方面的差距,实现“校校通” 、 “城乡通” 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上世纪末,哈尔滨市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 理念,城市“校校通”工程实现的也比较早。但距离“城乡网”的要求,我们深知还需要做 很多工作。为此,我们下大力加大农村硬件环境投入,使农村学校直接接入市教育信息中心 机房或通过二级节点接入市教育信息网。2006 年,又投入资金 8146.2 万元,在农村学校建 成了 2567 个现代远程教育点。目前已经建成了以各中小学校为支撑,集教育、科研、管理 于一体,涵盖教育信息资源的“三级五库”体系。 “三级”是指市教育研究院与市教育信息 中心网站,县(区)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网站,中小学校网站三个层级。 “五库” 是指应用软件库、教育信息资源库、远程培训资源库、学科教学资源库、校园教育教学资源 库。这一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村信息教育硬件条件与城市的步调和节奏能够保持 一致。我们还建立了故障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等制度,对网络及时进行维护,换代升 级,保证网络的安全。2006 年,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现场会召开之后,我们又及时对照 标准,对全市已建成的教育信息网络,特别是农村网络进行了全面试检,确保了农村和市区 具备同样的网络学习条件,确保农村和城市的网络一样畅通无阻。 (二)构筑学习资源中心,努力为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优质保障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有好“路” ,还得要有好“车” 、好驾驶员,更要有好“货” 。有了 好“货” ,还得让好“货”有序地进、销、存放。因此,我们把工作的着力点重点放在构建 现代教育资源体系这一环节上。网络的连接,首先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因特网(Internet) 9 这样一个广阔的免费共享资源。老师、学生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共享全世界的资源,了解 天下大事,从中获取知识信息,下载所需要的资料。对于我们市及所属区(县)开设的教育 信息网,我们重点做好建、用、管三个方面的工作。坚持按标准建好信息网的基础上, 突出要发挥网络的效能。地区教育信息网主承载发布教育要闻、政务公式、队伍建设、教育 教学、招生考试和教育论坛等内容。各学校的网站普遍设立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生天 地、学校管理、校友联谊等栏目,汇集了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优秀学生的成果,特 别是经过一线教师日积月累的加工、补充、更新、调整、否定,形成了一个庞大、开放、动 态的具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库。这样一来,所有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只 需要建“路” 、买“车” ,就可以共享资源库内的资料。 (三)搭建网上对口支教平台,切实满足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的需求 2002 年,我市出台了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实施意见 ,在全市范围内 掀起了以团队建设为重点的学习高潮。全市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分别以学年组、教研组、综 合组以及问题组为基本单位,成立城乡对口支援学习型团队,为城乡教师对口支援开辟了一 片广阔的新天地。南岗区利用区教育信息网、教育教学信息网、教育精品论坛、南岗区博客 网等四个信息化平台,加速推进城乡对口支援。几年来南岗区城乡教师在南岗区教育精品论 坛的研讨交流活动,累计发贴达百万条,我市南岗区王岗中心校教师积极与对口支援学校教 师在新浪 UC 上开展网络教研,在学校、家里,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学科教育论坛 等网络渠道与其他学校教师,开展同步互动、异步互动式的教学研究。道外区 87 中学通过 网上备课、观摩、评课和网上学习与交流活动,改变了教师的思维、学习和教学方式,使教 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网络城乡对口支援的探索,有效地弥补了城乡对口支 援经费、时间、工作等方面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城乡对口支援的质量水平。同时,我们还 鼓励农村学校积极走开广泛校际交流的路子,与省内外名优校建立“网络联姻”协作关系。 2005 年起,我市五常市第二实验小学与清华附属小学建立了远程教育合作关系,能将清华 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学资源为己所用,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办学水平。我们觉得,网络 缩小了校际差距,提高了专业发展的能力。通过推动教育信息的深入发展,提高了农村教师 10 的信息素养水平,农村教师已普遍由简单的使用课件,向多元化创设教学情境发展,由单一 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向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研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一大批农村学校教学秩 序、教学管理的明显改观,学校的工作制度、学期计划都可以在校园网公布,而且形成制度, 使教师的工作变得有章可循。 四、关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信息化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信息化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活。适应这种改变,接受这 种生活是选择现代教育的必然抉择。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 必须精细化地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要素,要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示范区建设涉及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做细、做实、做好。 (一)进一步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早、基础好,这为全面、深层次地开展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 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是,优势越大,存在的问题也会越多。在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 过程,仍需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所以,我们必须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 建设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对全市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等各类信息化配置情 况做到底数清、数字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协 调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起符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基本覆盖全市的教育管理 信息网络 我们已在全市城区全面开展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了应 用培训。但应用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建设过程中坚决避免重复投入、少投 入、甚至不投入现象,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进一步对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大力推广使用“中小学管理综合系统”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 使用了一些教育类管理软件,推动了教育管理的科学与高效。但由于这些软件的信息内容、 设计标准、设计理念和功能各不相同,各个部门、各个学校的数据格式标准不一,使学校的 11 数据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数据不能兼容,给区域内及全市范围内教育管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带 来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以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国家教育 部指定的“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示范软件为基准,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更新改造,统一 安装、使用和推广示范软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管理标准化、现代化。 (四)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起全市统一的教育管理综合业务平台 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贷款延期补充协议书范本
- 2024居间合同样的合同
- 工程测量设计合同
- 培训机构合作合同样本
- 技术许可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与失业保险“并轨”协议书
- 2024配方转让协议标准文本
- 工程合同签订方法
- 房屋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策略与建议
- 园林绿化承包经营合同样本
- 第15章《分式》教材分析课件(32张)
- 商铺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西门子RWD68说明书
- 形式发票样本(Proforma Invoice)
- 医院车辆加油卡管理制度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最新】
- (完整word版)上海博物馆文物术语中英文对照
- 问题线索办理呈批表
-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 学、练、评一体化课堂模式下赛的两个问题与对策
-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