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_第1页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_第2页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_第3页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_第4页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三年级 语文试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积累运用(30 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轩敞(chn) 拮据(j) 恣睢(su) 揆情度理(ku) B汲取(j) 长亲(zhn) 瑟索(s) 根深蒂固(d) C天簌(li) 参错(cn) 伛偻(l) 孜孜不倦(zh) D带挈(qi) 惘然(wn) 阴晦(hu) 万贯家私(u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崭露头角 砥柱中流 相形见绌 张冠李戴 B辩伪去妄 无暇顾及 慷慨无私 投机取巧 C伸张正义 与时俱进 掂斤拨两 惨绝人寰 D匠心独运 锲而不舍 一帆风顺 寻根究底 3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这里是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B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 带挈:这里指“让你沾了我的光,得到了好运。 ” C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展转:这里指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D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火候:这里指火力的大小和时间长短。 4先从下列句中找出有语病的一项,然后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题后横线上。 (3 分) A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 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B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 C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D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 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有语病的一项是( ) 修改后的句子是 。 5根据下边提供的情景,按要求答题。 (4 分) 得分 评分人 2 红光中学初三一班计划搞一次“论辩之中练口才”的活动,如果你是该班班长,请 你拟出这次活动进行的几个步骤。 这次活动的步骤是: 6从下边几句话中提出一句能表述作者观点的话。 (3 分) 不错,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可是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 现代人说现代话,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好得很。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依我说, 咱们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很好吗? 能表述作者观点的语句是: 7根据提示,在下边横线上填出相关内容。 (7 分)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杜甫身居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 。 ”的呼喊。 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 。 ”的心态。 小亮遇到困难,心情十分沮伤,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并用李 白“行路难”中“ , ” 两句诗给他以勉励。 古诗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根据下边的提示,任选两项进行默写。 范仲淹 , 。 初三语 共 8 页第 3 页 陆 游 , 。 文天祥 , 。 8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设计一句广告词。 (3 分) 西寒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广告词: 。 9阅读下边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4 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语言虽朴实,却道出了作者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说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描 绘的是一种心胸与山的融合,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C这首诗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D全诗用词华丽,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要品味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键在抓住“ ”两个字,这是因为它表明一切 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二、阅读(35 分) (一) (12 分) 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是方是长 进。 ”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 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一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因 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书本上的东西,不 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 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 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 得分 评分人 4 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绐终兴 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 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 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 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第 一步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 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 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 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决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10这则短文的中心论点是(2 分) 11短文是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这三个方面分别是:(3 分)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12第 2 段的论证方法是先 ,再 。 (1 分) 13请说说本文与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两篇文章开头的异同。 (3 分) 相同的是 。 不同的是 。 14根据论述的内容,给这则短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 分) 15以说疑为话题,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名言警句。 (2 分) 。 (二) (12 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几乎忘记了 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初三语 共 8 页第 5 页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 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马上滚落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追风赶月,一刻不敢停留的往 家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 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 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叨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 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 ”随后又站起身往外走, “爸爸打鼾,怕吵 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 吹,热闹。 ”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几十年的破 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乱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鸣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寂静一片。记得以前与父 亲同寝,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一沾枕头就睡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睡, 就常用脚把他踹醒,任他熬着等我睡去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就装着打鼾,打得 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 轻轻地给我掖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温情的手在我脸上 划过时,我的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 “鸡都叫了,睡吧。 ” 我哽咽着说:“睡吧。 ” 16文中写父亲思念儿子的句子是:(2 分) 17作者选取了三件平淡琐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4 分) 三件事是: 、 。 表达的主题思想是: 18文中“我”先后两次落泪,两次落泪的原因分别是:(2 分) 6 第一次落泪: 第二次落泪: 19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体贴儿子,儿子也体贴父亲的事情各一例,加以概括后工 整地填入下边“田字格”内。 (2 分) 父亲: 儿子: 20体会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 分) “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 ” (三) (11 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也,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1作者欧阳修在文中自号为 。 (1 分) 22解释句中带点的词:(2 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杂然而前陈者( ) 环滁皆山也( ) 23文中刻画山间一年四季景色的句子是:(3 分) 初三语 共 8 页第 7 页 。 24将下边这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5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续一下联。 (2 分)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三、作文(35 分,其中书写 5 分) 26在你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你要分析一下,这些事情有什么影响,自 己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件;然后再考虑“想到”了什么、能“说起”些什么。要对事情本身 做些分析,确定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要求: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 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得分 评分人 8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积累运用(30 分) 1C 2B 3D 4B 全国武术比赛圆满结束 5 (略,活动步骤应自然衔接,此题 4 分,每一横线填写 1 分) 6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要写现代文 7入则无法家拂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题共 7 分,若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把文学意境还原为大自然 9心远 二、阅读(35 分) 10读书贵有疑(2 分) 11疑能打破迷信 疑能增进兴趣 疑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3 分,各 1 分) 12讲道理 举事例(1 分) 13都采用了引用名人名言的方法 不同的是本文第句首先提出论点,接着引用名 言作论证,而课文是开头连用名人名言,既作全文中心论点,又作为讲道理的论据(3 分, 说相同点 1 分,不同点 2 分) 14读书贵有疑(1 分) 15 (略,2 分) 16父亲蹲在村口边守望的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2 分) 17与父亲一道吃饭;一同拉家常;一起睡觉。父子间深深情谊(4 分,三件事说正 确各 1 分,回答主题 1 分) 18读到表哥信中父亲思念儿子的话 父亲轻轻摸我的脸(2 分,各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