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机考答案_第1页
下半年机考答案_第2页
下半年机考答案_第3页
下半年机考答案_第4页
下半年机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完形填空: 1、积极推广和应用集(1) 、 (2) 、 (3) 、 (4)等功能于一体的牵引(5)辅助决策系统,不断提高接 触网应急抢修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1)A设备运行 B设备检修 C设备质量 D设备老化 正确答案:A (2)A设备资料 B技术资料 C安全资料 D管理资料 正确答案:B (3)A信息管理 B信息共享 C信息传递 D信息不畅 正确答案:C (4)A抢修准备 B抢修材料 C抢修工具 D抢修预案 正确答案:D (5)A供电抢修 B抢修材料 C抢修工具 D抢修预案 正确答案:A 二、单选题: 1、牵引供电运行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接触网故障抢修)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 A供电抢修 B分区停抢修 C变电所抢修 D接触网故障抢修 :D 2、供电段和供电车间要成立接触网故障应急(抢修组织) 。 A供电抢修 B抢修人员 C抢修组织 D接触网故障抢修 答:C 3、每个接触网工区必须经常保持(一个作业组)的人员在工区值班。 A两个作业组 B一个作业组 C抢修组织 D故障抢修 答:B 三、多选题: 1、铁路局应成立接触网应急抢修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应急抢修机制, (A、B、C) 、预案演练等基础 管理工作。 A加强人员培训 B装备配置 C物资储备 D故障抢修 2、接触网工区应有值班人员的宿舍、卧具和必要的降温、 (A,B、C) ,保证值班人员休息好。 A取暖设施 B并经常保持清洁 C安静 D干燥 四、判断题: 1、每个接触网工区应以比较熟练的工人为骨干组成抢修组,抢修组现场负责人由工长或安全技术 等级不低于四级的人员担当, 答:对 2、抢修时现场负责人、驻站联络员和防护人员不佩戴明显的标志,各司其职。 答:错 五、完形填空: 1、对于较大的(1) ,铁路局抢修(2)成员、 (3) 、 (4)及故障抢修领导小组成员要及时赶赴调度 台或现场组织(5) ,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应要求通信部门启动应急通信,开通现场至铁 路局间多路电话和图像通信设备。 (1)A接触网故障 B 变电所故障 C设备设备故障 D设备老化 正确答案:A (2)A巡视小组 B领导小组 C检查小组 D管理小组 正确答案:B (3)A车间负责人 B班组负责人 C供电段负责人 D路局负责人 正确答案:C (4)A工作领导人 B工长 C段长 D车间主任 正确答案:D (5) A指挥抢修 B抢修材料 C抢修工具 D抢修预案 正确答案:A 一、单选题: 1、铁路局供电调度员得知接触网(发生故障)后,首先要根据故障的显示情况、保护动作类型及 各方面信息,迅速判明故障地点和情况 A发生问题 B发生事故苗子 C发生故障 D发生缺陷 答:C 2、 (复线区段) ,为防止故障扩大,当一个行别发生跳闸且重合失败时,供电调度员要立即根据故 障点标定装置指示,将可能发生故障的地段通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应迅速通知在线运行的邻线机 车乘务员加强瞭望,必要时采取限速等安全措施。 A复线区段 B双线区段 C单线区段 D支线区段 答:A 3、变电所馈线断路器跳闸重合失败后,为避免扩大故障范围,在未确认符合供电和行车条件, (作 业人员)未撤至安全地带时,不准盲目强送电。 A防护人员 B作业人员 C操作人员 D辅助人员 答:B 4、在发生供电设备故障时, (机务) 、运输部门要密切配合。 A车站 B电务 C机务 D工务 答:C 9 5、接触网抢修车辆应按救援列车办理。抢修(车辆出动前) ,供电调度员应将车号及到达的地点通 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应优先放行,使之迅速到达故障现场。 A操作人员 B防护人员出动前 C人员出动前 D车辆出动前 答:D 6、当故障跳闸重合失败后,在没有相应供电臂有关故障信息的情况下,为排除因电力机车短路接 地等故障跳闸, (供电调度员)可通过列车调度员通知所在供电臂上的电力机车降下受电弓后,进行一 次强送电。 A供电调度员 B列车调度员 C值班员 D机车调度员 二、多选题: 1、应本着先通后复的原则制定抢修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必要时可采取 (A、B、C)或限制列车速度通过等措施,缩短停电、中断行车时间,并及时安排时间处理遗留工作, 使接触网及早恢复正常技术状态。 A迂回供电 B越区供电 C降弓通过 D直接供电 2、接触网故障查找应以故标指示为依据,向两侧扩大查找。要按照供电调度员的指令,参考车务、 (A、D、B) 、公安等人员反映的情况,结合天气、温度、运行环境等因素有重点地组织查找。 A机务 B电务 C机务 D工务 3、接触网工区接到抢修通知后,应按抢修组内部的分工,带好(A、B)等,白天 15 分钟、夜间 20 分钟内出动。工区值班人员及时将出动时间及相关情况报告铁路局供电调度、供电段生产调度和供电车 间。 A材料 B工具 C防护用品 D所有工具 三、判断题: 1、降弓距离应满足列车惰行运行要求。故障地段降弓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48 小时。 答:错 2、为保证快速抢通,允许接触网满足最低技术条件开通运行。 答:对 3、当变电所所在站区发生近点短路(故障点标定装置指示在 3 公里范围内) ,自动重合失败后, 若跳闸区段供电臂末端有分区亭并联断路器,不得用故障供电臂上的变电所断路器强送电,应用同方向 另一供电臂通过分区所的并联断路器向故障供电臂试送电。 答:对 4、设有馈线故障性质判断装置的变电所,强送电前,还应先投入故障性质判断装置,判断馈线有 无永久性故障。有永久性故障,可强送电。 答:错 四、完形填空: 1、 (1)抢修人员在步行查找(2)故障点的同时,也可通过(3)向(4)报告,采取临时要点登乘 本线或邻线机车的查找方式,尽快(5)故障点。 (1)A供电段 B路局 C车间 D班组 正确答案:A (2)A变电所 B接触网 C车间 DAT 所 正确答案:B (3)A变电值班员 B供电值班员 C车站值班员 DAT 所 正确答案:C (4)A.变电所值班 B.接触网值班员 C.车间值班员 D.列车调度员 正确答案:D (5) A确定 B不确定 C未定 D肯定 正确答案:A 一、单选题: 1、供电段应设置(抢修基地) ,配备接触网抢修车列。 A维修基地 B抢修基地 C微管基地 D维护基地 答:B 2.、每组接触网抢修车列由放线车、轨道吊车各 1 台,平板车、综合检修作业车各(2 台)组成。 A1 台 B3 台 C4 台 D2 台 答:D 3、抢修列车的抢修半径一般为(200)运营公里。 A100 B200 C200 D300 答:C 4、综合检修作业车应具有邻线或桥支柱下部等全方位的(作业功能) ,以适应邻线有货物列车滞留 时其上部接触网抢修的需要。提速干线的放线车应具备恒张力放线的功能。 A作业功能 B检修功能 C抢修功能 D维护功能 答:A 5、接触网工区所在地、抢修车辆应配置必要通讯手段,以适应管内(接触网抢修)的通讯需要。 A接触网作业 B接触网抢修 C接触网检修 D接触网维护 答:B 6、交通机具是保证迅速出动抢修的先决条件,应有专人管理,做好(日常维修)保养,时刻处于 10 良好状态,保证有足够的燃料,随时能出动抢修。 A日常作业 B日常抢修 C日常维修 D日常维护 答:C 7、接触网抢修用轨道车辆、汽车,必须停放在能够保证迅速出动的指定地点。如必须变更停放地点, 工区值班员要及时报告(供电调度员)和供电段生产调度员。 A操作员 B巡守员 C值班员 D供电调度员 答:D 8、铁路局供电调度员和供电段生产调度员必须随时掌握抢修列车和接触网工区交通机具的停放地 点、 (整备情况) ,交接班时进行交接,接班后要复查。 A整备情况 B准备情况 C运行情况 D检修情况 答:A 9、抢修用料应尽量组装成套,并与日常维修用料分别造册登记,分架存放。对较小的零部件如 (线夹等)应集中装箱存放在固定地点。 A腕臂等 B线夹等 C支柱等 D拉线等 答:B 10、接触网工区值班员应有材料库的钥匙,交接班时交接并清点抢修用料具,以便随时取出(抢修 用料具) 。 A日常用料具 B检修用料具 C抢修用料具 D维修用料具 答:C 二、多选题: 1、为保证接触网故障抢修指挥人员能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修, (A、B)应配备故障抢修指挥汽车。 A供电段 B供电车间 C班组 D作业组 2、接触网工区应配置 2 台接触网作业车、 (C、D) (以保证当接触网作业车无法及时到达故障现场 时,人员、机具能先行到达) 。 A检修车 B测量车 C1 台平板车 D1 辆电力抢险工程车 3、新建和改造电气化铁路,应结合线路运行要求和接触网设备特点,将抢修机构设置及人员、交 通、通讯工具、机具、材料配置纳入工程设计。开通前, (A、B、C)应配置到位。 A人员 B机具 C材料 D作业组 三、判断题: 1、铁路枢纽接触网工区的作业车应有 1 台为带高空作业吊篮的高空作业车;负责铁路大型客站接 触网维护的工区还应配置高空作业汽车。 答:对 2、冬季取暖的地区,车库没有采暖设施,保证及时出动。 答:错 3、供电段、接触网工区及抢修基地(抢修列车)应按附件 3、4 的标准配齐抢修材料、工具、备品、 通讯和防护用具等,并随时注意补充。供电车间抢修用工具、材料原则上存放于所在班组料库。 答: 对 四、完形题: 1、(1)、(2)、接触网工区均应配置夜间故障抢修用照明灯具,照度及数量应分别满足抢修线路(3) m、(4)m、(5)m 的充足照明需要(平均照度达到 100 勒克斯以上,4 个小时内连续使用)。个人照明工具 应满足夜间作业需要。 (1)A供电段 B供电车间 C班组 D作业组 正确答案:A (2)A供电段 B供电车间 C班组 D作业组 正确答案:B (3)A1000 B3000 C2000 D4000 正确答案:C (4) A5000 B4000 C3000 D1000 正确答案:D (5) A200 B1000 C2000 D3000 正确答案:A 一、多选题: 1、供电段应对典型故障的照片、 (B、C、D)等作为档案资料长期保存。 A抢修人员 B故障报告 C损坏的线头 D零部件 2、铁路局供电主管部门要对每件(A、B)按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和铁路供电设备故 障调查处理办法认真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逐级上报,同时还要分析抢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A事故 B故障 C故障报告 D抢修人员 二、判断题: 1、对好人好事要及时表彰和奖励;对贻误时机,工作不得力者要严肃批评;对玩忽职守,不服从 11 指挥者要给予处分。 答:对 2、抢修中采用的先进方法、机具等应及时推广,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 抢修组织、方法与抢修预案,提及处理。 答:错 第六部分 人员培训 三、单选题: 1、供电段要加强抢修队伍的(定期培训) ,积极开展故障预想和日常演练,务必使每个人都能掌握 各类故障的抢修方法。 A定期培训 B定期学习 C定期演练 D定期考核 答:A 2、各工区应充分利用(工余时间) ,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的作用,经常进行各类故障抢修方法 的训练,每季组织一次故障抢修出动演习(包括按时集合、整装出动和携带工具、材料等) 。 A作业时间 B工余时间 C休息时间 D抢修时间 答:B 3、供电车间每半年组织管内各工区进行(一次)故障抢修演习。 A三次 B四次 C一次 D两次 答:C 四、多选题: 1、供电段主管段长对有关规定的工作应经常督促检查。在(A、B)中取得优异成绩者,要适时给 予表扬。 A学习 B竞赛 C演练 D实作 五、判断题: 1、为做好故障抢修的日常演练,供电段及接触网工区应设有供训练用的场地和必要的实物。答: 对 六、单选题 1、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 C m。 A:0、 +1 B:0、2 C: +1、2 D: -1、+2 2、单(双)开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中心距_ D_ mm 处。 A:450 B:500 C:550 D:600 3、复式交分道岔的标准定位支柱纵向位置应在距道岔对称中轴为_D_mm 处。 A:1350 B:1400 C:1450 D:1500 4、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偏差角不得大于_ C A:1 B:2 C:3 D:4 5、悬挂点跨距可在 C m 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A:0、 +1 B:0、2 C: +1、2 D: -1、+2 6、拉线锚板拉杆与地面的夹角宜为_ A 。 A:45 B:50 C:55 D:60 7、基础回填土每回填_ A m 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A:0.3 B:0.4 C:0.5 D:0.6 8、每个钢柱主角钢下钢垫片数不得大于_ B 片。 A:2 B:3 C:4 D:5 9、隧道立柱安装后应垂直,其倾斜度不得大于_ A 。 A:1 B:2 C:3 D:4 10、隧道立柱地脚螺栓必须配带双螺帽,拧紧螺帽后螺栓外露长度不得小于_ B cm。 A:20 B:30 C:40 D:50 一、单选题 1、调整隧道立柱所用的钢垫片不得超过_ B 片。 A:2 B:3 C:4 D:5 2、坠砣每个重量误差应不大于 A % 。 A:2 B:3 C:4 D:5 3、火花间隙绝缘电阻:用 500v 摇表检查不应小于_ A 兆欧。 12 A:500 B:1000 C:1500 D:10000 4、支柱下部接地线应紧贴地面,在行人较多的地方和旅客站台上,应埋入地下 D mm。 A:100-150 B: 100-200 C: 100-250 D: 100-300 5、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宽度的 A 倍,四面施焊。 A:2 B:3 C:4 D:5 6、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圆钢的搭接长度为直径的 D 倍,双面施焊。 A:3 B:4 C:5 D:6 7、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扁钢与圆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D 倍,双面施焊。 A:3 B:4 C:5 D:6 8、拉线 UT 型楔形线夹在受力后,螺扣应外露,其长度不应小于 B mm,且最大不得大于螺纹全长的 12。 A:10 B:20 C:30 D:40 9、拉线 UT 型楔形线夹在受力后,螺扣应外露,其长度不应小于 20mm,且最大不得大于螺纹全长的 A 。 A: 12 B: 13 C: 14 D: 15 10、拉线在楔形线夹内回头长度为 D mm,端部用 1.6-2.0mm 镀锌铁线绑扎 3 圈。 A:200-300 B: 200-400 C: 300-400 D: 300-500 11、拉线在楔形线夹内回头长度为 300-500mm,端部用 1.6-2.0mm 镀锌铁线绑扎 C 圈。 A:1 B:2 C:3 D:4 12、拉线回头与本线用 1.6-2.0mm 镀锌铁线绑扎 B mm,施工误差为10mm,绑扎密实整齐。 A:50 B:100 C:150 D:200 13、拉线回头与本线用 1.6-2.0mm 镀锌铁线绑扎 100mm,施工误差为 B mm,绑扎密实整齐。 A:5 B:10 C:15 D:20 14、软横跨固定角钢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施工偏差为 B mm。 A:10 B:20 C:30 D:40 15、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为 D mm。 A:300-400 B: 300-500 C: 400-500 D: 400-600 16、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索施工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 C mm。 A:20-60 B: 20-70 C: 20-80 D: 20-90 二、判断题: 1、位于站台沿上方的绝缘子带电裙边应与站台沿相齐,施工偏差 100mm。 ( ) 2、楔形线夹中回头长度为 200-500mm。 ( ) 3、拉杆(压管) ,腕臂安装后满足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设计高度,施工偏差20mm。 ( ) 一、判断题: 1、双线路腕臂不得下俯,施工偏差100、0mm。 ( ) 2、定位管伸出支持器的长度为 50-80mm。 ( ) 3、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宜呈水平状态,施工偏差为30、0mm。 ( ) 4、各种定位管的斜拉线保持顺直,定位管外露部分不应少于 100mm。 ( ) 5、软横跨各吊线用两股 4.0mm 镀锌铁线拧制,上端做永久性固定,下端做可调性固定,回头长为 300-500mm。 ( ) 6、转换支柱处两定位器能分别自由转动,不得卡滞,接触线非工作支和工作支定位器、管之间的间隙 不应小于 50mm。 ( ) 7、镀铝锌钢绞线、铜、钢承力索 19 股中断两股,可用同材质线扎紧使用。 ( ) 8、镀铝锌钢绞线、铜、钢承力索 19 股中断一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接。 ( ) 9、承力索、接触线每个锚段内接头,正线一个,站线 2 个。 ( ) 10、承力索、接触线两接头间距不应小于 200m。 ( ) 11、承力索、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1-2m。 ( ) 13 12、坠砣完整,表面光洁平整,坠砣串排列整齐,其缺口相错开 180 度。 ( ) 13、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的中心锚结辅助绳应在该跨距中部及相邻两悬挂点处与承力索用钢线卡子固 定,跨距中部为 3 个,悬挂点两侧各 2 个,相互倒置,间距为 100mm。 ( ) 14、环节吊弦应根据实际跨距及设计要求均匀布置,吊弦位置施工偏差为350mm。 ( ) 15、环节吊弦每根不得少于两节,环的直径为线径的 5-10 倍。 ( ) 16、整体吊弦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200mm。 ( ) 17、拉出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施工偏差为30mm。 ( ) 18、拉出值不宜大于475mm。 ( ) 19、接触线悬挂点高度施工偏差为30mm。 ( ) 一、判断题: 1、接触线悬挂点弛度偏差为20%。 ( ) 2、电不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均为 20mm。 ( ) 3、隧道内链形悬挂锚段关节转换悬挂点处,两接触线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20mm。 4、受电弓在任何情况下距接地体瞬时间隙不应小于 160mm。 ( ) 5、受电弓在任何情况下距接地体瞬时间隙不应小于 2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 160mm。 ( ) 6、同回路 AF 线带电体距接触悬挂或供电线带电体空气绝缘间隙正常值为 450mm。 ( ) 7、同回路 AF 线带电体距接触悬挂或供电线带电体空气绝缘间隙困难值为 500mm。 ( ) 8、25KV 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正常值为 300mm。 ( ) 9、25KV 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困难值为 240mm。 ( ) 10、25KV 带电体距机车车辆及装载货物空气绝缘间隙为 300mm。 ( ) 11、隔离开关引线、电连接线(包括跨越另一只接触悬挂时)及 AF 线、供电线跳线距接地体的空气绝 缘间隙正常值为 330mm。 ( ) 12、绝缘元件接地侧裙边对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瓷质及钢化玻璃绝缘子正常值为 75mm。 ( ) 13、绝缘元件接地侧裙边对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瓷质及钢化玻璃绝缘子困难值为 100mm。 ( ) 14、电联接应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施工偏差为500mm。 ( ) 15、承力索和接触线间的横向电连接,其底圈于接触线的距离为 200-300mm。 ( ) 16、承力索与承力索间的电连接线做成弹簧状,弹簧圈可绕 3-4 圈,弹簧圈的内径为 100mm。 ( ) 17、单开道岔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 630-750mm 的横向中间位置处。 ( ) 一、判断题: 1、单开道岔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 630-750mm 的横向中间位置处,施工 偏差为500mm。 ( ) 2、在交叉的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的两工作支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应保持相等,施工偏差10mm。 ( ) 3、道岔定位柱两条接触线拉出值均不宜超过 450mm。 ( ) 4、附加导线应按设计位置安装,呈水平状态,施工允许偏差为50mm。 ( ) 5、附加导线接头位置距导线悬挂点应大于 1000mm。 ( ) 6、中性线及保护线带电体距接地体间隙不应小于 150mm。 ( ) 7、中性线及保护线带电体距接地体间隙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 100mm。 ( ) 8、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钳压接头时,将导线从管两端插入,导线的两端须露出管外 30mm。 ( ) 9、混凝土软横跨支柱号码印刷于距杆顶约 5.2m 处。 ( ) 10、隧道内悬挂点号码印刷于距轨面 1.5m 处洞壁上。 ( ) 11、限界门支柱距铁路中心线为 12m。 ( ) 一、单选题: 1、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_D_mm。 A:6200 B:6300 C:6400 D:6500 14 2、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易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_C_mm。 A:5330 B:5650 C:5700 D:6000 3、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下接触线距轨面最低高度可不小于_ D _mm。 A: 5650 B: 5700 C: 6000 D:6200 4、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确有困难时接触线距轨面最低高度不应小于_ B _mm。 A: 5650 B: 5700 C: 6000 D:6200 5、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 度不应小于_ B _mm。 A: 5650 B: 5700 C: 6000 D:6200 6、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困难情况下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 度不应小于 A _mm。 A: 5650 B: 5700 C: 6000 D:6200 一、单选题: 1、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特殊情况下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 度不应小于_ A _mm。 A: 5330 B: 5700 C: 6000 D:6200 2、各类悬挂的接触线驰度(弹性吊弦引起的支柱处高度变化不计在内)均不宜大于_ B _mm。 A: 200 B: 250 C: 300 D:350 3、对行车速度不大于 45km/h 的低速区段,接触线弛度可为 D_ mm。 A: 200 B: 250 C: 300 D:350 4、长度_ D _m 及以上隧道的两端应设避雷装置。 A: 1400 B: 1600 C: 1800 D:2000 5、距接触网带电体 D _m 以内的金属结构(桥栏杆、水鹤、信号机等)均应接地。 A: 2 B: 3 C: 4 D:5 6、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的接地电阻值为_A_。 A: 10 B: 20 C: 30 D:40 13、架空地线接地电阻值为_ A 。 A: 10 B: 20 C: 30 D:40 14、接触网钢柱接地电阻值为_ C _。 A: 10 B: 20 C: 30 D:40 15、距接触网带电体 5m 以内的金属结构接地电阻值为_ C _。 A: 10 B: 20 C: 30 D:40 16、终端柱距车档不宜小于_ D _m。 A: 2 B: 3 C: 4 D:5 17、接触网支柱最大允许跨距值不宜大于_ D _m。 A: 50 B: 55 C: 60 D:65 1、在最大设计风速条件下,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值,当电力机车受电弓工作宽度为 1250mm 时,不宜大于_ D _mm。 A: 300 B: 350 C: 400 D:450 2、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内的跨距应按设计标准选用值缩小_ A _m。 A:5-10 B:6-10 C:7-10 D:8-10 3、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内的跨距应按设计标准选用值缩小 5-10m,且最大跨距不宜大 于_ A_ m。 A: 50 B: 55 C: 60 D:65 4、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跨距和分相装置所在的跨距应较正常跨距值缩小_A_m。 A:5-10 B:6-10 C:7-10 D:8-10 5、在直线区段,接触线应按之字形布置,支柱处的拉出值宜采用_C_mm。 15 A:100-200 B:150-200 C:200-300 D:250-300 6、在曲线区段,应根据曲线半径不同,接触线由受电弓中心向外侧拉出_B_mm。 A:100-400 B:150-400 C:200-400 D:250-400 7、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张力的 C %。 A: 5 B: 10 C: 15 D: 20 8、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张力的 B %。 A: 5 B: 10 C: 15 D: 20 9、区间双边补偿时的最大锚段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_B_m。 A: 1400 B: 1600 C: 1800 D:2000 10、区间双边补偿时的最大锚段长度,困难情况下不宜大于_C_m。 A: 1400 B: 1600 C: 1800 D:2000 11、软横跨跨越股道数不宜大于 D 股。 A: 5 B: 6 C: 7 D: 8 12、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过的铁路平交道口的通道两侧应设限界门,其高度应为_ B _mm。 A: 4000 B: 4500 C:5000 D:5500 13、支柱距平交道口中心不应小于_B_m。 A: 5 B: 10 C: 15 D: 20 14、接触网锚柱拉线埋入土中的拉线棒,应镀锌并涂沥青等防腐,直径不得小于_D _mm。 A:10 B:15 C:20 D:25 15、接触网下锚斜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 _D_ 。 A:45 B:50 C:55 D:60 16、锚固在混凝土中带楔块的地脚螺栓,其锚固深度,在桥上不应小于_ D _mm。 A:350 B:400 C:450 D:500 17、附加导线锚段长度不宜大于_ D_ m。 A: 1400 B: 1600 C: 1800 D:2000 一、单选题: 1、受电弓在正常情况下距接地体瞬时间隙不应小于_A_mm。 A:200 B:250 C:300 D:350 2、受电弓在困难情况下距接地体瞬时间隙不应小于_C_mm。 A:120 B:150 C:160 D:200 3、拉出值最大不应大于_A_ mm。 A:400 B:450 C:470 D:475 4、接触网距树木间的最小距离: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D _mm。 A:2000 B:2500 C:3000 D:3500 5、接触网距树木间的最小距离:垂直距离不应小于_C_mm。 A:2000 B:2500 C:3000 D:3500 6、限界门安装后应符合设计要求,限制高度不得大于_B_m。 A:4 B:4.5 C:5 D:5.5 7、 “高压危险”标志牌安装在电器设备及行人较多的支柱上,设置高度距地面_B_m。 A:1.5-2.0 B:1.6-2.0 C: 1.7-2.0 D: 1.8-2.0 8、附加导线肩架与支柱密贴,紧固牢靠,肩架呈水平状态,施工允许偏差应不大于_B_mm。 A:20 B: 50 C:80 D:100 9、在居民区及车站站台,供电线在最大弛度时距地面高度为_C_mm。 A:4000 B:5000 C:6000 D:7000 10、附加导线不同相或不同分段两导线悬挂点距离:两线水平排列为_A_mm。 A:2400 B:2500 C:2600 D:2700 11、供电线最大弛度时与建筑物间最小垂直距离为_A_mm。 16 A:4000 B:5000 C:6000 D:7000 12、附加导线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_A_。 A:+5%-2.5% B: +5%-2.6% C: +5%-2.8% D: +5%-3.0% 13、附加导线接头位置距悬挂点不小于_D_mm。 A:200 B: 300 C:400 D:500 14、自动过分相装置(含锚段关节调整) ,绝缘锚段关节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 许偏差_ D _mm。 A:+20、0 B: +30、0 C: +40、0 D: +50、0 15、五跨绝缘锚段关节转换跨距内两接触线等高,且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_ A _mm。 A:20 B: 30 C:40 D:50 16、自动过分相装置的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抬升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_ A _mm。 A:20 B: 30 C:40 D:50 17、自动过分相装置分段处的绝缘子串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_ D _mm。 A:20 B: 30 C:40 D:50 1、自动过分相装置处的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中心应对齐,允许偏差_ B _mm。 A:20 B: 30 C:40 D:50 2、自动过分相中性区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_ A _mm。 A: 500、0 B: 400、0 C: 300、0 D: 200、0 3、自动过分相装置的地面传感器的横向位置和纵向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_ A _m。 A:1 B: 2 C:3 D:4 4、管型避雷器两级棒水平安装,允许偏差_ A _mm。 A:2 B: 3 C:4 D:5 5、管型避雷器两级棒间隙为_ D _mm。 A:20 B: 50 C:100 D:120 6、管型避雷器两级棒间隙为 120mm,允许偏差_ A _mm。 A:10 B: 20 C:30 D:40 7、隔离开关触头接触紧密,对于面接触宽度为 50mm 及以下者,塞入深度不大于_ C _mm。 A:2 B: 3 C:4 D:5 8、隔离开关触头接触紧密,对于面接触宽度为 60mm 及以上者,塞入深度不大于_ B _mm。 A:5 B: 6 C:8 D:10 9、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瓷柱垂直度允许偏差_ B _。 A:1 B: 2 C:3 D:4 10、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刀闸开闸时,开闸角度_ C _。 A:45 B: 60 C:90 D:180 11、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刀闸开闸时,开闸角度 90,允许偏差 A 。 A:+1 B: -1 C: 1 D: 0 12、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刀闸合闸时,刀闸水平,两闸刀中心线吻合,允许偏差_ D_mm。 A:2 B: 3 C:4 D:5 13、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杆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允许偏差 B 。 A:1 B: 2 C:3 D:4 14、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操作机构距地面高度的施工允许偏差 B _mm。 A:50 B: 100 C:150 D:200 15、补偿器重量的偏差为额定重量的 B _%。 A: 1 B: 2 C: 3 D: 4 16、张力补偿器的调整应符合设计安装曲线,坠砣距地面偏差不大于 C _mm。 A:100 B: 150 C:200 D:250 17、电连接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大于 A _mm。 17 A:500 B: 600 C:800 D:1000 一、单选题: 1、单开道岔采用交叉布置方式时,两工作支拉出值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 B _mm。 A:400 B: 450 C:475 D:500 2、单开道岔采用交叉布置方式时,侧线接触线应高出正线接触线 C _mm。 A:5-10 B: 10-15 C:10-20 D:10-30 3、复式交分和交叉渡线的交叉点允许横、纵向偏差均为 A _mm。 A:50 B: 100 C:150 D:200 4、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 D _mm。 A:5330 B: 5700 C:6200 D:6500 5、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C _mm。 A:10 B: 20 C:30 D:50 6、接触线拉出值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C _mm。 A:10 B: 20 C:30 D:50 7、在任何情况下接触线的偏移值(相对于受电弓中心)不宜大于 C _mm。 A:200 B: 300 C:400 D:500 8、电分段锚段关节两接触线间接触悬挂其他各带电部分的绝缘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D _mm。 A:10 B: 20 C:30 D:50 9、电不分段锚段关节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间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B _mm。 A:10 B: 20 C:30 D:50 10、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 D _mm。 A:1000 B: 1200 C:1600 D:2000 11、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困难时不应小于 C _mm。 A:1000 B: 1200 C:1600 D:2000 12、整体吊弦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偏差应在 B _mm 范围内。 A:50 B: 100 C:150 D:200 13、整体吊弦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偏差应在 B _mm 以内。 A:1 B: 2 C:3 D:4 14、吊索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索以吊索座为中心,两侧平分,允许偏差 B _mm。 A:50 B: 100 C:150 D:200 15、吊索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索座两端受力均匀,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B _mm。 A:20 B: 30 C:40 D:50 16、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点高出 D _mm。 A:20-30 B:20-40 C:20-50 D:20-60 第三篇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一、多选题(在以下备选项中选择一个及其以上正确选项) 1、双线路腕臂安装高度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无 A ,允许偏差 C mm。 A:下俯 B:上俯 C:0100 D:050 2、半斜链形悬挂软横跨的 A 在直线区段应在线路中心,曲线区段与 B (拉出值)在同一垂 面内。 A:直吊弦 B:接触线 C:承力索 D:定位器 3、锚柱拉线 UT 型线夹受力后螺栓外露允许偏差 A 20mm B 螺栓全长的 1/2。 A: B: C: D: 4、拉线角钢水平,应与支柱 A ,连接件 C 无脱落和漏镀现象。 A:密贴 B:紧密 C:镀锌层 D:除锈层 18 5、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为 A mm,简单悬挂的软横跨承力索与定位索的最小距 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 C mm。 A:400600 B:500600 C:100 D:200 6、软横跨受力后,固定索及定位索应 A ,允许有轻微的 D 。 A:水平 B:垂直 C:正弛度 D:负弛度 7、横向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索不得有 A ,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 B 要求。 A:接头 B:设计 C:紧固 D:计算 8、拉线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断股、 A 和接头,两条拉线 C 应均衡。 A:松股 B:打结 C:受力 D:紧固力矩 9、锚板拉杆与拉线在 A 直线上,锚板 C 于拉线。 A:一条 B:两条 C:垂直 D:平行 10、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 A ,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 D 。 A:45 B:50 C:55 D:60 11、接触网支柱接地线平直,无明显弯曲,防锈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 A mm, 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 D m。 A:100 B:200 C:0.5 D:0.6 12、钢柱底部主角钢下钢垫片面积不小于 50mm100mm,片数不应超过 A 片,基础帽的各部尺寸应符 合标准要求,偏差不大于 C mm。 A:3 B:5 C:10 D:20 13、混凝土腕臂柱的轴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大于 A ,软横跨柱的轴线应垂直于车站 正线,允许偏差不大于 A 。 A:3 B:4 C:5 D:6 14、承力索、接触线经超拉后吊弦应 B 安装,未经超拉应按 D 安装。 A:平行 B:竖直 C:经验 D:计算偏差 15、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承力索张力 B KN,接触线张力 C KN。 A:12 B:23 C:34 D:45 16、在接触悬挂中,通过吊弦承受接触线垂直载荷的线索叫 B , 与受电弓直接接触,供给机车电能的导线叫 A 。 A:接触线 B:承力索 C:吊弦 D:电联接 17、在自藕变压器供电方式中,因保护上的需要,将绝缘子重绝缘部分或腕臂支持零件,连接到钢轨上 得架空电线叫 C 。同牵引回流轨相连,连接到牵引变电所的架空导线叫 D 。 A:接触线 B:承力索 C:保护线 D:回流线 18、由线路两侧的支柱及其上的横梁组成的门式结构叫 B 。用承力索及定位索代替横梁的门式结 构叫 C 。 A:车站站场 B:硬横梁 C:软横跨 D:牵出线 19、在纵向或横向将接触网从电器上相互分开的区段叫 A 。两端有电分段装置的一种接触网构 件,用以防止受流装置通过而使不通电压或不同相位的两相邻电气化区段相互连通叫 B 。 A:电分段 B:分相装置 C:隔离开关 D:非绝缘锚段关节 20、受电弓在道岔区域同时接触两条接触线的区域叫 A 。在接触网运营前,为检查接触悬挂的某 些性能,在无条件下受电弓沿接触网的滑行叫 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