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_第1页
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_第2页
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_第3页
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_第4页
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疾病的一些科普知识 全网发布:2011-06-23 20:59 发表者:山世岩 2874 人已访问 一、乳腺基础知识 1、乳房的解剖与生理 乳腺是女性特征性器官。胚胎发育期起源于外胚层,为变异的汗腺。出生后乳腺发育不完 善,随年龄增长和性器官的成熟,雌激素会随之增多使乳腺逐渐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月经来潮,卵巢分泌功能的成熟而刺激乳腺增生、导管扩张、结缔组织和脂肪增多而乳房 增大,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女性一生要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月经期、 妊娠期、哺乳期、闭经期、老年期。各期都随内分泌变化而变化,故在外形、生理上都有 很大差异,各期也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疾病,诊断和处理也都存在不同。 1.1、婴幼儿期:男女乳腺无差异。出生后 2 周内由于母体激素进入婴儿体内可发生乳头下 肿胀有 1-2大小硬结,甚至可挤出少许分泌物。1-3 周内可消失。 1.2、儿童期:男女也无明显差异。属静止状态。 1.3、青春期:是女性一生中乳腺发育最重要的时期, 12-15 岁月经来潮,在卵巢分泌的雌 激素孕激素刺激下乳腺增大,乳头、乳晕增大和由于黑色素沉着而颜色变深.乳房内腺体、 导管及周围间质增生而形态增大呈半球形。 1.4、性成熟期:成年未孕女性,乳腺除受卵巢分泌影响外还受脑垂体、肾上腺的调节作用。 乳腺和子宫内膜一样发生周期性变化。一般月经后 7-8 天至 18-19 天为增生期,月经前 5- 7 天至月经来潮,乳腺小叶、导管伸展扩大增生,使乳房略大可有疼痛(胀痛),大部分 月经后即可减轻和消失。有的增生比较严重可疼痛较重需适当治疗。 1.5、妊娠期:此期特点是早期( 5-6 周)乳房增大,乳头乳晕增大,色变深,但腺体无分 泌功能。到中期和妊娠末期高度增生的乳腺腺体开始分泌活动,至分娩后 3-4 天有了真正 的分泌功能,乳腺小叶分泌乳汁,导管贮藏乳汁。 1.6、绝经期:乳腺处于萎缩过程中,是由于雌激素逐渐缺乏,腺体渐退化萎缩,但外形可 因脂肪沉积而肥大。 2、乳房常见疾病及主要临床表现 2.1、乳腺先天发育畸形 由于乳腺的发育是在胚胎乳线部位发育乳芽,正常情况下多余乳芽逐渐消失,只有一对乳 芽发育成乳腺。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种原因作用下,乳头不能生成-乳头缺如。如果 多余乳头继续发育不消失而形成多乳头或副乳的异常。在成人可在妊娠或哺乳期发现腋下、 躯干两侧有多余的小乳头,少的 1-2 个,多可达 10 余个。对身体一般无影响。如果副乳 有分泌乳汁,而乳管发育不良形成乳汁潴留,就可能有癌变,可手术切除。 2.2、乳腺炎症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临床上多见。90%为产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主要原因是产后机体 抵抗力下降,病原菌通过乳头侵入,导致乳管堵塞,乳汁排出不畅,潴留合并细菌感染。 主要表现是乳房红、肿、热、痛,也可形成脓肿,病人可高烧不退。应积极抗炎治疗。脓 肿形成前排乳为主,脓肿形成后必须排脓。产妇都应预防乳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发生。乳 腺慢性炎症主要是乳腺结核。主要表现为乳腺包块,常为胸壁结核累及。发病率不高,但 需与乳腺癌鉴别。 2.3、乳腺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病 乳腺增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腺体增生,形成触及边界不清, 没有包膜的肿块。乳腺增生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胀痛,乳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多发生于 30-40 岁的妇女。可一侧或双侧疼痛,并可向肩背腋窝放射,可因情绪变化、月经周期而 改变。经前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是卵巢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病理改变主要是腺上皮细 胞增生、充血、水肿、导管扩张,扩张严重形成大小不等囊肿称囊性增生病。乳腺增生特 别是囊性增生可发生异型增生及癌变,有称癌前病变,需注意反复定期检查,必要时手术 治疗。 2.4、乳腺肿瘤性疾病 (1)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纤维瘤、纤维腺瘤、脂肪瘤、乳管内乳头状瘤,均为乳腺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症状, 多在洗澡时自行发现乳房内有单发或多发圆形包块,活动良好,与皮肤、底部组织不粘连, 皮肤无改变。纤维瘤多发生年青女性,20-40 岁。可经辅助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治疗。 (2)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已成为女性第一杀手。发病率逐渐上升,增 幅已达 10 倍,发病年龄渐年轻化,多发生于 35-55 岁,70 岁以上发病较低。国内外各地 区发病率有一定差异。发达国家、现代化大城市发病率较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 乳内包块:乳腺内出现单个(少数为多个)无痛性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象限,大 小不一,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不佳。包块发生部位可因韧带受浸而形成皮肤凹陷似酒 窝-酒窝征,此时还属早期。如乳腺癌细胞浸及皮肤使毛囊孔及周围淋巴堵塞水肿,出现 点状凹陷似桔皮-称桔皮征。有此征已不属早期了。 乳头改变:乳头可出现:脱屑、糜烂、瘙痒、回缩、固定等改变,亦可因肿块迅速生长, 乳管收缩使乳头牵向病变侧,乳头出现抬高,或向一侧偏移的现象。 乳头溢液:乳管被浸及可有乳头血性分泌物,溢液多为单侧、单乳、血性。 淋巴转移症状:由于乳癌组织迅速生长浸及淋巴组织并向区域淋巴结转移,可在锁骨 上、下和腋窝触到单个或多个融合成肿块的肿大淋巴结。 血行转移症状:癌细胞入管可随血液转至肺、肝、骨,常转至脊椎骨、股骨和骨盆, 继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3、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3.1、月经初潮过早(55 岁)、行经年限 35 年者; 3.2、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家庭史者; 3.3、一侧已得过乳腺癌者; 3.4、乳腺因各种原因多次接受放射线者; 3.5、大龄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 35 岁以上者; 3.6、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者; 3.7、患有子宫肌瘤、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3.8、有乳腺良性病变病史者,尤其病理证实乳管内有活跃的乳头状瘤者; 3.9、免疫功能低下或有缺陷者; 3.10、肥胖与喜高脂肪膳食、高生活水平者; 3.11、精神创伤、情绪压抑、个性抑郁、脾气不好、爱生闷气的妇女; 3.1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 3.13、性生活质量不好者; 3.14、更年期性激素替代治疗者。 4、怎样预防和早期发现乳房疾病 41、坚持自查:未绝经者经后 3-5 天自查;绝经者每月按固定时间自查;应在光线充足、 温度适宜的房间进行,并作好自查记录。(见图 1) 图 1 自查步骤: 、脱去上衣,站或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乳房的外观、大小及乳头颜色的变化,两个乳 头位置的差别,乳头有否凹陷、偏斜、湿疹,皮肤有否酒窝征(见图 2、图 3) 图 2 图 3 、双手举过头顶。身体转向一侧观察乳房侧面,同法观察另一侧。不要忘记检查乳房的 上部与乳尾部。(见图 4) 、双手叉腰,用力按压,反复观察。(见图 5) 图 4 图 5 、身体平躺,全身放松,将右臂放在头底下。这样 胳膊下面的乳腺组织就会移向胸部的 中央,从而使你更接近乳腺组织并更容易进行触摸。如果你的乳房很大,你可能需要在同 侧的肩膀下面垫一个枕头。(见图 6) 、上身倾斜,仔细观察皮肤有无凹痕或皱纹,乳头有无回缩。(见图 7) 图 6 图 7 、用左手检查右侧的乳房,触摸时稍微用点力。你可以从后面列出的几种触摸方法中任 选一种,也可以采用你自己的方法,但一定要进行有计划和彻底的检查。(见图 8) 、检查你的腋下并沿着锁骨的上部寻找肿块(肿大的淋巴结)。(见图 9) 图 8 图 9 、将你的左手放在头底下,按照同样的方法用右手检查左侧乳房。不要忘记检查腋下和 锁骨。(见图 10) 用指尖敏感的指肚部分进行触摸, 使你的手指与乳房的皮肤保持平行。 图 10 触摸的方法: 、同心圆触摸方式:开始时沿着乳房外侧的大圆圈进行触摸,在用手指围绕着乳房进行 触摸的同时画一些小圆圈,逐渐向乳房中心移动手指直至到达乳头。(见图 11) 、放射状触摸方式:在脑海中将乳房想象成钟表的形式。从乳头向 12 点钟方向开始触 摸,然后再向 1、2 、3 点钟的方向触摸,并以此类推。直至将整个乳房都检查一遍。 (见图 12) 图 11 图 12 、上下方式:将乳房想象成一系列垂直的“带子” 上下触摸。在围绕乳房进行触摸的过程 中,用手指画一些小圆圈。(见图 13) 图 13 42、每年进行 1-2 次乳腺血氧多功能影像检查; 43、建立乐观情绪; 44、减少脂肪摄入量; 45、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 二、乳腺病的几种检查方法 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月经正常的妇女在月经来潮后第 9-11 天。 其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问诊、视诊、触诊、腋窝淋巴结的检查及仪器检查四个方面。 1、病史询问 乳房有何不适,有无乳房疼痛及肿块,疼痛与月经关系,肿块生长快慢,乳头有无溢液, 颜色如何。 2、乳房视诊 检查时选择光线充足的场所,充分暴露双乳,以便对比及发现细微变化。注意观察双乳大 小,形态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炎症、水肿,桔皮征或其它改变;乳腺区的静脉是否怒张。 乳头的位置双侧是否等高,有无乳头回缩、皲裂、溃烂,有无乳头溢液等。乳晕色泽的深 浅是否均匀,外形是否圆整。 3、乳房触诊 触诊可取坐位或卧位进行。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的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 摸。查左侧时用右手,查右侧时用左手,不可抓捏乳房,以免将正常乳腺组织误以为是乳 腺肿块。触摸顺序是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为内下、外下、外上象限、乳晕区,最后触 摸腋尾,以免遗漏。触诊时应注意乳房的活动度是否有压痛,有无肿块。如发现肿块应注 意其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状态、活动度以及和周围组织有无粘连、边界是否清 楚、有无波动感或囊性感等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4、仪器检查 4.1、乳腺 X 线检查 乳腺 X 线片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发现病变、明确部位、确定性质, 还可以通过 X 线照片对妇女的乳腺实质类型进行分析,判断不同乳腺实质类型的癌发生情 况。但因其属于 X 射线,不能做为普查及常规检查项目。 4.2、乳腺疾患的 CT 检查 乳腺病变的 CT 检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均未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但它在某些 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对致密型乳腺中病变的检测;通过强化扫描对良、恶性肿块 的鉴别;判断有无腋窝、内乳区淋巴结或胸内转移;对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观察;以及 对硅酮乳房成形术后的观察等。 4.3、乳腺 MRI 检查 乳腺 MRI 检查的优点在于: 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 X 线平片评价较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观察,以及对乳房成形术后观察其位置、有无遗漏或并发症以及后 方乳腺组织内有无癌瘤等等,MRI 有其独到之处,优于其他影像诊断方法。 无放射线损害。 适用于在 CT 检查中使用造影剂过敏者。 双侧乳腺同时成像。 断层能力及任意三维成像,可使病灶定位更准确,显示更直观,这些是其他影像方法不 能比拟的。 对特殊部位病灶的诊断,如病变位于乳腺高位、深位时,常规钼靶 X 线摄影常难以完整 显示病变,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对多中心、多灶性病变的发现以及对胸壁侵犯、胸骨后及纵隔、腋淋巴结转移的显示优 于其他检查方法。 鉴别乳腺囊性和实性肿物。 对乳腺作动态观察,可了解病变血流灌注情况 ,有助于对病变良、恶性鉴别。 其不足之处在于: 对微小针尖状钙化不敏感。 检查较复杂,时间长且费用高,有时图像受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其推广和应用。 良、恶性病变的 MRI 表现存在一定重叠之处,因此对不典型 MRI 表现的病变不能取代 活检。 4.4、乳腺超声波检查 超声检查法是影像学中的一种,其与 X 线、CT、MRI 等同为对脏器或病变的影像显示。 虽然超声的切面图像近似大体解剖结构,但仍不能取代组织病理学。超声波检查法对人体 无损害、无痛苦,可重复检查应用。操作简便,技术易于掌握,检查人均七、八分钟左右, 检查费用也比 CT、MRI 低了很多。又因其对良、恶性病变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能及早 发现细小肿物,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4.5、乳线近红外线检查 近红外线检查是 80 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乳腺检查技术,它是通过连续光谱的卤素灯作为 光源,利用其中的近红外光对人体组织穿透力不同 ,形成的乳腺图像 .由于这种方法对人体安 全、无损害、速度快、敏感而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它的假阳性率较高,所以已逐渐淡出 市场。 4.6、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 乳腺血氧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