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地质灾害调研报告_第1页
xx镇地质灾害调研报告_第2页
xx镇地质灾害调研报告_第3页
xx镇地质灾害调研报告_第4页
xx镇地质灾害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镇地质灾害调研报告 某某镇 某某 某某镇地处 盆地的最南端,由南至北地貌由平原盆地逐 渐变化为河谷谷地,伴随着这样的地貌特征地下还蕴藏着丰富 的煤炭资源,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引发和形成了某某镇地质灾 害。按照某某市地质灾害防治中期规划中统计,某某镇共有地 裂缝、地面沉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 30 处, 占全某某市 90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三分之一,是全市地灾隐患 最严重的乡镇,其中地面沉陷 17 处,滑坡 6 处,都是全市最多 的,还有 4 处崩塌、3 处泥石流隐患。这样的现状造成某某镇 日常的地灾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1、某某镇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某某镇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 因为三大类: (一)独特测山谷地貌容易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 灾害,加之较显无序的人为开发挖掘自然山体更加剧了地质灾 害隐患,尤其是当地夏秋季节的降雨量明显增多,更容易诱发 地质灾害。最有代表性的是旺村桃园沟泥石流隐患。桃园沟上 游山体汇集面大,下游沟口收窄,还有煤矿长期开采在沟内倾 倒的煤矸石等工业固废,沟口有少量村民居住。遇到降雨,上 游山体汇集的降水顺沟而下,大部分渗入煤矸石和自然山体, 容易引发泥石流,威胁下游群众安全。 (二)煤矿长期开采形成面积巨大的地下采空区,引发地 裂缝和地面塌陷。某某镇一直是煤炭主产区,据传最早的产煤 历史可以追述至唐代,改革开放以来采煤业不仅成为当地经济 支柱,也带动了诸如煤炭运输、洗选、储存等其他相关行业的 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几轮资源这和 后,煤矿数量减少,单井产能增大,开采方式也由人工挖掘炮 采演变为机械化综采,据不完全资料显示,某某最大的某某煤 业单井单日最高可开采原煤近万吨,其他煤矿单日产能也均在 3000 吨以上。随着开采强度大增大,地下煤炭采空区增长变快, 表现在地表之上就是耕地裂缝、房屋开裂、道路断裂、水源枯 竭等现象。耕地裂缝影响更重,房屋开裂影响居住,道路断裂 影响出行,水源枯竭影响人畜饮水。例如某某镇西部山区某某 村,曾经是某某镇最大的产粮村,有中学、小学是附近村庄的 中心村,最多时常住人口有 2000 多人;但现在受地裂缝影响的 耕地面积有 1700 多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半,达到危房程的院落 有近 200 处,受水源、出行、教育、医疗等因素的制约某某村 现常驻人口保持在 350 人左右,多为老弱病残,不足户籍人口 的四分之一。 (三)地质条件疏松,加之人为改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 因的相互叠加易形成山体滑坡及崩塌。某某的母亲河汾河在某 某镇境内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流域达十公里,长期的河水冲刷 加上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造成山体地质构造比较疏松,再加之 人为开发的因素形成一部分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最具代表 性的就是位于某某村的中尾沟,中尾沟两侧山体多为沙土页岩, 地质构造疏松,周边还有两座洗煤厂、一座煤矿和近百户白岸 村村民与疏松的山体相互影响。一遇到雨季,雨水渗入山体, 疏松的沙土页岩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影响周边企业和居民。 二、某某镇主要地质灾害的危害 (一)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是一种突然暴发的、破坏性极大的特殊洪流。泥石 流经历的时间不长,但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大。明代以前,云 南省东川市大桥河一带还是物产丰饶、人烟稠密的地方,如今 这里却是沙砾遍地的荒滩,其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 山区沟地中发生泥石流对农田村庄的危害极大,防范不力 时常可导致村毁人亡。其主要表现是: 泥石流直接淤埋农田。 泥石流常可在河道山谷中形成“堆石坝” ,堵断水流,形成湖 泊,淹没沿江两岸。 泥石流冲蚀沟谷、吞食坡地,使农田面 积锐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二)山体滑坡、崩塌的危害 地质环境本来就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但人为地造成居民 过多,使得很多地区一旦发生滑坡,灾难的后果非常严重。大 量人口聚居导致的陡坡垦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房、修路对 自然斜坡的扰动,群众防灾知识的缺乏和灾害发生在夜晚等因 素叠加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了灾害的形成,加大了灾害的损失。 从我国云南盈江县支那乡芦山村蕨叶坝下寨滑坡情况看, 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初步调查资料表明:该滑坡长 200 米,宽 100 米,规模近 100 万立方米。主要岩性为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 花岗岩和片麻岩,受其断裂影响,岩石破碎;在亚热带气候影 响下,岩石风化强烈,风化带深,风化物疏松。在强降雨的作 用下,形成滑塌,掩埋其下方的村庄,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三)地面塌陷的主要危害 破坏房屋、铁路、公路、矿山、水库、堤防等工程设施,造 成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水库漏水、大坝和堤防陷落开裂等。 此外,地面塌陷还破坏土地资源,使大量耕地被毁,一些城市和矿 区环境恶化。地面塌陷灾害程度除了与塌陷规模、数量密切相 关外,主要取决于发生塌陷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发生在城市、 矿区和交通干线附近的地面塌陷造成的破坏损失最严重,是监测 和防治的重点。 3、某某镇地质灾害防治的现状巡查 (1)日常巡查和监测 某某镇地质灾害的日常防治主要是安排专人日常巡查和地 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监测相结合的群防群测措施。镇相关负责 人、国土所工作人员、下乡包村干部以及村主干在每年 6 月至 9 月的特险期内加强日常巡查,各个地灾隐患点均确定专人进 行日常监测,同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中 来,并向受影响群众发放“明白卡” ,告知其知晓避灾和如何避 灾。 同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树立警示标志,还在某某和某某 两村设立了紧急避让点,如遇紧急情况可就近安置和避让群众 100 多名。 (2)重点隐患的治理 针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了专项治理。例如,某某桃 园沟的泥石流隐患,责令附近厂矿禁止再在沟内倾倒煤矸石, 并要求责任单位修建坝体对沟内泥石流隐患进行有效阻挡,适 当下泄自然山体和煤矸石山内的深水,降低负载;某某中尾沟 的滑坡隐患申请省级治理立项,2012 年已对隐患山体进行卸载 和梯度整理,有效降低了滑坡隐患,同时设立视频监控装置对 山体进行实时监控。 (3)整村避让搬迁 针对山区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村庄结合实际实施整村迁 移,目前包括某某在内的 5 个村已开始或接近完成整村迁移, 共涉及 800 户 2300 多村民。移民工程结束后,可对山区旧村及 土地进行集中整治,复耕恢复农业生产。 虽然某某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开展的扎实有效,有效 保障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但同时也存在出不少问题:1、面对 繁重的地灾防治工作,工作人员相对素质低。镇村两级工作人 员均缺乏足够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其中包括如何判断地灾隐 患,如何有效引导群众疏散等;2、对重点地灾隐患治理力度不 够。由于基层缺乏有效的资金和技术保障,对群众威胁较大的 隐患点治理力度不够;3、技防能力明显缺乏。技术防范地质灾 害的手段明显缺乏,仅凭群防群测明显效率低下,或出现误判。 4、迁村移民进度慢。某某镇某某等村最早于 2005 年启动迁村 移民避让搬迁工作,但由于民生、产权、赔偿、房价、土地、 纠纷等原因至今没有一个村 100%的实现搬迁。 4、关于某某镇地质灾害防治的几点意见 (1)加强对基层地灾防治人员的培训,充实乡镇力量,增 强技防能力。要每年举行内容丰富而且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对 基层地灾防治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巡查人员和监测人员,做 到最早发现,合理判断,有效处置。再有,继续配备基层的地 质灾害防治力量,将日常防治工作下沉的最前线下沉到最基层。 还有加强人防的同时加强技防能力,依靠技术手段提前有效预 判地质灾害发生的。 (2)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要加强。地灾治理立项审 批权、资金等要素都掌握在地区甚至省、国家一级,最需要治 理的地段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过程才能得到批复和治理。要 缩短地质治理审批周期、提高地灾治理效率,地质灾害发生不 等人,人民生命贵于天。 (3)明确地质灾害引发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重点在防,防可治本,治只对表。某某镇地质灾害如地面 沉陷、地裂缝、山体滑坡大多都有人为因素的存在。要明确各 类地质灾害的引发责任人或责任单位,才能有效的防治和治理 地质灾害隐患。 (4)整村迁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要统一规划,政府主导。 尤其是在实施某某等八个村的迁村移民工程时要更加注意(各 村具体情况附表如下) 。 村 名 户 数 人 数 耕地(亩) 搬迁原因 某某 620 1750 3460 地质灾害 某某 153 390 1400 地质灾害 某某 238 627 1265 地质灾害 某某 225 595 1700 地质灾害 某某 251 620 710 地质灾害 某某 127 375 373 地质灾害 某某 50 120 465 异地扶贫 某某 26 45 659 异地扶贫 合计 1690 4522 9907 8 个村 现有的整村迁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在下一步的工作 中我们额需注意。1、要统一规划、政府主导,要让移民房的标 准和城市保障房的标准一致。政府要在土地、水、电、路、暖 等基础设施上垫资,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要积极赔偿,争取各 级财政专项补助,村集体和村民部分筹资,合力共建。2、迁村 移民是公益事业,坚决杜绝房地产商牟利现象。移民房的建设 要坚决杜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