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_第1页
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_第2页
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_第3页
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_第4页
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GPS-RTK into Digital Mapping 庄庆贺 1,唐菲 2 (1.邹城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办公室,山东 邹城 273500) 摘 要:近年来,由于GPS 系统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及计算机技 术和其他相应学科的发展,GPS-RTK 技术愈来愈稳定成熟,已被广 泛应用到工程测量中来。本文结合自已一年多的RTK 作业经验,以 其在白马河涝洼地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断面测量中的应用为例,简述 GPS-RTK 的工作原理、参数转换的求解方法及其精度评定,详细介 绍了GPS-RTK 技术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情况及工作特点,得出几点 结论,希望对 RTK 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有所裨益。 关键词:RTK;数字测图 0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应 用于测绘领域。特别是GPS的问世,极大 的促进了测绘事业的发展。其中GPS 实 时动态测量(RTK)定位技术尤为突出,它 可以在不布设各级控制点的情况下,仅 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点,便可以高精度 并快速地给出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 而且能实时提供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成果。 本文结合自已一年多的RTK 作业经 验,以其在白马河涝洼地综合治理工程 河道断面测量中的应用为例,简单介绍 RTK定位原理以及参数转换的求解方法, 重点说明RTK 技术应用于数字测图的特 点,希望对RTK 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有 所裨益。 1 RTK 定位原理 RTK 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 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 地获得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 位结果。RTK 系统主要包括3个部分: 基准站、移动站、数据链。基准站接收 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 GPS 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点坐标、载波 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卫星跟踪状 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通过数据链发出 去。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 卫星信号 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差 分处理解求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得到 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的坐标差值 X、Y、Z。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 标就可以得到流动站点的WGS84 坐标, 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 站点的平面坐标x、y 和海拔高h。 2 求解坐标转换参数及其精度评定 在测量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是北京54 坐标系、西安80 国家坐标系和一些地 方坐标系,而GPS 卫星观测的坐标系统 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需要和 通常使用的坐标系进行转换。常用的坐 标转换方法是通过键入一定数量控制点 的地方坐标,然后在这些控制点上采集 WGS84 坐标,通过点校正拟合出最佳转 换参数,其转换参数的准确性与控制点 的数量及分布有关。 GPS-RTK 定位的精度评定指标: 1)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是否固 定:GPS-RTK测量规范规定移动站距基 准站的距离不能超过15 km,是因为在 15 km 之内RTK 数据处理的载波相位的 整周模糊度能够得到固定解,这样定位 精度才能达到厘米级。 2)均方根RMS(Root Mean Square):RMS 在这里表示RTK定位点 的观测值精度,它包括大约70% 的定位 数据的误差圆的半径。根据实际情况, 作业时将移动站与基准站之间距离控制 在6 km之内。 一般使用平面和高程两种均方根: 1、平面均方根HRMS:表示平面坐标的 定位精度。2、高程均方根VRMS:表示 高程坐标的定位精度。高程误差约为平 面误差的2倍。 3 数字测图实例 本次数字测图的测区是白马河涝洼 地综合治理工程测量中的一部分-望 云河河道(2+200)断面的测量。已有 的资料是1:1万彩色地形图及已建成的 控制网。测量分三大步进行: 第一大步:内业准备 通过已建成的坐标网测得几个特 征点的坐标,特征点为在1:1万地形图 中比较明显且没有变动的点,比如学校 的墙角等。将测得特征点坐标用CASS软 件展开,而后将测区地形图对着特征点 粘贴上。 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拟测河道断面线, 见附图1。输入“id“查询每一断面 两端点的坐标值,并将坐标值用“记事 本”按(点名,属性,X值,Y值,Z值)方 式保存为“望云河放线数据.dat“,见 附图2。 (附图1) (附图2) 用“Excell”打开“望云河放线数 据.dat” ,步骤如下:“打开”文 件类型为“所有文件”出现对话框, 选“分隔符号”点“下一步”分隔 符号选“逗号”点“下一步”列数 据类型选“文本”点“完成” 。将“B列” 移至“F列” , “D列”移至“B列” , “E列” 移至“D列” , “F列”移至“E列” 。保存 类型为“CSV(逗号分隔) ”,名称为 “望云河放线数据.dat“,见附图 3、4。 (附图3) (附图4) 将“望云河放线数据”通过采 集卡发送到RTK 手簿中。 测量内业准备工作完成。 第二大步:外业测量 外业测量的准备工作,建基站、新 建工程、采控制点,求参数等在此不作 介绍。 准备工作完成后,点“测量” “线放样” ,选中“2200+1” 、 “2200+2”两点,这时拟测望云河河道 (2+200)断面线会显示出来,按线测 量河道断面特征点,左偏右偏的误差可 控制在5cm之内。 在“线放样”状态下可直接进行测 量。 第三大步:内业整理 用CASS软件展开测量所得数据, 用复合线或输入“PL” ,将每一个断面 上的点的圆心顺次连接,绘断面图,即 可得到望去河(2+200)断面的断面图。 见附图5、6。 (附图5) (附图6) 对于没有1:1万地形图而测量目标 又很规整的情况,如测水库的大坝,可 先采集一个横断上的两个端点,然后 “线放样”刚采集的两个点,同时偏50 米、100米等,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测量 效果。 3 结论和建议 RTK 技术的出现,将使测绘工作,特 别是地形图测量的传统做法“先控制, 再测图”改变为“一步法”自动化数字 成图,减少了手工操作程序,提高了工作 效率。 经过几个项目的实践,结合本次望 云河河道断面测量工程,可得出以下结 论和建议: 1)精度高,作业方便。GPS-RTK 作业不受通视条件限制,无需做控制, 基准站设置好,进行点检核后,即可开 测。 2)速度快,效率高,节约人力。 GPS-RTK 作业每组一般1 2 人。每站 测图采点仅需3 s左右,1天可采集500 个点数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基准站的设置及作业半径对RTK 的测量精度和作业速度有直接影响。基 准站应尽量架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而 且要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和大面积的信号 反射物,移动站距基准站控制在6 km之 内为宜。 4)要保证RTK 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作业中调用转换参数时,要先进行已知 点的检核,防止假值、粗差情况的发生, 较差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测,确保测量成 果正确。 参 考 文 献 1 吕秀建,等. GPS RTK 在数字测 图中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