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 1.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 、 和 。 2. 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征税收对象主要包括 、 和 三大 类,国家的税制也是以对应于这三类课税对象的 、 和 为主体。 3.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 和 两种。 4.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不同点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 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 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 征税。 5. 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 、 和财产课税五 大类。 6. 现代社会,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方法随着税收理论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最终以 为标准。 7. 一般来说,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 。 8. 所得课税是对所有以 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9. 我国 1994 年税制改革时确定的个人所得税法采取 、 、 的模式。 答案:答案:答案: 1.1. 强制性强制性强制性 无偿性无偿性无偿性 固定性固定性固定性 2.2. 所得所得所得 商品商品商品 财产财产财产 所得税所得税所得税 商品税商品税商品税 财产税财产税财产税 3.3. 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4.4. 起征点起征点起征点 免征额免征额免征额 5.5. 资源课税资源课税资源课税 行为课税行为课税行为课税 6.6. 税负能否转嫁税负能否转嫁税负能否转嫁 7 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商品和劳务价款中的增值额 8 所得额为课税所得额为课税所得额为课税 9 分项定率分项定率分项定率 分项扣除分项扣除分项扣除 分项征收分项征收分项征收 二、判断题 1.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特征。 2. 税收的强制性体现了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即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3. 从 2008 年 3 月 1 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 1600 元提高到现在的 2000 元。 4. 我国 1994 年税制改革后的增值税是一项完全的价外税。 5. 税负转嫁的前转方式是指向生产的前一环节转嫁,即通过压低进价等方式转嫁给上 游厂家。 6.计税依据中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 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值税,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7.只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 于国民收入的增值税,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8.消费税实行价外征收的办法。 9.从价定率的办法是指根据商品销售价格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征税。 10.西方发达国家的所得课税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而我国当前仍是以企业所得税为主。 答案:答案:答案: 1.1. 2.2. 3.3. 提高的是免征额而非起征点提高的是免征额而非起征点提高的是免征额而非起征点 4.4. 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是价外税,在零售环节是价内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是价外税,在零售环节是价内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是价外税,在零售环节是价内税 5.5. 正好相反,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正好相反,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正好相反,前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6.6. 7.7. 应为收入型增值税应为收入型增值税应为收入型增值税 8.8. 应为价内税应为价内税应为价内税 9.9. 10.10. 三、不定项选择 1. 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征税时的课税依据的有: A. 纯所得额 B. 商品流转额 C. 个人全部所得 D. 财产净值 2. 一般来说,一国税率可划分为哪几类: A. 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定量税率 D. 累进税率 3. 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三大类: A. 所得课税 B. 消费税 C. 商品课税 D. 财产课税 4. 下列税收转嫁方式中,属于纳税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 税款的是: A. 混转 B. 消转 C. 散转 D. 税收资本化 5. 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容易转嫁的是: A. 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B. 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C. 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 D. 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6. 现代经济学将税收原则归结为哪两类: A. 公平类税收原则 B. 公正类税收原则 C. 效率类税收原则 D. 受益类税收原则 7.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 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称为: A. 生产型增值税 B. 收入型增值税 C. 发展型增值税 D. 消费型增值税 8.所得课税的优点有下列哪些: A. 税负相对公平 B.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C.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D. 课税有弹性 答案:答案:答案: 1.1. ABD 2.2. ABD 3.3. ACD 4.4. B 5.5. A 6.6. AC 7.D 8.ABCD 四、术语解释 纳税人: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课税标准:课税标准是指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如纯所得额、商品 流转额、财产净值等。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 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 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起征点和免征额: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指税 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收基础:课税基础又简称税基,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概念,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 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商品课税:是根据课税对象的性质对税收进行的分类,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 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所得课税:是根据课税对象的性质对税收进行的分类,指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 或纯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一般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财产课税:是根据课税对象的性质对税收进行的分类,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 对象的税收,有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直接税与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 归属于直接税。一般认为,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 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 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 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 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税收制度*:对税收制度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认为,税收制度是国家 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另一种理解认为,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 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前一种认识的侧重点是 税收的工作规范和管理章程;后一种认识则以税收活动的经济意义为中心。 五、问答题 1.简述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三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 收入的形式特征,不同时具备“三性”的财政收入就不是税收。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采用颁布法令方式实施,任何单位和 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即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 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 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2.简述税收中性。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 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如果政府课税改变了消费者以获取最大效用为目的的消费行为,或改 变了生产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就会改变私人部门原来(税前)的资源配 置状况,这种改变就被视为税收的非中性。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 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 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为成为资源 配置的决定因素。 3.简述税收超额负担*(超纲题) 。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 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 一方面减少了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了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 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 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 超额负担。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少税收的超额负担 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 4.简述拉弗曲线的含义。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中的 D 点和 C 点,两 点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 D 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 投资意愿,促进了经济增长,因而随着经济的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 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 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 注意:若资料中有观点与当前政策规定不一致,以及所列数据与当前实际情况不一致时, 请自行修改完善。 师生互动 19.谈谈对我国的税收立宪问题的看法 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已经写入宪法,而税收法治无 疑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税收立宪不仅是税收法治的根本前提,而且是近代法治和宪政的开端与标 志。关于我国税收立宪问题,当前是否到了立宪时机,应该说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处 在转轨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收制度尚处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 直接立宪,很可能为将来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另外的观点认为,必须尽快进行税收立宪,以有效制止 税收工作中的随意性。当然,目前的税收立宪还应该是原则性的,主要包括:确定哪些税收事项入宪;税 收公平原则;征税权的划分;确定立宪的方式等等,进行一定的框架的构建。 20.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争议之一:我国宏观税负高不高? 答:不高: 不论是否含社保税,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都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高(安体富教授): 除了税收收入之外,中国政府收入还包括预算外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主要由各种政府行政收费等构 成,还有制度外的收入,即缺乏相应规定的乱收费,以及社会保障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以及 土地出让金,上述税收之外的收入被统一称为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曾经一度超过政府总收入的 50%。根 据这个计算口径,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已经至少超过了 30%。处于 30%到 35%之间,而且由于财政收 入每年都在以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增收,宏观税负水平在以每年 12 个百分点上升。 21.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争议之二:怎样还利于民? 答:(1)全民发红包: 如果实行国民分红,政府给每人退还 1000 元,13 亿人口总计为 1.3 万亿元,仅相当于财政收入 的 3%。参考新加坡例。 (2)以改善社会整体福利的方式还利于民: 首先,把财政盈余退还给民众是个巨大的工程,中国目前多数低收入人群甚至没有银行账户,如果 假手于人则可能滋生腐败。 其次,消除贫困的最好办法是给老人、儿童和患病者提供终生的保障,有理由相信政府更倾向于大 力改善医疗和教育机制。 再次,发红包的做法并不能刺激消费。 22.对福布斯 “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 “的看法 答:2007 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 税收痛苦指数排行榜“ ,中国排名第三位,与 2005 年一样,仍被列为世界上税负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是否是高税负国家?“税收痛苦指数“ 是如何编制的? “ 税收痛苦指数“通过加总六个税种的名义税率得出一国的税负水平,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 税收痛 苦指数“ 只适用于收入相对较高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并不适用于普通民众。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税 负最为科学和合理的指标应该是“宏观税率“,中国的宏观税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3.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有哪些冲击? 答: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各地区税收收入连年高速增长,导致全国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重 迅速上升。研究发现这种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它降低了经济增长率和税后 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且中西部地区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高于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对于我国 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能不利,政府应适时调整税收政策。 24.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有什么影响? 答:通过对 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 从 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 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 (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 ,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 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5.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是否是中国税收连年超 GDP 增长的原因? 答: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 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 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 GDP 的增长弹性约为 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 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 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 收增长约 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可见,征管效率的提高 即便不是主要因素,也是重要因素。 26.如何看待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为什么他们如此重要? 答:这“三性 ”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特征,不具备“三性 ”的财政收入就不称其为税收。特 别是对于税和费的划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 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税率比例和数额,并只 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27.最适课税理论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答:首先,虽然最适课税理论提供了良好税制的理论标准,但这些理论标准必须适应特定国家的经济、 政治、管理、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实际条件,才具有指导意义。其次,税制设计和税制改革中必须充分 考虑到税收的超额负担造成的效率损失。最后,商品课税容易实现效率目标,但其公平收人分配的功能较 弱;所得课税易于实现公平收人分配目标,但其更不易实现效率原则。 28.增值税作为我国主体税种之一的优点何在? 答: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现行税制中重要的一个税种。优点表现在: 1.在就一种商品多次课征中避免重复征税;2.增值税采取道道课税的课征方式,并以各企业新创造的价值 为计税依据,可以使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减少乃至杜绝偷漏税;3.增值税的课征与商品流转环 节相适应,但税收额的大小又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4.企业的兼并和分离都不影响增值税额,可以保 证收入稳定;5. 对于出口需要退税的商品可以试行零税率,将商品在国内已交纳的税收一次全部退还给企 业,比退税不彻底的一般流转税更能鼓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9.布什减税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降低融资约束程度,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减轻税收超额负担,刺激市场发展;避免对投资收益的 双重征税。 30. 如何从财税角度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答: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与财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 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整税收优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等一系列财税政策,是当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措施。 财政是中央政府履行其政治经济职能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来达到协调发展 的目标呢?第一,加快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汲取能力,这是建立有效的中央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建立以抑制横向不平衡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从整体利益出发,采取 横向转移支付,增加财政资金的边际效用。 第二,合理降低税负,吸引生产要素参与中西部建设。实行对中西部积极有效的减免政策,强调以 中央税的减免为主,真正体现国家对其的实际扶持。同时可考虑将中西部地区列入增值税转型的试点范围, 从“ 生产型增值税 ”向“ 消费型增值税 ”转型,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鼓励投 资,给这些地区创造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和环境。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 第三,在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分成比例方面,中央财政应给予中西部地方财政更多的优惠。国家在 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前提下,应逐步扩大中西部各省区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赋予一定的减免税权力。 第四,适当压缩对东部地区大幅度倾斜的投资,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但是由于国家财力有 限,投资重点应首先考虑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选择一些重点地区,集中投入, 重点发展,以期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带动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继续加大对 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第五,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至今未走出二元经济 境况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可以先把“公平”的目标落在各地至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上,待条件成熟以后, 再把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大致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首要目标。 31.现在人们经常说到寻租行为,什么是寻租行为? 答: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 的行为。寻租行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大。 32. 如何看待税收征管人员的寻租行为? 答:税法的不完备导致税权滞留于公共领域成为租金。在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税收征 管人员具有寻租的动机。遏制税收征管人员的寻租行为,必须在完备税法体系的同时建立起科学且合理的 约束和激励机制。 税法的不完备将导致部分税权滞留于公共领域而成为租金,其租值大小直接与税法的完备程度相关。 税法越是完备,税管人员钻税法空子为自己谋利的概率就越小。以我国为例,尽管 1994 年以来税收改革 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法相比,现行的税法仍不完整,有相当多的税权尚未被包括进税 法中来。比如对于纳税人在何种条件下享有减税、免税、延期纳税、税收抵免或退税等税收优惠,尽管税 法尽可能地予以详细列明,但仍不能穷尽每一种情形,并且税收政策的出台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 税法中存在大量的制度租金,税收人员或多或少地享有自由裁量权,税管人员寻租也就不足为奇了。 税管人员寻租的约束机制通常分为两种: 监督机制和职业道德约束机制。首先,由于税管寻租往往 是税收征纳双方“ 合谋” 的结果,极具隐蔽性,难以在事前察觉、事中发觉以及事后验证,因此监督起来难 度大、成本高,效果不明显,无形中会助长税管人员的寻租动机。 税收征管人员寻租之所以会发生,一方面在于税法中存在税管租金以供寻租,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制 度安排使得税管人员的寻租倾向演变成寻租行为。因此,若要从制度层面上来遏制税管人员的寻租行为, 必须在完备税法的基础上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严格规范税管人员的税收征管行为。具体做法有:1.深化 税制改革,完备税法体系,减少税管租金。2.加强约束激励机制建设,遏制税管人员寻租动机。 33 高档住宅为何未纳入消费税课税范围 答:从 2006 年 4 月 1 日开始的消费税改革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和热烈争论。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消 费税的调节作用,并研究消费税未来的改革取向,从征收范围和征管环节等角度对消费税加以完善。 有的学者对高档住宅未纳入消费税课税范围感到十分不解, 认为高档住宅的大量建设, 侵占了土 地等重要的稀缺资源,挤压了中低档住宅的供给。而且,我国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中也指出: 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严格控 制大户型高档商品房” 。 其实,不仅是高档住宅,高档家具、高档服装以及歌舞厅等高消费行为此次都没有纳入消费税的课 税范围。对于这一问题应当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消费税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希望通过一次改 革将所有项目一网打尽。况且,消费税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对这些项目课税的可行性。另一方面, 消费和出口、投资一起共同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且,出口依赖的是国外市场,投资也不 具有持久性,相比较而言,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所以,我们在对高档消费品和消费行为进行调 节的同时,更应着力培育消费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结构应当是多元化的,其中既包括中 低档消费,也应当包括一定数量的高档消费。只有这样的社会消费结构才是正常和健康的。因此,从国民 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看,消费税课税范围扩张的速度不宜过快、过猛,应当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人们的 承受能力,否则将会欲速而不达,适得其反。 34.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扩大是否可能也会“ 殃及”穷人? 答:1990 年美国国会决定对游艇、私人飞机等高档消费品征收奢侈品税,其目的本来是让消费这 些物品的富人交税,以帮助穷人。实际效果出人意料,遭到了很多企业和低收入产业工人的抵触。他们认 为,对奢侈品征税减少了就业机会,减少了高消费产业链上工人的工资收入,最终使穷人利益受损。这项 政策似乎帮了穷人“ 倒忙” ,不得不于 1993 年取消。 我国现在对高尔夫球、游艇等征收消费税,是否也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产生类似的影响呢?应 当说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消费税的改革也无须投鼠忌器。这是因为 一方面我国国内的高档消费品产业尚 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数量十分有限,大量高档消费品都来自进口。例如,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高 档手表中 99 %都是进口产品。因此,即使对这些高档消费品课征消费税,也不会对穷人的利益产生大的 损害。另一方面,对奢侈品课征的消费税收入最终还会形成财政支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形成对低收入 阶层的转移支付,最终有利于增加穷人的收益、缩小收入差距。 35. 消费税改革中如何贯彻弘扬公平环保新理念? 答:消费税是流转税(商品税) 系中一个选择性的税种。所谓选择性,是指它只对流通中的一部分货 品课税,而不是像增值税那样对所有产品都课征。或者说,增值税是一种普遍调节的税种,而消费税只是 个别调节的税种。正是这种税基的选择性,使政府可以利用消费税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 消费税是税制公平的“添加剂” ,社会公平是政府选择消费税税基时的首要考虑。普遍课征的流转税 (如增值税 )尽管较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但由于对生活必需品征税,导致税负具有明显的累退性,即高收 入者负担的税款占其收入的比重反而比低收入者要小。这显然不符合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即收入较高的 人应当负担更多的税收。比如,政府对面包课征增值税,高收入者对面包的消费数量不会因其收入较高而 大幅度增加,他们负担的增值税占其收入的比例较低;而低收入者要用收入中的更大份额来购买面包,其 负担的增值税占其收入的比重就会比较高。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对面包等生活必需品给予免税( 增值税实行零税率) 或实行较低的税 率;二是在普遍课征流转税的基础上,对一些奢侈品或非生活必需品再课征一道消费税。 36.财税政策在促进节能降耗方面的作用? 答:经过修订的 节约能源法增设激励政策章节,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 国家通过税收手段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进口,控制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出口等。修改后的节约能 源法自 2008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当前我国对节能降耗的强调非常多,大量宣传是必要的,但是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个体的行为的方式主要应当依据的是宏观调控的手段,而财政税收政策具有直接 性的特征,为此,财税制度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比如税收优惠、征能源税、低息贷款、抵押贷款、加 速折旧、科研资助等,这些措施能从不同侧面对节约能源、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产生作用。 37.开征环境税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环境税一直财政学界讨论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然而时至今日,政府仍没有推出环境税,这是因 为在我国引入环境税还有许多难点。有学者认为征收环境税会增加企业负担,而且会最终转嫁到家庭身上, 所以会遭来居民、家庭和企业的反对。还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财力及政府管理手段和技术等方面 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应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对发展中国家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鼠疫知识培训》课件
- 《散热器的选择计算》课件
- 类天疱疮的临床护理
- 孕期耳痛的健康宣教
- 孕期肺动脉高压的健康宣教
- 肾盏憩室的临床护理
- 死胎的健康宣教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健康宣教
- 恶露的健康宣教
- 放射病的健康宣教
- 单招面试技巧范文
- GB/T 5195.1-2006萤石氟化钙含量的测定
- 202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考试题库
-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外科出科考试
- 川农在线《预算会计》机考复习题库
- CDSP数据安全专家认证考试题库(预测100题)
- 管理学专业: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检查表
- 结算资料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