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0题(25分)汇总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19-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0题(25分)汇总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19-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0题(25分)汇总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19-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0题(25分)汇总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19-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40题(25分)汇总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5 年全国新课标 卷第 40 题 试题汇总及参考答案 整理:黄凌 (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37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 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 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 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 ;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 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 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 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 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1954 年 9 月 23 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 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 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 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 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 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 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 (1988 年 5 月 19 日) 材料三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 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 1982 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 过 11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6599 万吨;肉类产量超过 1300 万吨,比 1978 年增加 4945 万 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 41184 个。1983 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 20 多年的布票,肉票、 2 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 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 年 2 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 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8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4 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15 分) 40答案要点: (1) “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 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 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 不断发展。 (3) “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 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 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3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 之利” ,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 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 800 张,织工 2330 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 170 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 于 3400 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 3 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 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 ,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 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 “工厂”雇佣了 1140 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 “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 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 品的 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 】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 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 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6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 (要求:以对历史前 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 (13 分) 40 (37 分) (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 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8 分) (2)阶段:“原工业化” ;工业革命(工业化) (4 分) 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12 分)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 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 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 基于德行的“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 ,功、 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 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 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 4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 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 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 ”“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 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 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 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 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 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 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5 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 、 “才”观的变化并简 析其原因。 (1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 、 “才”的新认识。 (10 分) 40 (25 分)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 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 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 的官吏队伍。 (7 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 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 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10 分) 5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 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 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 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 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 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 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 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 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 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 的起点。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 继问世。 1952 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 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 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 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 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 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 20 世纪交 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 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 分) 40 (25 分) (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 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 (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 6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 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 ,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 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 “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 ,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 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 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 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 星槎胜览 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 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 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 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 “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 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 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 倍;18461856 年,茶出口又增长 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 1861 年的 490 余万 两增加到 1902 年的 3000 余万两。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 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使我内江 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 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 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 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 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 世纪 60 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 “毫无禁 阻” ,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 500 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15 分) 40 (25 分)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 7 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 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 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 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 1666 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 名落孙山。45 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 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 “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 ,当时士大夫 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 ,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 19 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 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 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 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 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 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 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 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 作。18 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 背景。 (15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10 分) 40 (25 分)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8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 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 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