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浙江省丽水市一模文综合历史试题_第1页
2013届浙江省丽水市一模文综合历史试题_第2页
2013届浙江省丽水市一模文综合历史试题_第3页
2013届浙江省丽水市一模文综合历史试题_第4页
2013届浙江省丽水市一模文综合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水市 2013 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0132 12三位教师对开元通宝是何时期钱币有不同看法。甲教师以唐玄宗年号为开元,认为应 属于唐玄宗时期;乙教师以旧唐书中记载:“武德(唐高祖年号)四年,废五铢 钱,行开元通宝钱”为由认为通行于唐朝;丙教师以中国古钱目录和钱币实物等 进行考证,得出并非仅指唐朝钱币。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以当时皇帝年号分析,甲教师立论可靠 B以唐代史籍记载为据,乙教师认识准确 C立足文献和实物考辨,丙教师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教师的研究方法与看法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13唐朝赵璘因语录载:“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 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在流通领域产生纸币 入川交通不便 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 蜀地印刷事业的发达 A B C D 14 “1895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 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以下 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 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 性 15下列对“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之展品和会场布置场景概况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名称 展品概况 展场布置概况 1876 年 美国费 城世界 博览会 绸缎、雕牙、银器、 漆器、铜器、景泰器、 玉器、古玩、绣货、 瓷器、丝、茶、六谷、 药材 有木质大牌楼,上书“大清国”三字 两旁有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 “与官衙 一式,极形严肃” ,进牌楼,正中置有庙 宇式橱柜;会场布置“无一外洋楼款 式者” 呈现的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形象 反映向西方学习的成果有限 富有很强的“王朝”色彩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 B C D 16 “工厂死在接收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 自由附在条件上,议 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相关记录的事件先后排序应该是 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 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 B C D 18下表出自交通杂志 (1935 年 1 月) 。这一对比研究主要用来说明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侵略者的老路(作于 1950) 运输方法 运费(分吨公里) 运输方法 运费(分吨公里) 肩 挑 340 轻便铁路 24 公路汽车 300 铁 路 20 独轮车 192 内河民船 12 驴 车 180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 D近代交通的发展不平衡 19罗马帝国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 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反映了 罗马法 A重视国有财产的保护 B体现契约至上的原则 C审判程序较为简洁 D取决于贵族对法律的解释 20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 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对社会各阶层进行了思想的洗礼 C使人文主义精神得到圆满的体现 D促进理性和思想获得真正自由发展 21有人说:“牛顿是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 代的巨大飞跃。 ”下列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有 第一个充分利用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人 创立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其科学成就推动了启蒙运动兴起 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A B C D 2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 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 立宣言 、 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作者要说明的是工业革命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推动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传播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23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中朝人民的团结御侮的英勇壮举 B美国企图以朝鲜为跳板扼杀中国 C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已遭受失败 D中国曾经取得反日斗争的胜利 第 3 页 共 7 页 38 (26 分)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的民族精神造就了生生不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公元前 771256 年) ,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 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 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前面论述的混 乱和改革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思想家,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 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因而,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伴随着经济变革 而来”发生了怎样的重大的政治变革?(2 分)孔子、老子、韩非子三人的思想是如 何“适应过渡时期需要的”?(3 分) 材料二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 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 封建专制制度。l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层面概括当时中国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 因素。 (4 分) 材料三 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即“癸卯学制” ) ,其立学宗旨是: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以西 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 ”到 1922 年 11 月,中华 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 (“壬戌学制” ) ,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联 合会提出, 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个性 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3)概括材料三中“癸卯学制”的特点。 (2 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 戌学制”颁布的背景以及进步性。 (不得摘抄原文) (9 分)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4)在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新 时 期 , 中 国 在 参 与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采 取 了 哪 些 重 大 的 举 措 ? ( 4 分 ) 39 (26 分)近现代史上法德两国“斗则两伤,和则两利” 。和谐的大国关系是建设和谐世 界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德关系大事年表 1806 年 拿破仑重创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急先 锋普鲁士军队 1813 年 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 1815 年 滑铁卢战役,法军再次战败 1870 年 色当战役,法军大败 19141918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德之间 进行一系列会战,最终德 国战败 1919 年 凡和赛和约签订,德国被宰割 1939 年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40 年 6 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进攻法 国,法国贝当政府投降 1951 年 4 月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巴 黎条约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 年 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 联营 1967 年 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1 年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 1993 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根据大事年表的历史事件,分析法德各个时期的关系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10 分) 材料二:德国的认罪态度使得法德两国能够捐弃前嫌,使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 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德国则依靠自己的诚意,消除了笼罩在 法国及所有欧洲人心头的阴云。 刘作奎、张伟德法化解百年恩仇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成法德关系在 20 世纪 50 年代实现和解的主 要因素。(8 分) 材料三:现在的中日关系远比当时的法德关系复杂,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民族感情 和舆论氛围都还是相对脆弱。两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存在尚待克服的障碍和藩篱,无 法期望一朝一夕达到完全的政治信任。 吴怀中中日战略互惠需战略互信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日关系相比德法关系的发展存在怎样差异?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 学知识,说明法德关系的和解给中日关系发展提供怎样的启迪?(8 分) 第 5 页 共 7 页 自选部分历史 题号:09 科目: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 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 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 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期间,一位日本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观点:这就象乘坐三等火车一 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 假如你在肩肩相擦、用双臂支撑自己时失去了自己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来 的位置必然的逻辑是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 如果你不这样做,别人就会占据这块空间。 引自亚洲研究杂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是什么?并举例加以说明。 (6 分) (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文职官员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 (4 分) 题号:10 科目: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 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吉萨三大金字塔正观 胡夫金字塔复杂的内部结构图 材料二:(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耗时甚久,所费不赀,需要把全国一大部分人和大 批外来的奴隶长期用于这些巨大的工程。这些工程是凭借专制、虚荣、奴役和迷信建造起 来的。只有一个专制国王才能迫使人们去做难以办到的事。 伏尔泰风俗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金字塔建筑群的特征和意义。 (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埃及建成金字塔群的原因。 (4 分) 丽水市 2013 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A B D D C C B A D B C 二、非选择题 38 (26 分) (1)根本原因: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进步(铁犁牛耕的出现) 。 (2 分) 政治变革:分封制走向崩溃,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制度)开始出现;各国纷纷推行变 法。 (2 分) 主张:孔子:提出“仁” 、 “礼” ; 老子:因循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子:加强君主专制,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倡改革。 (3 分) (2)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高度强化; 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4 分) (3)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 分) ; 颁布的背景:北洋政府的重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 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 受“西学”的影响。 (6 分) (答出 3 点即可) 进步性:重视教育的普及;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注重培养经济人才;教育更加贴近 生活;关注地方教育的差异。 (3 分) (答出 3 点即可) (4)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各种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 (4 分) (答出两点即可) 39 (26 分) (1)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最终战败,失去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一战法德重创,战后形成 凡尔赛体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1939 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 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崩溃;二战法德进一步削弱,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以欧洲为 中心的国际格局被两极格局取代;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法德走向和解,促成欧洲联 合,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不断加强。(10 分) (2)原因:德国对战争真诚的认罪态度使法国抛弃成见(此点必答);二战后欧洲国际地 位下降,法德面临美苏的控制或威胁(写到美苏争锋的时代背景即可给分); 法德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法德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比较接 近;二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走和平、合作、共赢成为民意的主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