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举竟购海外资源_第1页
大举竟购海外资源_第2页
大举竟购海外资源_第3页
大举竟购海外资源_第4页
大举竟购海外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大举竟购海外资源 能源及矿产的海外并购再创新高。 中国论文网 /5/view-4743027.htm 如果算上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并 购案,2012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并 将在交易总额、平均案例规模等多项指 标上打破历史纪录。 2012 年 12 月 8 日凌晨消息,加 拿大政府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151 亿美元并购加拿大油砂运营商尼克 森(Nexen)公司。获得加拿大政府批 准为中海油完成这宗并购交易扫清了重 要障碍,交易完成后,这将成为中国企 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 此前,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于 201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年 7 月 23 日发布公告,该公司与加拿 大能源公司尼克森公司达成协议,准备 以 151 亿美元现金总对价,收购尼克森 100%流通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其中普 通股每股收购价为 27.5 美元,比 7 月 20 日收盘价溢价 61%,优先股的对价 为每股 26.0 加元,此外,中海油还将承 担尼克森的 43 亿美元债务。 在此后近 5 个月时间里,历经两 次审批期限延长以及涉嫌内幕交易等曲 折之后,这笔交易在最后截止日期 12 月 10 日前夕终获加拿大政府批准,彻 底一扫中海油 2005 年并购优尼科失利 的阴云。 “虽然尼克森的油气资源分布在 美国和相关欧洲、非洲国家,该并购案 还有待于获得美国及其他地区政府的批 准,但由于尼克森的主体资产在加拿大, 获得加拿大政府的认同,就意味着这宗 最大的海外并购已基本落实。 ”清科研究 中心分析师姬利说道。 海外并购稳中有升 2012 年受国际疲软经济形势的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累,中国经济前 11 个月的表现较上一 年度仍略有不足,在此背景下,并购市 场未能继续创造新的纪录,涉及的案例 数与金额双双下降。 “前 11 个月,中国企业受到国内 外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整体表现不佳。 ”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朱毅捷表示, “由于 市场流动性降低且参与者变得愈发谨慎, 中国并购市场的活跃度与规模均出现了 一定程度的下降:以国内并购为例,尽 管第三季度的表现有所回升,但 2012 年整体仍呈现大幅下降。 ” 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跨国 并购虽然在第三季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但是凭借上半年的业绩,交易总额仍然 有所增长。跨国并购交易额的上涨主要 受海外并购所推动。2012 年前 11 个月 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海外并购 103 起, 同比微降 2.8%;披露金额的 81 起海外 并购共涉及交易额 265.85 亿美元,同比 上升 13.5%。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中 国并购市场在并购金额方面出现了结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性的改变:海外并购交易额占比由去年 同期的 41.5%上涨至 60.7%,重要性进 一步提升;而外资并购的减少令其金额 占比从 9.1%下降至 7.2%,影响力再次 下降。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2 年前 11 个月,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案例达到 87 起,占比 10.6%。并购金额方面,能 源及矿产行业以 194.45 亿美元的交易总 额,高达 44.4%的总体占比牢牢占据全 行业第一的位置,其平均交易金额达 2.34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及矿产行业的 交易额甚至超过了其后五个行业的并购 总额。朱毅捷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主 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中国自身对战略 性资源具有长期而持续的需求,另一是 西方经济危机导致资产价格下降带来绝 佳的购买时机。在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下,本期规模最大的 10 起并购中能源 及矿产行业就占据其中的 6 起,共涉及 交易额 147.38 亿,占能源及矿产 87 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并购全部交易额的 75.8%和全行业 820 起并购总额的 33.6%,极大拉升了平均 水平。 姬利表示:“ 从中国企业海外并 购活动的行业分布来看,能源及矿产行 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领域。 ”2012 年前 11 个月中国企业在能源及矿 产行业共完成海外并购 22 起,涉及金 额 171.31 亿美元(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未 计入) ,两项数据均已超过历史全年最 好成绩,所涉金额占海外并购总额达 64.4%。 天时地利人和 在经历了 2005 年优尼科并购失 利之后,中海油在海外并购的舞台上一 段时期内基本保持沉寂状态,直至 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企业海外并 购的绝佳窗口期渐行渐近,中海油终于 打破这种沉寂。在成功完成多笔海外并 购交易之后,中海油积累了较为成功的 并购运作经验和人才队伍,熟悉了海外 并购相关的法律和财务流程,尤其是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两家加拿大企业的并购交易,为中海油 更大规模的并购操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 基础。 “相比较 2005 年并购优尼科所遭 遇的折戟沉沙,2012 年中海油并购加拿 大尼克森公司的成功绝非偶然。 ”清科研 究中心分析师姬利认为,该宗并购交易 成功获得目标国政府批准的背后是中海 油对于海外并购的充分准备和时机优势,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天时: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 发以来,欧美国家经济长期以来呈现疲 软或衰退的状态,需求不振市场萎缩导 致实体企业经营困难或面临破产的境地。 在此背景下,目标企业被并购的意愿有 所增强,目标企业所在地政府为了确保 经济稳定倾向于放松监管,且市场上并 购交易的潜在竞争对手由于自身经营困 难亦无暇加入,综合各方的因素,当前 经济下行的危机确为中海油海外并购的 成功增加了砝码。地利:中海油 2008 年以 1.2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哈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基能源公司旗下哈斯基能源(马都拉) 股份有限公司的 50%股份;2011 年, 中海油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CNOOC Luxembourq SA 斥资 21 亿美元 收购加拿大 OPTI Canada lnc。通过这两 笔交易,中海油对于在加拿大进行海外 并购的流程有了深入了解,在相关法律、 监管、文化、整合等各方面都为更大的 交易做了充分准备。 人和:当初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挫 败的主要原因是遇到的政治阻力,此次 收购尼克森,为了争取加拿大的支持, 中海油决定将其北美地区的总部迁到加 拿大卡尔加里,保留尼克森全部员工, 甚至考虑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二次上市, 并做出长期承诺:要在经营管理、商业 发展方向、雇用人员和资金投入等方面 符合加拿大经济发展利益,且承诺每年 就履行情况向工业部报告。一系列的示 好和与加政府的接触,令中海油在并购 尼克森的交易上遇到了较小的政治阻力。 “另外,并购的达成仅仅是交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成功的第一步,并购后对目标企业的整 合和管理才是并购企业所面临的最大考 验。 ”姬利的思考是,如何确保巨额的 151 亿美元投入保值增值,如何处置尼 克森 43 亿美元的债务,如何在全球经 济下行的压力下使目标企业克服经营困 境?中海油该宗交易依然任重道远。 石油化工市场重心东移 罗兰贝格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 全球石油化工市场重心东移,到 2015 年,中国石化产品市场年增长率为 6%,中东地区则为 11%。 石油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亚洲 与其他新兴经济体需求持续增加,全球 竞争也更加激烈,石化企业因此面临新 的挑战。长期可靠的原料来源、技术和 市场因而显得愈发重要,这也是企业应 对时刻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企 业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战略方向,并相 应地调整其商业模式。企业可通过扩张、 收购和合作这三种方式巩固其市场地位, 进而获得成功。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最新报告全球石化行业:谁是新增长 的最大受益者分析行业现状,并提供 可能的应对方案。 “很多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显著, 中产阶级数量攀升,全球石化产品需求 重心因此东移。 ”罗兰贝格合伙人卡尔克 曼(Jaap Kalkman)说道。 新市场与新技术 到 2015 年,中国对石化产品的 需求年增长率预期为 6%左右,中东地 区为 11%。同时,欧美市场的年增长率 则仅为 1%。虽然欧美石化企业在 20 世 纪 80 年代的市场份额高达 62%,但 2010 年时,已降到 30%。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海湾国家 部分亚洲国家的价格与运输优势明显, 因此这些国家的石化企业开始迅速占领 市场份额。 “近几年,新的石油与天然气 提炼技术丰富了原料来源,如页岩气, 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罗兰贝格合 伙人凯勒(Alexander Keller)解释道,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页岩气储藏丰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他们受益颇多,并越来越受到石化企业 的青睐,许多公司在这些地区建立炼油 厂。 ”另一方面,欧洲严格的环保法律则 禁止企业从此类非传统天然气原料中生 产石化产品。 欧洲是全球石化产品最大市场之 一,但是,生产设备陈旧使欧洲面临未 来产能不断缩小的挑战。 “到 2015 年, 43 家欧洲炼油厂中就有 14 家不再盈利, ”卡尔克曼表示, “这意味着产能降低 26%。 同时,亚洲以及海湾国家的企业正不断 引进新型先进设备,将拥有百万吨的产 能,是欧洲企业产能的一倍。 ” 此外,另外一层原因是廉价原料 匮乏,能源成本高以及法律愈加严格。 “企业必须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进入 增长市场并在欧洲以外获得更加廉价的 原料,这样才能弥补其竞争劣势。 ”凯勒 建议道。 虽然海湾国家石油天然气储备仍 非常丰富,但未来获得这些原料的成本 将越来越高。不断增加的能源成本与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断萎缩的储藏量,意味着这些国家现有 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 “但海湾国家仍认 为石化为其重点产业,该行业产品非常 多元化,他们仍将继续为该行业投资, 作为他们的一种商业模式。 ”卡尔克曼说 道。 海湾国家的企业未来可关注印度, 因为它是未来最重要的增长国家之一。 2025 年时,印度的新兴中产阶级将达到 4 亿,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持续 增长。企业需要通过合作或者收购的方 式,全面积累专业知识,推动技术、研 究和效率的改进,从而持续满足新市场 的需求。 美国依旧领先欧洲,是全球最大 的石化产品市场,其每年人均石化产品 消费量为 58 公斤,欧洲为 45 公斤。现 在的问题是美国的增长率已连续几年下 滑。 拉美地区现在也是经济增长引擎 之一。 “尤其是巴西,石油和天然气储藏 丰富,经济增长强劲,政治环境稳定。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卡尔克曼指出。预期到 2015 年,巴西 的人均 PO 材料消费量将会以 8%的速 度逐年增加,因此成为潜力非常大的增 长市场。到 2014 年时,巴西国内外企 业将向石化行业预计投资 260 亿美元。 “美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在中国 还是在拉美扩展其业务。 ”凯勒评论道, “在做出任何重大战略决定之前,他们 必须仔细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能性,避免 出现错误估算的风险。 ” 能源合作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亚洲增长最快的国家之 一,国内原料与产品并不能满足国内市 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到 2015 年,工 业产值持续增加,经济条件日趋完善,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石化材料的人均 消费量也将以 6%的速度逐年增加。 中国企业仍缺乏技术以及管理技 术。政府不断推进地方研发群的建设, 尤其重视与欧美企业的合作。这将帮助 中国企业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同时增强 自身能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能源合作越来 越紧密。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面对碳排 放压力和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容量,纷纷 开展能源清洁化战略。中国机械工业联 合会会长王瑞祥在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 坛上表示,未来 20 年内,世界能源需 求总量预期增加 40%,全球大约需要投 资 27 万亿美元来弥补每年 4%5%现 存油田的枯竭和开发新油田,以保证石 油需求,由此,能源问题确已成为发展 战略问题,同关乎人类生存的粮食等安 全问题一样。国资委副秘书长郭建新称, 近年来,中央能源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 构,取得显著成效。但欧债危机还在发 酵,世界经济仍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