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的法制化_第1页
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的法制化_第2页
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的法制化_第3页
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的法制化_第4页
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的法制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的法制化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 播载体的出现为标志的 Web2.0 时代, 引发了传播的变革,让“ 人人都是记者 ” 有了可能,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其显 著的特点是:信息与作者之间的隶属关 系变得进一步模糊和不确定,文字内容 与作者的创作行为、知识水平都不再具 有直接关联性。互联网通过庞大的信息 网络连接起前所未有的海量用户,用户 间可以自由地传播和接收信息,使媒体 原有的单向性传播特质被不断削弱,并 更多地体现出交互性和开放性。自主交 叉互播的特点塑造了自媒体独有的传播 理念、传播价值、传播渠道、传播时效, 也深刻地影响着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模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7/view-12768843.htm 自媒体时代记者职业伦理法制化 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自媒体重新定义了“言论自由” 这 一概念,人们将在现实困境中的言说通 过自媒体平台迅速传导到公共空间,并 在公开的辩论当中寻求着解决方案。自 媒体在瞬间所汇聚的大量意见表达,可 看作是社会议题公共化的原始质料,而 自媒体用户之间的交流互播则有着类似 于催化剂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自媒 体使用者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催化作用, 往往倾向于以妥协的方式援引他人的旁 证,寻求更多的支持,以扩大言论的影 响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基于彼 此观点认同的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在组织内部的团体压力 (Group Pressure)作用下,人们多元化 的具体观点被概念层面上的抽象统合所 取代。组织内成员对不同意见的耐受程 度不断下降的同时, “意见领袖 ”对网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民意聚合的作用得以彰显。同时,在 “目的路径 ”理性的作用下,人们在 互动中往往不断进行自我确认倾向的选 择,并将自己意见的受欢迎程度与身处 媒体所提示拟态环境中的整体自尊相 结合,给言论表达增加了更多的人身属 性。 同时,在公共事件讨论当中,人 们也很容易抽象出“ 言论自由 ”、 “知情权”、 “团结权”等公法概念,并产生寻求制度 层面改革的共鸣。自媒体在聚合这些民 意的同时,也传播和扩散着协商讨论的 结果。从 PX 项目到转基因讨论,微 博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意见向行动的转化 提供了动力,线上意见团体发起的线下 行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对于大多数自媒体使用者来说, 原创性公共议题的缺乏是不可避免的, 而臃肿的信息流又使受众对自媒体平台 信息的可信度产生了普遍怀疑。这时, 传统媒体人的作用就被重新重视起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新闻记者是将真实的生活困境转 化成公共讨论的传递者,是把被遮蔽和 忽略的事实呈现在公共空间的人。而 当记者特殊的职业属性与自媒体时代的 “新型自由”相叠加时,公众出于对记者 身份的认同,就必然对记者微博的言论 抱有更高的真实性期待。这就使得公众 关注度高的记者微博具备了更高的社会 号召力和影响力。兼具私人性与公共性 的记者微博的出现,将这一新闻发布的 过程大大缩短,开创了记者职业的“自 媒体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法制 化手段维护记者职业伦理,净化舆论环 境,就更显示出紧迫性和必要性。 记者宜严守内容性质与发布主体 间的匹配性要求 自媒体平台所生产、传播的信息, 具有高度的碎片化特性。微博对文字数 量的限制,使上传者必须对有关事件的 信息事先进行取舍和安排,而受众亦必 须从不断刷新的信息碎片中找出相互关 联的内容,并通过归纳与整理做出自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的判断。此外,自媒体时代的跳跃式阅 读打破了认知过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使得推论、批判、取舍、求证等高层次 认知手段还未被调动,阅读过程就已匆 匆结束。这样的传播模式无疑会造成更 多的语词表达上的错置和理解上的差异。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弱化了传统新闻 追求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强调受众对事 件的“了解”而非“理解”,正由“第一声音” 向“第一现场 ”转变。与此同时,微博具 有的高速传播能力,又促使新闻由“及 时报道”向“实时报道”转变,一部分事 件在新闻当事人或有关方面做出反应之 前,就已经完成了相当广度的传播, 记者微博上的言论稍有失实之处,就很 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现实中,记者不仅用微博发布自 己的报道,也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性 特点,进行新闻线索的搜集。因此,要 求记者在发布微博之前对所发布内容进 行逐条审核,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思 路。基于自媒体的以上特性,我们应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晰地认识到,媒体从业者应通过网络平 台提供单纯的动态信息和简单的评论, 而非个人的情绪化表达或激进的价值判 断,更不能为博取眼球,在原有事实上 添加臆测成分。与此同时,记者在转发 评论时,应当对不熟悉的领域保持相当 的谨慎,并注意转发信息后被转发人对 事态的更新。 总之,自媒体时代的记者要努力 去做事件的“ 观察者” 、 “记录者”,而非推 动事件发展的“ 意见领袖”。自媒体可在 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迅 速”了解”已有事实。而传统媒体的采编 能力、工作流程,则更适合在此基础上 进行信息的整合解读和资讯内容的进一 步深挖,用“ 第一声音” 在更高层面上把 握舆论导向,使公众“ 理解 ”事件的来龙 去脉,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有深度、原创 性的新闻依然来自通讯社、电视台、报 刊等传统媒体的原因。 此外,仅对自媒体传播进行内容 上的管理是不足的,同样的信息由记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微博发布和新闻机构官方微博发布将产 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还需进一步明 确报道的发布主体。无疑,记者自媒体 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所 属新闻机构的权威性。记者个人的言论 是否具有、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新闻机构 的职务属性,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认证为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 ”,以 “法人”二字强 调了其官方色彩,以开设“人民微评” 、 “微议录”、 “突发信息”等栏目等形式,旗 帜鲜明地彰显了党报的权威地位。而詹 国枢、凌志军等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的微 博,则以个人生活点滴和从事记者工作 的心得为主,不涉及权威信息或所撰稿 件的发布,这一“ 公” 一“私”的分野应当 成为记者共同遵守的传播范式。而记者 将尚未出版的报道率先上网,将职务成 果视作个人作品来“ 展览”,则是不妥当 的。 新型新闻管理呼唤针对性、有效 性、自主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自媒体时代是记者个人的主体性 得以彰显的时代,自媒体时代的记者管 理也应直接针对记者本人。现阶段,新 闻记者的管理需借道新闻机构,无法直 接规范记者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个人行为。 这一监管客体与行为客体的错置,是造 成当前微博信息鱼龙混杂的原因之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维护网络 媒体环境的技术手段也应运而生。2012 年 5 月,新浪微博设立了信用等级积分 制度,对发布有害信息、泄露他人隐私、 诽谤攻击他人的微博用户,经他人举报 核实后,给予扣除信用积分的处罚。而 信用分低于一定值后,将不能再增加粉 丝,所发内容不能被转发,信用分被清 零后,账号将被永久冻结。在记者微博 的管理上,也可尝试将微博信用积分等 定量化评价手段与新闻记者证的年审等 行政管理措施联系起来,以在最大限度 上杜绝公领域的自媒体失当行为。 若要在更高层面上把握自媒体和 其管理模式的特点,就有必要在管理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思维上下工夫。具体来说,就是要着力 去除记者管理的等级化和行政化色彩, 改革行政命令式的传统媒体管理模式, 特别是应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律纳入 记者管理的决策框架中。目前,中华全 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虽然制定了中国新 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却无专门机 构负责进行新闻伦理方面的监督工作, 更无查处权力和处罚权力。对于严重违 反准则的记者个人和单位,只得会 同有关新闻宣传单位,以通报等方式做 形式上的处理。 “自治机制 ”的缺乏,不 但使记者协会长期陷入功能定位和作用 机制的困惑中,又在客观上折损了新闻 主管单位执法的效力和精度。目前,我 国正试点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笔者 认为,这大可作为改革媒体管理模式的 第一步。 自媒体时代政府多重地位的重构 与统一 自媒体时代是全民媒体(We Media)的时代。过往的经验和教训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已经告诉我们:政府需要主动去适应这 种多中心、多层次、多渠道的新型传播 模式,宜应主动把握舆情动态,通过自 媒体平台倾听群众呼声,不能试图进行 信息垄断,更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和 为民做主的独断思维,压制民众日益高 涨的利益诉求和权利意识。近些年来, 成熟的政务微博越来越多,政府在公共 决策过程中实现舆论议程设置的努力 有目共睹。虽然大多数政务微博仍然以 推送新闻和发布服务信息为主,民众对 政府的反向信息传递还十分匮乏,但 “微博问政”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除积极参与之外,作为自媒体管 理者的政府,所面对的公领域信息基本 面并未发生质的变化:政府凭借行政职 权,在信息资源的获取、掌控、运用方 面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因为此, 辅助社会建立健全对媒体人的评价体系, 促进记者职业伦理道德的全面法制化, 使社会各界在自媒体平台上实现对话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通,使媒体起到应尽的作用,应是服务 型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 注释: 如点击率、转帖率、评论率、 互动率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 2 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时宇石:论自媒体时代的公 民新闻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2013 年第 1 期,第 119122 页 在自媒体平台上, “媒体人” 不 仅包括媒体记者,通常也包括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警察、律师、艺人、专家学 者等。但本文讨论的对象,仅限于新闻 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 许知远:时代的稻草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年 1 月版, 第 212 页 利求同:互联网大脑,能阅 读思考?J, 书城 ,2011 年第 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期,第 1822 页 吕明合:媒体人如何使用微 博?N/OL , 南方传媒研究 , http://cmyj/30/02/conte nt/2011- 07/01/content_26239704.htm,2011 年 7 月 1 日 隋笑飞:新闻道德委员会试 点扩大至 15 省市N/OL,新华网, http:/news.x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