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工业产业聚焦的思考_第1页
怀柔区工业产业聚焦的思考_第2页
怀柔区工业产业聚焦的思考_第3页
怀柔区工业产业聚焦的思考_第4页
怀柔区工业产业聚焦的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区工业产业集聚的思考 2006 年 7 月 产业集聚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规律。它在本质上具有高 创新性和很强的外部经济效应,能够大大降低集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集聚产业的内 生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腾飞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产业集聚步伐、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对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的怀柔来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我区工业产业集聚的现状 2005 全区实现 GDP 90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5.854.240 ,工业仍是拉动我区经济 总量增长的主导力量。2005 年实现工业增加值 41.8 亿元,占全区 GDP 的比重为 46.4%。按 照产业集聚的标准和特征判断,我区工业呈以下特点: (一)以三大主导行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1、三大行业集中度优势明显,空间布局相对集中 截止到 2005 年底,全区 428 家工业法人企业中汽车及零配件、食品饮料、包装印刷三 大行业企业分别占到了 10%、14%、17%,单个行业的企业总资产规模占全区工业企业总资产 规模的比重分别为 18%、40%、13%,单个行业从业人数分别占全区工业企业从业总数的 20.9%、24%、10.7%;2005 年三大行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57 亿元、56.5 亿元、20.6 亿元, 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 33.2%、32.9%、12%。全区 22 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工业骨干 企业中汽车及配件行业占 3 家,食品饮料行业占 7 家,包装印刷行业占 6 家,比重分别达到 13.6%、31.8%和 27.3%。我区三大行业无论从企业个数、资产规模、从业人数还是从行业产 销能力、支撑行业的骨干企业实力上看,都领先于区内其它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具有 较强的竞争力和规模优势。 三大行业在空间布局上,主要集中在三个开发区和庙城、桥梓、怀柔镇三个基地中, 其中:雁栖开发区聚集了以爱芬、红牛、朝日啤酒、波尔亚太、太平洋制罐等为代表的知名 食品饮料、包装印刷骨干企业;凤翔开发区内云集了以凌云东园、世东凌云、水兴广振、中 冀福庆等为代表的技术先进的汽车配件企业;庙城工业基地汇集了以汇源饮料、鸿禧香精香 料、圣伦食品等为代表的饮料、调味品企业,三大行业从空间布局上看集聚特征明显。 2、专业化分工协作经济效应凸现 空间集中的产业及企业间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产业链的完备程度是衡量产业集聚 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区食品饮料和包装印刷业在行业间分工协作上集聚效应突出,2005 年 食品饮料行业在爱芬、红牛、统一、红星酒等大企业产销量增幅达 40%以上,带动整个行业 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 30%,占全区工业的比重同比增长了 11 个百分点。而为其配套的包 装印刷行业也实现了大幅增长(接受问卷调查 21 家包装印刷企业中 60%为我区食品饮料行 业配套,如奥瑞金制罐与红牛饮料、波尔制罐与朝日啤酒,上海紫江与统一饮品等) ,销售 收入增幅达 25%以上,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近年来首次突破 12%,真正成为我区工业的增长支 撑点。而接受问卷调查的 27 家汽车行业企业中也有 40%的企业与北汽福田配套,产业内企 业间关联配套的连动效应明显。 (二)新的产业集群增长极蓄势待发 除三大行业以外,我区规模较大的有生物医药、现代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建材四个行 业,2005 年四个行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4.3 亿元、3.8 亿元、2.4 亿元、3.1 亿元,占全区 工业的 2.5%、2.2%、1.8%、1.4%。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大企业达到 5 家,并涌现了以玛诺生 物、森星医药耗材、富连京制冷、英思沃、嘉誉诚智能卡、欧文斯建材为引领的众多知名企 2 业,在这些科技含量高、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支撑带动下,四个行业近年来发展 速度较快,规模在不断壮大,为我区进一步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三)我区产业集聚发展任重道远 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一般须经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集中办产 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高地、地区品牌到虚拟市场等七个阶段。现阶段我区的产业集聚总体 仍处于集中办产业的成长阶段,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内部关联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全市目 前工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上看,我区与顺义、通州、昌平三个区虽有一定距离,但与同属生 态涵养区的区县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如近邻密云县目前仍没有 1 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但放眼与国内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我区的三大产业集群在个数、产销规模、 龙头企业实力方面上差距较大。如福建省泉州市拥有年产值达 100 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4 个, 50-100 亿元产业集群达到了 13 个。因此要客观的认识到我区工业的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 级的发展阶段,具有十分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我区工业产业集聚尚有不足 (一)产业深层次“集聚度”有待提高 1、集群内产业链条发育短缺 全区接受问卷调查的 204 家企业中,处于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占 54.4%,上、下游企业分 别只占到 10.8%和 34.8%,87.4%的企业由区外购进原材料,65%的企业产品不供给所处园区 企业或其他区内企业,而江苏省吴江开发区,其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 IT 企业选用的装配料 件中有 80以上不用出区就能配齐。可以看出我区产业链发育还很不充分,企业主要集中 在中游,两端较弱。如集中度较高的食品饮料行业内 80%以上的企业是生产成品的中下游企 业,能为之配套生产果浆、原浆、配料的上游企业很少,研发企业更是短缺。产业链条不完 备甚至断层使得企业不能就近购进所需,输出所产,形成不了一个地域较为集中、内在完善 的市场组织网络,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效应,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运输、 交易等成本。 2、集群内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发展脆弱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开发区和工业基地内只有 27.3%的企业与所处园区或区内其 他企业有生产协作关系,18.4%的企业间有技术合作关系,8.3%的企业间有销售带动关系; 但却有 42.6%的企业与区内其他企业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工业园区中的众多企业虽然在空 间上实现了集中,但各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不高,缺少深层次分工,竞争多合作带动少,仍未 建立起一个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生产协作配套体系,未能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良性互动机 制。产业配套能力较差,配置效率不高。以汽车行业为例,顺义区目前有 2 家整车生产企业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能够为这两家整车生产企业配 套的零部件企业达到 51 家,其中一次配套企业 6 家,二次、三次配套企业 45 家,有 85 家 汽车销售企业,因而汽车产业集群得以迅速成长。而我区围绕龙头企业北汽福田公司配套的 零配件企业不超过 20 家,汽车修理企业不超过 18 家,销售公司不超过 10 家。而且我区生 产车桥、发动机等汽车关键部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很少,多数生产工艺简单,规模偏小、 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更没有独立品牌。 (二)园区专业化集聚度偏低、龙头带动企业规模偏小 近年来虽然我区引进项目在向开发区和工业基地集中,但以“堆”代“群”的现象仍然 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园区内同类企业分布散乱不成体系,布局有待进一步 优化;二是产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如食品饮料、包装印刷企业最为集中的雁栖开发区 和富乐工业园区两行业总集聚度分别为 76%和 63%,其他园区和基地内各行业集中度不超过 30%,而顺义区的空港工业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度已达到 93.3%,林河工业区汽车产业集聚 度达到 95%。 3 现代企业集群式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在生产、销售、技术进步 等方面的拉动、吸附作用。我区龙头企业、知名企业数量虽多,但总体规模偏小,辐射带动 力不强,缺乏领军型的大企业。2005 年底,我区年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龙头企业 3 家, 5-10 亿元的也只有 3 家,多数带动型企业产销量在 1 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最高的北汽 福田和爱芬两个企业也仅达到 50.5 亿元和 20 亿元,而顺义现代汽车和索爱通信两个龙头大 企业就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256 亿元和 225 亿元。 (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缺位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开发区和各工业基地内除有少量物流企业和销售企业外, 为工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金融、信息咨询以及研发、交易结算、人才技术培训、质量检测 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寥寥无几。即使是物流企业数量也不多,从投资规模、营运能力上看辐 射半径偏弱,离专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标准相去甚远;而销售企业也都是小规模的老式工贸 企业,并非专门为某一类产品配套采用现代营销方式的专业机构。至于行业协会、商会虽然 数量不少,但能真正发挥协调、组织职能的很少。 三、关于我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考 培育产业集群带动经济腾飞已成为各地方政府发展的共识。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宏观经济正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增长周期内,伴随着城 市化、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兴起和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消费水平的上升,我区三大行业将大有 可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强有力的拉动运输行业复苏反弹,稳步增长的生活性消费支出将 会形成一个良性上升的市场空间,特别是 2008 奥运,给食品饮料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 机,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来自区域外强有力的竞争压力,一是与周边区县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同 质化竞争将日益加剧,二是同时伴随着“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出现了近乎一 致的发展取向,为谋得行业发展先机优势,导致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因此要形成一批企业高 度集聚、专业分工明确、区域品牌效应明显、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集群,应提早谋划。 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四集聚、两融合、两转移”的发展思路。 (一)以“四个集聚”为核心,构筑支撑保障 1、以空间集聚为核心,倾力打造东部工业产业带 以三个开发区为核心的东部工业产业带已集聚了我区 60%以上的工业企业。按照国家 发改委对开发区设立审核的要求,我区三个开发区整合在一起,统一冠名,原则规定了今后 所有新上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开发区,市政府资金支持以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由于政 策的倾斜,整合后的开发区优势愈发明显,而各工业基地的发展将逐步受到限制,为此我们 要以空间规划引导为纲,以提升东部产业带承载力为目,使东部工业产业带真正成为我区产 业集聚的空间载体。 强化产业空间规划约束,确定限建区域,对不具备集聚条件的产业项目限制土地供应。 优先保证东部产业带重大项目土地供应,规划、落实好不同产业类型的集聚区,通过重大项 目布局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对于增量,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工业项目审批手续,原则上新上工 业项目进入东部产业带。对于存量,逐步探索东部产业带外工业项目进行年度社会效益评审 (区政府协调、多部门联合) ,加强能耗、水耗、环保指标考核,不能达标者或限期整改, 或予以一定的资金引导向东部产业带转移。对于现有的镇乡工业基地,原则上按照镇域控规 逐步调整,在尊重既成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东部产业带发展受空间制约,工业“熟地”所剩无几,土地资源瓶颈直接影响了 以投资拉动来破解经济总量不足的发展现实,开发区“东扩北移”势在必行,推动工业园区 土地一级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降低开发成本,是当前工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 时挖掘现有资源潜能,通过加大对三个开发区现有企业、厂房、土地的整合力度,解决产出 4 配置效率低下问题,切实提高优化空间承载能力。 2、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增强区域工业核心竞争力 (1)巩固、提升、优化现有三个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品牌 继续做大做强三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食品业要侧重引进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品 牌企业,饮料业要侧重引进上游生产原浆和配料等产品的企业,争取成为国内饮料生产企业 的原料供应基地之一;包装印刷行业要围绕为食品饮料企业配套引进工艺先进的大企业,拓 宽产品种类;汽车及配件行业除引进具有核心技术的整车企业外,更要侧重引进生产汽车关 键部件的零配件企业,争取形成为北汽福田、顺义现代乃至国内其他整车企业配套的汽车配 件集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 以三大产业中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突出我区优势行业和特色产品的整体对外影响力, 形成区域品牌。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技术企业,突出发挥科技进步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用足用活我区 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政策,加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沟通与合作, 大力引进高技术企业,探索新的技术引进模式,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的高科技成果。 突出高技术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培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 料、电子信息等具有一定基础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鼓励原有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同时,着力 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企业,争取培育形成 2-3 个销售收 入达到 20 亿元上的产业集群。 3、以政策集聚为核心,营造产业集聚发展环境 (1)发挥政策资金的杠杆效应,实现“三个”倾斜 积极争取市级各部门产业资金的支持,为东部工业产业带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龙头 项目提供资金保障;调整区内工业企业发展资金和结构调整资金的使用模式,进一步发挥政 府产业发展资金的杠杆作用,实现“三个倾斜” 。一向提升和优化东部产业带基础设施倾斜, 适应工业由于总量扩张和资源升级带来的新需求;二向充实和完善东部产业带服务支撑体系 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立;三向培育和实现东部产业带内重大项 目产业链倾斜,增强重大项目专业配套的定向吸引力。 (2)强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集聚 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落实、完善引进人才政策,打造人才“绿色通道” , 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特别是对我区支柱产业、重点项目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人才,要不拘一格、千方百计引进。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选择,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人才 引进新方式新办法,积极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 方式引进各类人才,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能、才尽其用,为我区产业集聚 发展构筑人才高地。 4、以发展观集聚为核心,提高产业集聚形成的凝聚力 从国家及北京市政策环境、我区产业发展现状、自然地理资源分布以及区域规划等综合 考虑,以东部产业带作为工业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已成为必然。因此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 树立大局观念,打破区域界限,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强镇乡与部 门间、镇乡与镇乡间发展经济的沟通与支持,提高综合行政效力,促进我区产业集群的快速 形成,继续助推以三个开发区为核心的东部工业带产业集聚的战略地位和绝对优势。 (二)并重融合,集聚提升 1、一产向二产转化融合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我区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促进 一产向二产的转化融合,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农业加工型龙头大企业大集 5 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 生或吸引更多相关农产品企业集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2、二、三产业联动融合 注重发展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围绕现有产业集群、 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向具有技术开发、推广管理、营销培训、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质量 检测等整个产业链的全方位服务功能延伸,鼓励金融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