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顾相蕊 李洁玲 以陕西省石泉县饶峰镇为例 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留 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不断增多,为系统地找到农村留守人员问题的应对 之策,帮助留守人员解决其遇到的问题,从社会管理视角对饶峰镇农村留守人 员生存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饶峰镇农村留守人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成立 “三留守”村民事务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包联帮扶制度、加强农村学校 建设、搞好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方面切实解决农村留守人员的困难。 关键词 留守人员;困难分析;自治组织;多元化产业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批农村青壮年流入城市务工,农村留下了大 量的留守老人、儿童与妇女。在国内诸多学者1-5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 帮助留守老人得到关爱、留守妇女创业致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调查组深入 饶峰镇 19 个村,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生存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1.基本情况与调查方法 饶峰镇位于石泉县城西部 19 公里,属西安“半日经济圈” ,西与两河镇毗邻, 东与城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子午镇搭界,北与宁陕县相邻,总面积 159.86 平 方公里。辖区内 19 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户数 3818 户,人口 12110 人, 外出务工 3717 人,饶峰镇 60 岁以上老人总数 1890 人,留守老人 478 人,其中 80 岁以上 45 人。妇女总数 4039 人,留守妇女 180 人,其中 50 岁以上 43 人。 通过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村干部、小学教师、村民、学生 进行调查6。共走访中、小学校 3 所,访谈基层村(组)干部 50 人、教师 40 人, 有 478 名留守老人、180 名留守妇女及 96 名留守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 2. 农村留守人员困难分析 2.1 留守妇女的主要困难 生活负担重。调查显示,随着大量成年男人外出打工,有 36.11%留守妇女必 须独自承担繁重的农活。需要照料 1-2 个未成年子女的妇女达 69.44 %,还有 48.33%的留守妇女需要照顾同住的老人,农村留守妇女普遍感到力不从心,生 活负担过重。 心理压力大。留守妇女在承受繁重生活负担的同时,还要整天担心诸多与家 庭相关的事情。调查显示,担心丈夫安全的有 72.22 %,担心自己或家人生病的 有 76.67 %,担心农活劳动过重难以承受的有 54.44%,担心子女教育难的 44.44%。 家庭矛盾多。有些在外打工的丈夫 1-2 年才回家 1 次,夫妻团聚少,由此导 致夫妻正常的生理需求难以满足,引发家庭矛盾和危机。据村干部估计,这类 情况可达 17%左右。 2.2 留守老人的主要困难 情感孤独。调查显示,留守老人中丧偶的占 21.13 %,独居的占 38.91%;在 外务工的子女与老人经常联系的占 78.45 %,偶尔联系的 20.08%,完全不联系 的占 1.47%;多数留守老人情感孤独,心里寂寞。 体力不支。调查显示,79.29%的留守老人仍需干农活,58.58%的老人需要照 顾孙辈。留守老人患慢性病的占 31.38 %,患严重疾病的占 5.23%,有 4.18%的老 人没有参加合作医疗,在此条件下,加上生活贫困,看病难的老人达到 29.29%。 缺乏关爱。调查显示,一年来得到民政部门关爱的老人占 6.28%,得到卫生 部门关爱的占 1.05%,得到妇联关爱的占 3.14%,得到计生部门关爱的占 2.30 %。 除此之外,无其他组织对老人有过关爱。 2.3 留守儿童的主要困难 父母关爱少。78.13%的留守儿童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21.87%的则和亲戚生活在一起或长期寄住在学校。43.75%的儿童认为父母外 出打工对自己影响很大。16.67%的留守儿童半年以上才与父母交流 1 次,由于 长期缺少父母的亲情,缺乏和父母的交流,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致使 少数儿童形成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障碍,甚至有 2.08%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 管教约束发生违法行为。 学习压力大。33.33%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的外出务工使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大, 一方面是由于“ 感到父母辛苦,想取得好成绩 ”(57.29%);另一方面源于“父母的期 望值变高”(22.92%) 。 现实需求多。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主要是缺乏与父母的交流(52.08%)、作业 无人辅导(45.83%),家庭经济条件差(29.17%), 同学嘲笑与歧视(8.33%) ,学习无 兴趣、逃学厌学(5.20%)、缺乏父母管教约束、有违法行为(2.08%)。他们希望学 校能提供的帮助主要有老师多进行学习辅导(41.67%)、丰富课余文化生活(39.58%)、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27.08%)、定期开展谈心活动(26.04%)、高年级同学的帮 扶(18.75%)等;希望社会关爱主要有开展关爱 “手拉手”活动(28.12%)、成立村级 儿童活动室(32.29%)、经济支持(34.38%) 、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37.50%) 等。 3.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的对策 通过饶峰镇农村留守人员现状调查发现,农村留守人员困难多,现有的基层 管理方法己无法解决,只有不断探索才可能切实帮助留守人员。 3.1 积极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三留守”村民事务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 织建设。 随着新时期农村社会转型,传统的农业生产共同体己演变为开放性的农村生 活共同体。村级组织的功能己逐步弱化,难以满足现阶段农民的要求。推进村 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将会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十二五” 规划纲要强调强化城 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有助于解决农村弱势留守人员遇到 的诸多现实困难,可以提供弱势留守人员需要的多重服务,解决外出务工人员 的后顾之忧。例如,村民互助理事会可以提供农业耕作服务、病人照料服务、 红白喜事办理等,成立村级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影室满足留守人员的文化需 求等。 3.2 建立村级服务机构,推行包联帮扶责任制度。 各村组建留守人员管护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留守人员日常管理服务 工作。村组干部和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留守人员实行结对包联,包联 的责任主要是日常联络、定期走访、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困难帮扶和安全监 护,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3.3 加强农村学校建设,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 用,在中、小学校中普及教职工、高年级学生、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 度,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开通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搭建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 连心桥 ”;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 动;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4 创新活动载体,发展多元化产业。 通过老年协会等组织丰富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联系留守妇女参加广场舞大 赛,举办“好媳妇、好公婆” 等评选,组织留守人员定期到农家书屋阅读书籍, 交流种养殖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等活动,丰富留守人员的生活,充分调动留守人 员学习积极性。结合留守人员的实际,加大对农村留守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 她们提供生产劳动技能;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