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_第1页
699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_第2页
699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_第3页
699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_第4页
699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99 万毕业生冲击最难就业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用人单位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图为 奔波在招聘会的女大学生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资料图片) 人增 全国毕业生数量 699 万,比去年增加 19 万 岗减 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 15% 薪降 部分行业起薪下调,行政管理、文秘等专业,从 2200 元降到 1800 元 699 万人是什么概念?比总人口数为 630 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多出 69 万人,这一 群人正共同面对号称“最难就业年”的 2013 年。 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错位、 高校学科设置缺乏特色、大学生自身定位失衡等矛盾,共同促成了“最难就业年”的诞生。 “感觉压力山大,去年大三送学长学姐时,感觉他们工作早就落实了。我们现在 却还有很多人处于游离状态。”大四学生小伟是今年 699 万毕业生中的一员,“最近才把 工作定下来,但我已经算幸运的了。” 现状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下滑 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 699 万人,比 2012 年增加 19 万人。现代快报 记者梳理自 2003 年以来的毕业生总数发现,10 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总数持续上扬,并 激增了 2 倍,其中,2003 年,毕业生总数只有 212 万,2005 年即为 338 万,2009 年突破 600 万,刷新为 611 万。高校扩招的加速,使 2013 年成为自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 年。 江苏比去年多 6000 毕业生 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今年 2 月初对近 500 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 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接近 15%,今年全国本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 同期水平。 以高校云集的北京为例,最近发布的毕业生签约率不禁令人心寒,据悉,今年北京普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22.9 万人。截至 4 月 19 日,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 28.24%,其中研究生 签约率 36.59%,本科生签约率 26.6%,专科生签约率 16.84%。 上海地区的应届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据上海市教委统计,截至 5 月 10 日,今年上 海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 44.4%,比 2012 年同期下降 2 个百分点。 江苏今年也有 53.2 万大学生走出校园,比去年增加 6000 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目前 暂无统计数据。 制造、电信专业相对好就业 虽然僧多粥少,但在就业竞争中,也有些专业相对好找工作。在对 2013 届毕业生的调 查中,签约率最高的是制造大类专业,其次是电信及电子信息专业。高职高专和本科毕业 生签约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硕士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早几年高考时大家一窝蜂涌向的所谓热门行业,出现了签约率下滑的 情况。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下降较快的专业为:生化与药品大类、公共事业大类; 本科为医学、经济学;硕士为农学、教育学、管理学。 此外,麦克斯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高专“有与专业相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 43%,本科为 47%;高职高专“既有与专业相关,也有与专业无关实习”的毕业生签约率为 44%,本科为 45%;“有工作经历”的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 35%。这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先期 实习有利于初次就业,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学到职场规则、沟通交流方式,使得毕业生在工 作经验和能力上积累起一定的优势。 文科女: 非名校生: 校园招聘会今年明显少了 严立(化名)在南京一家 211 高校就读,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眼看就要毕业, 她的工作却至今没有着落。 “心里挺焦虑的,但也没办法了。”严立从去年 11 月份国家公务员考试结束后,就一 直在投简历。“我想从事广告、文化传播方面的工作,但却觉得自己一点专业性都体现不 出来。” “跟理工科专业相比,我们文科生找工作真困难。”严立吐槽,感觉自己所学专业没 有竞争力,“经营管理比不过学经济的,美术设计比不过学艺术的。”不过,在严立看来, 新闻学科大概比法学、历史、哲学等纯人文学科还要稍微好一点,“毕竟我们还学了点可 操作的技能。” 严立所遇到的问题,在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中的确存在。“我们班 40 个人,读研的也 就七八个,现在工作能定下来的也就 10 来个,还有不少人是考研、考公务员失败后回头找 工作,情况并不好 。”小静在南京一所 211 高校公共管理学院就读,虽然自己保研了,但 她看到同学们的就业情况也不免担忧,“不知道三年后是不是更难找工作。”小静说,今 年最明显的感觉是校园招聘会少了,文科类工作机会更少。 非名校生: 我把“211”学生比下去了 相比名校学生,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则更多了一层忧虑 “出身不好”。 “我们自己就开玩笑说,这叫三没:没个好学校、没个好爸爸、没个好户口。” 在南京一所非重点高校上学的陆栋(化名)无力地笑了笑,“明明看见新闻里说,不能就 业歧视,转身自己就碰见了,真心觉得找工作太难了。” 陆栋说,他现在实习的单位就曾在招聘网站上“明码标价”,“985、211 和我们的待 遇是不一样的,岗位要求也不一样。”陆栋学的是生物技术,此前求职的方向都是南京的 医药公司,结果却连网申都没过。“有的直接就说,因为我不是南京本地人,所以只能将 我归为储备人才;还有单位会限定25 岁以上已生育这些条件。” 现在,陆栋找到了还算满意的工作,也有了简单的职业规划,但他们班还有很多人没 有着落。“38 个人,只有 1/3 的人算定了下来,当初有快一半的人准备考研,考上的也没 几个。”陆栋感叹,现在这份工作来之不易,“起码我把一个 211 学校的学生比下去了, 但没有个好学校,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证明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海归女: 月薪 3000 元就能接受 毕业生焦虑,家长们心里的发条也上得紧紧的。冯先生的女儿 5 年前考取了安徽一所 211 高校的国际班,读到大三的时候去英国某大学进修,本科毕业后,又在该大学读了一 年的金融学研究生。今年 1 月起,小冯开始在当地找工作,“但是他们经济环境不景气, 连着找了两个月都没找到合适的。” 记者翻看小冯的简历,发现小姑娘的社会实践经历很丰富,在教育机构做过老师,也 在公司做过策划,但是回国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今天销售岗位最多,但是孩子还是想做金融,找对口工作。”眼下,小冯正在南京 的一所教育培训机构做英语培训师,月薪 2000 元。 但是,冯先生和妻子并不甘心,他们希望女儿能学以致用,“我们也不希望她去北上 广这些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人也辛苦。”冯先生说,对于薪资倒没有太高要求,3000 元 以上就能接受。 “三本”学生: 知道差距,所以格外努力 毕业于 2013 年,找到了还算不错的工作,小李笑称自己是“逆袭”。“我的学校是在 南京都叫不上名的三本,学的是理科,但就喜欢做文字工作。在微博、博客、豆瓣写了不 少自己的东西,也关心时事热点,利用新媒体经营社团,时不时还能上个报纸。” 小李在获得这份知名门户网站编辑工作之前,还被好几家企业垂青过,要录用他为储 备经理。“要说和我一起去应聘的,有不少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可人家还是选中了我, 因为他们知道我做事的能力。”小李因为组织社团活动的关系,与这几家企业的负责人都 有过接触。“后来我还是选择了网站,是因为我的职业规划是希望以后能转做企划或公关, 我想有媒体经验会比较好。” 小李坦言,从上大学开始,他就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名校生的差距,所以格外努力。 “很多辛苦的实习工作,名校生不乐意干,我会争取去做。”小李说,“总想着,以后找 工作,简历上可以多写点。” 小李认为,差学校也会有人找到好工作,好专业好学校也总会有人找不着工作,关键 还是看个人能力。“和我一起面试的就有个 211 学校的大学生,他的专业也对口,但他什 么都不会,实习经验也少,指望着以后单位培训,但我一进去就能上手工作。我想,任谁 都不选择有一个好文凭,但不干事的名校生。” HR 反馈 今年应聘者 观望的少了 南京一家科技型企业的人事经理吴先生坦言,公司目前急需商务专员、美工、客户服 务等职位,某次招聘会现场,他接收了约 10 份简历,但没有一个人让他满意。 吴先生说:“我们也在全国各地进行校园招聘,但是现在还有五六百的用人缺口。去 年曾经招收过一批,但是实习期一过,留存率很低。” 一边是“一碗难求”,一边是企业遭遇用人荒,问题何在? “应届生们对企业的依赖性太强、抗压能力很弱。” 吴经理说,公司给新进员工培训三天后,就希望他们能够上岗,但现实是,现在有时 将培训周期拉长到 14 天,大学生都未必能胜任。“我们希望招到的大学生能立即上手,而 不是再花费精力去培训。” 在这家公司,许多大学生都要从最基本的商务专员做起,“但是有学生连商务楼的大 门都进不去,被保安撵回来,还要我们带着去拜访。” 吴经理说,为了帮“90 后”减轻生活负担,公司也尝试着提高福利,例如提供员工宿 舍,在雨花台附近租下了七八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再聘一个保洁阿姨,仅这一项,公司一 年的支出就要增加近 30 万。 “也要培养企业文化,我现在就动员各部门经理们,平时多给新员工们买点零食,请 他们吃吃饭,联络一下感情,费用由公司买单。” 而南京另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人事经理则表示,今年发出 offer 后,学校的签约率明显 比去年提高近一半,他们更希望能尽快吃颗定心丸,而不再观望。 影响 毕业生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 虽然就业的外部环境遭遇寒流,但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就业难的“体感”相差较大。 去国企和大企业的多了 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张晓坚表示,今年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总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但岗位数有所减少,“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外企岗位减少”。 张晓坚说,截至目前,今年该校签约学生已有 80%,但由于形势收紧,学生们也更倾 向于稳定性的工作,例如去国企或大型企业就业的更多。 在两所财经类高校,校方对就业遇冷似乎没有太大的担忧,南京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 心处长殷建新表示,学校每年本科毕业生有 80%左右是直接就业,今年已经有约 50%的学生 确定了工作去向,还有 10%左右属于确定意向,还未正式签约;另有 10%左右选择考公务员、 村官、入伍等。 殷建新解释,财经类院校就业出路比较广,服务业、商贸等方向岗位需求并没有多大 波动。南京审计学院招生就业中心相关老师也表示,今年相较往年就业率并没有减少多少。 “岗位要求对专业越来越细分,可能对毕业生质量要求更高。” 就业形势严峻助推“啃老” 而对于更多的本二、本三高校,遭遇的“寒流”更明显。南京一所本二高校,目前的 签约率只有 40%,比去年同期下降 15 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人文类专业,还有广泛开设 的专业,例如市场营销,此外新上专业社会认可度也不高。”该校就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部分行业的起薪也有所下调,例如行政管理、文秘等专业,从原来的 2200 元降低到 1800 元。 而在一所 211 工科类院校,目前可统计的签约率大概在 40%左右,相比较往年,下降 了 35 个百分点左右。 “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招聘岗位减少了 15%左右,而这些国有企业是每年 招录高校毕业生的主力。”该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使得女生、 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还有非重点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其实,该校的招聘会办了不下 10 场,提供的岗 位也不少,但学生们有时并不买账,“除了宏观形势,很多孩子越来越不希望到基层就业。 例如还有工科专业女生,绝大多数不喜欢去生产车间工作。” 该负责人说,现在的学生心态较以往有很大变化,“以前的学生觉得不工作可耻,但 现在觉得理所应当,有的家长把孩子惯坏了,即使毕业回家啃老也不在乎。” 出路 不少学校提供便利鼓励创业 “把眼光放宽一些” 现代快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江苏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偏好于留在长三角 地区,而这也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我们学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不光江苏生源的学生要留在南京,很多非江苏生源也 选择留在南京,其实把眼光放宽一点,也是有很多就业机会的。”南理工就业创业指导服 务中心主任王渤建议,高校毕业生转变“守土”的就业观念,多留意其他地区的工作机会, 其实也能有很好的发展。 “我们现在做就业指导时,都会鼓励学生去川渝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 发展,强调注重生活质量、幸福度等。” 利用专业优势创业 在南理工,设计艺术与传播学院按是比较“小众”的文科院系,毕业生中却出现了七 八个创业团队,用自主创业解决了就业问题。 “这些团队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从事工业设计方向;同时有利用学校创业孵化园的 有利条件,解决了创业初期的一些经济、场地问题。”王渤说,预计一两年之内,这些创 业团队应该可以吸纳学弟学妹,解决一些需要就业的毕业生。 鼓励创业是不少学校采纳的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很多学校都为创业者提供了不 少便利条件。“我们学校毕业生在毕业 5 年之内,都可以享受在校生的创业优惠政策。学 校的创业孵化园也是提供给学生免费使用一年。”王渤解释,除此之外,南理工还提供了 “科研助理”等雇员制岗位,都是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难压力。 专家观点:多方发力才能解就业窘境 在相关专家看来,眼下就业窘境中的各种尴尬,其实是诸多积弊的后遗症,要改变须 多方发力。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一些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这并不 是什么新发现。这类专业的遇冷,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近年来人 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大于理工专业,这是因为举办理工科专业需要实验设备、专任 教师,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而举办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