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的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形象 城市的经济状况反映并决定着城市的实力和城市的发展水平。尤其在我国 ,城市建设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公众对一些新兴城市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 该市的名牌产品或驰名企业的宣传中得到的 11。通常,城市的经济发展迅猛 ,城市形象相应地就要好一些。因此,城市经济形象也是城市形象建设中不容 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城市经济形象的考察,我们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 经济特色、经济影响等子系统指标入手。 2.1.1.1.1 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山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 经济总量由 1990 年的 51.06 亿元增至 2006 年的 1036.04 亿元(见图 2-1),1 6 年间全市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8.25%。2006 年全年实 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6.0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下同) 增长 16.7%,总量居全省第五位、增速居全省第三位(见图 2-2)。其中,第一产业 实现增加值 31.89 亿元,增长 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637.94 亿元,增长 1 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66.21 亿元,增长 16.8%。 图 21 1990-2006 年中山市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2001-2006)整理得到 表 2-1 珠三角 8 市 2006 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城市 GDP(亿元) 增长率 (%) 固定资产投 资 广州 6068.41 14.7 1696.38 深圳 5684.39 15.0 1272.26 佛山 2926.72 19.3 909.83 东莞 2624.63 19.0 704.95 中山 1036.04 16.7 342.77 惠州 933.2 16.3 307.67 江门 921.01 15.3 279.25 珠海 749.60 16.1 255.02 图 2-2 珠三角 8 市 2006 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上述各市 2006 年社会经济发展公报整理得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 国 经 济 学 家 H钱 纳 里 等 曾 运 用 多 国 模 型 对 人 均 经 济 总 量 与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的 关 系 进 行 研 究 , 结 论 是 人 均 GDP 在 1200- 2400 美 元 之 间 , 经 济 发 展 处 于 工 业 化 初 级 阶 段 ; 人 均 GDP 在 2400-480 0 美 元 之 间 , 经 济 发 展 处 于 工 业 化 中 级 阶 段 ; 人 均 GDP 在 4800-9000 美 元 之 间 , 经 济 发 展 处 于 工 业 化 高 级 阶 段 ( 1998 年 标 准 ) 。 1990 年 , 中 山 市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 全 市 常 住 人 口 人 均 生 产 总 值 每 年 稳 步 增 长 , 200 6 年 突 破 4 万 元 人 民 币 , 达 到 42047 元 , 按 现 行 汇 率 计 算 , 折合 5384 美 元,增长 15.1%,仅就人均生产总值来看,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进入 工业化高级阶段。(见图 2-3) 图 2-3 1990-2006 年以来中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2001-2006)整理得到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 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 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 1990 年 以来,中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逐步增长,1994 年以后略有放缓,98、99 年开始 大幅度增长,反映了中山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城市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尤其是 2006 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42.77 亿元,增长 6.8% ,增幅提高 0.5 个百分点。从经济成份看,国有投资 52.38 亿元,增长 7.9%; 集体投资 24.62 亿元,下降 1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80.62 亿元,下降 5.5% ;私人及其他投资 185.15 亿元,增长 17.5%。国有、集体、外商及港澳台、私 人及其他投资结构调整为 15.3:7.2:23.5:54.0。 图 2-4 中山市 1990 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2001-2006)整理得到 2.1.1.1.2 经济结构 所有制结构。中山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经济一直在中山经济发展 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近年来,在政府大力倡导内源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表 2-2 我们可以看出,2005 年规模以上“三资”经济完 成工业总产值 1383.5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 62.3%,增长 22.5%;私营 经济完成总产值 509 亿元,占 22.9%,增长 20.3%;集体经济完成总产值 77.6 亿元,占 3.5%,增长 5.1%;国有经济完成总产值 79.1 亿元,占 3.6%,增长 29.2 %;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总产值 171.6 亿元,占 7.7%,增长 28%。从总体上看,外 资企业的总量大,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高,增长迅速。 表 2-2:2005 年中山市全部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年份 2004(万元) 2005( 万元) 增长率 (%) 占全部比重 (%) 工业总产值 1797410 1 2221450 8 21.9 100 国有经济 603783 790980 29.2 3.6 集体经济 728031 775701 5.1 3.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经济 1114165 4 1383509 6 22.5 62.3 私营经济 4178976 5096715 20.3 22.9 其他经济 1321657 1716016 28.0 7.7 数据来源:2006 中山统计年 鉴 图 2-5 中山市 2005 年各所有制经济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 数据来源:2006 中山统计年鉴 从表 2-3 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山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外 商投资企业和内源型企业中的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数量增长的速度不及外商 企业,但总量上超过外商投资企业。 表 2-3:2005 年中山市全部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企业数 年份 2000 2004 2005 2005 比 2004 国有经济 15 6 7 16.67 集体经济 193 175 152 -13.14 外资经济(含港澳 台) 547 1131 1224 8.22 私营经济 220 1537 1621 5.47 其他经济 99 272 288 5.88 数据来源:2006 中山统计年鉴 轻重结构。 由于中山市过去长期贯彻“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的方 针,一直偏重于工业的投资,尤其是偏重于轻工业的投资,使得中山市轻重工 业比例失衡,轻工业过重,重工业过轻。从 1990 年起一直到 2001 年,轻工业 的产值都是重工业的 3-4 倍。2002 年开始,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之比在 2 附近徘徊。 图 2-5 中山市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变化趋势图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2006)整理得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重工 业发展的措施。通过多年的努力,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 善。 中山市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78下降 到 2005 年的 66,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22下降到 200 5 年的 34,整体发展方向向着逐渐合理的结构发展。 图 2-6 中山市轻工业与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2006)整理得到 图 2-7 中山市 1990 年和 2005 年轻重工业结构构成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 和 2006) 以上数据显示,1990 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 80 亿元,其中,轻工业为 62 亿 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78%;重工业为 18 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比重为 22%;2005 年全部工业总产值 3292 亿元,其中,轻工业为 2187 亿元,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66%;重工业为 1105 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 重为 34%,16 年间重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 12 个百分点,轻重工业趋于协调发展 。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动,通常以产业产 值作为衡量的指标。产业结构的变动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按照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产业结构呈正相关 的关系,即经济总量增长越高,产业结构变动率越高。经济总量增长率在一定 程度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形态,即人力、资本、技术设备的动员及其有效的配置 。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动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演进,在工业经济时代, 产业结构重心的偏移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方向发展,这是 克拉克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里昂剔夫产业联系理论所作出的结论。 多年来,中山市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工业立市”、“工 业强市”到“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程度不 断提升,逐渐形成了重点产业突出、区域布局渐趋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中山市三次产业结构所占的比重中,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从 1990-2006 年 间,第一产业值所占 GDP 的比重从 26.7%下降到 3.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 二产业产值占 GDP 比重从 1990 年的 36.8%上升到 2004 年的 64.98,然后又下 降到 2006 年的 61.3%,呈现上升、下降交相替代的状态;第三产业产值所占 GD P 的比重从 1990 年的 36.45%上升到 1995 年的 41.9%,然后又下降到 2004 年的 30.02,然后又上升至 2006 年的 35.3,呈现上升、下降交相替代的状态。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按照二三一的方向发展。 图 28 1990-2006 年中山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2006)整理得 到 图 2-9 中山市 1990 年和 2005 年三次产业结构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1991 和 2006) 通过上面 1990 年和 2006 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 山市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1990 年为 36.45,2006 年为 35. 3,16 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由 1990 年 36.85快速提高到 61.6。这说明中山市在“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一直以 来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适应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空间结构。 中山市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呈现出明显的三个密集区:中 部组团、西北部组团、东部组团;而南部组团不管是从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工业 总产值来看,都是处于最后。明显落后于其他组团。从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 口看,东部组团增长明显,超过了其他组团。 表 2-4 中山市各组团经济发展情况表 镇区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工业总产 值(万元) 实际利用 外资(万美 元) 外贸出口总 值(万美元) 中部 2479861 4972037 11705 373201 西北部 2905158 9281265 11618 235963 南部 1087434 2784507 17419 178029 东部 1932870 7135638 22368 435400 全市 8802018 32920000 65110 1220852 数据来源:根据2006 中山市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图 2-9 中山各组团 GDP 占全市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2006 中山市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注:西北组团包括小榄镇、东凤镇、东升镇、古镇镇、南头镇、黄圃镇、 横栏镇、阜沙镇八镇;中部组团包括中心城区、沙溪镇、大涌镇、港口镇、五 桂山办事处;南部组团包括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东部组团包括 火炬区、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 镇区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2005 年镇区 GDP 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 的镇区有火炬区。而五桂山、神湾则明显落后。(见图 2-10) 图 2-10 中山市 2005 年各镇区 GDP 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山各镇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得到 从各镇区 GDP 占全市 GDP 的比重看,火炬区、小榄镇、古镇镇加在一起, 占了全市 GDP 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只有沙溪镇、南头镇等镇各自的 GDP 占全市 GDP 的比重超过 10,其余各镇区每个都不足 10。这说明中山市镇区之间在 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各镇区之间不平衡。 2.1.1.1.3 经济特色 品牌经济。品牌是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现代市场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现 为品牌之间的竞争,没有知名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 ,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象征。 产业集群是打造区域品牌的理想载体。“第三意大利”产业的地理集聚举 世闻名,几乎每个产业区都形成了品牌经济 22。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已隐 含着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地理标志成为区域品牌的立足点。 而中山市很早就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 业园区,并以一镇一品为特色培育了一批特色专业镇,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品 牌经济,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在中山,发展特色产业而形成“一镇一品”, 构成了中山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引擎。2006 年中山市实现 GDP1036 亿元,同比 增长了 16.66。在中山市的 18 个镇中,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技术创 新专业镇”称号的就有 12 个,包括小榄、古镇、大涌、沙溪、南头、民众、黄 圃、东凤、东升、板芙、南朗、阜沙。它们去年实现的工业产值高达 1511.77 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 50.1。33专业镇不仅成为中山集群经济的支柱, 同时也成为中山举足轻重的创新集群。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格外闪亮的“明 星品牌专业镇”,例如古镇镇被授予“中国灯饰之都”称号,灯饰产品占国内 市场的 60以上;小榄镇被授予“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和“中国五金 制品产业基地”称号,五金制品占国内市场的 40;大涌镇被授予“中国牛仔 服装名镇”和“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称号,红木家具占国内市场的 60 ;沙溪镇被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镇”称号;东凤镇被授予“中国小家电专业 镇”称号;黄圃镇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和“中国腊味食品名镇” 称号,腊味制品占全国广式腊味市场的 50;南头镇被授予“中国家电产业基 地”称号。另外,其他专业镇的精细化工、电梯、皮具、玩具等也逐步形成了 一定的产业聚集 44。 基地经济。产业“扎堆”,这一新的资源组织方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 最重要的、最有活力的因素。源于生态学的“集群”,原意是指以“共生”关 系生活在同一栖所中的不同族群。这个词用到产业生态系统中,就意味着在一 个集群中的不同企业组织也应因各种“共生”关系而聚集 55。 所谓产业基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化。它是指一个产业集群区间有相 当的产业基础和规模,并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投资、合作环境;产业 特色鲜明,拥有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科研力量集中,人才资源丰富,拥 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开发水平的科研机构,服务体系健全;具有培育大型骨干 企业和孵化中小企业的条件,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其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快的技术扩散速度使集群获得低成本、多品种、创新 活跃的竞争优势,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而言,可以较快地吸收新的技术进步成 果,实现升级改造,从而使集群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中山市产业 集群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阶 段,围绕把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做精的目标,积极打造以区域特色为基 础的产业基地。 目前中山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化学制品、金属制品、 包装印刷、食品饮料、医药、家具、汽配等支柱和优势产业,22 个产业集群基 地拉开了城市产业布局。下面以分布于火炬区的产业基地园区为例,来看中山 基地经济发展的现状。火炬区是以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国家健康 科技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 子(中山)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 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中国绿色健康食品基地等一批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为极点,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规模较大、产业特色鲜明的支 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2005 年,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完成工业总产值 153 亿元,增长 15%,产 值占火炬区工业总产的 30%。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开发面积 4950 亩,吸引到 92 家企业入住;产业密度约为 315 万元/亩,开发面积占规划面积的 65%。 表 2-5 中产六大产业基地 2005 年情况表 基地园区 产业 重点企业 国际健康科技产 业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 德国默克药业、德国格兰泰制药、美捷时医 药喷雾阀、三才医药、中智医药、咀香园健 康食品等 中国包装印刷生 产基地 各种印刷包装 领域 香港鸿兴印刷集团、香港印艺制版公司、大 连胜道集团、山西运城制版、大日本油墨化 学工业株式会社 中国电子(中山) 基地 电子信息、光 电科技产业 纬创资通、卡西欧、船井电子、波若威光纤 通讯、台光电子等 中国技术市场科 技成果产业化 (中山)示范基 地 普宇电子、联凯鞋业、永丰余纸品、金中五 金、华美杰、中国外运物流、盛邦强点电子、 太微科技、高木汽配、野村钢材、金马游艺 设备等 中国绿色健康食 品基地 食品 美味鲜、珠江啤酒、咀香园、南方新元、力 之源、宝进旺、吉本生物、理科虫草、京祥 药业、中联水产、凯撒威等 国家火炬计划中 山(临海)装备 制造产业基地 新能源、新材 料、石化、装 备制造 目前已有中国国电集团燃气电厂、金属包装 容器等大型项目 数据来源:根据2006 中山市统计年鉴和 2006 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得到 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 2005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92 亿元,增长 20%,产值 占火炬区工业总产的 18%。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开发面积 3000 亩,产业密度约为 310 万元/亩,开发面积占规划面积的 60%。 国际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 2005 年也分别完成产值 43.86 亿元和 38 亿元,产值虽然较少,但是增长速度 迅速,2005 年增速分别为 97%和 63%。 中国绿色健康食品基地吸引到企业 16 家,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 制造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 会展经济。会展,顾名思义,即会议与展览活动的简称。会议是指人们为 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或出于一定的目的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 展览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洽商合作和开展市场营销的一种活动形式。广义的 会展还包括体育、文化、旅游、节庆等人流、物流大量聚集交流的活动。所谓 会展经济,就是某一特定地区,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发展会展业,能够为对本 地区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一种 综合的经济效应。 发展会展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市场的 开放性和统一性。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突破国界,呈现全球化趋势。会展 的目的在于传递供求信息,连接供求关系,促进商品、服务和各种市场要素的 跨区域交换和流动。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是会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其 中德国的会展经济最为发达,世界上十大展览公司就有六个在德国。全球最有 影响的五大国际汽车展也都分布在发达国家 66;同时会展对于主办城市的经 济拉动作用也是十分明显,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带动作用大约为 1:9 ,即展馆收入如果是 1,则相关的社会收入是 9;会展经济还被公认为是高收入 、高利润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在 2025%77。正是因为会展经济所具有的 巨大魅力,会展经济又被称为朝阳产业。 中山以前瞻的眼光擎起会展经济这杆大旗,迅速地形成了品牌效应。“中 山电展会”、“古镇灯博会”、“沙溪休闲服装节等“三大会展“三箭齐发” ,在业界崭露头角。现在会展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无论是在古 镇、小榄还是沙溪,各种各样的博览会次第举办,将原本松散的加工企业维系 在一起,每年在中山各种各样的博览会、会展相继登场,大放异彩:中山工业 博览会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国际灯饰博览会、休闲服装博览会、国际动漫游戏 产业博览会、五金制品博览会中山、(国际)保健食品博览会、国际电子信息 产品与技术展览会、中国(中山)包装、印刷工业展览会等。 沙溪镇自 2000 年始,每年举办休闲服装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被 誉为中国休闲服装生产基地。以“引领休闲时尚,共创发展商机”为主题的第 七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及香港等 国家和地区的 11 万人次参观,其中专业买家 3 万多人。共签订投资及贸易项目 119 宗,总额 60.18 亿元。其中,投资项目 66 宗,投资总额 19.71 亿元,贸易 合同 53 宗,成交金额 40.47 亿元。88 “中国(中山)国际电子信息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 成功举办了五届,现已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效果最好、最具影 响力的电子信息行业品牌展览会之一。同时也是电子信息行业及 IT 产业界内人 士每年不可或缺的 IT 展览盛会。在第四届电展会开幕式上,有 21 个投资项目 签约,投资总额 51248 万美元。 2.1.1.1.4 经济影响 在政治学中,影响力是指通过具有说服力的语言和潜移默化的行为来达到 影响别人决策的目的 99。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影响力不同于政治学上的定 义,它主要通过经济体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与协作能力表现出来。 中山是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工业 城市,也是广东省区域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 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山经济的影响力 也随着中山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而不断增强。 总量影响 中山经济总量大,经济实力雄厚。2006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 036.04 亿元,占广东省全省的 3.9%,珠三角的 4.8;就地区生产总值来讲, 中山市在广东 21 市中排在第五;在 2006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方面,排在 广东省 21 市中第三位;人均 GDP 超过东莞,位居第五。 表 26 中山市在广东省 21 市中的位置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 2007整理得到 产业影响。产业影响力是指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的带 动效应,包括对产出增长和就业扩大的带动效应。中山经济的产业影响力主要 体现在区域内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及产业集聚效应下中山优势产业在 全国、全球的地位。 中山市是产业优势明显、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大市。从“工业立市”到“工 业强市”再到“产业强市”的发展历程,中山已经拥有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 、纺织服装、化学工业、五金制品等五大支柱产业和食品饮料、包装印刷、医 药制造、家具制造、塑料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传统、特色产业以及新材 料、新型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 可以从中山特色产业在国际国内产品标准问题上发言权、产业核心技术掌 握程度、对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与趋势的把握程度、行业积聚效应等几个角度展 开产业影响力的分析。 1中山产业在国际国内产品标准问题上的发言权 业界有云: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才 是至高境界,谁在产品标准上有发言权,说具有实质的影响力。产品标准包括 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标准、技术标准和劳工使用标准,按照区域范 围来分又可以分为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在中山,许多行业的“单打冠军”都 第一时间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而且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参与国标 的制定,从建筑用的管桩,到每日必用的家电、家具,乃至指甲钳、笔袋、杏 仁饼等,都通过制定“国标”抢占行业制高点。在中国数字影院产业联盟中, 中山市爱浪作为音频技术的行业巨擘,与提供投影技术的联想、提供播放服务 器的上海交大高清共同组成该联盟三大主角,制定了中国数字影院的相关行业 标准,使爱浪的企业标准与国际先进的影音技术标准得到更好融汇,并成为了 影音技术发展的先进标准之一。振华电器有限公司先后参与我国水族箱、水泵 产品的国家标准及两框密封潜水泵应用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的起草。2007 年 3 月 15 日,全国首部红木家具标准由中山市红木家具企业技术中心牵头 起草。作为“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大涌适用的标准整个行业也适用,规 范了大涌的红木家具市场,也能规范全国红木家具市场。因此,大涌人提出适 时地把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但是,我们在中山调研期间发现,中山市企业参与国家有关标准、行业及 产品标准制定相对偏少,企业家标准意识不强,对标准重视还不够。截至目前 ,中山 70 多家企业仅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而青岛则形成国际标准 4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248 项。佛山市顺德区企业先后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家和 行业标准已达 150 多个,仅 2006 年就达 20 项,标准“生产”量占广东省全省 的两成,顺德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接受企业标准备案 800 多个,顺德 2007 已有 19 个项目获得顺德区政府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资助 1010。珠海市的企业近两 年来参与了 2 项国际标准、57 项国家标准和 26 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另外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中山市政府的意识和步伐也显得相对缓慢。深 圳市 2002 年 9 月正式启动技术标准地方试点工作,在国内率先出台深圳市技 术标准研制资助管理办法,三年来该市财政累计投入 3093 万元,资助企业研 制技术标准。深圳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补贴 60 万元,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 补贴 30 万元,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补贴 20 万元 1111。顺德从 2005 年 7 月 2 1 日起,正式启动标准化战略 1212,为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化战略,从 2006 年 起顺德区政府每年拿出 100 多万元,对辖区内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实行不同级别的奖励。其中,主导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的制定,可获 5 万元奖励。2006 年 4 月底,顺德又将这一标准提高到 50 万元 。中山市 2006 年 10 月才草拟了中山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意见,启动 技术标准战略。 2中山产业核心技术掌握状况 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指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或具有技术秘密特征(如独特 的工艺、技术诀窍、经验参数、试验数据等)的关键技术。中国目前整体核心 技术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不管是家电行业,还是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
- 2024四川石棉县晟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配送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 2024四川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技安管理等岗位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
- 2024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角教案及反思
- 学校优良作业评选方案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03月如东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北京八中高一(下)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槟榔合作协议合同
- 欢乐购物街(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9物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浅谈南京市区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层构成
- 【模型与方法】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计算4 电磁感应综合计算问题(原卷版)
- Unit5Whatwereyoudoingwhentherainstormcame?SectionB1a-1d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GB/T 45255-2025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规范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