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09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第卷(共 60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 10 分。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颠簸(b) 猝然(c) 联袂(ju ) 高屋建瓴(ln) B着落(zhu ) 翘首(qi o) 伫立(zh) 一碧万顷(qn) C呜咽(y) 即使(j) 狭隘(i) 谆谆教诲(zhn) D巢穴(xu) 卑鄙(b) 瞥见(pi ) 斤斤计较(ji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 ) A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认为只有 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 B军官孟祥斌路遇一名女子跳江,围观者众多,他首当其冲,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救 人,英勇牺牲,年仅 28 岁。 C美国华裔神探李昌钰明察秋毫,凭借罪犯遗留的蛛丝马迹,屡破悬案,被称为“当 代的福尔摩斯” 。 D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中国有句老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要在事业 上取得成就,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 3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文学习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智活动,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 修改:“认识”后加“过程” 。 B张亮做阅读题时非常细心,每一道题他都是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修改:去掉“长时间” 。 C一个成功的作家向来十分重视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去提取观点、归纳材料。 修改:“归纳材料”与“提取观点”对调。 D鲁庄公政治上的“鄙”表现在不懂得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取信于民的道理。 修改:去掉“的道理” 。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 传承奥运遗产,弘扬奥运精神,_,进而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让我们大家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建设绿色北京做出贡献。 A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B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C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D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生态文明知识 5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是 ( ) 马致远 刘禹锡 柳宗元 范仲淹 辛弃疾 王维 A B C D 二、填空。 (共 7 分) 6默写。 (5 分) (1)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 (2)此中有真意,_。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 (3)_,不亦说乎?(论语 ) (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来象征人生道路布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_,_。 7名著阅读。 (2 分) 水浒传生动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故事。武松醉 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_梁山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三、综合性学习。 (共 7 分)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家长工作受阻,家庭收入降低。面对这些问题,某校初 三(1)班学生准备开一次讨论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8你所在的小组要向同学们介绍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是怎样关注百姓生活的,你的任 务是对下面的两则材料进行综合概括。 (2 分) 材料一: 20082009 年中央财政支出情况 医疗卫生支出 (亿元) 教育支出 (亿元) 社会保障支出 (亿元) 安排就业资金 (亿元) 2008 年 854.45 1598.54 2491.51 252.08 2009 年 1180.56 1980.02 2930.49 420.2 材料二:根据中央财政预算草案安排,预计 2009 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 5000 亿元。包括减轻企业税负;取消和停征 100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执行 2008 年已实 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 _ _ 9你所在的小组搜集到了两则材料,请你从中提取信息,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当经济危机影 响家庭时家长的心理。 (3 分) 材料一:调查显示,86的家长在家庭遭遇经济变故时会讲给孩子听,他们认为, 孩子长大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应该让他早些了解,孩子知道后会更理解爸爸妈妈。14 的家长不会告诉孩子,担心影响孩子的情绪,或觉得告诉他也没有意义。 材料二:经济危机,我们的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一次全家一起看一部美国电影, 讲的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面对经济危机的故事。我们趁机对儿子说了目前家里的情况, 可能是电影对儿子有了点影响,儿子居然说: “妈妈,我知道了,经济危机了,以后 我不乱买东西了。 ”我夸他懂事。只是隐约觉得难过,经济危机又不是孩子的错。 (曹美 娜,外贸公司职员,33 岁,5 岁男孩的妈妈) (材料来源:2009 年 4 月 13 日新京报 ) _ _ 10请你给家庭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同学提两条具体的建议。 (2 分) _ _ _ 四、文言文阅读。 (共 9 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完成第 1114 题。 送东阳马生序 项 目年 份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无从致书以观 闲情逸致 B益慕圣贤之道 道听途说 C媵人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舍生取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 分) (1)俟其欣悦 俟:_ (2)烨然若神人 烨然:_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 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 14作者求学过程“勤且艰” ,但同时也有“有足乐者” ,从第段哪几句话能够体现作者 的“乐”?(2 分) _ _ 五、现代文阅读。 (共 27 分) (一)阅读年夜思 ,完成第 1517 题。 (11 分) 年 夜 思 冯骥才 今年算冷够劲儿了。绝迹多年的雪挂与冰柱也都奇迹般地出现。在这久违的大雪里, 那些点灯的窗子充满金色而幽深的温暖。中国人的年是红色的,那飞雪中飘舞的红吊钱, 被灯笼的光映红了的雪,还有雪地上一片片分外鲜红的鞭炮碎屑,深深嵌入我们儿时对年 的情感里。 旧时的年夜主要是三个节目。一是吃年饭,一是子午交接时燃放烟花炮竹,一是熬 夜。儿时的我,首先热衷的自然是鞭炮。鞭炮都是父亲遣人到炮市上去买,用三轮运回家。 我怀里抱着那种心爱的彩色封皮的“炮打双灯” ,自然瞧不见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得意洋洋的 姐姐和妹妹们。至于熬夜,年年都是信誓旦旦,说非要熬到天明,结果年年都是在劈劈啪 啪的鞭炮声里,不胜困乏,眼皮打架,连怎么躺下、脱鞋和脱衣也不知道。 在儿时,我从来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非凡。只以为那顿饭菜不过更丰盛些罢了。可 是轮到我自己成人又成家,年饭就渐渐变得格外的重要了。 每到年根儿,主要的事就是张罗这顿年饭。70 年代的店铺还没有市场观念。卖主是 上帝。猪的“后座”是用铡刀切着卖;冻成大方坨子的带鱼要在马路上摔开。做年饭的第 一项大工程,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把这些带着原始气息的荤腥整理出来。记忆中的年饭是一 碗炖肉,两碟炒菜,还有炸花生米,松花蛋,凉拌海蜇和妻子拿手的辣黄瓜皮当然每 样都是一点。此外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那是一只我们宁波人特有的红烧鸭子,但在 70 年 代吃这种鸭子未免奢侈,每年只能在年饭中吃到一次。这样一顿年饭,在当时可以说达到 了生活的极致。那些岁月,年就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来实现出来的生活的理想啊! 然而,这年饭还有更深的意义。由于年饭是团圆饭。就是这顿年饭,召唤着天南海 北的家庭成员,一年一次地聚在一起。为了重温昨日在一起时的欢乐,还是相互祝愿在海 角天涯都能前程无碍和人寿年丰?此刻杯中的酒,碗里的菜,都是添加的一种甜蜜蜜的黏 和剂罢了。那时,父亲在世,年年都去他家,钻进他的阴暗的小屋,陪他吃年饭。他那时 挨整,每天的惩罚是打扫十三个厕所。于是我们的年饭就有了另一层意愿叫他暂时忘 了现实! 我有时奇怪。像旧时的年,不过吃一点肉,放几个炮。但人们过年怎么会有这么大 的劲头?那时没有电视春节晚会,没有新春音乐会和新商品展销,更没有全家福大餐。可 是今天有了这一切,为什么竟埋怨年味太淡? 我想,这是不是因为我们一直误解了年? 我们总以为年是大吃大喝。这种认识的反面便是,有吃有喝之后,年夜饭似乎就没 什么了。其实,吃喝只是一种载体,更重要的是年赋予它的意义。只要我们对生活的向往 与追求紧拥不弃,年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有改动) 15作者在文中写出了自己对“年夜饭”的感受和认识,请你写出围绕“年夜饭”行文的 思路。 (3 分) _ _ 16文中第段画线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请结合上下文试作分析。 (3 分) _ _ 17现今人们埋怨“年味太淡”了,作者认为是人们误解了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简要 陈述你的理由。 (5 分) (100150 字) _ _ (二)阅读民俗文化中的牛 ,完成第 1820 题。 (7 分) 民俗文化中的牛 戊子鼠遁春风至,己丑牛携喜气来。如果说人们对生肖鼠持有矛盾的心态,对于牛 则几乎是一致地赞美和怜惜。 我国自古就以农业立国,牛以其气力和血肉之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作出了巨大贡 献。牛是运输耕田的主要动力,然而牛的用途绝不止于此。它的肉和奶是富含营养的优质 食品,它的皮可以做船做衣服鞋帽,它的毛可以打绳子、擀毡毯,甚至它的粪便也是很不 错的燃料。牛就是这样满足着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不仅如此,牛很早就被用于祭祀、宴请、婚丧等各种礼仪场合。人们相信牛有可以 主宰人间祸福的力量,牛能负得起联络亲情的责任,能担得起消灾求福的重托。在许多民 间礼仪场合,我们都能看见牛的影踪。云南永胜普米族孩子的成年礼要煮一锅牛骨头汤让 大家共享,认为该汤“贴骨至亲” ,团结兴旺。浙江一带则流行以健牛犊为陪嫁品的婚俗。 新郎牵一头健牛犊踏路开道,认为可以驱灾避邪,平安吉祥。 人们对牛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传说故事中将它塑造成乐于助人、有情有义的感人形 象。牛郎织女传说中的老牛早已为人知晓,是它告诉了牛郎织女下凡的消息,并帮助他娶 了织女为妻。后来又是它告诉牛郎将自己的皮剥下来穿在身上,牛郎才得以飞上天空与织 女相见,老牛的行侠仗义不正蕴含着人们对牛的一片深情? 民间还创造种种仪式以表达对牛的情义。正月初五相传是汉族的牛生日,这天,人 们对牛十分优待,喂它好吃的,不让它干活,不鞭打它,更禁止宰杀。壮族的牛王节,家 家把牛栏打扫干净,把牛牵到河边洗涮,并用艾叶水加少许米酒浇牛身,以除虱、压惊、 定魂。也有的地方,各家会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全家围桌而坐。由家长牵牛绕桌一 周后,喂以糯米饭,配甜酒、鸡蛋汤或绿豆汤,以酬其耕作之劳。仡佬族的牛王节,这天 要让牛休息,并喂以最好的饲料,有的地方在牛王节还要放鞭炮,给牛披红挂绿,以示庆 贺。许多地区和民族都设有这样专门的牛日或“牛王节” ,以示礼敬。 牛兆祥瑞。由于牛的贡献以及人对牛的情感和依赖,人们形成了种种的习俗活动, 这就构成了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18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有关牛的民俗文化?(3 分) _ _ 19第段列举了一些例子,意在说明什么?(2 分) _ _ 20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民间举行下列民俗活动的目的和原因。 (4 分) 链接材料:立春日,民间有迎春、抢春等习俗活动。预先造一个土制春牛,在立 春日人们会争相摸春牛、钻春牛,春牛后来往往被打碎,人们会争相抢取牛土,称作 “抢春” 。回家后将土牛置于牛栏、猪圈、灶台等处。 (三)阅读幸福的底线 ,完成第 2123 题。 (7 分) 幸福的底线 陈鲁民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 在眼睛里。 ”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 态度和人生智慧,且为许多贤达俊杰所膺服。 一次,曾任美国第 32 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朋友写信安 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 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 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_。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 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 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 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 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 上一个更字。 ” 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幸 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画得太高的人, 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譬如说,一个把 幸福底线画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 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而一个经常发表小豆腐块文章的业余作家,却常常志得意满,感 觉良好,因为他的底线是:文章能发表就是幸福,不拘长短。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 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 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所以,腰缠万贯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农夫 幸福,身居高位的显贵不见得就比街头的小摊贩幸福。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底线 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退一步说,你遇到灾难和不幸时,适度地降低一下幸福的底线,也有助于调整心情, 渡过难关,坦然面对生活。总之,倘若我们能学会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实在一点,离 自己近一点,稍许努力便可实现,这样,你便每天都能感到幸福,幸福就在身旁。 (有改动) 21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_ 22填入文中第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 (2 分) A坚强 B满足 C悲伤 D自嘲 23请你简要说明第段的论证过程。 (3 分) _ _ 第卷(共 60 分) 六、作文。 (60 分) 24题目:考验(考试)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2)不少于 600 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82009 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1C 2B 3D 4A 5B 二、6 (1)造化钟神秀(1 分,有错不得分) (2)欲辨已忘言(1 分,有错不得分) (3)学而时习之(1 分,有错不得分) (4)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2 分。每句 1 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7示例:鲁提 辖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2 分。每空 1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三、8示例: 2009 年,我国政府一方面加大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安排就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一 方面减轻企业和居民的各项负担。 ) (2 分。共两个要点,每个 1 分) 9大部分家长认 为应该告诉孩子,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 小部分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告诉孩子,不但没 有用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 有些家长虽然告诉了孩子,但心里觉得难过,感到对不 起孩子。 (3 分。每点 1 分) 10示例:(1)学会节约,减少自己不必要的开支。 (2)理解父母,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 (2 分。每条建议 1 分) 四、11C (2 分) 12 (1)等到 (2)光彩照人的样子(2 分。每小题 1 分) 13 (1)又担心没有与大师、 名人交往。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3 分。第一 句 1 分,第二句 2 分) 14 “遍观群书” “卒获有所闻” (2 分。每点 1 分) 五、 (一) 15答案要点:小时候,我认为年夜饭不过比平时更丰盛些(或:没把年夜饭看得特别 非凡) 。 成人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