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团鱼山普查设计书_第1页
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团鱼山普查设计书_第2页
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团鱼山普查设计书_第3页
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团鱼山普查设计书_第4页
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团鱼山普查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青海 省地勘基金项目 团鱼山普查设计书 1 概况 该项目为 2007 2008 年青海 省地勘基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2009年项目申报中以普查项目进行了申报。2008年 12月 29日项目论证会上拟安排为 2009年第一批省地勘基金项目, 2009年 2 月 10日的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审定了2009 年主要实物工作量,我队根据要求编制了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普查 设计。 标任务 本次普查工作的目标是:对工作区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煤矿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结合 20072008年预查成果,提供进一步详查的煤产地 1 2处。全区预计提交推断的( 333)和预测的( 334)煤炭资源量 60000 万吨。 地质任务 1、确定普查区的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研究其沉积环境特征和聚煤特征; 2、初步查明普查区的构造形态,初步评价普查区构造复杂程度; 3、 查明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初步评价普查区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 4、调查区内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系地质及地貌特征,大致了解 2 普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地质现状; 5、 大致了 解普查区开发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煤的开采技术条件; 6、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矿产赋存情况; 7、初步了解煤层气赋存情况; 8、估算各可采煤层推断的( 333)和预测的( 334)资源量。 作区概况 普查 区位于青海省大柴旦行委辖区内。在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山南麓。地理坐标:东经 94 05 14 94 19 08,北纬:38 05 53 38 31 26 。 普查 区北距敦格公路( 215国道) 23主要城镇距离见表 1作区内 为山地、丘陵、戈壁,交通较方 便。 普查 区与主要城镇距离一览表 表 1镇 敦格公路 ( 215)国道 马海农场 敦煌 大柴旦 格尔木 德令哈 西宁 距离( 23 72 215 138 364 312 850 普查 区的拐点坐标为: 东经 94 05 14 北纬 38 30 15 东经 94 06 25 北纬 38 31 26 东经 94 15 04 北纬 38 27 00 东经 94 17 49 北纬 38 27 44 东经 94 18 22 北纬 38 05 53 东经 94 18 26 北纬 38 26 38 东经 94 18 37 北纬 38 26 54 3 东经 94 18 41 北纬 38 26 46 东经 94 19 02 北纬 38 26 59 东经 94 19 08 北纬 38 25 50 本次 普查 区范围:东西长约 24北宽约 积 101 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该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海拔 3112 3167m。大部为平坦戈壁,植被稀少,广为第四系冲积物所覆盖 ,干旱缺氧、寒冷,降水多集中在 6 9 月, 12 月至翌年 1 月有微雪,年降雨量仅 右,蒸发量达 均湿度 最大冻土深度为 该区为典型的高原内陆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最高气温在 7 月,可达 最低气温在 1 月,可达零下 昼夜温差大,可达 区内强风季节一般在每年 11 月至来年 5 月,多为 3 4 级西北风。 4 区内人烟稀少,现有马海农工商高泉实业有 限责任公司,在老高泉北露天煤矿生产,年产煤炭 6 万吨以上。区内经济状况比较落后。 井及小窑 普查 区内无任何生产矿井及小窑,在 普查 区东有青海省格尔木农垦(集团)马海农工商有限公司大柴旦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在生产,年产量 6 万吨以上,昆源矿业公司年产 45 万吨高泉煤矿正在筹建中。 往地质工作评述 普查区以往进行过如下地质工作,现简述如下: 1、青海省区调队进行过 1 20 万马海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结绿素发现可采煤层,即原老高泉煤矿所在地。 2、 2002年,青海煤炭地质一 O 五勘探队,在区内东部的老高泉北 露天煤矿进行了煤炭地质普查工作,面积仅 行了 1 2千地形测量 进行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个孔(均为浅孔),探井一个 40m。提交推断的( 333)煤炭资源量 156 万吨。为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3、 2004 年 10 月 2006 年 3 月,青海煤炭地质一 0 五勘探队在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进行了由普查到勘探的地质工作 ,面积 工钻探 2 个孔,提交煤炭资源 /储量 4777万吨。工作区面积虽小,但对普查区内构造剖析和煤系地层 、煤层发育及其分布有一定指导意义,对本次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4、 2001 年 2002年青海石油局在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工作,并在 2005 年施工了东台 1 井验证孔,该孔在 820 1150m 处见可采煤层 5 数层,煤层总厚度 煤系地层倾角较小约 20。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收集了一部分地震资料。 5、 2004 年 10 月 2007 年 10月在勘查区中部由青海恒新源机电有限公司,申请取得了青海省大柴旦行委红柳泉煤炭普查项目的探矿权,委托我队在本区工作。我队在 2004 年 11 月 2005 年底施工了 10 个浅孔和 孔 ,未见到煤层。 2006 年由甲方自行施工了 、 两个钻孔,其中 见到 7 个煤层组,煤层总厚约 。该孔采用了无心钻进,岩屑录井,在终孔后由于孔内事故,在 以下含煤层段未进行系统的地球物理测井,所以资料只供参考。 2007 年我队施工了 个钻孔,其中 0米,见一个煤层组,煤厚 。 ,见两个煤层组,煤层总厚 。 通过红柳泉 普查工作,结合东台 1 井资料分析,普查区中部煤层赋存和老高泉 北露天煤层不属于同一个构造单元。对认识区内构造起到了一定作用。 6、 2007 年 3 月 2008 年 12 月,青海煤炭地质一 0 五勘探队在本区进行了省地勘基金项目 青海省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预查 。设计 和完成 主要实物工作量 见 表 1 2007 2008 年 设计 和完成 主要实物工作量 表 1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设计 工作量 完成 工作量 2007 2008 2007 2008 1 控制 测量 个 5 5 个 50 50 2 1: 5万地质调查 65 165 3 地 震 点 /条 3500 3500/8 4 机械岩心钻探 m/孔 1900 3250 848 80 6 5 测 井 m 1800 3250 2046 828 00 6 采样测试 个 170 60 7 54 7 修路 5 5 8 报告编制 份 1 1 2007年 完成了设计批复下达工作量, 12 月 28 日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项目管理中心组织人员对 青海省 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预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验收结果为良好,各项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并且提交了 青海省 大柴旦行委团鱼山煤炭资源二维地震预查报告和 青海省 海西州团鱼山 2008 年设计批文下达钻探 3250m/4 个孔,到目前完成钻孔两个(其中 2125 层,煤层总厚 保孔两个(其中 1孔在孔深 878 3 地层, 13085m 处见第一层煤到保孔是共见 4 层煤,煤层总厚 2008 年在区内南部区段施工的 25孔见煤 3 层组,合 2007 年资料综合分析 该条带煤系地层初步预计含煤 面积沿走向长 8层的分布范围约 据 21孔结合二维地震资料分析,区内北部区段含煤面积较小,只保留了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的一小部分。 二维地震、钻探质量评述 ( 1)二维地震 从 2007 年 7 月 2 日正式采集施工,至 8 月 29 日结束,共计历时59 天,施工测线总长达 60 多公里,共计完成 3502 个物理点,其中生产 3172 个物理点,试验 300 个物理点 ,低速带 30 个物理点。 获生产记录 3172张,其中: 甲级记录 1300张,甲级率 41%; 7 乙级记录 2174张,乙级率 废 品 5张; 生产合格记录共计 3167张,合格率为 试验记录 300张,全部合格; 低速带 30张,全部合格。 本次二维地震测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甲级率 41%,达到了规范要求,质量可靠,完成了探区野外二维地震勘探采集工作。 ( 2)钻探 全区两年共施工钻孔 7 个 总工程量 孔见煤情况见表 1终孔 5 个钻孔严格按煤炭地质勘查钻孔质量标准进行了认真验收评级,甲级孔 5 个无乙级孔及废孔。 钻孔见煤情况及评级 一览表 表 1号 终孔孔深 终孔层位 见煤深度 (m) 煤层层数 煤层总厚 (m) 评级 备 注 133 43 O / / / 甲 557 05 O / / / 甲 465 20 O 660 20 2 9 12 甲 138 00 保孔 2110 80 D / / / 甲 13 保孔 2517 20 D 58 90 3 33 77 甲 2009 年施工的 13 1 孔,由于多种原因在 2009 年未能完成,作为保孔。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通过本次二维地震勘查 及 地质调查,结合 2001 年 2002年青海石油局在该区进行的二维地震资料及验证钻孔综合资料综合分析研究 ,大致确定了区内构造总体构架为 N 50 W,向南西倾斜的 8 单斜构造。从地震资料分析 预查区构造较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甚发育,构造线方向基本与区域构造相一致。 本次二维 地震解释区内主要有 4 条断层即: 于勘探区中部测线 ,落差大于 500 米,走向南东东,倾向北东东,倾 角 70。该断层由两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 7700米。 于测区中部测线 ,落差 100,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倾角 70。该断层由一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 2540 米。 于测区中部测线 ,落差大于 500 米,走向南东,倾向北东,倾角 70。该断层由两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内延展长度约 4000 米。 于测区东北部测线 ,落差大于 500 米,走向南南东,倾向南西西,倾角 70。该断层由两条地震勘探线控制,在测区 内延展长度约 3900米。 条断层使区内煤系地层形态变由一单斜构造成为三个叠瓦状的单斜构造,其中把 层下盘以北划分为北部区段,把层上盘到 层下盘之间部分划分为中部区段,以 1断层上盘划分为南部区段。经过 2007 2008 年预查项目施工的7 个钻孔结合 青海省大柴旦行委红柳泉煤炭普查项目 施工的 4个见煤钻孔验证和地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区内 3 条主要断层 基本与二维地震解释成果一致。 ( 2)大致了解了北、中、南三个区段的煤系地层、煤层延展方向及分布面积、煤层层数、一般厚度 和埋藏深度,其中北部区段煤系 9 地层及煤层经北露天煤矿外围勘探含煤四层,其中可采煤层两层,煤层平均厚 34 m,向 W 方向延展,推测分布长约 据 21内北部区段含煤面积比预期的要小,只保留了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的一小部分。区内中部区段煤层的分布范围约 16 煤七层,其中可采煤层三层。南部区段在老高泉煤矿有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露,长约 罗系中统石门沟组( 侏罗系上统( 露并向 且有 4层可采煤出露。 在前人露天开采废弃煤坑中大致测得 4 层煤厚度分别为 3 m、 4.6 m、 2m 总厚 12m, 25孔见煤 3 层组,煤层总厚 条带煤系地层初步预计含煤面积沿走向长 8层的分布范围约 ( 3)通过岩煤层对比,大致确定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和石门沟组,其中大煤沟组含煤 2层属全区主要可采煤层,石门沟组含煤 5 层属局部或大部可采煤层。据东台 1 井、 4柳泉 孔见煤情况分析埋藏深度在 600 1200 m。各孔见煤情况见表 1 中部钻孔见煤情况 一览表 表 1号 见煤深度 (m) 煤层层数 煤层总厚 (m) 备 注 14 东台 屑编录有测井资料煤层较可靠 岩屑录井无测井资料煤层不可靠 4 25 ( 4)通过煤样测试大致了解区内北、中两个区段煤质为低灰、低硫、高热值的不粘煤 ,南部区段煤质为中灰、低硫、低中热值的长焰煤。 10 ( 5)区内初步估算预测的( 334)煤炭资源量 80316 万吨。 对预查区的认识: 经过 2007 2008 两年的预查工作,对预查区的地层层序、构造形态、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煤层层数、煤层一般厚度、埋藏深度和煤层对此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方面,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在 2007 年设计中面积较大,经过预查工作认为在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虽有 一定的资源量赋存但赋存 面积较小。预查区中部的含煤地层向西北方延伸面积缩小,煤层埋藏变深,含煤岩层沿倾向呈三角形形态分布, 在煤层层数、煤层一般厚度方面与原设计都有不同程度变化。预查区南部的含煤地层面积虽无大的变化,但是向深部煤层厚度有增厚的趋势。总之经过两年的预查工作区内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煤层层数、煤层一般厚度、埋藏深度等与原设计有一定的出入,但主要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和稳定性较好,具较好的对比性,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地质依据。 存在的问题 ( 1) 由于 预查区含煤岩层埋藏较深,二维地震反映不太好,所圈定的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依据不够充分。 ( 2)北部区段对北露天煤矿含巨厚煤层,而向外围 含煤地层 延展方向、 赋存 情况控制不够。 ( 3)对影响和破坏 北部区段厚煤层的 层的走向、断距等性质不明, 控制不够。 ( 4)中、南部施工终孔见煤钻孔较少,煤层对比缺少充分依据。 11 2 区域地质 域地层 普查区地处赛什腾山南麓,基底地层为古元古界( 质岩系、奥陶系复理式建造、泥盆系碎屑岩、火山岩及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侏罗系上统不含煤,古近系、新近系较广。 岩性为绿泥片岩,石英岩夹大理岩、千枚岩、白云岩、并有岩浆岩侵入体。 广泛出露于赛什腾山东 北部及勘查区周围,仅见有上统滩涧山群。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片理化蚀变安山岩、凝灰岩夹大理岩。下部主要为灰色千枚岩、灰岩夹绢云母石英片岩,含少量锰硅质岩,灰岩中含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厚度不详。其中有大型岩浆岩侵入体。 出露于预查区北部,岩性为灰绿、灰紫色砾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上部夹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厚度 2158m,与下伏奥陶系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C) 下统( 布于普查区东南部老高泉煤矿附近及西部,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 。为深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夹灰白、紫红色石英砾岩、长石砂岩。灰岩中含珊瑚、腕足、蜓科动物化石。厚度 1329m。与下伏泥盆系地层为断层接触。 12 上统( 、灰绿色片理化砂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上部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厚 5415m。 深灰色厚层灰岩夹石英砂岩、含炭质粉砂岩。灰岩中含蜓科化石。厚 T) 出露在普查区东南部、岩性为灰、灰绿色砾岩夹云母石英质长石砂岩及煤线,上部呈紫红、灰绿色 ,中夹灰岩透镜体。砂岩中含植物化石。上部灰深灰色 结晶灰岩,夹角砾状灰岩及石英长石变砂岩。厚约 878m。 J) 侏罗系上统( 露在结绿素南侧,岩性为黄灰、紫褐、紫红及杂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蓝灰色斑点状长石砂岩,下部为棕黄色巨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泥岩,厚 0 130m。 侏罗系中统( 露于新、老高泉及北露天剥离区。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灰白、灰黄色,厚层石英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夹炭质泥岩(很少)、厚层泥岩,夹 7个煤层组,为普查区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古生界为不整合接触。厚度 200m。 E) 在普查 区的西南侧广泛分布。 古 :岩性为灰红紫红色巨厚层砾岩与褐红色含砾砂岩,厚度巨大。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 :上部为红色厚层粉砂岩,夹灰白色砂岩。下部为暗紫色巨厚层砾岩,厚度大于 325m。 13 N) 中新统上干柴沟组( :岩性为浅黄棕红色厚层泥钙质粉砂岩夹白色长石砂岩,杂色泥岩,厚度 950m。 上新统油砂山组( 岩性为灰白浅黄色巨厚层砾岩夹砂岩,下部夹粉砂岩、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厚度不详。 Q) 区内广为冲积、洪积砂、砾石所覆盖。厚度 约 3 29m。 域构造 普查区位于柴达木地块西北端柴达木北缘拗褶带内,构造线方向受区域构造应力控制,以加里东和华力西运动表现较为强烈。在断褶带内赛什腾山总的走向北西南东向,其断裂带及山前拗陷、山间盆地多为北西南东向展布,与柴北缘断褶带走向方向一致。 因受断裂的切割和隆起,新高泉煤矿、老高泉北露天煤矿范围均不大,属规模不大的残存煤盆地。如新高泉煤矿属断层夹带的煤系地层一部分,南北较窄。 在普查区由于煤系沉积时期的构造断陷活动,使部分煤系地层沉降较大,后期又有一系列的逆冲断层,使盆地构造复杂,如在 本区西部,有石油钻探在孔深近 800m,才发现有厚 煤层,是走向逆冲断层切割了成煤盆地。属残存上盘煤系地层的一部分。 浆岩 普查区北部为赛什腾山主体,有大规模的岩浆岩侵入体,以加里东期、华力西期为主,多为中粗粒的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岩,亦有 14 基性辉长岩脉、辉长玢岩及暗绿色超基性岩。岩体分布方向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岩体出露最大宽度近 6度约 20成陡峭山峰。 3 普查区地质 层 普查区周边出露主要为古生代地层,其余大部为第四系所覆盖。 群( 广泛出露于赛什腾山东北部及勘查区周围,仅见有上统滩涧山群。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片理化蚀变安山岩、凝灰岩夹大理岩。下部主要为灰色千枚岩、灰岩夹绢云母石英片岩,含少量锰硅质岩,灰岩中含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厚度不详。其中有大型岩浆岩侵入体。 出露于普查区北部,岩性为灰绿、灰紫色砾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上部夹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厚度 2158m,与下伏奥陶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C) 下统( 布于普查区东南部老高泉煤矿 附近及西部,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为深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夹灰白、紫红色石英砾岩、长石砂岩。灰岩中含珊瑚、腕足、蜓科动物化石。厚度 1329m。与下伏泥盆系地层为断层接触。 上统( 、灰绿色片理化砂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上部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厚 5415m。 15 侏罗系地层为区内煤系地层,是本次工作重点,为主要勘探对象。因多为第四系、古近系、新近系覆盖,侏罗系出露极少,通过以往地质资料及本次勘查成果资料分析,煤系地层在普查区内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块段,走向北西 ,向南西倾斜。由于以往煤田地质资料较少,只能依据老高泉北露天煤矿外围勘查成果及东台 1井资料分别叙述各区段煤系煤层情况。 普查区内北、中、南三个区段侏罗系中统( 煤层赋存各不相同,现分别叙述如下: ( 1)北部区段 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主要为沼泽相和河流相碎屑岩组成,岩性主要为灰白、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粒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组成,其中泥岩较少,以砂岩为主。含煤两个层组 主要含煤组。 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 未见到顶部油页岩段,仅见次含煤段。岩性为灰白、灰黑色泥岩(较少)、 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较坚硬。层理清晰,含 ( 2)中部区段 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岩性基本与北部区段相同,主要为沼泽相和河流相碎屑岩组成,岩性主要为灰白、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粒砂岩、粗砂岩及少量含砾粗砂岩组成,其中泥岩较少,主要以砂岩为主。含 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 浅部未见到顶部油页岩段,仅见含煤 16 段。岩性为灰白、灰黑色泥岩(较少)、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和含砾粗砂岩,较坚硬。层理清晰,向深部地层保留较全,具灰深灰色泥岩、页岩、油页岩 ,含一五个煤层组。 中部钻孔见煤情况 一览表 表 3号 见煤深度 (m) 煤层层数 煤层总厚 (m) 备注 东台 4 ( 3)南部区段 地表虽无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出露,但钻孔中大煤沟组( 较全,岩性主要为灰白、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粒砂 岩及少量粗砂岩,含两个煤层组 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 见大量顶部油页岩段和中部含煤段。油页岩段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页岩、油页岩,中部含煤段岩性为灰白、灰黑色泥岩(较少)、粉砂岩、细砂岩、较坚硬,层理清晰,含五个煤层组。 E) 在普查区的西南侧广泛分布。 古 :岩性为灰红紫红色巨厚层砾岩与褐红色含砾砂岩,厚度巨大。 渐新统下干柴沟组( :上部为红色厚层粉砂岩,夹灰色砂岩。下部为暗紫色巨厚层砾岩,厚度大于 325m。 N): 中新统上干 柴沟组( :岩性为浅黄棕红色厚层泥钙质粉砂岩夹白色长石砂岩,杂色泥岩,厚度 950m。 17 上新统油砂山组( :岩性为灰浅黄色巨厚层砾岩夹砂岩,下部夹粉砂岩、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厚度不详。 Q): 区内广为冲积、洪积砂、砾石所覆盖。厚度约 3 29m。 造 普查区构造较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甚发育,构造线方向基本与区域构造一致。区内主要有 断层,上述三条断层使区内煤系地层形态由原来的单斜变为三个与原构造形态基本一致的单斜构造。区内浅部地层倾角 为 60 70,向深部角度变缓大多为 30左右。主要断层分述如下: 断层:位于普查区北部,走向北西 向西南、倾角 70断距大于 500 米。 断层:位于普查区中部,走向基本为北西 第 2勘探线有一定变化、倾向东南、倾角大于 70断距大于 500 米, 于普查区中部南,走向基本与 向南西、倾角大于 70断距大于 500米。 上述三条断层是破坏、影响和控制区内煤系地层和煤层赋存的主要断层,另外区内小型断裂较发育对整个煤系地层和煤层影响 较大。普查区总体构造较为复杂。 浆岩 普查区东、北两面有大量岩浆岩侵入体,均为加里东期及华力西 18 期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对煤系地层及煤层无影响。 4 煤层 层特征 区内煤系地层沉积为陆相山前拗陷型煤盆地,以煤层厚度大,储量集中为特点。 普 查 区 只在区内南部 地表 有少量 煤系地层出露, 大部分地段 煤层埋藏深,所以区内 中部 煤层露头无法用槽(井)探控制,利用收集到的青海石油局二维地震资料和 预 查阶段的二维地震资料对煤层分布范围 进行了 圈定 。 区内含煤地层分为侏罗系中统的大煤沟组及石门沟组的下部,含煤 7 个层组, 从上至下编为 内 7煤层为可采煤层, 系地层及煤层主要分布在区内第 1 25勘探线间的 中 部 。 区内含煤地层分为北、中、南三个区段。 现对各组含煤性叙述如下: (1)北部区段含 4 个煤层组,由上至下分为 5划分为石门沟组, 厚几十上百米。 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 为主要含煤组,含 系平均总厚 层平 均总厚度为 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 : 为 次 要含煤组,共含煤两层 部 可采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层总厚度为 根据 21孔结合二维地震资料分析,区内北部区段含煤面积较小,只保留了老高泉北露天煤矿以东的一部分。 19 北部区段煤层总厚度、间距见表 4 北部区段煤层总厚度、间距一览表 表 4层 层段 煤层 名称 煤层总厚度( m) 最小值 平均值 见煤点数(个) 点数 可采点数 煤层间距( m) 最小 值 平均值 可采 程度 石 门 沟 组 厚 3 部可采 厚 4 局部可采 大 煤 沟 组 厚 9 全区 可采 可采厚 7 总厚 3 13 全区 可采 可采厚 2)中部区段含 7 个煤层组,由上至下分为 6、 分为石门沟组, 分为大煤沟组,煤厚从 见表 4 侏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共含煤两层 , 即: 层在普查区内中部第 5 勘探线的东台 l 井和 个孔见煤较好,厚度较大, 该 ,煤层总厚度为 。 侏罗系 中统石门沟组( 共含煤五层,即: 5,其中 勘探线的东台 l 井和 个孔见到可采见煤点,且煤层总厚度虽大,但夹 矸 厚度大,煤层可采厚 度 相对较薄,所以暂定为不可采煤层, 据钻孔资料统计此段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 ,煤层平均总厚度为 中部 区段 钻孔见煤情况 一览表 表 4号 见煤深度 (m) 煤层层数 煤层总厚 (m) 备注 14 东台 1 20 4 中部区段 煤层总厚度、间距 一览表 表 4层 层段 煤层 名称 煤层总厚度( m) 最小值 平均值 见煤点数(个) 点数 可采点数 煤层间距( m) 最小值 平均值 可采 程度 石 门 沟 组 厚 7 2 总厚 2 厚 2 厚 2 不可采 厚 4 全区 可采 可采厚 4 大 煤 沟 组 厚 4 全区 可采 可采厚 7 总厚 5 全区 可采 可采厚 3)南部区段含 7个煤层组,由上至下分为 6、 将 分为石门沟组, 分为大煤沟组,煤厚平均总厚度 南部区段钻孔 见煤情况 表 4罗系中统大煤沟组( : 共含煤两层即: 据 25钻 孔 资料 , 系平均总厚 层总厚度为 。 侏罗系中统石门沟组( : 共含煤五层,即: 5,其中 根据 25钻孔资料统计此段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 ,煤层平均总厚度为 见表 4 孔号 见煤深度 (m) 煤层层数 煤层总厚 (m) 备注 25 21 采煤层 普查区内 可采煤 层 同样分三个区段分別 叙述如下: 北部区段: 面上位于大煤沟组顶部,有益厚度 均 采厚度 均 矸层数 1 8 层,多为泥岩、粉砂岩,不易进行分层对比,与 均 间岩性以灰白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次为粗砂岩及含砾粗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高岭土化长石,煤层顶板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少数孔为泥岩,底板以灰色粉砂岩为主。 构较复杂,属较稳定煤层。 面上位于大煤沟组底部,煤层与煤系地层的基底直接接触,有益厚度 均 采厚度 均 矸层数 0 6 层,多为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矸厚度较薄,大部分孔为单一煤层,不易进行分层对比。灰色粉砂岩,灰色泥岩,个别为粗粒砂岩,间接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灰灰白色细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及凝灰岩,据相邻露天煤矿开采区观察,煤层顶、底板有起伏现象。致使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结构简单复杂,属较稳定偏不稳定型煤层。 中部区段: 剖面上位于中侏罗统石门 沟 组( 部,平均厚度 采厚度 ,夹矸层数 2 层,多为泥岩、粉砂岩,不易进行分层对比,与 ,平均 ,层间岩性以灰白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次为粗砂岩及含砾粗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 22 次为高岭土化长石,煤层顶板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少数孔为泥岩,底板以灰色粉砂岩为主。 构简单复杂,属较稳定煤层,结构及厚度变化见表 4 构夹矸统计表 表 4探线号 孔号 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 夹矸层数 ( m) 总厚 有益 可采 3 东台 1井 4 均 6 煤层 : 剖面上位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 部,均 采厚度 均 矸层数 0泥岩,不易进行分层对比,与 均 间岩性以灰白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次为粗砂岩及含砾粗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高岭土化长石,煤层顶板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岩为主,少数孔为泥 岩,底板以灰色粉砂岩为主。 构简单至复杂,属较稳定煤层,结构及厚度变化见表 4 构统计表 表 4号 孔号 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 夹矸层数 ( m) 总厚 有益 可采 3 东台 1井 4 均 7煤层 : 剖面上位于大煤沟组底部,煤层与煤系地层的基底直接接 23 触,煤层总厚度 均 采厚度 均 矸层数 0 3层,多为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大部分不易进行分层对比。 灰色粉砂岩,灰色泥岩 ,个别为粗粒砂岩,间接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灰灰白色细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及凝灰岩,据相邻露天煤矿开采区观察,煤层顶、底板有起伏现象。致使煤层厚度发生变化。 层在倾向上,向深部的变化趋势因钻孔较少无法确定,沿走向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从 ,并且在第 11 勘探线出现特厚煤点。如 孔 井 构简单复杂,属较稳定不稳定型煤层。结构及厚度变化见表 4 构统计表 表 4号 孔号 煤层厚度 煤层结构 夹矸层数 总厚 有益 可采 3 东台 1井 3 4 5 4 2 平均 区内中部 查区外东台 1井二个孔见 煤 厚度超 过 30米的两个特厚见煤点。形成特厚煤层的原因有待在本次 普 查中进一步研究。 南部区段: 可采煤层为 据 25 ,夹矸层数 1 层为灰深灰色泥岩、煤层直接顶板灰深灰色泥岩, 单。 矸层数 5层为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大部分不易进行分层对比。 灰色粉砂岩,灰色泥岩, 24 , 夹矸层数 1 层为灰深灰色泥岩 , 白 色 细 砂岩, 益矿产 普 查区除了煤,对镓( 锗( 微量元素在 预 查工作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均达不到工业品位,未发现其它有益矿产。测试结果见表 4量元素成果综合表 表 4层号 岩性 g/g) g/g) 1( 1) 3( 1) 1( 2) 2( 2) 1( 2) 1( 2) 5 煤质 区内煤质分北、中、南 三个区段分别叙述: 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