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情况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县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情况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县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情况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县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情况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县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情况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争创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情况汇报材料 象山 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XX 年县委、县 政府召开了全县文化工作会议,制订下发了象山县“十 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县的宏伟目标和 到 XX 年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的阶段性目标。会后,我县各 级文化部门按照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省人民政 府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对照浙 江省级文化先进县标准,开展了争创文化先进县工作,将 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 内容,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创 了象山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现将近五年来争创浙江省文化 先进县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基础扎实。 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 将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有力,基础扎实。主 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已列入了 “十五”计划和 XX 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纳入政府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财政预算; 二是文化事业经费进一步得到落实,县宣传文化发展资金 中文化经费项目单列,确保了文化事业经费与财政收入同 步增长;三是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有保证,人员 编制落实;四是于 XX 年底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 和发展的决定等文化经济政策,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 入。 二、加大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新月异。 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 阵地和载体。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按照“高 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的要 求和“早投入、早建成、早使用”的目标,完成了县人民 广场、县广电中心、县体育馆、县图书馆等四项文化标志 性建筑。县人民广场地处象山港路东南侧,总投资 3500 万 元,占地 160 亩,于 XX 年 3 月动工建设,XX 年春节正式投 入使用,目前,该广场已成为市民工作之余健身娱乐休闲 的好去处和节庆日举行重大文化活动的主会场。县广电中 心位于县人民广场西侧,总投资 5000 余万元,占地 25.5 亩,建筑面积达 1.76 万平方米,于 XX 年 3 月投入使用, 现已成为我县的一项标志性建筑。县体育馆地处县人民广 场东侧,总投资 2700 万元,占地 30 亩,建筑面积 6000 平 方米,规模 2468 座,于 XX 年 12 月 28 日开馆,成为了我 县承接举办各类室内高规格上档次体育赛事及大型文化活 动的主要场所。县图书馆新馆座落在县高职成教园区内, 总投资 1225 万元,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于 XX 年 9 月落 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此外,目前正在规划筹建的还有县文 化活动中心、县博物馆以及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县文化 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形象建筑,选址于县人民广场南侧, 计划投入 3000 万元,规划占地 30 亩,现只等选址地块内 的厂家搬迁即可上马。县博物馆项目建设目前已列入政府 工作要点,计划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投资 700 余万元, 现正开展征地工作。县体育中心二期工程现已列入“十一 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投入资金 1 个亿,占地 186 亩。以上这些标志性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落成使用或 规划建设,必将有力推进象山文化事业跃上新台阶。 1、县文化馆馆舍面积已达到 2660 平方米,目前已由 国家文化部发文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几年来,县文化 馆充分发挥县群文事业的龙头作用,承办和参与市、县级 各类大型群文活动,开展正常性的文化下乡活动,推动农 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活跃文艺创作,每年有不少获 市级以上的作品涌现。同时利用现有场所,设立了不同艺 术门类的培训、辅导和活动室,办班培训工作有序、活跃、 正常开展。 2、县图书馆新馆舍面积达到 4000 平方米,藏书总量 达到 17.3 万册,较早实现计算机管理,于 XX 年顺利通过 了国家一级馆的考评验收。目前,新、老图书馆应市民的 要求,两地同时对外开放,并实现“联网”,方便了读者。 同时,认真实施知识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传播 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完成县图书馆、石浦文化馆荔 港图书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和工作任务, 倡导和普及全民读书活动,营造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浓郁氛 围。 3、象山剧院是国家乙级三等标准剧场,现通过承租给 他人经营,引进社会资金而得以重新装修,目前剧院里外 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变成了演艺大舞台,每天均有组台演 出,剧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倾斜扶持,村镇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乡镇文化以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为载体,村级文 化以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抓手。通过认真实施浙江省 “东海明珠工程”规划和开展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积极 发展村镇文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打基础、建网络、 创特色、上水平。五年来由县财政每年安排 10 万元专项补 助“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和完善提高。目前,全县 18 个 镇乡街道已创成 13 颗省市级东海明珠,其中省级 4 颗,明 珠覆盖率达 72%。在创成省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 均建有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而 且图书室面积不少于 100 平方米,专设少儿活动场所和老 年活动场所。在创成市级“明珠”工程的乡镇街道中,文 化站所属的综合性文化活动楼面积也均超过 500 平方米。 “东海明珠工程”的创建同时也带动了村落文化示范 点建设。XX 年 8 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村落文化建设,我 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象山县创建村落文化建设示范 点考核标准。每年年底由文体局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实 施评审,主要采取听、查、看、评等方法进行验收。对验 收合格的示范村给予一定奖励经费。几年来,我县的村落 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XX 年度命名的第一批村落 文化示范点有 5 个,XX 年度 6 个,XX 年度 8 个。其中达到 市级标准的村落文化示范点有西周镇土桥村、贤庠镇盐厂 村、黄避岙乡龙屿村、墙头镇墙头村和石浦镇石浦渔村等 5 个。今年计划创建 10 个,其中达市级标准 4 个,目前创 建氛围浓厚。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也在有序跟进,自 XX 年 制度出台象山县社区文化建设示范点考核标准以来, 已有丹西街道瑶琳社区创成县级示范点。 四、注重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 象山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繁多、风格独特、底蕴深厚、 内涵丰富。象山竹根雕在国内独树一帜,目前我县不但已 形成了一支在当代根雕艺术发展上有一定影响的竹根雕骨 干队伍,而且有生产“仿古竹根雕”产品的企业 20 多家, 从业人员六七百人。代表人物有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 等,他们的作品在浙江乃至全国根艺展览上屡获金奖,其 中人之初、两小无猜、智者等一批精品已成 为传世之作。1996 年象山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 之乡。当前,由张德和个人投资 500 万元建设的张德和根 雕艺术馆规划选址已定,现正在积极筹建中。鱼灯、马灯 是我县的又一特色民间艺术,尤其在石浦昌国,灯会活动 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主要文化活动形式,1996 年被宁波市文 化局评为“灯会之乡”,XX 年初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浙 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艺术, 在我县颇为盛行。XX 年,民间艺术家谢才华的剪纸作品以 长度和套数之多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以谢才华 为代表的象山剪纸,现已成为宣传象山的一个驰名品牌, 不但在宁波文化网上设专栏展示,而且开发制作成文化产 品作为馈赠之物,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谢才华个人筹资 建设的剪纸书苑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海洋文化、渔文化 是我县的主流文化和特色文化。年初,我县以研究开发渔 文化为重点,成立了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将分课题、全 方位地对渔文化进行研究,同时积极筹划建设渔文化专题 博物馆,对象山渔文化起源、表现形式、海岛海洋故事与 传说、鱼的传说等整理成文,筹备出版渔文化系列丛书。 去年以来,我县文化部门以全国性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工程为契机,在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调查县域民 间特色文化的同时,对一些流传至今且有影响力的民间艺 术品种进行了重点挖掘与整理。目前已确定重点保护对象 为丹西街道珠水溪母子龙、石浦渔灯、昌国马灯、东门船 鼓、爵溪渔鼓、细十番、渔歌号子以及根雕、剪纸、农民 画、速写画等十多种民间文化艺术,并已相继出版了谢 才华剪纸艺术精品集,成立了象山民间文化整理小组, 石浦文化馆吸收离退体老同志还成立了以演奏细十番为主 的民乐团,素有“渔歌王子”之称的纪云飞渔歌专辑已完 成前期录音等工作,茅洋乡还成立了农民画培训基地。自 年初开始,我县集中时间和精力,调动县内外文化名人和 专家,对已故的著名民间艺术家、农民画家高妙兰的遗存 作品和文稿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从中挑选部分精品, 结集出版了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为研究农 民画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因而也被 列为宁波市民间文化保护抢救工程的重要内容。于 5 月 30 日在我县举行的宁波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民间艺术家高妙兰作品集一书的首发式、高妙兰农民 画展和高妙兰作品研讨会,得到了省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广 泛共识和高度评价。 五、精心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红红火火。 1、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单位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 积极举办各类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XX 年 以来,由文化部门精心组织或参与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 动每年数十次以上,诸如连续六届的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文 艺晚会、“三月三踏沙滩”系列民俗活动、海鲜节主题文 艺晚会、民间文艺大巡游、省模特大赛、市群众声乐大赛、 市书画大赛、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县新春团拜会、 县“两代会”文艺专场以及县人民广场每月一次以上的大 型文艺晚会等。这些大型活动既有综合性文艺演出,也有 一定规模的书画展示;既有室外广场活动,也有室内剧院 演出。但每项活动声势浩大,场面壮观,成效显著,成为 人民群众一次又一次文化艺术的盛会。同时,文化部门积 极扶植农村民间剧团、学校和有关企业、老干部局和老龄 委文艺队等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共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 活。目前,我县的社会文化活动已初步形成了城乡共同繁 荣,重大活动异彩纷呈、小型活动丰富多样的新局面。 2、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校园 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和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社会 文化事业,重视对各个层面、不同对象文化活动的整体培 植和推进。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积极指导和协助社区、 村镇及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 活动。如爵溪街道的企业文化已形成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 队伍,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成为制度;以象山中学、丹 城三小、石浦小学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丰富活跃,学生文艺 创作作品屡有获奖,全县中小学文化艺术活动接连不断; 丹东、丹西街道的社区文化艺术节越办越红火,规模、档 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县图书馆知识拥军结硕果,自 1987 年与五狮山观通站签订共建协议以来,以书为桥,坚持知 识拥军 17 年。今年 7 月 17 日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 目作了相关报道;为推进家庭文化建设,多次开展全县 “家家乐”文艺大奖赛,同时开展“十佳藏书家庭”评选 等活动;贯彻落实老年文化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协调、 协助抓好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老年文化活动,目前我县 重阳节、“夕阳红”等老年文化活动正常,队伍稳固,已 成为全县一支不可或缺的骨干文艺力量;按照“儿童优先” 的原则,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儿文艺活动,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有这些活动,均充分展示 了改革开放后象山人民的精神面貌,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 精神文化生活。 3、文化下乡创品牌,服务基层开新篇。自 1990 年始, 文化部门就把文化下乡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至今 已连续 15 年,共组织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展销、文 化咨询、培训辅导等文化下乡活动 350 余次,足迹遍及全 县 18 个镇乡街道的角角落落,观众累计 60 万余人次。尤 其是 XX 年以来,文化部门通过成立“心连心艺术团”,开 展“文化春风遍象山”行动工程,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 作,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干的主题文艺节目,并通 过各种文艺形式,年下乡达到 60 次以上,不仅较好地满足 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有效地宣传了党政 中心工作,推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各级 领导的认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我县的文化下乡 服务基层活动已成象山文化对外的一个品牌,省、市多家 媒体作过跟踪报道,对此作出较高的评价,县文体局还于 XX 年 8 月被评为浙江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 六、不断创新,文艺创作成果令人瞩目。 建立和完善文艺创作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成立“五 个一”工程领导小组,每年提出相关题材和规划,落实文 艺精品创作的要求、措施和办法;坚持一年一度的文艺创 作评奖活动,加大对精品创作的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文 艺创作经费 10 万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与 此同时,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精神指导下,采用 多种形式组织和发展创作队伍,强化精品意识,鼓励艺术 创作,以实施精品战略为主导,挖掘整理县域文化资源, 共创特色文化品牌,使我县的文艺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 成就,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自 XX 年以 来,我县作者在全县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展览上发表、 展出各类文艺作品达 1350 件,正式出版各类文艺著作 20 多部,并有 300 多件作品在市级以上获奖,其中有 80 多件 获得国家级大奖。这些发表、出版和获奖作品涉及文学、 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 门类。如余志刚的散文、韩高琦的诗歌,不仅多次在全国 获奖,而且结集出版。又如谢才华的剪纸,以其独特的想 像和构思,曾创基尼斯记录后,并于 XX 年出版了“渔文化 剪纸专集”,令同行刮目相看。再如以张德和、郑宝根为 代表的象山竹根雕,其作品不仅年年获得全国级金奖,而 且还常被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选派,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和 现场献艺。此外,还在音乐舞蹈、美术书画、群文理论研 究等方面冒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声乐作品一 帆风顺获全省新作品演唱会创作金奖,第九届全国群星 奖优秀创作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舞蹈作品继挂灯 获得全国群星奖银奖后,灯儿明灯儿亮、等待的海 获全市音舞作品调演一等奖,灯儿明灯儿亮还获得全 省群众舞蹈大赛二等奖;声乐干部纪云飞获第十届全国青 年歌手大赛荧屏奖。连续六届中国开渔节大型文艺晚会上, 象山当地每年有二档体现渔文化的自创节目,如渔家情 歌、象山海螺灯、海风吹着裙儿飘、海山仙 子国等音舞作品并在中央台播映。美术作品海风获 全国群文美术作品创作铜奖,金潮入选全国第九届美 术作品展览。摄影作品哺获省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一等 奖。何旭同志的群文理论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出版 了群众文化论一书。 七、规范操作,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1、积极稳妥且敢为人先地推进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 的改革步伐。1999 年,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改制总体要 求,象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列为第一批事业性质改制单 位在全市率先进行转制,并于 12 月底顺利完成转制工作。 县电影公司因此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开创了省内电影 公司转制的先河。改制后的象山县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 和石浦影剧公司立足主业,捕捉信息,主动上门找市场,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XX 年,根据改制要求,自 收自支事业性质的象山剧院也列入改制行列。最终于今年 5 月经过对外承租形式,与象山金海湾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签 订了为期五年的财产租赁经营合同,向转制迈出了实质性 的一步。象山县新华书店在 XX 年委托省集团公司管理,减 少经营风险,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的科学性,确保了近几年新华书店增值盈利的目标。 2、利用社会资金,创办象山艺术学校。作为发展文化 事业和推进文化产业的一项开拓性举措,开宁波市各县、 市先河,得到了省、市文化部门的肯定。创办近五年来, 象山艺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编 排创作节目,在我县城乡舞台参与各类演出任务每年达 30 多场次,为繁荣象山的群众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 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为进一步活跃象山群众 文化,促进文化大县建设,更好地配合县里各项中心任务, 同时解决学校正常教育与对外演出需要的矛盾,欲筹备创 建象山艺校艺术团。目前,该艺术团的筹建前期工作已全 部完成,现进入实质性的设施器材添置阶段,预计今年 9 月份即可挂牌成立。 3、在文化系统各类事业单位中实行全员聘用制。通过 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单位、员工双方自愿选择,积极 探索与单位性质、功能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新体制,不断进 行机制创新,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 能力,为下步启动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作好充分准备。同 时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领导体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及 职称评聘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对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 公开选拨、平等竞争、择优录用,拓宽了选人渠道,为优 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完成了文体局机关机构改革。XX 年 3 月,按照精简、 统一、效能的原则和“三定”方案要求,认真地进行机构 改革,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机 关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能,加强 了机关干部的岗位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八、加强保护,文物工作成绩斐然。 宣传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措施得力,文物管理机构 健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符合规范,并落实了专 项保护经费。近五年来未发生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损毁的 责任事故和重要文物藏品的被盗案件。在加强馆藏文物宣 传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纪念馆、名人故 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积极推进文物的开发利用,使 我县的文物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已先后公布了五批文物 保护单位,现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1 处:渔港古镇石浦,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处:赤坎游仙寨、塔山遗址和爵溪街 心戏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1 处。另有渔山灯塔和张苍水 兵营遗址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其中以塔山遗址、 茅洋庙山头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赤坎游 仙寨遗址、二湾摩崖石刻、爵溪城墙为代表的海防文化遗 存,以东门天后宫、渔山灯塔为代表的渔文化遗存,以殷 夫故居、贺威圣故居及烈士墓为代表的革命文化遗存,体 现了我县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塔山遗址 文化内涵丰富,有考古专家提出“塔山文化”的命名。东 门天后宫,是渔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 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密,为省内仅见、国内罕见。 赤坎游仙寨遗址,为一长方形城垣遗址,在省内同类寨城 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二湾摩崖石 刻是明代军队生活的反映,“视卒当如婴儿”条幅,宽达 一米多,字体遒劲有力,体现了我县民间石刻艺术水平。 我县馆藏文物丰富,现已登记入册 2100 余件文物,其中国 家一级珍贵文物 8 件。 九、严格管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方针,本着 “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供求两益”的原则, 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通过努力,文化市场布局逐步 从县城向乡镇延伸,经营项目已日趋多样化和现代化,逐 步形成歌舞娱乐、演艺、音像、出版物、互联网上网服务、 印刷业、经营性体育等综合性市场体系,呈现了投资主体 社会化、经营成份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格局。到目 前为止,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 653 家,其中歌舞娱乐场 所 94 家,出版物经营单位 109 家,印刷单位 158 家,音像 经营单位 99 家,体育经营项目 75 家,网吧 89 家,主要集 中在丹东、丹西街道和石浦镇。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既 丰富了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善了投资环境, 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统计,全县文化市场从 业人员达 5000 余人,每年直接为国家上缴利税上千万元, 同时还明显促进了餐饮、交通、宾馆等其它三产的发展。 同时,坚持守土有责,依法行政,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努力维护文化市场良好经营秩序。XX 年以来,文化部门按 照中央、省、市的部署,相继开展了娱乐场所暨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