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1_第1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1_第2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1_第3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1_第4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参考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答案 第 1 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 1 3 用测量范围为 50 150压力传感器测量 140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 142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 已知: 真值 L 140量值 x 142测量上限 150测量下限 50 绝对误差 42( 实际相对误差 2 L标称相对误差 x引用误差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 1)50(150 2 1 10 对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 尺寸进行了 15 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 2 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其测量结果。 解: 对测量数据列表如下: 序号 测量值 20()d 2 0 2 0( ) ( )d d m m残余误差 2 0 2 0( ( 7 ) ) ( )d d i m m 1 8 0 1 2 3 4 5 0 1 2 0 4d m m20 ( 7 ) 1 2 0 . 4 1 1d i m m201521 0 . 0 3 2 71 5 1 20 0 . 0 7 8 8 ( )dG m m 2027 0 . 0 1 6 11 4 1 20 0 . 0 3 8 2 ( )dG m m 当 n 15 时,若取置信概率 P 表可得格拉布斯系数 G 则 20 72 . 4 1 0 . 0 3 2 7 0 . 0 7 8 8 ( ) 0 . 1 0 4dG m m v , 所以7当剔除。然后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当 n 14 时,若取置信概率 P 表可 得格拉布斯系数 G 则 20 2 . 3 7 0 . 0 1 6 1 0 . 0 3 8 2 ( )m m v ,所以其他 14 个测量值中没有坏值。 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0200 . 0 1 6 1 0 . 0 0 4 3 ( )14dd 203 3 0 . 0 0 4 3 0 . 0 1 3 ( )d 所以,测量结果为:20 ( 1 2 0 . 4 1 1 0 . 0 1 3 ) ( ) ( 9 9 . 7 3 % )d m m P 1 14 交流电路的电抗数值方程为 13 当角频率 ,测得电抗 1X 为 当角频率 ,测得电抗 2X 为 当角频率 ,测得电抗3 试用最小二乘法求电感 L 、电容 C 的 值。 解法 1: 1L C ,设 , 1y C ,则: 10 510 20 所以,系数矩阵为15512211A, 直接测得值矩阵为 , 最小二乘法的最佳估计值矩阵为 1 () A A 。 其中,1555 2 13 0 3123 1 . 2 921111152 3 0 3 3 0 1 . 2 9 3 3 2 9 . 0 03 1 . 2 9 所以, 1 1 2 111 2 2 21 . 2 9 311()3 3 02 9 . 7 5 2 1 0 . 84 . 10 . 20 . 0 41 1 0 . 3152 所以 1 313 3 02 9 所以, 0 2L x H 11 2 . 2 ( )0 . 4 5 5 4 解法 2: 1L C ,设 , 1y C ,则: 10 510 20 所以,系数矩阵为1 1 1 22 1 2 23 1 3 215512211a , 则,由( 1 39)式决定的正规方程为 1 1 1 2 12 1 2 2 2a a x a a y a la a x a a y a l 其中, 2 2 21 1 1 1 1 1 2 1 2 1 3 1 3 1 5 2 1 3 0a a a a a a a a 1 2 1 1 1 2 2 1 2 2 3 1 3 2 115 2 1 1 352a a a a a a a a 2 1 1 2 1 1 2 2 2 1 3 2 3 1 3a a a a a a a a 22 22 2 1 2 1 2 2 2 2 2 3 2 3 211 1 1 . 2 952a a a a a a a a 1 1 1 1 2 1 2 3 1 3 5 0 . 8 2 0 . 2 1 ( 0 . 3 ) 4 . 1a l a l a l a l 2 1 2 1 2 2 2 3 2 3 110 . 8 0 . 2 1 ( 0 . 3 ) 0 . 0 452a l a l a l a l 所以, 3 0 3 4 . 13 1 . 2 9 0 . 0 4 所以, 所以, 0 2L x H 1 2 第 2 章 传感器概述( 5 6 7 2 5 当被测介质温度为 温传感器示值温度为 ,有下列方程式成立: 021 。 当被测介质温度从 25突然变化到 300时,测温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 试确定经过 300s 后的动态误差。 已知: 21 2 0 d ,12 5 ( 0 )3 0 0 ( 0 ) ,0 120s 求: t=350s 时,12?解: 灵敏度 k=1 时,一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 ) 1 ty t e 。 类似地,该测温传感器的瞬态响应函数可表示为: 02 ( ) 2 5 ( 3 0 0 2 5 ) (1 ) 。 当 350s 时, 3 5 0 1 2 02 2 5 ( 3 0 0 2 5 ) (1 ) 2 8 5 . 1 5 ( )t e C 。 所以,动态误差12 3 0 0 2 8 5 . 1 5 1 4 . 8 5 ( )t t C 。 2 6 已知某传感器属于一阶环节,现用于测量 100正弦信号,如幅值误差限制在 5以内,时间常数 应取多少?若用该传感器测量 50正弦信号,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各为多少? 一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为: 211 5以内,即 A 当 00 时,有 。 若用此传感 器测量 0 的信号,其幅值误差为: %11 111 22 相位误差为: ar c t g 2 8 已知某二阶系统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 10尼比 ,若要求传感器输出幅值误差小于 3,则8 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应为多少? 已知 02 , , %31 A 。求:传 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二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为:222211)( 。 当 0 时, 1A ,无幅值误差。当 0 时, A 一般不等于 1,即出现幅值误差。 若要求传感器的幅值误差不大于 3,应满足 A 。 解方程 222 ,得 n ; 解方程 222 ,得 n , n 。 由于 ,根据二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可知,上面三个解确定了两个频段,即 0 2 和3 1 。前者在特征曲线的谐振峰左侧,后者在特征曲线的谐振峰右侧。对于后者,尽管在该频段 内也有幅值误差不大于 3,但是 该 频 段 的 相 频 特 性 很 差 而 通 常 不 被 采 用 。 所 以 , 只 有 0 2 频 段 为 有 用 频 段 。 由k H 可得 ,即工作频率范围为 0 第 3 章 应变式传感器( 9 3 6 题 3 6 图为等强度悬臂梁测力系统, 1R 为电阻应变片,应变片灵敏系数 K 受应变时,1 120R 。10 当试件受力 F 时,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 800 ,试求: 应变片电阻变化量1R和电阻相对变化量11/ 将电阻应变片 1R 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 3V,求电桥输出电压及电桥非线性误差。 若要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何 种措施?分析其电桥输出电压及非线性误差大小。 已知: K 120R , 48 0 0 / 8 . 0 0 1 0 , 3求:11/1R,0U, L 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4311/ 2 . 0 5 8 . 0 0 1 0 1 . 6 4 1 0R R K 电阻变化量为 311111 2 0 1 . 6 4 1 0 0 . 1 9 6 8 设电桥的倍率 n 1,则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33110 23 1 . 6 4 1 0 1 . 2 3 1 0441 电桥的非线性误差为 113311112 1 . 6 4 1 0 0 . 0 8 %2 1 . 6 4 1 0112R 若要减小非线性误差, 可以采用差动电桥电路(半桥差动电路或者全桥差动电路)。此时可以消除非线性误差,而且可以提高电桥电压的灵敏度,同时还具有温度补偿作用。 ( a)如果采用半桥差动电路,需要在等强 度梁的上下两个位置安装两个工作应变片,一个受拉应变,一个受压应变,接入电桥的相邻桥臂,构成半桥差动电路。此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331013 1 . 6 4 1 0 2 . 4 6 1 022 ,是单臂工作时的两倍。 ( b)如果采用全桥差动电路,需要在等强度梁的上下四个位置安装四个工作应变片,两个受拉应变,两个受压应变,将两个应变符号相同的接入相对桥臂上,构成全桥差动电路。此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 a ) b ) F 2 1 11 331013 1 . 6 4 1 0 4 . 9 2 1 0 ,是单臂工作时的四倍。 3 7 在 题 3 6 条件下,如果试件材质为合金 钢,线膨胀系数 /1011 6,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材质为康铜,其电阻温度系数 C /1015 6 ,线膨胀系数 /。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从 10 变化到50时,所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量( )为多少?折合成附加应变t为多少? 已知:试件合金钢的线膨胀系数 /1011 6,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为 阻温度系数C /1015 6 ,线膨胀系数 / , )( 401050 , 则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电阻相对变化为: 。 折合成附加应变为 4400 K RR 。 3 8 一个 量程为 10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其弹性元件为薄壁圆筒轴向受力,外径为 20径为 18其表面粘贴八个应变片,四个沿轴向粘贴,四个沿周向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值均 为 120 ,灵敏度为 松比为 料弹性模量 。要求: 绘出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 计算传感器在满量程时各应变片的电阻; 当桥路的供电电压为 10V 时,计算电桥负载开路时的输出。 已知: F 10径 0 ,内径 8 , R 120, K , , 0V。 圆筒的横 截面积为 3622 弹性元件贴片位置及全桥电路如图所示。 应变片 1、 2、 3、 4 感受轴向应变:x 4321应变片 5、 6、 7、 8 感受周向应变:y 8765满量程时, 1364321 x 0 5 7 y 电桥的输出为: ( a ) ( b )( c )d )12 第 4 章 电感式传感器( 4 7 已知一差动整流电桥电路如题 4 7 图所示。 电路由差动电感传感器 平衡电阻 R 1、 2)组成。桥路的一个对角接有交流电源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端0U,试分析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忽略 影响,可知 若电源电压端为正、下端为负时, 通,等效电路如图( a)所示。 当差动电感传感器 Z Z, Z Z 时 , 负 。 当差动电感传感器 Z Z, Z Z 时 , 负 。 当差动电感传感器 Z Z, Z Z 时 , 正 。 因此,无论电源电压正负如何,输出电压 大小反映 Z 的大小, 正负 极性反映 Z 的正负情况(例如衔铁的移动方向)。 mV 1 1 3 D 题 4 7 图 C D 1 1 o + 图( a) C D 2 1 o + 图( b) 13 4 8 已知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铁芯截面积 A 路长度 L 20对磁导率 50001 , , ,真空磁导率 104 70 ,线圈匝数 3000W ,求单端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L 。若将其做成差动结构形式,灵敏度将如何变化? 已知: 104 70 , 3000W 。 单端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2 2247220002 若将其做成差动结构形式,则灵敏度为单线圈式的两倍,且线性度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14 第 5 章 电容式传感器( 5 3 图 57 为电容 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图。请为该测量装置设计匹配的测量电路,要求输出电压0h 之间呈线性关系。 图 5容式液位变换器结构原理图 解: 12 10 15 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为:2 10 ,其中 。 可见 C 与液面高度 h 呈线性关系。 可以看出,该结构不宜做成差动形式,所以不宜采用二极管双 T 形交流电桥,也不宜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另外要求输出电压0h 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不宜采用调频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可以采用环形二极管 充放电法,具体电路如图所示。可将直流电流表改为直流电压表与负载电阻 R 的并联, 有: )(0 其中, 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 f 为方波的频率,E=方波的幅值, 平衡电容传感器初始电容的调零电容。当 h=0 时调节 ,则 输出电压 0h 之间呈线性关系。 5 5 题 55 图为电容 式传感器的双 T 电桥测量 电路,已知 021 , 0 , 0 , , 00 , 01 , 1 。求 表达式及对于上述已知参数的 。 解 : 0240(40)()()2(1262012V 环形二极管电容测量电路原理图 C 11a )( b ) ( c )22I L 16 5 8 题 58 图为二极管环形电桥检波测量电路,1C 和 2C 是差动式电容 传感器,0值10 ,20 ,设二极管 41 V 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信号输出经低通滤波器取出直 流信号 要求: 分析检波电路测量原理; 求桥路输出信号 21 , B 的表达式; 画出桥路中 21 、 21 、 21 三种情况下的波形图(提示:画出标出工作电流即可求出 表达式)。 解: 等效电路为: 当 正半周时, 通,等效电路如图( a)所示。 当 负半周时, 通,等效电路如图( b)所示。 电容0C、 1C 和 2C 的阻抗分别为:001 ,111 ,221 。 则,。 低通滤波器 0 2 2 4 A B 58 图 ( b) 负半周时 0 1 D A B ( a) 正半周时 0 2 D A B 17 20102100201120 2010 ,12 当 21 时, 21 , U , 0 当 21 时, 21 ,00负半周时,即正半周时, ,所以 0 当 21 时, 21 ,00,即负半周时,即正半周时, ,所以 0 波形如图所示。 0 t t t t 1 0 t 1 C C 0 t t t 1 C C 0 t t 8 第 6 章 压电式传感器 1、 一只 x 切型的石英晶体压电元件,其 211 ,相对介电常数 5.4r ,横截面积 25,厚度 。求: ( 1)纵向受 压力作用时压电片两电极间输出电压值为多大? ( 2)若此元件与高输入阻抗运放连接时连接电缆的电容为 ,该压 电元件的输出电压值为多大? ( 1)所谓纵向受力,是指作用力沿石英晶体的电轴方向(即 x 轴方向)。对于 x 切型的石英晶体压电元件,纵向受力时,在 x 方向产生的电荷量为: 21211 压电元件的电容量为: C 224120 所以两电极间的输出电压值为 2120 ( 2) 此元件与高输入阻抗运放连接时,连接电缆的电容与压电元件本身的电容相并联,输出电压将改变为: 212 120 ( 3) 2、(选作 ) 一只石英晶体压电式传感器的面积 21, 厚度 d=1定在两块金属板之间,用来测量作用在晶体两表面上的力的变化。已知石英的弹性模量 0109 ,相对介电常数 1.5r ,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 2,电阻 1410有一个 20 的电容和一个 100 的电阻与极板并联。所加外力 10s 。试求: ( 1)两极板间电压的峰峰值; ( 2)晶体厚度的最大变化。 石英晶体受力最大时,产生的电荷量最多。受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符号也随之改变。受正弦力作用时,电荷量也按照正弦规律变化。根据题意,可知所加外力的幅值为 因此,无负载时输出的电荷量的幅值为: 212 传感器的电容量为: C 234120 则无负载时输出电压的幅 值为 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