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习题答案 为了配合计算机原理及硬件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编制此 部分 习题答案,以便对广大同学的学习能 有所帮助。 但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错误之处,请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错误尽快找老师联系进行更正 , 可以通过 箱联系 : 1 第一章 微机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 A 制器和存储器 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 )。 C 输 出 设备 )。 A 器 4. 带符号数 在 计算机中通常采用 ( )来 表示 。 C 128,其机器数为 10000000B,则其机内采用的是( ) 表示。 C 位二进制数 中, 采用补码表示 时数 的真值范围是 ( )。 C +127 +128 +127 +128 B” 的 )。 B A. 41H B. 42H C. 61H D. 62H 4210010011,其 真值为 ( )。 C 、填空题: 1. 微机的硬件主要 包括 主机和外设 等部分。 2.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和各种实用程序 等。 3. 任何计数制都可以采用基数和位权来表示,二进制的基数为 2,其中第 n 位的位权为 2 4. 计算机中的数 有 _数值型 和 非数值型 _两 种表示方法 ,前者的 特点 是 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 _;后者的 特点 是 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 5. 计算机中参加运算的数及运算结果都应在 用 原 码 表 示的 X X Y +2称为数据溢出。 注:其中 6. 计算机中带符号 的 数 在运算处理时通常 采用 补码 表示 ,其好处在于 简化机器数的运算 。 7. 128_种字符,其中起控制作用的称为 _功能码 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使用的称为_信息码 _。 8. 已知某数为 61H,若为无符号数代表 97D ;若为带符号数代表 +97D ;若为 a;若为 61 。 2 三、判断题 定了 微机内部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 ( ) 中数据的表示范围不受计算机字长的限制 。 ( ) 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内存容 量的大小。 ( ) 4.“ 0”的原码和反码各有不同表示,而“ 0”的补码表示是唯一的。 ( ) 原因是运算过程中最高位产生了进位。 ( ) 键盘输入的各类符号在计算机内部均表 示 为 ( ) 四、数制转换题 六进 制数和压 缩 ( 1) 26 ( 2) 47 ( 3) 125 ( 4) 228 答 : ( 1) ( 2) ( 3) ( 4) 十进制数 26 47 125 228 二进制数 11010 101111 1111101 11100100 十六进制数 14H 压缩 00100110 01000111 000100100101 001000101000 方法: 转换为二进制数:用“除 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将二进制数采用“四合一”法(即每四位分为一段) 转换为压缩 十进制数采用“一分四”法(即每一位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例如: 26D=0010 0110=26十 六进制数分别转换为十进制数 。 ( 1) 10110110B (2)10100101B ( 3) (4) : 按位权展开 法进行 求解。 ( 1) ( 2) ( 3) ( 4) 10110110B 10100101B 进制数 182 165 168 如: ( 1) 10110110B = 1 27 1 25 1 24 1 22 1 21 = 182D ( 3) A 16 8 = 10 16 8 = 168 D 码、补码表示 ( 采用 8 位二进制数 ) 。 ( 1) +28 ( 2) +75 ( 3) 38 ( 4) 119 答: (1) +28 28原 =0001 1100 ; 28反 =0001 1100 ; 28补 =0001 1100 (2) +75 75原 =0100 1011 ; 75反 =0100 1011 ; 75补 =0100 1011 3 (3) =1010 0110 ; =1101 1001 ; =1101 1010 (4) =1111 0111 ; =1000 1000 ; =1000 1001 4. 已知下列补码求出其真值。 ( 1) 97H ( 2) 3 ( 3) 3 ( 4) 8 : 解法:先用 X补 最高位确定真 值的符号,然后求 X反 ,再加 1 得出 X,最后若需要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 可以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 ( 1) X补 = 97H = 10010111B,符号位为 1, X反 =0010111 补 = 1101000反 ,X 原 =-(X反 +1) = -(1101000反 +1) =(1101001 原 ) ,X = 2) X补 = 3 00111111B,符号位为 0, X =X补 = 3 63D ( 3) X补 = 3 0011110000101010B,符号位为 0, X = 3 ( 4) X补 = 8 1000101101001100B,符号位为 1, X原 = X = . 按照字符所对应的 值,查表写出下列字符的 。 K、 b、 *、 $、 答: K b $ F 2H 6764H 1、简答题 1. 常见的 微机 硬件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答: 常见的 微机硬件 结构 组成部分有:中央处理机、存储器、系统总线、接口电路、主机板及 I/ 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如下: ( 1) 中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部件,它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及总线接口等部件。它负责对系统的各模块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 2) 主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原始程序、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等各种信息的部件。可分为随机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 3) 系统总线:是 其他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 共通道。各部件直接用系统总线相连,信号通过总线相互传输。根据传输内容不同,可以分成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 4) 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也成为 I/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的桥梁。由寄存器组、专用存储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 5) 主机板:由 I/O 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部件组成的计算机装置称为主机。 4 主机的主体是主机板, 安装在它上面,主机板上有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串行 /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 ( 6) 外存储器:使用最多的是磁盘存储器(软盘、硬盘)和光盘存储器。外存储器 容量大,保存的信息不会丢失。 ( 7) 输入 /输入设备: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进行通信联系的主要装置。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 2. 计算机中有哪些常用的计数制?如何进行数制之间的转换? 答: 数值数据经常用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字符数据使用 ;表示十进制数字用 (1)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整数部分连续除以 2后“倒取余”,小数部分连续乘以 2后“正取整” 。 (2)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即可。 (3) 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将 3位二进制一组对应 1位八进制数。 (4)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 间的转换:将 4位二进制一组对应 1位十六进制数。 答: “溢出”的概念:当运算结果超出了结果单元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即 用原码表示的 X Y +2时, 会产生错误结果。这种现象称为“溢出”。 “溢出”与数的表示方法有关,因而“溢出”的判别方法也不同。在补码运算中,有符号数常用“双进位位”法判别(即:最高位与次高位都产生进位表明运算有“溢出”),无符号数值要运算有进位或借位就表明运算有“溢出”。 4. 和 有哪些特点?其应用场合是什么? 答: 特点为:每个字符用 7位二进制数表示 ,总共有 128个字符 ; 表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 128个字符包含 94种信息码和 34种功能码两大类; 于表示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数字、专用字符和控制字符 , 的最高位用于奇偶校验 等场合。 其特点为:它是一种有权码,位二进制数表示 1位十进制数,自左至右每一位对应的位权是: 8、 4、 2、 1;简单直观,每个代码符合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规则;不允许出现 1010B 1111B 中的任一种 6个代码 。 用于进行十进制数的表示和计算 等 场合。 本章 重点题目: 一、 4.; 2.; 6.; 8. 5 二、 3.; 7. 三、 1.; 2.; 3.; 6. 四、 2.(1).(2).(3).(4); 3.(2).(3); 4.(1).(2) 五、 2. 6 第二章 典型微处理器 一、选择题 1. 在 执行部件 现 数据 加工 与处理的功能部件是 ( )。 C A. 数据暂存器 B. 数据寄 存 器 C. 2. 以下不属于 总线接口部件 是 ( )。 A A. 地址寄存器 B. 地址加法器 器 3. 可用 作 堆栈指针寄存器的是( )。 C A. B. C. D. . 堆栈操作中用于指示栈顶 基 址的寄 存 器 是 ( )。 C A. B. C. D. . 指令指针寄存器 )。 C A. 指 令 B. 操作数 C. 指令地址 D. 操作数地址 6. 8086最大和最小 工 作 模 式的主要差别是 ( )。 D 不同 端口数的 不同 器与多处理器的 不同 二、填空题: 1. 8086的内部结构由 _者功能是 _执行指令 _,后者功能是 _总线操作 _。 2. 8086 有 20 条地址线,可直接寻址 1容量的内存空间,其物理地址范围是00000H 3. 8086的 指令队列作用是 预取指令 ,其长度是 6 个 字节。 4. 8086标志寄存器共有 _9_个标志 位, 分为 _6_个 _状态 _标志位和 _3_个 _控制 _标志位 。 5. 8086 为访问 1 存 空间,将 存 储器进 行 _分段 _管 理 ;其 _物理 _地址是唯一的;偏移地址是指 _相对段基地址的偏移量 _;逻辑地址常用于 _程序中 _。 6. 逻辑地址为 2100H:0180H 时,其物 理 地址 是 _21180地址 是 _2100移量 是_0180 7. 时钟周期是指 _,总线周期是指 _一次总线操作时间 _, 总线操作是指 _对存储器或 I/。 8. 8086工 作在最大方式时 N/地 _;最 大 和最小 工 作 方 式的应用场合分别是 _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统 _。 三、判断题 1. 8086访问内存的 20位物理地址是在 ( ) 7 2. 若计算结果为 0,则标志寄存器的 . ( ) 3. ( ) 4. 逻辑地址是在书写汇编程序中用到的操作数存储地址。 ( ) 5. 从内存单元偶 地址开始存放的数据称为 规则字。 ( ) 6. 指令执行中插 入 了解决 设之间的速度差 异。 ( ) 7. 8086系统复位后重新启动时从内存 的 ( ) 四 、简答题 1. 8086 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几个逻辑段?每个段寄存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 8086 1存储空间分成 若干个 逻辑段来进行管理:每个逻辑段最小为 16B,最大为 64多可分成 64K 个逻辑段,最少可分成 16 个逻辑段。 4 个 16 位的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每一个逻辑段的段起始 地址: 为代码段的起始地址; 为数据段的起始地址; 为堆栈段的起始地址; 为附加段的起始地址。 2. I/O 端口 有哪两种编址方式? 8086 最大 I/O 寻址空 间 是多少 ? 答: I/两种编址方式分别为: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 8086最大 I/ 是 64 3. 8086 的最大和最小工作模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进行控制? 答: 两 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 8086 工作在最小模式时,系统只有一个微处理器,且系统所有的控制信号全部由 8086 供;在最大模式时,系统由多个微处理器 /协处理器构成的多 机系统,控制信号通过总线控制器产生,且系统资源由各处理器共享。 8086作在哪种模式下 通过 第 33 条引脚 X 来控制: X =1,系统就处于最小工作模式; X =0, 系统处于最大工作模式 。 5. 简述 处理器的内部主要部件的功能。 答: 处理器的主要部件包括总线接口部件、指令高速缓存器、数据高速缓存器、指令预取部件与转移目标缓冲器、寄存 器组、指令译码部件、具有两条流水线的整数处理部件( U 流水线和 V 流水线)、以及浮点处理部件 。 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分析如下: ( 1)整数处理部件: U 流水线和 V 流水线都可以执行整数指令, U 流水线还可执行浮点指令。因此能够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同时执行两条整数指令。 ( 2)浮点处理部件 度流水线化的浮点操作与整数流水线集成在一起。微处理器内部流水线进一步分割成若干个小而快的级段。 ( 3)独立的数据和指令高速缓存 个独立的 8令和 8据 扩展到 8 12许同时存取,内部数据传输 效率更高。两个 用双路相关联的结构,每路 128 个高速缓存行,每行可存放 32B。数据高速缓存两端口对应 U、 V 流水线。 ( 4)指令集与指令预取:指令预取缓冲器顺序地处理指令地址,直到它取到一条分支指令,此时存放有关分支历史信息的分支目标缓冲器 对预取到的分支指令是否导致分支进行预测。 ( 5)分支预测:指令预取处理中增加了分支预测逻辑,提供分支目标缓冲器来预测程序转移。 五 、 分析设计 题 1. 在内存有 一个由 10 个字节组成的数据区,起始地址为 1200H:0010H。计算出该数据区在内存的首末单元的实 际地址。 答: 逻辑地址 1200H:0010H 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200H 10H 0010H= 12010H,即该数据区在内存中的首单元的物理地址为 12010H;因为存储空间中每个字节单元对应一个地址,所以 10 个字节对应 10 个地址,则该数据区在内存中的末单元的物理地址 12010H10D = 12010H 0 1201 2. 有两个 16 位的字 数据 32 2存储器中的 物理 地址分别为 102100212H,试画出它们的存储示意图。 答 : 3. 内存中有一个程序段,保存位置为( =13 =0110H,当计算机执行该程序段指令时,实际启动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答 : 逻辑地址( ( = 130110H,计算出对应物理地址 ( 10H( 1310H 0110H = 13章 重点题目: 一、 2.; 3.; 5.; 6. 二、 4.; 8. 四、 2. 五、 1. 三、 2.; 3.; 5.; 6.; 7. 地址 存储空间 10210H 0211H 32H . . . 10212H 80213H 21 第三章 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 一、选择题 1.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 要 寻找的操作数 位于 ( )中。 C B. 段 寄存器 C. 内存单元 2. 下列 传送 指令中正确的是 ( )。 C A. L, B. S, C. L, D. 3. 下列指令中错误的是 ( )。 C A. X,1234H B. X C. X,2 D. X 4. 设 (1010H,执行 )。 C A. 1011H B. 1012H C. 1 D. 100. 将 面指令错误的是 ( )。 A A. X, B. X, C. X,0 X,0. 对两个带 符号数 进行比较,要判断 ,应采用指令( )。 B A. B. C. D. . 已知 (80H, (02H, 执行 指令 L,行后的结果是 ( )。 B A. (40H B. (20H C. ( D.(、填空题: 1. 计算机指令通常由 _操作码字段 _和 _操作数字段 _两部分组成;指令对数据操作时 数据的存放位置可分为 _立即数、寄存器操作数、存储器操作数 _。 2. 寻址的含义是指 _寻找操作数的过程 _; 8086 指令系统的寻址 方 式按照 大 类可分为 _立即数 寻址方式、 寄存器寻址方式、存储器寻址方式和 I/O 端口寻址方式 _;其中寻址速度最快的是 _立即数寻址 _。 3. 若指令操作数保存在存储器中,操作数的段地址隐含在 数据段 存器或堆栈段 中;可以采用的寻址方式有 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 4. 指令 X,1,源操作数位于 _物理地址为 0H+100H 的存储单元 ;读取的是 _附加数据 5. 堆栈是一个特殊的 _存储器区域 _,其操作是以 _2 字节单元 _为单位按照 _先进后出 _原则来处理;采用 _栈时地址变化为 _(2_。 6. I/O 端口的寻址有 _直接端口寻址 和 间接端口寻址 _两种方式;采用 8 位数时,可访问的端口地址为 _0 255_;采用 16位数时,可访问的端口地址为 _0 65535_。 2 三、分析计算题 1. 设 (2000H, ( 2100H, ( 1500H, ( 00( 0100H, ( 0010H,数据 段 位 移 量 为 0050H, 试 指出下列 各 指令 中 源操作数 的 寻址方式 ,对于内存单元的操作数计算出其 物理地址 。 (1) 2345H (2) (3) 1000H (4) (5) (6) (7) (8) 20H(9) (10) (11) P (12) (13) X (14) 答: (1) 2345H 立即寻址,源操作数直接放在指令中 (2) 存器寻址,源操作数放在寄 存器 (3) 0100H 直接寻 址, 0100H, ( 10H 2000H 10H 0100H = 20100H (4) 接寻 址, = 0050H, ( 10H 2000H 10H 0050H = 20050H (5) 寄存器间接寻址, ( = 0100H, ( 10H 2000H 10H 0100H = 20100H (6) 寄存器间接寻址, ( = 0100H, ( 10H 2100H 10H 0100H = 21100H (7) 寄存器间接寻址, ( = 0010H, ( 10H 1500H 10H 0010H = 15010H (8) 20H 3 寄存器 相对 寻址, ( 0H) = 0100H+20H=0120H, ( 10H 2000H 10H 0120H = 20120H (9) 寄存器 间接 寻址, ( = 00 ( 10H 2000H 10H 00 20010) 基址变址 寻址 , ( (= 0100H 00 01 ( 10H 2000H 10H 01 20111) P相对 基址变址寻址, ( ( 0050H 0010H 00 0100H, ( 10H 1500H 10H 0100H = 15100H (12)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 ( ( = 0100H 00 01 ( 10H 2100H 10H 01 21113) X 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0050H 0100H=0150H, ( 10H 2100H 10H 0150H = 21150H (14) 基址 变址寻址, ( ( = 0010H 00 00 ( 10H 1500H 10H 0100H = 15100H 2. 已知寄存器及存储器单元内容 : (2000H, (0100H, (0002H, (20100H)=12H,(201034H, (20102H)=56H, (20103H)=78H, (21200H)=90H, (21201H)=221202H)=3(21203H)=4 分析下 列 指令 中源操作数字段的寻址 方式,计算 操作数存放的物理地址及指令 执行后存 的内容: (1) X,12 (2) X,3) X,1200H (4) X,(5) X,1100H (6) X,答: (1) 1200H ;立即数寻址。指令执行后,( = 1200H (2) ; 寄存器寻址。指令 执行后,( =( = 0100H (3) 1200H ;存储器 直接寻址 。 4 1200H, ( 10H 2000H 10H 1200H = 21200H, 执行后,( = 24) ;寄存器间接寻址。 ( = 0100H, ( 10H 2000H 10H 0100H = 20100H, 执行后,( = 3412H (5) 1100H ; 寄存器相对寻址。 ( 1100H = 0100H 1100H = 1200H, ( 10H 2000H 10H 1200H = 21200H,执行后,( =26) ;基址变址寻址。 ( ( = 0100H 0002H = 0102H, ( 10H 2000H 10H 0102H = 20102H,执行后,( = 7856H 4. 下列程序段执行完后, 3 X,0X,1 X,: 程序段执行中 3 ;( =3 X,0 ; (= 0 10110111 X,1 ; 循环 左移一次 , (= 01101111 X, ; 循环右 移三次 , (= 11101101 = 序段执行完后 , . 已知 (75标志位 ,分别写 出 下 列 指令执行后的结果: (1) X,08 (2) X (3) X,4455H (4) X,5) X,0101H (6) X,1 (7) X,1 (8) X,5 答 : (1) X,08 ; ( 7 (2) X ; ( 75 5 (3) X,4455H ; ( 314 (4) X,0 ; ( 05 (5) X,0101H ; ( 75 (6) X,1 ; ( 3 (7) X,1 ; ( 3 (8) X,5 ; ( 75 5. 给定 (3000H, (1020H, (1234H, (5678H。执行 下列 程序段, 分析 每条指令执行后寄存器的内容 和堆栈存储内容的变化情况: X X : 压入堆栈指令 移后入”,即先将堆栈指针 2,然后将操作数压入 定的栈顶中。 弹出堆栈指令 出后移”,即先将堆栈指针 指示的栈顶存储单元的地址弹出到操作数中,然后将堆栈指针 。 X ;(1234H,(10131011234H X ;(5678H,(1013101 5678H X ;(5678H,(101X ;(1234H,(1020H 6. 分析下面程序段的功能 , 执行该程序段后 存器中的内容是多少? X,0102H X,0010H L,2 X,X,: X,0102H ; (= 0102H 78H 56H 34H 12H 01P=101P=1020H 678 234 678 234 6 X,0010H ; (= 0010H = 0000 0000 0001 0000 L,2 ; (= 02H X, ; 逻辑 左移二次 , (= 0000 0000 0100 0000 =0040H X, ; ( (=0102H + 0040H =0142H 执行该程序段后 存器中的 内容是 0142H。 四、分析设计题: 1. 根据以下要求写出相应的 8086 指令。 ( 1)把内存区域 据区的偏移地址送入 存器中。 ( 2)把 果存入 存器中 。 ( 3)用位移量 1200H 的直接寻址方式把存储器中的一个字数据与立即数 3210H 相加,结果送回该 存 储 器中 。 ( 4)用寄存器 位移量 2100据 和 加,结果送回存储器 。 ( 5)用 存储器中的一个字节 数据 与 容相加,结果 保存在 。 答: (1) X,2) X,3) 1200H,3210H (4) 1005) L,2. 设堆栈寄存器 (2250H。堆栈指 示 器 (0140H, 若 在堆栈中 存入 5 个字数据,则 如果又取 出 2个字数据, 答: 堆栈中存入 5个数据: (2250H、 (0136H 又取 出 2个字数据 : (2250H、 (013. 设 寄存器 保存 带符号数, 寄存器 保 存 无 符号数, 写出 实现以下功能的指令或程序段。 (1) 若 ( 程序 转移 到 。 (3) 若 (0, 程序 转移到 。 (4) 若 内容为负, 程序 转移到 。 答: ( 1) X ;将 7 ;若低于则转移到 2) X ; 将 ;若大于则转移到 3) ;将 进行比较 ;若结果为 0则转移到 或用 令实现) ( 4) 000H ;测试符号位 ;若结果为负则转移到 或 现)实现方法不唯一。 4. 现有两个双倍精度字数据 1234 11238765H,分别存放在数据段中从 1000H 和2000H 开始的存储单元中,低位在前,高位在后。要求两数相加之后 所 得的和放在从1000H 开始的内存 单元中,设计该程序段。 答: 程序段设计如下: ;I,2000H ;向 2000H I,1000H ;向 1000H ; X,4 ;,循环相加 4次 L, ;取数 L, ;相加 ;保存 I ; 1 I ; 1 L ; 1,不为 0,转 X,0 X,0 答案不唯一) 8 本章 重点题目: 一、 3.; 7. 二、 5.; 6. 三、 1.(3).( 4) .(6).( 7) ; 2.(3).( 4) .( 5) .(6) 四、 3. 9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 1. 汇编语言程序中可执行的指令位于 ( )中 。 D A. 数据段 B. 附加数据段 C. 堆栈段 D. 代码段 2. 汇编 语言 语句中 标号和变量 有规定的属性, 以下内容不是属性的是 ( )。 B A. 段属性 B. 地址属性 C. 偏移属性 D. 类型属性 4. 能调用 的子功能号存放在寄存器 ( )中 。 C A. B. C. D. . 能调用中,从键盘读取一个字符并回显的是 ( )。 A A. 01H B. 02H C. 09H D. 0. 循环程序设计的核 心问 题是 ( )。 D A. 循环的控制 B. 循环结构 的 选择 C. 循环参数初始 的 设置 D. 循环控制参数 的 修改 二、填空题 1. 完整的 汇编语句 包括 _名字 、 操作符 、 操作数 、 和 注释 _4个 字段。 2. 标号和变量应具备 的 3 个属性分别是 段属性 、 偏移属性 和 类型属性 。 3. 计算机中的指令通常可分为 、 伪指令 和 宏指令 。 4. 能调用可完成对 _文件、设备、内存 _的管 理 ; 主要功能是 _外设的控制;如系统加电自检、引导装入及对键盘、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异步串行通信口等的控制 _。 5. 给定 以 下程序段,在每条指令的右边写 出 指令的含义和操作功能,指出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及运行结果: X,0 ; X,1 ; X,5 ; X, ;X,结果送 X,2 ;,结果送 P ;X;若 0,转 1) 程序段完成的功能是 _ _。 (2) 程序运行后: (_25_; ( _11_; ( _0_。 50 12n 10 三、判断题 1. 伪指令是在汇编中 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相关功能的指令 。 ( ) 2. 程序中的 “$” 可指向下一个 所能分配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 ) 3. 宏指令的引入是为了增加汇编程序的功能 。 ( ) 4. 多重循环的内循环要完整地包含在外循环中,可嵌套和并列 。 ( ) 5. 子程序结构缩短了程序的长度,节省了程序的存储空间 。 ( ) 四、简答题 1. 完整的汇编源程序应该由哪些逻辑段组成?各逻辑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完整的汇编源程序应该由 数据段、堆栈段、代码段 逻辑段组成 。 各逻 辑段的主要作用是 存放数据变量及其预置初值、保存中断和子程序的断点和参数传递、存放程序执行的代码 。 辑、汇编、连接、运行、调试汇编语 言 源程序的过程和步骤 。 答: 在机器上建立 :为源程序起一个有意义的文件名字,并创建成文本文件; 汇编 :通过汇编程序 源程序会变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 连接 :运用连接程序 目标程序 运行 :在 接运行执行程序; 调试 : 运用调试程序 执行程序跳入调 试界面状态,并进行断点设置调试运行或单步调试运行操作 。 序中经常使用的伪指令有哪些?简述其主要功能 。 答: 伪指令是 发送给汇编程序的命令。 程序中经常使用的伪指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业承揽加工合同范本解析
- 销售合同范本:房地产买卖合同
- 房地产项目材料供应合同
- 幼儿园教师招聘合同范本
- 公务用建筑设施维修保养合同样本
- Module 3 Leisure time Unit 6 Healthy diet Reading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短期租赁合同简易范本
- 天津市大学生实习劳动合同范本
- 企业保密及竞业限制合同范本
- 6梯形的面积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共60张PPT)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立式加工中心说明书
- NcStudio-V15-激光平面切割控制系统用户手册(LS1500)
-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经验分享
-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国家安全主题教育PPT模板
- BowTieXP风险与管理软件介绍
- 污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 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议书范文
- 互联网销售卷烟(烟草)案件的分析
- 公务员考察政审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