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_第1页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_第2页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_第3页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_第4页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杨 萍 室 性心律失常病谱很广,从单纯的 室 性早搏到心 脏停搏猝死,病因很复杂 从结构完全正常的心脏 (特发性室速 )到有严重器 质性病变的心脏,治疗苦无良策 可观察不治疗,也可选用药物,也可介入手术、 置入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等。 概述 所有的治疗都是针对心律失常本身,而不是病因 治疗。 对产生心律失常的基质基本无影响,因此常有复 发倾向。 不论病因,持续性室速或无脉室速均可危及生命 ,因此即使不能干预病因,对室律失常本身的治疗也 很重要 其中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 。 药物治疗的地位 近几年在药物治疗上无大的进展, 也有新的有效药物应用 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正确使用上有不少共识。 因此充分发挥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AAD)的作用 ,并尽可能地减少 AAD的不良反应,是当前室律失常药 物治疗的主要任务。 室性心律失常病因 室速诊断必然会联系到病因,因为室速病因与治 疗选择和预后有关。 一、特发性室速 特发性室速有两种常见形式:即特发性左室室速和 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 根据治疗反应又可分为腺苷敏感性室速 (多见于右室 流出道室速 )、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 (多见于左室室速 ) 、普柰洛尔敏感性室速 (儿茶酚胺依赖性室速 )。 1 冠心病 冠心病尤其是 AMI, OMI和 MI基质适合于发生折返,因此心 梗的室速 90起源于折返激动。 梗死的室速还与心功能有关, EF030 时猝死率上升,在溶 栓、血管重建治疗前室壁瘤多见。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发生率 3 左右,现已降为 1以下。多形性室速多见于急性缺血期,常为后 除极位触发激活所致。 二、心脏结构异常引起的室速 2 扩张型心肌病 特发性者病因不十分清楚,继发性者常见有缺血性、高血压、 瓣膜病、酒精性、妊娠等病因。不论特发性或继发性,病因不可 逆。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高, 常表现多形性室早、成对室早、非持续性室速,其发生率可 达 80% 95%,其中室早超 500次 24h占 53,成对室早占 54%,非持 续性室速占 31。 心功能不好者室律失常发生率上升, CHf心功能 级者,非持 续性室速发生率 50%一 70。 3 肥厚性心肌病 室律失常很常见, 1/4的病例有非持续性室速,它的猝死率 8倍 于无非持续性室速者,存储的心电图记录显示,猝死是由室速、室 颤所致,持续性室速导致猝死者不多。 4 心肌肥厚 无论压力、容积负荷或心肌缺血事件均诱导心肌肥厚 (LVH), LVH是心脏重构的表现,重构的心脏室速和猝死的风险增加。 5 心力衰竭 不论何种病因产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后猝死率均上升,尤其是 EF 值 030 时。而临床心衰症状尚不明显的患者 (NYHA 级 )猝死几率高 于心衰症状明显患者 (NYHAIV级 )。总体说心衰死于猝死者多达半数, 6 致心律失常源性右室心肌病 过去称致心律失常源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现已称致心律失常 源性右室心肌病 (ARVC)。它有多种病理形式和临床表现,但都因为持 续性室速而 求医。 7 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通常是由通道结构异常引起 的一组分子疾病,因此心脏大体结构正常,无形态学异常。常 见的有长 QT综合征 (LQTS)、 BrS、儿茶酚胺依赖性多形性室速 、特发性室颤和短 QT综合征等。 折返 90的室律失常可能由折返所致。 无论缺血性心肌病,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肌内都有纤维组 织增生、胶原沉着、肌纤维损伤,影响心肌内传导。其所形成的 病理基质,容易产生折返。因此存在结构异常的各种器质性心脏 病所产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基本由折返引起。 室性心律失常机制 2 触发活性 常见于通道分子疾病、复极延迟,在复极过程中产生的内向电流 形成早后和晚后除极电位,造成触发活性 ; 心肌细胞内钙负荷加大,也可由心衰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增多,形 成后除极电位,造成触发活性 ; BrS虽是钠通道异常,使心内膜心肌的 dome电流向心外膜流动, 构成二相折返,引发室速 /室颤 ; 短 QT综合征为快速激活钾通道电流 (Ikr)加速复极,缩短 APD90, 构成跨膜复极离散加大,形成室性心律失常。 3异常自律性 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当膜电位降低,而接近阀电位值时 ,容易表现自律性,使原无自律性的细胞变成具自律性,表现加速 室自主节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等。 可见室律失常都有相应的基质,不同的基质产生 各自电生理特征,表现不同的室律失常,而药物治疗 只改变电生埋特性,不影响产生电生理的基质,由此 药物治疗不能根治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室速的治疗原则:近期终止发作,远期预防复发, 治疗方式包括 药物、消融、手术、 ICD等 。 消融和手术 可改变心律失常基质,带有根治性质; ICD只能终止发作,带有 “ 守株待兔 ” 的性质; 药物 治疗修饰电生理特性,能抑制室速发作,但不 能根治。 总则 n 钠通道阻滞剂 (l类 AAD)减慢传导,终止折返 (以大折 返为主 ); n 钾通道阻滞剂 ( 类药物 )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终止 折返循环 (以微折返为主 ) n 受体阻滞剂和钙括抗剂能抑制自律性和触发活性。 常用药物 IB类 AAD,利多卡因 (静脉 )、美西律 (口服 ); lc类 AAD,普罗帕酮 (常用口服,在限定条件下可用静脉 ); 类 AAD,倍他乐克等各种受体阻滞剂 (口服、静脉 ); 类 AAD,胺碘酮 (静脉、口服 ); 类 AAD,维拉帕米 (口服、静脉 ),地尔硫草 (口服 )。 利多卡因 (Lidocaine) 利多卡因与开放状态下钠通道亲和力强,解离时间常数短,因此 呈使用依赖 ,它能提高应激阀值,减慢 4相斜率,降低自律性。 利多卡因由肝脏降解,首过效应强,因此常规静脉给药。 主要由母药起作用,代谢产物钠通道阻滞作用很弱。 利多卡因的消除半衰期平均为 1 2h,心衰、休克、肝脏病、延长 利多卡因使用时间 ( 24h)等因素均可使清除时间延长。 利多卡因与 1酸性糖蛋白结合的亲和力很强,而糖蛋白在心肌梗死 (MI)和心衰中又增多,因此能降低它的药效。 。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过去在 CCU中应用 很广,现已不再推荐为首选药物,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l)治 疗指南 (2004)和 ACLS(心肺复苏 )指南 (2005)均推荐胺碘酮为终止 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下宽 QRS波心动过速首选药物。利多卡因虽 保留为可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被列为 “不确定 “的药物。 利多卡因常规静脉初始负荷量 1 2mg/kg,推注速度 20 50 mg/min),相隔 20 40min可给第二剂的负荷量,但剂量为初始剂 量的一半,静滴 1 4mg/min维持。 利多卡因的促心律失常反应很小,然而在 20个随机临床试验 、 5个荟萃分析中分析表明,在 AMI中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室颤 发生率降低,但死亡率有所增加,因此在 AMI中不再预防性应用利 多卡因。 利多卡因应用存在的问题: 应用过量可产生中枢毒性反应,表现头晕、感觉异常、精神错乱 、瞻妄、木僵、昏迷和惊撅 ; 终止室速的有效率较低,且容易复发 ; 重症心肌缺血或重症心衰者终止室速 诱发 无脉电活性 (保留电活 性无收缩 ),因此它在终止室速中不再是一线药物,而被胺碘酮 所取代 美西律 (mexiletine) 利多卡因同类药物,但能口服,亦属钠通道阻滞剂,能降低 0 期最大去极化速率 (Vmax)和抑制自律性;尤其作用于缺血性心肌 , 对正常窦律无影响,但能减慢病窦者心率, 它经细胞色素 P450 代谢成无活性产物。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它能与 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联 用,以增加疗效,也能用于长 QT综合征 3型,以防心室律失常。 推荐剂量 150 2OOmg,每 8h一次口服,根据病情可增减 50 1OOmg/次, 24h不超过 12OOmg。 不良反应有震颤、发音障碍、头晕、感觉异常、复视、精神 错乱、恍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毒性血浓度 与治疗血浓度较接近,因此需在观察下滴加剂量。 普罗帕酮 (propafenone) 属 lc类 AAD,与钠通道解离时间常数长,对缺血性心肌和 膜电位降低的心肌作用强于正常心肌,它具有微弱的 Ik和 B受 体阻滞作用。它能减慢传导、降低兴奋性、抑制自律性和触发 活性,因此能终止房颤、室上速、室速,用于房速、房室结折 返、房室折返、房颤、房扑。 普罗帕酮和它的代谢产物 5-羟普罗帕酮表现负性肌力作用, 尤其当 LVEF 040 时,负性肌力作用更强。因此不主张用于 MI、 心衰病人,器质性心脏病者无论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均不推荐应 用,当疑有 BrS时也不能使用。 CAST、 CASH、 MUSTT等试验均表明冠心病 MI患者室律失常应 用 lc类 AAD将增加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因此这类药物禁用于 MI和心 衰病例。 但心脏无结构异常者使用普罗帕酮促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因 此阵发性室上速、特发性室速心脏无结构异常者尚可接受普罗帕 酮静注治疗。 普罗帕酮常规推荐口服剂量为 15Omg每 8h一次,最大剂量为 30Omg每 8h一次,当 QRS波比对照水平延长 20%时,应减量应用。当 肝、肾功能有障碍,起始剂量减少 50%时,用药间隔应延长至每 12h一次。 普罗帕酮的心外不良反应较小,但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 15%,包括窦房结功能抑制,加重房室传导障碍、加重心衰、促心 律失常反应等。 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有关,普罗帕酮血药浓度与口服剂量是不完 全相关的,治疗剂量从 300mg/d增加到 9OOmg/d,增加 3倍,但血药浓 度上升 10倍。此外,它的受体阻滞剂作用只及普茶洛尔 25% 5%,但普罗帕酮的血药浓度为普奈洛尔 50倍,因此它的受体阻滞 作用也不可忽略,尤其是弱代谢者。 B受体阻滞剂 (BBs) n 属 类 AAD,它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治疗。各种 BBs只 要调整剂量都可达到相似的 B受体阻滞效果。 n 但是各种 BBS在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药物间相互作用上有区别 , BBs有选择性,如果剂量加大,选择性消失变成非选择性的 。 n BBs的电生理作用竞争阻断儿茶酚胺对 B受体的作用,在通常治疗 剂量范围内主要削弱交感活性,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或削弱交 感张力对浦肯野纤维起搏电流的影响。 n BBS也能削弱交感活性对 L型钙通道电流 (Ica-L)影响,降低 Ica。 n 可见 BBS的抗心律失常主要来自抗高交感活性、减慢窦性心律、 控制房颤心室率、治疗 LQTS或二尖瓣合并的室律失常,减少 Ml后 猝死率。 n BBS抗心律失常作用疗效与使用剂量有关,最适剂量应依据静息时心 率或预防运动诱发心速程度调整。但个体差异甚大,以使静息窒律 维持在 60次, min左右,或适度运动时 (如上一层楼 )心率增加不超过 20次 /mh)标志 B受体阻滞剂已达合适剂量。 n BBS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心衰 ;长期应用 BBS突然撒药,可诱发心绞痛、 AMI、心律失常。其他的不良反应 包括哮喘加重、雷诺现象、掩盖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疲劳、性功 能障碍等。 胺碘酮 (amiodarone, AM) n 胺碘酮为含碘的苯呋喃衍生物, 20世纪 70年代用于抗心律失常治 疗,现今它在 MI、心衰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已不可替代。因其含碘, 心外不良反应较多,故又有不含碘的苯吠哺衍生物 dronedarone问世 。 n AM的电生理作用既特殊,又复杂,它是多通道阻滞剂,阻滞钠、 钙、钾通道,又阻滞 B、 受体,它的急性作用与慢性作用又有区别 ,因为 AM能使 QTc延长,因此列为 类 AAD。 n n AM具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抗室律失常的有效性与其他 AAD相似 或有过之。 n 它能改善肥厚性心肌病、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 AM后有症状或 无症状的室律不齐和心脏复苏后的存活率 . n 它也能减少 ICD后的放电次数 . n 慢性心衰室速 /室颤病例二级预防中也能改善生存率。 n 终止室速多采用静脉注射,静脉急性电生理作用表现为 INa、 Ica -L阻滞及 B受体阻滞,对 Ik虽有影响,但 QTc延长不及慢性作用明显, 因此,静注终止室速后可表现窦缓、收缩压下降,并可显示负性肌力 影响,对处于心功能边缘病人急性应用胺碘酮需勤加观察 n 终止室颤与电复律配合应用,室颤首选电击不能终止者,宜静 注胺碘酮 30Omg后再次电击,增加成功率。院外心脏骤停者,亦宜选 用胺碘酮静注后转院,可提高生存率。 n 室速、室颤的远期防治采用胺碘酮口服,它的慢性电生理作用主 要表现对复极的影响,明显地阻滞 Ikr,慢速激活钾通道电流 (Iks, ) 、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 Ito),因此 ,长期口服者都出现明显的 QTc 延长,而对 INa、 Ica-L的阻滞弱于急性作用。因此胺碘酮不宜应用于 QTc延长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n 国内外没有统一过胺碘酮的用法,个体差异大。 n 胺碘酮有极大的分布容积 (60L/kg),因此都需负荷量给药,静脉注 射初始 15Omg-300mg/lOmin,必要时可多次追加 15Omg/lOmin,随后 lmg/mim6h, 05mg/miml8h(24h 负荷量 2000-2200mg),第二个 小时及以后的维持量酌情减量。 n 口服推荐 06mg/d , 7d, 04mg/d , 7d,以后 02mg/d,2 周负荷量 709 。该量可能偏小,通常 lOd负荷量在 lOg左右,适用于大多数病 例。 n 防治室速的维持量略大于防治房颤的维持量,通常取 03mg/d 。 胺碘酮诱发多形性室速 (TdP)者甚少,但遇有 QT延长者或低血钾等也 能诱发。胺碘酮自身引起的 QT延长者,不诱发 TdP。 QTc延长标志胺 碘酮有作用,而不标志预示 TdP发作。但是如果在胺碘酮的基础上附 加其他因素引起的 QTc延长,那么这种 QTc的延长是不安全的。 n 胺碘酮诱发或加重心衰者甚少,尤其慢性口服,基本不加重心衰 ; 静注胺碘酮在临界心衰者或重症心衰者宜加小心,但总的发生率不高 ,仅 2左右,因此心衰者发生室速,选用胺碘酮比其他 AAD安全。 n 胺碘酮可减慢心率,但造成有症状的窦缓不多,发生率也在 2左 右,但遇有病窦者也可能需在起搏保护下应用。胺碘酮基本不影响室 内传导,因此可应用于室内传导阻滞者。 n 胺碘酮的心外不良反应多在慢性治疗中可见到, n 常见者有甲减、甲亢、肺纤维化、肝功能损伤等,重者需停药,因 此在服药中定期随访 (3一 6个月 )。 维拉帕米 (verapamil) n 合成的婴粟碱衍生物,阻滞各种心肌细胞的 Ica-L,终止钙依 赖的折返和早期后除极 (EAD)、晚期后除极( DAD)激活的触发活 性。它通常用于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偶也用于 特殊类型 的室速 . n 一为右室流出道室速,年轻女性多见,持续性室速呈 RBBB+LAD,运 动或静滴异丙肾上腺素能诱发,常用治疗为 BBS,维拉帕米也有效 ,或二者合用 ; n 二为间隔室速,主要发生在男性,室速呈 RBBB,对维拉帕米有反应 ,对腺苷无效,主要治疗为消融,但维拉帕米长期治疗也有效 ; n 三为 LBBB型的特殊性室速, 2/3的病例对维拉帕米也有效。 特殊性室速 n 如甲减病例、长期胺碘酮应用和严重低钙伴其他电解质紊乱的 LQTs患者,他们的慢钙通道活性显著升高,显出早期后除极 (EAD) 的触发活性。 特殊形式的 TdP( LQT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 n 冠脉痉挛引起的短联律室早诱发的室速,维拉帕米能有效地终止 。 n 维拉帕米推荐剂量 5-1Omg/5-1Omin静注, 8Omg每天 3次口服。己接 受 BBS治疗者,应用时要十分小心,以免发生低血压、窦停跳,心 衰,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合并房颤,病窦者禁忌使用。 腺苷 (adenosne) n 腺甘作用于 Al受体,直接激活钾通道 (IkAdo ),增加外向钾流 ,缩短心房肌动电位时程 (APD),减弱房肌收缩 (Ik.Ado主要分布心 房肌、窦房结、房室结,不分布于心室肌 ); n 间接地抑制腺苷环化酶 (AC),降低细胞内 cAMP,削弱儿茶酚胺 激发的内向钙流 (Ica-L)和短暂的内向电流 (ITi或 If)。 n 由此拮抗儿茶酚胺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抑制儿茶酚胺诱发的 EAD 、 DAD,能终止由儿茶酚胺介导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 。 n 偶见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对腺苷有良好的反应,他们常由体力 活动或精神负荷引起,心脏无结构异常,异丙肾上腺素能诱发,能被 腺苷或刺激迷走神经终止,有些维拉帕米也能终止,故假定此类室速 是由 cAMP介导的触发活性引起。腺苷 612mg快速静注终止发作,但瞬 间有窦停搏、房室阻滞、低血压,瞬间 (1min)消失,少数 (12%左右 ) 也可诱发房颤。 n 用于室速治疗的药物不多,既往用于室速的治疗药物奎尼丁、普 酷胺、澳卞胺,现已几乎不用,索他洛尔用于室速的治疗的经验 甚少。 总结 n 持续性室速、室颤基本多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是构成心脏猝死 的主要机制,治疗既要终止急性发作,又要预防远期复发。 n 终止急性发作可选用药物或电转复。 n 远期防治可选药物减少复发,或置人 ICD发作时加以终止,也有消融 根治。 n 无论药物还是电转复均不能修复产生心律失常基质,无法保证心律失 常不复发。 n 在抗室速,室颤治疗中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消除诱发因素、抗交 感神经 -体液因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它们虽不是直接的抗心律失常 措施,但有远期预防心律失常的效果, n 在远期预防室速,室颤治疗中应用 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 (ACEI)、 AT1受体阻滞剂 (ARB)和醛固酮括抗剂,但实际效果还有 待临床实践的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