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县农转城工作汇报材料 XX 县位于珠江源头,素有“入滇锁钥”、“入滇第一 州”之美誉。国土面积 2801.1平方公里,占曲靖市总面积 的 9.69%。辖 8个乡,122 个村委会,共计 43.1058万人, 农业人口 36.1092万人,居住着汉、彝、回、苗等 19个民 族。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县城距昆明 市区 150公里,离曲靖市区 8公里。境内矿产、水能、旅 游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粮烟、能源、化工、冶金、生 物资源开发基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重要 的煤化工园区、铝产业园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物 流园区,全市重要的轻工业园区、珠江源大城市北部新区 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中的新兴旅游区,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先 进县、社会管理先进县”目标,以特色经济、园区经济、 民营经济为抓手,突出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环境治理、 民生改善,抓规划、强产业,重招商、增后劲,转作风、 优环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 XX进程。XX 年,全县生产总 值完成 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 13%;财政总收入完成 11.99亿元,比上年降 2.9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6.97亿元,比上年增长 9.6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 98.3亿元,比上年增长 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 21620元、6750 元,比上年 分别增长 19.62%、18.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XX年的 26:58:16调整为 XX年的 23:52:25。截至目前,全县“农 转城”转户 15989人,占市下达指导性计划 10000人的 159.89%,提前完成计划数。 为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切实抓好 全县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XX 县高度重视 “农转城”工作,按照市、县有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 为城镇居民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立足实际,遵循“同享城 乡待遇”的总体要求,扎实组织开展“农转城”社会保障 服务工作。按照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 农转城和农民工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工作开 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转城”基本情况 XX 年以来,省、市召开“农转城”工作推进会后,XX 县委、县政府着眼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全县工作的重 中之重,组织相关部门到 XX州开远市考察学习“农转城” 工作。于 XX年 7月 13日召开了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 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推进会议,对全县农 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作了全面具体地安排部署, 及时启动了全县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 为城镇居民工作。截止 XX年 12月 31日,全县“农转城” 转户 15131人,占市下达指导性计划 10000人的 151.31%。 其中,西平镇完成转户任务 8345人,占计划的 208.6%,德 泽乡完成转户任务 485人,占计划的 161.7%,炎方乡完成 转户任务 794人,占计划的 132.3%,播乐乡完成转户任务 468人,占计划的 117%,XX 镇完成转户任务 2212人,占计 划的 110.6%,菱角乡完成转户任务 651人,占计划的 108.5%,白水镇完成转户任务 1562人,占计划的 104.1%, 大坡乡完成转户任务 614人,占计划的 102.3%。XX 年 1月 1日至今完成转户 858人。 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农转城工作进展顺利 强化领导,层层落实任务。成立强有力的“农转城” 协调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 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常委副县长、副县长任副组长, 20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政府常务会议纪 要落实了办公场所,安排了 50万元的工作经费和考核奖励 经费,主要领导亲自抓。及时制定印发了切实可行的实施 意见和实施办法,先后 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安排 部署“农转城”工作,协调解决转户中的具体问题,在县 政务中心设立“农转城”绿色通道,在 9个派出所设立转 户手续办理便捷窗口。把“农转城”工作纳入乡、部门科 学发展观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 8个乡实际,及时将转户 任务进行分解,与各乡和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XX 年农业 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起 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 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培训,强化舆论宣传。精心制定宣传方案,充分 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等媒体,采取开辟专栏、专 题、专刊等形式,对转户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让 转户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全县通过 XX 广播电台、XX 电视台滚动播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 办事流程、“四放宽、五保留、五保障”等有关政策,在 XX县电子政务网和电子政务系统上对“农转城”的有关政 策进行了宣传。采取设立定点政策咨询站、座谈会、走家 串户释疑解惑、典型带动、现身说法等方式,深入宣传转 户政策。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业务办理 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社保 站等服务“窗口”的具体业务人员能够准确掌握政策、熟 练解释政策、高效办理业务。 部门联动,营造良好氛围。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介入、 自觉融入,做好政策对接、资源互补、信息交流等工作, 制定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协作联动,相互配合,全力支 持转户工作。公安、人社、教育、民政、国土、农业、卫 生、人口计生等部门出台了“农转城”后保障农民相关权 益的实施细则,确保“农转城”中农村的“五项保留”及 城市的“五个享有”落实到位,为“农转城”工作的顺利 开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各乡以“四群”教育活动为契 机,进村入户,持续深入地广泛宣传“农转城”的有关政 策,同时结合实际,利用黑板报、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 途径,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加大城乡统 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和有关政策内容,对所涉及的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政策讲解, 努力做到“农转城”相关政策家喻户晓,积极营造开展 “农转城”工作的良好环境。 健全机制,细化目标责任。建立挂钩联系工作机制。 明确了县城乡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挂钩联系乡, 并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挂钩乡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和上报工作中的 重大情况;各乡建立了乡村干部包村包片工作机制,对转 户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采取乡村干部包村、包片的方式, 分解具体任务,逐村逐户做好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和转户 申请表填写等工作。县城乡统筹办认真履行领导机构的职 能职责,负责做好全县“农转城”的组织、协调、督促、 检查、落实等日常工作,切实发挥组织领导机构的统筹协 调作用。各乡是“农转城”工作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本 行政区域内“农转城”工作的全面组织、宣传发动、统筹 协调、督促检查、落实等工作。各职能部门是“农转城” 工作的业务主管,具体抓好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同时, 要求各乡、县直有关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得随意增设 准入条件,严禁搭车收费。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转户。各乡采取以建制村、村小 组为单位整体转户,遵循转户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做到 成熟一人转一人,成熟一户转一户,在办理转户手续过程 中尽可能简化程序,及时办理,扎实做好服务工作。突出 两个工作重点:一是重点区域。重点解决县城中心区域和 经济较为发达乡农民的转户问题,使具备条件的农业人口 在自愿的前提下转变为城镇居民,以村民小组或村委会为 单位,实行建制整体转户;把二、三产业相对发达的乡、 中小集镇、工业园区等区域和对经济拉动较大、吸纳农民 就业较多、就业稳定性较高的企业作为转户重点,加以突 破。二是突出重点人群。重点把土地已被征用的未转户人 员、农村集中供养对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 农民工、农村籍大中专学生、农村籍退役士兵和有条件的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率先转户的主要对象。 加大投入,严格考核奖惩。按照“存量积极调整,增 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将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城镇教育、 医疗、社保、住房等作为今后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积极 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投入,助推 “农转城”工作有效开展。坚持便民惠民,各乡派出所在 “农转城”转户的办理过程中,免收办理转户籍工本费 5 元/本。县政府对各乡按照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指 导性计划任务数 10元/人的标准进行奖励;部门同所挂钩 乡的“农转城”工作的任务、进展、成效等直接挂钩连带 考核奖惩。各乡结合各自的实际,在县级奖励的基础上, 对各村委会分别按 10元/人、20 元/人、50 元/人不等进行 考核奖励。 三、突出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农转城”人员各项社 会保险权益 各项社会保险能否得到充分全面享受,事关“农转城” 成功与否的关键。XX 县统筹考虑“农转城”人员的社会保 障权益,充分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把他们与城镇 居民同对待、同安排、同保障。 一是从制度入手,制定了“农转城”人员参加社会保 险实施细则。XX 年 8月,及时出台了XX 县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局关于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实施细则, 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劳动维权等七方面,对“农转城”人员如何办 理各项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做了全面具体规定, 实施细则坚持现有政策,同时紧密结合 XX实际,具有 较强的政策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应保尽保。近年来,XX 县 积极创造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保障工作。一是不受 户籍限制,无就业单位人员可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 工养老保险;可参加创业培训和各种技能培训,并享受相 关补贴,符合条件人员还可申请贷免扶补小额贷款、小额 担保贷款及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创业带动就业。二是 在全市率先建立失地少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三是为村社 干部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四是结合 61号文件的实施, 为具有城镇户籍、就业经历的近千人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 保险,其中 800余人已按月领取养老金。 三是开辟窗口,规范流程,提供便民服务。就业中心、 社保中心、医保中心等经办机构设立专门的办理窗口,实 行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做到文明、热情、大方、规 范。 四、实施六大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 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就业市场竞争力 XX 县坚持把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作为增强农民工就业稳 定性和增加劳务收入的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创业 为目的,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逐步构建政府扶持、 面向市场、多方办学的培训机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提 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是努力开拓劳务基地建设工程,不断拓宽农民工输 转渠道 促进就地转移。利用地缘相近、人文相通的有利条件, 依托花山、白水两个园区,充分挖掘园区的用工潜力,不 断提升两个园区的转移就业服务水平,将两个园区建设成 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县内转移示范基地。强化劳务协作。 与浙江义乌市共同召开 XX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会,XX 县人 社局与三个省市区签定了劳务合作协议。拓宽季节性务工。 每年农闲季节,县劳务产业领导小组都有要召开开会议, 布置各乡广泛搜集县域及周边县市用工信息,组织农民工 就地就近务工,全县每年就地就近转移务工人数稳定在 5000人左右,目前已形成常态化的合理有序输转。 三是着力实施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构建 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XX 年底,XX 县、 乡两级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陆续完善,村一级正在抓紧 建设。加强劳务中介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劳务经济的思 路,成立了“国奎劳务派遣公司”等专门负责全县劳务输 出日常工作。加快劳务信息网络建设。依托“金保工程”,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上下贯通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建 立了 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服务。 四是合力实施回乡创业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 提供政策扶持。县委、县政府贯彻执行云南省引导 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回乡创业者在 用地、资金、用工、服务等方面应享受的扶持政。截止目 前,共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1493人,发放创业资金 7465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4479 人。 五是倾力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工程,营造良好务工环 境 每年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宣传咨询活动,为农村劳 动者进城就业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法律援助。拓展 XX县驻外劳务管理工作站职能和工作范围,不定期开展流 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负责给农民工提供 就业信息、法律援助和防艾、计生服务等工作,加强对外 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农民工工作联席会 议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了各司 其职、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农民工劳动有合同、 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目前,我县城乡人口比例 悬殊,城乡收入差距大;商品流通贸易落后,集镇规划和 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配套,城乡基础 设施建设不均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客观上存在一 定的难度。 二是县乡财力不足。当前,县城和乡镇集镇综合承载 能力有限,县级财力只能保运转,很难在公共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上加大投入,还没能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积极性,加上部门利益和条款壁垒及行业门槛限制,“农 转城”保障有难度;各乡镇经费紧张,落实“农转城”工 作经费的措施不具体,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是户籍管理政策制约。部分群众转户还需要一定时 期的审批;设立集体户也需要层层审核,最后由市公安局 审批设立;同时,之前各乡派出所因有的业务人员在录入 上未直接从“农转城”模块进入,致使“流失”了部分 “农转城”人员,系统在统计“农转城”人员时无法反映。 同时,已转户居民所持户口册没有明显的“农转城”标识, 在办理其他事项时又需要到户籍所在的派出所打属于农转 城人员证明,群众认为很麻烦,直接造成未转群众的畏难 情绪;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办理已转居民的社会业务时也难 以确认身份。 四是个别乡镇宣传力度和群众发动不够,针对性不强, 工作效果不明显。个别乡镇重视不够,工作上还存在偏差, 特别是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农转城”工作的认识还不 到位,甚至存在一些抵触情形,造成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 难。同时,因部分群众对“农转城”的政策理解还不够透 彻,对“农转城”后所能享受的各项待遇和保障了解不深, 很大程度上存在顾虑和担心,普遍抱有等待和观望态度。 五是缺乏现实典型引导,工作推进难。由于农民群众 对现实利益和眼前实惠的追求,加上对“农转城”在认识 上存在误区,目前还缺乏一些具体的、现实的、易于接受 的实例来示范、引导、带动,更不能让“转户”群众实实 在在地感受到实惠。 六是影响“农转城”工作的一些具体问题亟待解决。 如,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居住房的确权发证问题;转户后是 否可以分到宅基问题;5 年过渡期满后,转户居民未满 60 周岁的是否继续享受独生子女补助问题;“农转城”独生 子女能否享受中、高考加分问题;“农转城”大学生是否 可以继续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问题;“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