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_第1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_第2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_第3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_第4页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XX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环保局的指 导下,全县环保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 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 保持良好,楠溪江中上游水质常年保持在 i、ii 类,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 接断面(清水埠)水质达到良好以上,县级以上集 中式饮用水源地(楠溪江引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达 到 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年主要抓好以 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在去年创 成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 建。全年创成 315 个市级生态村,全县累计%的村 共 459 个创成市级生态村;东城、北城等 2 个街道 获得省级生态街道命名;南城街道通过市级生态街 道验收;岩头、岩坦、鹤盛等 3 个镇创建国家级生 态镇,通过省环保厅公示,待环保部命名。大若岩 镇埭头、李大屋、大东三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建成日处理 100 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约 6000 米的 管网,建成岩头镇下日川、丽水街等一批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示范工程,下日川村采用 “4s-mbr”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处理生活污水,成为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的亮点,受到省委夏宝龙 书记的肯定,成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样板工 程。 (二)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实施 XX 年 XX 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切实加 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瓯北、上塘污水处理厂运 行正常,桥头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深入开展大 气复合污染防治“五大行动” ,完成 60 多家餐饮企 业污染整治,建成并投入使用瓯北五星集中供热项 目和桥头电镀基地集中供热项目,淘汰小燃煤锅炉 35 台,完成有机废气治理试点 1 家、有机废气重 点项目整治 3 个。经市减排办核算,全年 4 项主要 污染物减排指标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氨氮未能完成。 (三)全力攻坚重污染行业整治。全县电镀行 业整治提升通过市政府核查验收,建成 2 个电镀基 地(48 家企业入园生产)和 6 家园外标杆企业, XX 年元旦开展“零点”行动,对 42 家电镀散户企 业依法予以关闭。全县 7 家开展整治提升的造纸企 业,已有 1 家通过验收,另外 1 家开始试生产,5 家企业厂房在建,未列入整治提升的 22 家造纸企 业全部于 9 月底前停产关闭。化工、合成革、印染 等三大行业共 19 家企业制订“一厂一案” ,深入开 展整治提升,关闭淘汰 1 家印染、3 家化工和 1 家 合成革企业。化工、印染行业基本完成整治提升。 (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 三轮“四边三化”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推行“身份 证式”管理制度和“十大最差河道、十大最差道路、 十大最差村庄”评选活动。全县“四边三化”行动 累计拆除违法建(构)筑物 5273 处,面积万平方, 拆除广告牌(违法无序非公路标志)1662 处,面 积万平方,清理垃圾、废弃物共万处,清理重量万 吨, “四边区域”共绿化里程公里,面积万平方。 积极开展垃圾河黑臭河治理,4 月底前全部完成全 县 59 条垃圾河的清理,全县 44 条黑臭河已经完成 14 条整治,其余 30 条全部进场施工,清理垃圾、 废弃物万吨,清理淤泥万吨,累计投入资金 7000 多万元。 (五)努力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深入开展 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 680 多人次,打击取缔各种 “十五小”企业 81 家次,5 家移交公安部门,5 人 已被刑拘,1 人被判刑。积极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 出动执法人员 9280 多人次,检查企业 5870 家次, 共立案查处 107 件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额万元,申 请法院强制执行 33 件。受理 302 件环境信访件, 全部调查处理完毕并及时反馈。全面开展三大排查 工作,对全县 533 个农村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点 开展排查,对 17 个隐患点进行整治;对 172 家涉 河工业企业排污情况开展检查整治;深入开展校园 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打击取缔非法排 污企业 9 家,立案查处 8 家。 (六)切实完善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全年环境 影响评价项目审批 232 个、 “三同时”验收项目 115 个、排污许可证核发、换发 343 个、机动车环 保标志核发 61762 个。完成 62 家重污染企业强制 性清洁生产审核。启动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先行在 浙江鸿发纸业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对 118 家 a 类许 可证管理企业进行初始排污权核定并通过市环保局 复核。按时完成全县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交接断 面的常规监测和国控、省控企业的定期监测,重点 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监管和监督性监测达 标率 100%。菇溪黄坦、楠溪江饮用水源水质自动 监测站和上塘、瓯北空气自动站运行正常。6 月底 完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改造并与省联网。全面 完成 1118 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排污申报 登记,征收 637 万元排污费。完成 21 套污染源在 线监控系统建设,15 套废水污染源自动采样站点 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即时获取、保留嫌疑水样。 (七)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开展 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温州生态文化月等系列 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服务四边三化,建设美 丽乡村”微环保行动,成立“服务四边三化,建设 美丽乡村”市民监督团。启动“美丽浙南水乡”建 设志愿服务行动,建立楠溪江志愿保洁“段长制” 。 深化“创绿”工作,城北社区率先全县启动小区垃 圾分类试点,并通过省级绿色社区验收,3 家学校 通过市级绿色学校验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讲师团 “五进”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共举办 10 多场生态文明知识讲座。先后在国家级生态村 埭头村等地建立 3 家生态文明图书室,捐赠 1000 多册环保图书。 (八)深入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以三大活动、五大攻坚、三大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 “两提两争”主题实践活动。以“打造勤廉环保队 伍,建设永嘉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全县环保系统 开展思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深刻剖析和查找 问题,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勤廉创建、业务推 进、制度创新和互学互比等六个方面加以整改提高, 全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勤 政廉政、素质优良的环保队伍。积极开展两次领导 干部“转作风、破难题”蹲点调研活动,帮助基层 解决 20 多个在污水治理、饮用水工程、村集体发 展等方面的难题。全力组织开展“四千”行动,全 局 44 名驻企业服务员深入全县 44 个企业开展帮扶 活动,帮助企业解决 30 多个难题。 XX 工作要点: XX 年全县环保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 开展党的群众实践教育活动,坚持以“治水”为突 破口,紧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主题,按照上级 重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机制,加快推动我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 建设新格局。XX 年全县环保工作重点是“牢固树 立一个理念、紧密围绕一大目标、全力抓好六大任 务” ,全面推进各项生态环保工作。 (一)牢固树立一个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 县”战略,坚持以“治水”为突破口,着力助推生 态经济发展、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 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 建,切实提升我县生态文明水平。 (二)紧密围绕一大目标。按照“三县三城联 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创成国家级生态县 这个目标,对照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切 实加大创建力度。编制实施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 深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 ,加快建成生态建 设重点工程(示范工程) ,确保 XX 年各项指标基本 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 (三)全力完成六项任务。 1.重拳出击抓水污染治理。一是实行严格项目 审批政策。坚守生态红线,凡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 区划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新建水污染排放项目一律不 予以审批。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严 格实行涉水污染源监管“五个一律” ,即对没有达 到纳管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一律限期 整治;对没有达标、直接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对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也没有接入排污管网的企业, 一律关停;对违法排污、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一 律按最高限额进行处罚;对偷排并造成严重环境污 染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重处置。三是 积极协助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全力督促各地加快城 镇污水处理厂及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维护和扩大截 污纳管范围,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和污 水进水浓度。XX 年主要是加强已建的上塘、瓯北、 桥头三地的污水处理厂的监管,重点要确保桥头污 水处理厂尽快完成试生产,投入正常运行。同时积 极协助有关单位和功能区(镇) ,加快推进桥下、 黄田、江东污水处理厂和山区 8 个镇的污水处理站 及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协助全 县各地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新 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四是切实加强饮 用水源环境安全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安 全日常巡查,深入开展楠溪江引水工程水源地环境 现状调查,按照“一源一策”要求制定综合提升方 案,有计划地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染处理、畜 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旅游污染防 治及水体生态修复,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同时,创成楠溪江东向引水工程合格饮用水源保护 区。五是加强水质动态监测预警。全面优化水质监 测断面站位布局,实施区域流域水环境环境质量考 核。探索建立水质动态监测预警通报制度,及时对 水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通报和预警,督促相关单 位加强水环境治理。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切实加快生态 创建工作。按照国家级生态县 80%的镇(街道)达 到国家级生态镇(街道)的要求,深入全县各地指 导开展生态镇(街道)创建,积极督促各地抓好农 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争取 沙头、枫林、碧莲、巽宅、东城、北城等 6 个镇 (街)创成国家级生态镇(街道) ,南城街道创成 省级生态街道,努力再创一批市级生态村。根据国 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各项指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建好 一批生态建设示范项目。二是切实抓好突出环境问 题挂牌整治工作。上塘功能区(东城、南城、北城 街道) 、桥头镇被市里列为区域性环境问题突出镇 进行挂牌督办。督促指导上塘功能区抓好鹅浦溪、 中塘溪、下塘溪、下堡浦等内河的黑臭整治和造纸 行业整治提升,督促指导桥头镇抓好菇溪综合治理, 确保两地按时完成整治任务,顺利通过验收,成功 摘牌。三是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治理。不断深化“四 边三化”行动,切实加强“四边区域”环境整治长 效管理,做到洁化不反弹、绿化无死角、美化上档 次。切实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力度,深入实 施“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制度, 坚持常规检查与暗访相结合的督查方式,积极督促 全县各地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改善城 乡综合环境,确保全县“四边三化”工作继续走在 全市前列。四是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紧扣“六.五” 世界环境日、 “”浙江省生态日和 XX 市生态文化月 等重要纪念日的宣传主题,深入开展各类切合我县 实际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生态 环保宣传教育“五进”活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的创建,不断深化民间环保力 量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浓郁生态环保氛 围。切实加强生态环保新闻报道力度,争取在各类 媒体全方位地展示我县生态环保工作做法与取得成 效,切实提高公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 指数。 3.积极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一是加强重点减 排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重污染企 业废水治理设施、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等重点减排项 目的监管,确保各项目发挥减排效益,特别是要抓 好国家重点减排项目瓯北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管 理。二是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制定出 台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机制和预警机 制。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会同交警部门抓好 机动车限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环保标志检查发放 等工作。继续推进餐饮企业油烟治理、燃煤锅炉淘 汰、重点行业 vocs 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等工 作。推进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建设,调整优 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布局,在现有两座的基础上, 投入 800 万元,在全县四大流域新建 5 座空气质量 自动监测站。三是积极挖掘农业减排潜力。深入实 施畜禽禁养区规划,加快关停禁养区内的养殖场, 推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力争上 报更多减排效益明显的农业源减排项目。四是加强 减排日常监督管理。大力推行刷卡排污系统建设, 切实做好初始排污权核定,全面实行排污权有偿使 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产生。抓好总量减排监测 体系建设管理,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的有 效率、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结果的公布率达到上 级要求。 4.全面深化污染行业整治。一是持续推进和深 化 5 大重污染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未完成整治 提升的 5 家园区内和 3 家园外标杆电镀企业要抓紧 完成通过验收。造纸行业 1 家已试生产要抓紧验收, 其它 5 家企业要加快建成厂房,安装生产设备,抓 紧投入试生产。造纸、印染行业整治提升必须在 9 月底前通过市政府核查验收;合成革行业整治提升 6 月底前通过县政府核查验收,9 月底前通过市政 府核查验收;化工企业抓紧申请市政府核查验收。 二是全力抓好重污染行业长效管理。健全完善重污 染行业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重污染行业专项执 法检查,重点抓好非法重污染企业打击取缔和已关 停重污染企业原址的后督查、回头看,确保整治提 升不出现反弹,全力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力争“十 二五”期间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任务顺利完 成。 5.努力强化环保执法监管。一是切实深化执法 理念。牢固树立“严格执法、分类执法、系统执法、 执法为民、公正执法、服务执法”的理念,坚持零 容忍的执法监管导向,保持高压的执法态势,划分 监管级别、实施区别管理、加强部门联动、注重执 法为民,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健全完 善监管机制。健全和完善环境执法网格化、精细化 管理,确保全县环境执法实现“全覆盖、无缝隙、 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 。进一步健全联动执法, 积极会同公安部门严格执行“两高”关于环境污染 罪的司法解释,严厉打击环境犯罪行为,增强环境 执法威慑力。探索建立环保监督员、农村环保协管 员、企业环境监督员、环保政策宣传员等基层环保 监督队伍,逐步健全基层执法监管网络。三是加强 环境安全保障。定期开展全县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 治,突出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学校、居民区等敏 感区域和涉重金属、危险固废、放射源等重点污染 源的环境安全监管,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健全多部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确保全县生态环境 安全。四是加强环境信访调处。切实提高环境信访 初信初访调处效率,严格控制重复访、越级访数量, 严肃信访调处时限,建立重点信访件定期排摸梳理、 挂牌解决、领导包案等制度,确保信访量较上年有 所下降。在信访调处中要做到四个第一,即第时间 受理、第一时间调查、第一埋单处置、第一时间反 馈。五是切实提高执法精确化。加强在线监控监测 中心建设,逐步扩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范围,特 别是完成整治提升的重污染行业要全部纳入在线监 控范围,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精确化水平。 6.完善提升机构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 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 要求,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化 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切实纠正“四风” 问题,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二 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注重制度建 设,制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健全 防控机制,加强对监察执法、行政审批、环境监测、 行政处罚、专项资金安排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 在廉政问题上不出事。三是全面加强环境监测工作。 新增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多功能水质采样器、 pid 检测仪等监测仪器设备;增加总氮、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硒等项目的检测。加强监测质量管理体 系建设,争取顺利通过省环境监测中心的“飞行检 查”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质量体系考核和上岗证 考核。积极探索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社会化运行维 护。四是加快推进环保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环境 执法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环境信息化设备的配备, 加强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内部 运行体系建设,确保县环境监察大队通过国家三级 标准验收。五是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定期 公开环境行政许可、环境质量、执法检查、污染物 排放数据、企业环境信用记录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信 息,增强行政透明度。 XX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环保局的指 导下,全县环保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 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 保持良好,楠溪江中上游水质常年保持在 i、ii 类,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 接断面(清水埠)水质达到良好以上,县级以上集 中式饮用水源地(楠溪江引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达 到 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年主要抓好以 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在去年创 成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 建。全年创成 315 个市级生态村,全县累计%的村 共 459 个创成市级生态村;东城、北城等 2 个街道 获得省级生态街道命名;南城街道通过市级生态街 道验收;岩头、岩坦、鹤盛等 3 个镇创建国家级生 态镇,通过省环保厅公示,待环保部命名。大若岩 镇埭头、李大屋、大东三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建成日处理 100 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约 6000 米的 管网,建成岩头镇下日川、丽水街等一批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示范工程,下日川村采用 “4s-mbr”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处理生活污水,成为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的亮点,受到省委夏宝龙 书记的肯定,成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样板工 程。 (二)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实施 XX 年 XX 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切实加 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瓯北、上塘污水处理厂运 行正常,桥头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深入开展大 气复合污染防治“五大行动” ,完成 60 多家餐饮企 业污染整治,建成并投入使用瓯北五星集中供热项 目和桥头电镀基地集中供热项目,淘汰小燃煤锅炉 35 台,完成有机废气治理试点 1 家、有机废气重 点项目整治 3 个。经市减排办核算,全年 4 项主要 污染物减排指标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氨氮未能完成。 (三)全力攻坚重污染行业整治。全县电镀行 业整治提升通过市政府核查验收,建成 2 个电镀基 地(48 家企业入园生产)和 6 家园外标杆企业, XX 年元旦开展“零点”行动,对 42 家电镀散户企 业依法予以关闭。全县 7 家开展整治提升的造纸企 业,已有 1 家通过验收,另外 1 家开始试生产,5 家企业厂房在建,未列入整治提升的 22 家造纸企 业全部于 9 月底前停产关闭。化工、合成革、印染 等三大行业共 19 家企业制订“一厂一案” ,深入开 展整治提升,关闭淘汰 1 家印染、3 家化工和 1 家 合成革企业。化工、印染行业基本完成整治提升。 (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 三轮“四边三化”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推行“身份 证式”管理制度和“十大最差河道、十大最差道路、 十大最差村庄”评选活动。全县“四边三化”行动 累计拆除违法建(构)筑物 5273 处,面积万平方, 拆除广告牌(违法无序非公路标志)1662 处,面 积万平方,清理垃圾、废弃物共万处,清理重量万 吨, “四边区域”共绿化里程公里,面积万平方。 积极开展垃圾河黑臭河治理,4 月底前全部完成全 县 59 条垃圾河的清理,全县 44 条黑臭河已经完成 14 条整治,其余 30 条全部进场施工,清理垃圾、 废弃物万吨,清理淤泥万吨,累计投入资金 7000 多万元。 (五)努力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深入开展 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 680 多人次,打击取缔各种 “十五小”企业 81 家次,5 家移交公安部门,5 人 已被刑拘,1 人被判刑。积极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 出动执法人员 9280 多人次,检查企业 5870 家次, 共立案查处 107 件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额万元,申 请法院强制执行 33 件。受理 302 件环境信访件, 全部调查处理完毕并及时反馈。全面开展三大排查 工作,对全县 533 个农村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点 开展排查,对 17 个隐患点进行整治;对 172 家涉 河工业企业排污情况开展检查整治;深入开展校园 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打击取缔非法排 污企业 9 家,立案查处 8 家。 (六)切实完善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全年环境 影响评价项目审批 232 个、 “三同时”验收项目 115 个、排污许可证核发、换发 343 个、机动车环 保标志核发 61762 个。完成 62 家重污染企业强制 性清洁生产审核。启动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先行在 浙江鸿发纸业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对 118 家 a 类许 可证管理企业进行初始排污权核定并通过市环保局 复核。按时完成全县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交接断 面的常规监测和国控、省控企业的定期监测,重点 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监管和监督性监测达 标率 100%。菇溪黄坦、楠溪江饮用水源水质自动 监测站和上塘、瓯北空气自动站运行正常。6 月底 完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改造并与省联网。全面 完成 1118 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排污申报 登记,征收 637 万元排污费。完成 21 套污染源在 线监控系统建设,15 套废水污染源自动采样站点 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即时获取、保留嫌疑水样。 (七)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开展 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温州生态文化月等系列 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服务四边三化,建设美 丽乡村”微环保行动,成立“服务四边三化,建设 美丽乡村”市民监督团。启动“美丽浙南水乡”建 设志愿服务行动,建立楠溪江志愿保洁“段长制” 。 深化“创绿”工作,城北社区率先全县启动小区垃 圾分类试点,并通过省级绿色社区验收,3 家学校 通过市级绿色学校验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讲师团 “五进”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共举办 10 多场生态文明知识讲座。先后在国家级生态村 埭头村等地建立 3 家生态文明图书室,捐赠 1000 多册环保图书。 (八)深入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以三大活动、五大攻坚、三大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 “两提两争”主题实践活动。以“打造勤廉环保队 伍,建设永嘉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全县环保系统 开展思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深刻剖析和查找 问题,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勤廉创建、业务推 进、制度创新和互学互比等六个方面加以整改提高, 全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勤 政廉政、素质优良的环保队伍。积极开展两次领导 干部“转作风、破难题”蹲点调研活动,帮助基层 解决 20 多个在污水治理、饮用水工程、村集体发 展等方面的难题。全力组织开展“四千”行动,全 局 44 名驻企业服务员深入全县 44 个企业开展帮扶 活动,帮助企业解决 30 多个难题。 XX 工作要点: XX 年全县环保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 开展党的群众实践教育活动,坚持以“治水”为突 破口,紧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主题,按照上级 重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机制,加快推动我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 建设新格局。XX 年全县环保工作重点是“牢固树 立一个理念、紧密围绕一大目标、全力抓好六大任 务” ,全面推进各项生态环保工作。 (一)牢固树立一个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 县”战略,坚持以“治水”为突破口,着力助推生 态经济发展、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 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 建,切实提升我县生态文明水平。 (二)紧密围绕一大目标。按照“三县三城联 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创成国家级生态县 这个目标,对照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切 实加大创建力度。编制实施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 深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 ,加快建成生态建 设重点工程(示范工程) ,确保 XX 年各项指标基本 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 (三)全力完成六项任务。 1.重拳出击抓水污染治理。一是实行严格项目 审批政策。坚守生态红线,凡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 区划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新建水污染排放项目一律不 予以审批。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严 格实行涉水污染源监管“五个一律” ,即对没有达 到纳管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一律限期 整治;对没有达标、直接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对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也没有接入排污管网的企业, 一律关停;对违法排污、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一 律按最高限额进行处罚;对偷排并造成严重环境污 染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重处置。三是 积极协助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全力督促各地加快城 镇污水处理厂及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维护和扩大截 污纳管范围,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和污 水进水浓度。XX 年主要是加强已建的上塘、瓯北、 桥头三地的污水处理厂的监管,重点要确保桥头污 水处理厂尽快完成试生产,投入正常运行。同时积 极协助有关单位和功能区(镇) ,加快推进桥下、 黄田、江东污水处理厂和山区 8 个镇的污水处理站 及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协助全 县各地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新 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四是切实加强饮 用水源环境安全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安 全日常巡查,深入开展楠溪江引水工程水源地环境 现状调查,按照“一源一策”要求制定综合提升方 案,有计划地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染处理、畜 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旅游污染防 治及水体生态修复,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同时,创成楠溪江东向引水工程合格饮用水源保护 区。五是加强水质动态监测预警。全面优化水质监 测断面站位布局,实施区域流域水环境环境质量考 核。探索建立水质动态监测预警通报制度,及时对 水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进行通报和预警,督促相关单 位加强水环境治理。 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切实加快生态 创建工作。按照国家级生态县 80%的镇(街道)达 到国家级生态镇(街道)的要求,深入全县各地指 导开展生态镇(街道)创建,积极督促各地抓好农 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争取 沙头、枫林、碧莲、巽宅、东城、北城等 6 个镇 (街)创成国家级生态镇(街道) ,南城街道创成 省级生态街道,努力再创一批市级生态村。根据国 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各项指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建好 一批生态建设示范项目。二是切实抓好突出环境问 题挂牌整治工作。上塘功能区(东城、南城、北城 街道) 、桥头镇被市里列为区域性环境问题突出镇 进行挂牌督办。督促指导上塘功能区抓好鹅浦溪、 中塘溪、下塘溪、下堡浦等内河的黑臭整治和造纸 行业整治提升,督促指导桥头镇抓好菇溪综合治理, 确保两地按时完成整治任务,顺利通过验收,成功 摘牌。三是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治理。不断深化“四 边三化”行动,切实加强“四边区域”环境整治长 效管理,做到洁化不反弹、绿化无死角、美化上档 次。切实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力度,深入实 施“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制度, 坚持常规检查与暗访相结合的督查方式,积极督促 全县各地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改善城 乡综合环境,确保全县“四边三化”工作继续走在 全市前列。四是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紧扣“六.五” 世界环境日、 “”浙江省生态日和 XX 市生态文化月 等重要纪念日的宣传主题,深入开展各类切合我县 实际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生态 环保宣传教育“五进”活动,积极开展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的创建,不断深化民间环保力 量的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浓郁生态环保氛 围。切实加强生态环保新闻报道力度,争取在各类 媒体全方位地展示我县生态环保工作做法与取得成 效,切实提高公众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 指数。 3.积极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一是加强重点减 排项目监管。切实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重污染企 业废水治理设施、园区集中供热设施等重点减排项 目的监管,确保各项目发挥减排效益,特别是要抓 好国家重点减排项目瓯北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管 理。二是深入开展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制定出 台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机制和预警机 制。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会同交警部门抓好 机动车限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环保标志检查发放 等工作。继续推进餐饮企业油烟治理、燃煤锅炉淘 汰、重点行业 vocs 污染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等工 作。推进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建设,调整优 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布局,在现有两座的基础上, 投入 800 万元,在全县四大流域新建 5 座空气质量 自动监测站。三是积极挖掘农业减排潜力。深入实 施畜禽禁养区规划,加快关停禁养区内的养殖场, 推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力争上 报更多减排效益明显的农业源减排项目。四是加强 减排日常监督管理。大力推行刷卡排污系统建设, 切实做好初始排污权核定,全面实行排污权有偿使 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产生。抓好总量减排监测 体系建设管理,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的有 效率、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结果的公布率达到上 级要求。 4.全面深化污染行业整治。一是持续推进和深 化 5 大重污染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未完成整治 提升的 5 家园区内和 3 家园外标杆电镀企业要抓紧 完成通过验收。造纸行业 1 家已试生产要抓紧验收, 其它 5 家企业要加快建成厂房,安装生产设备,抓 紧投入试生产。造纸、印染行业整治提升必须在 9 月底前通过市政府核查验收;合成革行业整治提升 6 月底前通过县政府核查验收,9 月底前通过市政 府核查验收;化工企业抓紧申请市政府核查验收。 二是全力抓好重污染行业长效管理。健全完善重污 染行业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开展重污染行业专项执 法检查,重点抓好非法重污染企业打击取缔和已关 停重污染企业原址的后督查、回头看,确保整治提 升不出现反弹,全力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力争“十 二五”期间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任务顺利完 成。 5.努力强化环保执法监管。一是切实深化执法 理念。牢固树立“严格执法、分类执法、系统执法、 执法为民、公正执法、服务执法”的理念,坚持零 容忍的执法监管导向,保持高压的执法态势,划分 监管级别、实施区别管理、加强部门联动、注重执 法为民,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健全完 善监管机制。健全和完善环境执法网格化、精细化 管理,确保全县环境执法实现“全覆盖、无缝隙、 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 。进一步健全联动执法, 积极会同公安部门严格执行“两高”关于环境污染 罪的司法解释,严厉打击环境犯罪行为,增强环境 执法威慑力。探索建立环保监督员、农村环保协管 员、企业环境监督员、环保政策宣传员等基层环保 监督队伍,逐步健全基层执法监管网络。三是加强 环境安全保障。定期开展全县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 治,突出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学校、居民区等敏 感区域和涉重金属、危险固废、放射源等重点污染 源的环境安全监管,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健全多部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确保全县生态环境 安全。四是加强环境信访调处。切实提高环境信访 初信初访调处效率,严格控制重复访、越级访数量, 严肃信访调处时限,建立重点信访件定期排摸梳理、 挂牌解决、领导包案等制度,确保信访量较上年有 所下降。在信访调处中要做到四个第一,即第时间 受理、第一时间调查、第一埋单处置、第一时间反 馈。五是切实提高执法精确化。加强在线监控监测 中心建设,逐步扩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范围,特 别是完成整治提升的重污染行业要全部纳入在线监 控范围,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精确化水平。 6.完善提升机构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 合,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 要求,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化 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切实纠正“四风” 问题,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二 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注重制度建 设,制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健全 防控机制,加强对监察执法、行政审批、环境监测、 行政处罚、专项资金安排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 在廉政问题上不出事。三是全面加强环境监测工作。 新增便携式多种气体分析仪、多功能水质采样器、 pid 检测仪等监测仪器设备;增加总氮、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硒等项目的检测。加强监测质量管理体 系建设,争取顺利通过省环境监测中心的“飞行检 查”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质量体系考核和上岗证 考核。积极探索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社会化运行维 护。四是加快推进环保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环境 执法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环境信息化设备的配备, 加强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内部 运行体系建设,确保县环境监察大队通过国家三级 标准验收。五是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定期 公开环境行政许可、环境质量、执法检查、污染物 排放数据、企业环境信用记录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信 息,增强行政透明度。 XX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环保局的指 导下,全县环保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 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 保持良好,楠溪江中上游水质常年保持在 i、ii 类,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 接断面(清水埠)水质达到良好以上,县级以上集 中式饮用水源地(楠溪江引水工程)水质达标率达 到 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年主要抓好以 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在去年创 成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 建。全年创成 315 个市级生态村,全县累计%的村 共 459 个创成市级生态村;东城、北城等 2 个街道 获得省级生态街道命名;南城街道通过市级生态街 道验收;岩头、岩坦、鹤盛等 3 个镇创建国家级生 态镇,通过省环保厅公示,待环保部命名。大若岩 镇埭头、李大屋、大东三村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建成日处理 100 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约 6000 米的 管网,建成岩头镇下日川、丽水街等一批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示范工程,下日川村采用 “4s-mbr”膜技术污水处理器处理生活污水,成为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的亮点,受到省委夏宝龙 书记的肯定,成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样板工 程。 (二)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实施 XX 年 XX 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切实加 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瓯北、上塘污水处理厂运 行正常,桥头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深入开展大 气复合污染防治“五大行动” ,完成 60 多家餐饮企 业污染整治,建成并投入使用瓯北五星集中供热项 目和桥头电镀基地集中供热项目,淘汰小燃煤锅炉 35 台,完成有机废气治理试点 1 家、有机废气重 点项目整治 3 个。经市减排办核算,全年 4 项主要 污染物减排指标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氨氮未能完成。 (三)全力攻坚重污染行业整治。全县电镀行 业整治提升通过市政府核查验收,建成 2 个电镀基 地(48 家企业入园生产)和 6 家园外标杆企业, XX 年元旦开展“零点”行动,对 42 家电镀散户企 业依法予以关闭。全县 7 家开展整治提升的造纸企 业,已有 1 家通过验收,另外 1 家开始试生产,5 家企业厂房在建,未列入整治提升的 22 家造纸企 业全部于 9 月底前停产关闭。化工、合成革、印染 等三大行业共 19 家企业制订“一厂一案” ,深入开 展整治提升,关闭淘汰 1 家印染、3 家化工和 1 家 合成革企业。化工、印染行业基本完成整治提升。 (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 三轮“四边三化”百日攻坚行动,积极推行“身份 证式”管理制度和“十大最差河道、十大最差道路、 十大最差村庄”评选活动。全县“四边三化”行动 累计拆除违法建(构)筑物 5273 处,面积万平方, 拆除广告牌(违法无序非公路标志)1662 处,面 积万平方,清理垃圾、废弃物共万处,清理重量万 吨, “四边区域”共绿化里程公里,面积万平方。 积极开展垃圾河黑臭河治理,4 月底前全部完成全 县 59 条垃圾河的清理,全县 44 条黑臭河已经完成 14 条整治,其余 30 条全部进场施工,清理垃圾、 废弃物万吨,清理淤泥万吨,累计投入资金 7000 多万元。 (五)努力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深入开展 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 680 多人次,打击取缔各种 “十五小”企业 81 家次,5 家移交公安部门,5 人 已被刑拘,1 人被判刑。积极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 出动执法人员 9280 多人次,检查企业 5870 家次, 共立案查处 107 件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额万元,申 请法院强制执行 33 件。受理 302 件环境信访件, 全部调查处理完毕并及时反馈。全面开展三大排查 工作,对全县 533 个农村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点 开展排查,对 17 个隐患点进行整治;对 172 家涉 河工业企业排污情况开展检查整治;深入开展校园 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打击取缔非法排 污企业 9 家,立案查处 8 家。 (六)切实完善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全年环境 影响评价项目审批 232 个、 “三同时”验收项目 115 个、排污许可证核发、换发 343 个、机动车环 保标志核发 61762 个。完成 62 家重污染企业强制 性清洁生产审核。启动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先行在 浙江鸿发纸业有限公司开展试点。对 118 家 a 类许 可证管理企业进行初始排污权核定并通过市环保局 复核。按时完成全县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交接断 面的常规监测和国控、省控企业的定期监测,重点 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监管和监督性监测达 标率 100%。菇溪黄坦、楠溪江饮用水源水质自动 监测站和上塘、瓯北空气自动站运行正常。6 月底 完成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改造并与省联网。全面 完成 1118 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排污申报 登记,征收 637 万元排污费。完成 21 套污染源在 线监控系统建设,15 套废水污染源自动采样站点 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即时获取、保留嫌疑水样。 (七)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开展 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温州生态文化月等系列 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服务四边三化,建设美 丽乡村”微环保行动,成立“服务四边三化,建设 美丽乡村”市民监督团。启动“美丽浙南水乡”建 设志愿服务行动,建立楠溪江志愿保洁“段长制” 。 深化“创绿”工作,城北社区率先全县启动小区垃 圾分类试点,并通过省级绿色社区验收,3 家学校 通过市级绿色学校验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讲师团 “五进”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共举办 10 多场生态文明知识讲座。先后在国家级生态村 埭头村等地建立 3 家生态文明图书室,捐赠 1000 多册环保图书。 (八)深入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以三大活动、五大攻坚、三大行动等为主要内容的 “两提两争”主题实践活动。以“打造勤廉环保队 伍,建设永嘉生态文明”为主题,在全县环保系统 开展思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深刻剖析和查找 问题,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勤廉创建、业务推 进、制度创新和互学互比等六个方面加以整改提高, 全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勤 政廉政、素质优良的环保队伍。积极开展两次领导 干部“转作风、破难题”蹲点调研活动,帮助基层 解决 20 多个在污水治理、饮用水工程、村集体发 展等方面的难题。全力组织开展“四千”行动,全 局 44 名驻企业服务员深入全县 44 个企业开展帮扶 活动,帮助企业解决 30 多个难题。 XX 工作要点: XX 年全县环保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 开展党的群众实践教育活动,坚持以“治水”为突 破口,紧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主题,按照上级 重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机制,加快推动我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 建设新格局。XX 年全县环保工作重点是“牢固树 立一个理念、紧密围绕一大目标、全力抓好六大任 务” ,全面推进各项生态环保工作。 (一)牢固树立一个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 县”战略,坚持以“治水”为突破口,着力助推生 态经济发展、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 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 建,切实提升我县生态文明水平。 (二)紧密围绕一大目标。按照“三县三城联 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创成国家级生态县 这个目标,对照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切 实加大创建力度。编制实施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 深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街道) ,加快建成生态建 设重点工程(示范工程) ,确保 XX 年各项指标基本 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 (三)全力完成六项任务。 1.重拳出击抓水污染治理。一是实行严格项目 审批政策。坚守生态红线,凡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 区划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新建水污染排放项目一律不 予以审批。二是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严 格实行涉水污染源监管“五个一律” ,即对没有达 到纳管排放标准排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一律限期 整治;对没有达标、直接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对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也没有接入排污管网的企业, 一律关停;对违法排污、严重超标排放的企业,一 律按最高限额进行处罚;对偷排并造成严重环境污 染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严从重处置。三是 积极协助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全力督促各地加快城 镇污水处理厂及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维护和扩大截 污纳管范围,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和污 水进水浓度。XX 年主要是加强已建的上塘、瓯北、 桥头三地的污水处理厂的监管,重点要确保桥头污 水处理厂尽快完成试生产,投入正常运行。同时积 极协助有关单位和功能区(镇) ,加快推进桥下、 黄田、江东污水处理厂和山区 8 个镇的污水处理站 及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协助全 县各地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新 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四是切实加强饮 用水源环境安全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安 全日常巡查,深入开展楠溪江引水工程水源地环境 现状调查,按照“一源一策”要求制定综合提升方 案,有计划地开展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染处理、畜 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旅游污染防 治及水体生态修复,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同时,创成楠溪江东向引水工程合格饮用水源保护 区。五是加强水质动态监测预警。全面优化水质监 测断面站位布局,实施区域流域水环境环境质量考 核。探索建立水质动态监测预警通报制度,及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